生死自在的庞蕴居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5:04:47

襄州(今湖北襄阳)庞蕴居士,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字道玄,衡州(今湖南衡阳)衡阳县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庞居士少年时,即悟尘劳苦空,遂发心探求解脱之真谛。 ­
唐贞元年间,庞居士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 ­
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
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省。于是留在石头座下参学,并与丹霞禅师成为好朋友。 ­
­
有一天,石头禅师问道:“子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你自从见老僧以来,在日常事务中,如何用心)?” ­
庞居士回答说“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说完,遂呈上自己写的悟道偈子: ­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
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 ­
朱紫谁为号,北山绝点埃。 ­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搬)柴。 ­
石头禅师看了他的偈子,点头表示肯定,并希望他出家,问道:“子以缁邪,素邪(你是打算出家还是当居士)?” ­
庞居士道:“愿从所慕。” ­
­
因此,他选择了居士生活,而没有落发出家。 ­
庞居士在石头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前往江西洪州,参礼马祖。 ­
初见马祖,他又抛出了那个老问题:“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
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
庞居士于言下顿领玄旨,从前所残留的疑情一扫而光。 ­
开悟后,庞居士继续留在马祖座下参学,时间长达两年。通过这两年的朝夕参承,他的修证日趋高峻,机辩迅捷,为诸方之所仰慕。 ­
­
离开马祖后,庞居士便过起了云游的生活。庞居士所到之处,禅门老宿都争相往复问酬。庞居士皆随机应响,为人解粘去缚。其机锋言辩,皆超出常规,令人难以捉摸。 ­
­
有一天,庞居士来到一处讲肆,随喜听某位座主讲《金刚经》。当座主讲到“无我相无人相”的时候,庞居士问道:“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被问得无言以对。庞居士道:“某甲虽是俗人,粗知信向(消息)。”座主问“只如居士意作么生(依居士之见,如何回答)?”庞居士于是作偈答曰: ­
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 ­
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 ­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
座主闻偈,心意豁然,欢欣踊跃,归仰赞叹。 ­
­
元和年间,庞居士向北游方,来到襄汉一带。于是在那儿定居下来。他有个女儿叫灵照,没有出嫁,日常就跟着庞居士制作竹漉篱(滤水用的竹器)。竹漉篱做好后,她就拿到集上去卖。他们一家人就靠这个来维持生计。虽然他们的生活清苦,但是,一家人却很自在,过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生活。庞居士有一首偈子,描述了这种生活场景: ­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
父子共团圆,共说无生话。” ­
庞居士另有一首偈子,表达了他对即世而出世的在家修行的理解: ­
“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拘。不是贤圣,了事凡夫。易复易,即此五蕴有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
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修行也非常好。父女俩还经常一起斗机锋。 ­
­
有一天,庞居士问灵照:“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会?” ­
灵照回答说:“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 ­
庞居士问:“你作么生?” ­
灵照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
庞居士一听,莞尔一笑,知道女儿大事已毕。 ­
还有一次,庞居士上街卖漉篱,下桥的时候,腿脚不便,跌了一交。走在后面的灵照一见,赶忙上前。她没有去扶她的父亲,而是在父亲的旁边倒下。 ­
庞居士问:“你作甚么?” ­
灵照曰:“见爷倒是,某甲相扶。” ­
庞居士临入寂的时候,与女儿灵照合演了一曲极精彩的剧幕-- ­
­
有一天早晨,庞居士告诉灵照说:“视日早晚,及午以报(注意一下太阳的高低,到了正午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
灵照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匆忙跑进来,报告庞居士道:“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太阳已经到了正中,但是有日蚀)。” ­
庞居士一听,便走出户外观看。 ­
哪里有什么日蚀!庞居士知道上当了,连忙进屋,却发现女儿灵照已登上自己的禅座,合掌坐化了。 ­
庞居士笑道:“我女锋捷矣(我女儿动作真快啊)!” ­
于是,庞居士决定再逗留七天,以便安排女儿的后事。 ­
庞居士临终前,他的好友州牧于公頔(di)前来问疾。 ­
庞居士告诉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说完,便枕着于公頔的膝盖奄然而化。 ­
庞婆听到丈夫和女儿都去死,也没有给她知道,很不高兴。他的儿子还在田里锄地,庞婆去告诉他说:“你的爸爸已经死去了。”他听到爸爸死了毫无表情的,就站在田里,手扶着锄头也死去了。他们三人中,灵照坐着死,庞公卧着死,儿子站着死。最后还有庞婆更奇怪,她看一家人都去了,她说:‘他们虽死得好,我要死得更奇特。”因此她就说了四句偈: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
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说完,与各位乡亲告别后,直向鹿门绝壁,震威一喝,山壁谺然中开,遂投壁,与身俱隐。(《传灯录》庞居士集)。 庞居士一家入灭的故事在佛教界广为传颂。坐脱立化、生死自在,在历代佛教高僧记载中较为多见,但庞蕴一家,以居士身份,如此洒脱谢世,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为鹿门千古佳话。
­
­庞蕴居士未习禅之前,之所以名满湖湘,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名士风范,另一方面因了他的乐善好施。
老父给庞蕴遗留下万贯家资,他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找上门问他求助,他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天长日久,穷亲友们摸清了他的性情,就有心窍灵活者动起了贪念,隔三间五寻找各种借口上门来,或讨几贯现钱,或要几斗米粮。
咳,反正他家有的是钱财,也不在乎这仨瓜俩枣的。再说,你不要白不要,你不要他人也会要,与其让别人要去了,不如自己先弄到手……
—位住在乡下的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就是这样—个人。这天,他又来了,又说揭不开锅了。庞蕴说,你一趟又一趟的跑来跑去不容易,这次就多弄—些粮食回去。他说太多了背不动。庞蕴就让管家借给了他一头驴,帮着驮回去。
也许是贪心不足,装的粮食太多了,压得驴子迈不动脚步,出城不过十里,这驴死活不走了。远亲只好暂时卸下驮垛,让驴休息片刻。他将驴拴在树上,自己也在树荫下闭目养神。恍惚间,不知是做梦或是幻觉,那头驴忽然变成了他一个死去几年的老表叔。表叔对他说,自己活着的时候与他现在一样,经常以各种借口到庞蕴父亲那里沾光蹭油。于是,他死后就转成了庞家的一头驴来回报人家……驴子变成的表叔还告诉他,说自己生前借过他一双草鞋未还,所以帮他驮粮十里。
远亲惊出—身冷汗,急忙将粮食送回了庞府,并说以后再也不来揩油了。远亲走后,庞蕴一家也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并且由此萌生了出尘之志。第二天,庞蕴一家将金银财宝、巨万家产尽数抛入了湘江。
有人阻止他说:“你不要钱,你可以用做功德,布施给人,总比倒入海里去好些呀?”可是他的答复说:“现在布施了偌大的金钱,来生一定是一位大有钱的人,如果我来生做了大财主,而不肯学佛,那更是不得了。恐怕造罪的力量更大,犯法机会也更多,这种‘三世怨’的傻事,我才不干呢?”他还是把银子全部倒下江去。
庞居士入寂后,他的朋友根据他的遗命,将他的尸体焚化后洒入江湖。僧俗信众无不哀掉。大家都说他就是当年的维摩诘居士。
庞居士生前有诗偈三百余篇流传于世,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禅诗,记录了他禅修心得,如:“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北宋丞相张商英写诗称赞他:“宁可饥寒死路边,不劳土地强哀怜。满船家计沉湘水,岂羡芒绳十百钱。”
最后录居士几首诗来结束本文:
日轮渐渐短,光阴一何促;
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
常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
相见论修道,更莫著淫欲;
淫欲暂时情,长劫入地狱,
从命得出来,异形人不识。
或时成四足,或时总无足;
可惜好人身,变做丑头畜,
今日预报知,行行须努力。
“世人重珍宝,我则不如然。名闻即知足,富贵心不缘。唯乐箪瓢饮,无求澡镜铨。饥食西山稻,渴饮本源泉。寒披无相服,热来松下眠。知身无究竟,任运了残年。”
“余家久住山,早巳离城市。草屋有三间,一间长丈二。一间安葛五,一间尘六四。余家自内房,终日闲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