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工作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33:20
1.班主任工作案例(600——1500字)
 题目要求:
1.案例中所写事件必须是参加培训后发生的含有问题情境的真实事件,(案例中要有面临的困惑或挑战)反应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2.所写事件教育主题明确,可以是正面的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未能解决问题的、结果不理想或不成功的、生成新问题的案例。 3. 事件的叙述要真实客观、具体生动、关注细节。当事人关键的内心活动、行为表现、做法、事件处理的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什么表情?为什么这样做?我想到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和这么想,而不那么做和那么想?后来又怎么想的?你认为当时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当时说了些什么?什么反应?……后来怎样,你的反思等等)等描述要细致。文字要朴实简洁。
 标    题: .班主任工作案例
编号:2827743 作者:申庆兴 所属班级: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班 创建时间:2009-10-17 12:00:00
教育艺术需要教育机智,教育的机智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是面对不同个性特征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采取最恰当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肯定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主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面对新课程,班主任工作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班主任的角色也同时发生着化。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创造和谐、有序的精神家园?概言之,我们要审视与转换角色,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引领工作的理念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经营班级文化,塑造班级的灵魂.开展主题教育,创建精神家园,走进孩子的心灵,促进心理健康发,家校齐心,构建教育和谐,实施发展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者。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标尺。这一理念具体可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发展是班级工作的中心。当“学生的发展”摆在中心位置的时候,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也就应该从“权威”走向“以人为本”。在班级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学生作为管理主体更加突出,自主管理与民主管理将是最佳的选择。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建立胡尊互爱的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相互学习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追越民主与科学。第二,“每一位”都是主角“每一位”的发展都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在强调 “每一位”的时候,它的关键词是“全面”。“全面”既是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求得发展,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个性培养,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可能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第三,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为基础重视生活意义,重视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引导。新时期的班主任应保卫学生的童年,让我们的教育日趋生态。生命教育,就是让老师和学生能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可贵性;体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珍爱生命,健康发展。冯恩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2、制度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定的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案例: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精神文化建设。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创建精神家园别林斯基说:“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而班级教育的引领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用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从一个层次引领到另一个层次,让学生的人格在不同的时期得到较为积极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设计班级主题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做到与时俱进,与时共舞。用鲜活的事实丰富学生,用火热的互动激发学生,用鲜亮的生活情境陶冶学生,用鲜明的教育主题提升学生,真正通过积极的班级主体生活教育,提升学生做人的品味,实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生活教育理念。
案例:我的责任,责任感教育,从构成要素上来看,它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责任主体,即由谁负责。责任内容,即对什么负责。责任权威,即对谁负责,它是兑现承诺的动力所在。责任强化,这关系到责任教育的动力持续的问题。责任饱和,即责任附加超出。其次,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生成性,主题教育内容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步。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从学生的“问题”上寻找、生成主题教育的“话题”。比如,五六年级学生早恋、网络综合症、责任感下降等的“问题”,常常是主题教育最适合的话题。当我们把学生放在自觉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时,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更具有教育魅力。设计班级主题教育要体现人文创新的理念。事实上,优质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标,学生应该在主题情境中自觉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薄弱点,并积极地在主题情境中自我修正,提升做人、做事的水平。像教育家蒂斯多惠所要求的那样,班主任应该让主体教育变成一次“教人发现真理”的过程。第四,重视体验活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体验性就是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性与感悟性,就是动员学生参与活动的目标、内容的选定,参与活动的过程,拥有活动的主动权和表现时空。同时,在活动中能及时总结与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将其渗透到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态度与行为中。走进孩子的心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心理健康的教育作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之一。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健康教育的生力军,这也是新时期赋予班主任的新职责和新要求。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定使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呵护者。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如何才能在预防和排除学生心理问题上有所作为,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心灵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间能以平等的眼光去发现问题。“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心理辅导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案例:拐弯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班主任老师高明、巧妙、妥贴的“顺耳忠言”则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为了“忠言顺耳”,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能拐个弯,巧妙运用富有感染性和迁移性的语言,反其道而行之,变指令为参谋,变对立为友善,变贬抑为褒扬,以彻底的委婉,取得合适的角度,拐弯抹角的表达真实的意思,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学生也能从表面意义和老师的表情、姿态中其语言的内在含义,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沟通的目的。直白的话,委婉的说。老套的话,创新的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换个角度进行教育说服。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谈话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除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外,谈话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坦诚相待因势利导以理服人
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根源。同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做个吝啬的班主任  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我常常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每天放学都要喋喋不休地交代很多事情,如果哪一天忘了交代什么,会内疚一个晚上,会担心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学生们安然无恙地坐进班里为止。身心的疲累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慢慢地,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越来越强,钢笔忘带了找老师,书忘带了找老师,东西弄丢了找老师。下雨天找老师借雨具,下雪天找老师借棉衣。
曾经感觉孩子们“老师、老师”的叫声是那样的温暖,那样有力。可是,时间久了,我时不时地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做事情的时候丢三落四的多了。学校搞一次大扫除活动,会有很多学生忘带劳动工具,结束时又会有很多人忘记把劳动工具带回家。我家中现在还存放着两把被遗弃的小铲子呢;每一周都会有不少家长到学校给孩子送作业;有时候晚上会有家长的电话问孩子的作业;下雨天送雨具的家长越来越多。作为班主任,生活凭空忙累了很多,整天为一些小事忙乱不堪,幸福感在一点点消退。
当一位家长和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结合平时的感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种保护者的自豪感荡然无存,心中的温暖渐渐冷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做什么?
一个念头悄然滋生,班主任,有很多时候需要吝啬。
下雨了,一个小姑娘一蹦一跳地跑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忘了带雨衣了,把你的借给我吧?”看着可爱的小姑娘,我暗暗狠下心来,冲她摊开两手:“你瞧,我也要享受雨中漫步的浪漫,没有办法,谁叫我忘了带雨衣呢?算是对我的惩罚好了。”
我像没有听见小姑娘的话,只顾自己说开去。
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一个热爱孩子的班主任,下雨天,有雨伞却不借给学生,个中滋味,不经历的人绝对难以想象。虽然喜欢雨中行走,可是那天,当我拒绝了几个借雨衣的孩子后,一个人走进雨中,心里却怎么也无法像平时走进雨中那样兴奋。吝啬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行为慢慢有了变化。最明显的,下雨天送雨具的家长少了,也没有人向我借雨具了。孩子们每天关注天气预报的多了,天冷穿衣,雨天带伞,已经养成了习惯。作业用专门的小本本记录,晚上再也没有家长打电话问作业了。我这个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了,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教学,学生把自己从过多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独立自主的空间。
师生的独立性容易使师生建立平等的良师益友关系,促进师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为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人文化、个性化发展,形成宽松的学习和交往环境,为培养人奠定坚实基础。一旦这样的氛围形成,班主任的工作就会进入一种崭新的状态。吝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偏离了这一目的,别说做快乐的班主任了,就连做一个能够胜任工作的班主任都会很难。要想做一个吝啬而快乐的班主任,就必须多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才能明白什么时候要吝啬,该怎么吝啬,吝啬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并由此取得良好的“吝啬效果”。
吝啬我们的溺爱,合理地对待孩子的要求;吝啬我们的疼爱,科学地对待孩子的发展;吝啬我们的肩膀,用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做到因“心”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是个体的,也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应善于观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灵活设计适合学生的辅导活动。案例:教育是需要用心体会的  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当他的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亭林的兄弟,(顾亭林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开始,年羹尧的父亲说明了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教学就这样开始了。年羹尧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此后老先生才开始慢慢教他。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而他以后对自己孩子的老师,非常尊敬,同时选择老师也很严格。有一副对联:“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就是他写了贴在家里的。分析:我由此故事得出以下粗见:首先,激发学生兴趣,以学识征服学生。教育一个人,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发愤,使其有兴趣,才能启发出他本有的智慧来。这位老师针对年羹尧的野性难驯,先采取了让他收性子的方法,把院墙加高,使他不能任意妄为,然后又以高超的武功折服他。这与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相似。在现实中,这种院墙往往是考试、作业、纪律,把学生禁锢其中。但是,年羹尧的老师“技艺高超,不但让年羹尧打他不着,而且什么也不教他”。老先生的技艺在现实教育中实际为深厚的教育教学思想,却是许多老师所不具备的。其次,教师要因心施教,讲究教育方法。老先生就是根据年羹尧的性格特点,激发年羹尧想学的愿望,激发的手段是和年羹尧当时的需要极其吻合的,是给他找出路,不由他不想学。现在我们实施的教育中,激发学生想学习的动力手段太单一,或者有时干脆没有,最后只剩下让学生硬学,往往不讲方式方法,“牛不喝水强按头”。还有,授人以渔更重要。老先生知道教育的正确途径是什么,对于年羹尧这样的孩子,教给他技艺是其次的,首先应该是“养气”,所以,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不要小看这一个教育方法,这对年羹尧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他最缺乏的,甚至直接左右他的未来。如果只是教给他一点武功,那他可能只是匹夫之勇,成不了大气候。而这恰恰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教授一些细枝末节的武功(即知识),从而使学生有知识无文化,有能力无修养。通过这个故事,我感受到,教育是一件复杂、细致的艺术,它需要细心、耐心与科学的方法,需要教师用心体会。第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协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齐心,构建教育和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必须统一协调,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里快乐的生活、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的。”本班学生吴大帅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中,起纽带作用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要做到: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并和家长一起研究改进教育方法,研究学生情况,改进班级工作等。案例2:任小艾“三位一体的互促法”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创立的“三位一体的互促法”。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什么?就是指班主任老师能不能调动起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力量,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教育,说起来难,做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事。她介绍说:有一天我把家长们都找来了,对家长们说,凡是在我们班学习的孩子的家长请你们注意,大家要共同参与教育。我在我们班搞了一个活动,活动是什么,“家长系列讲座”。凡是在我们班学习的学生的家长父亲母亲你们选其中的一个人,三年的时间给我们学生讲1节课,讲什么?讲你的人生;讲你的学习经历;讲给你的工作;讲你的所见所闻;只要对学生有益的。你们自愿报名。于是,我还宣布,评选出10名最佳家长,讲座人,我们要在家长会上让孩子给你戴红花,家长们都拼命地努力,争当十佳呀。于是,讲天文讲地理讲海洋讲医学五花八门,来自不同岗位的家长讲他们的人生和工作,孩子们特别有兴趣。那个家长讲座,那个孩子做主持人。沏茶倒水主持,最后作总结,非常有意思。做好“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配合家长学校,更新教育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由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实施发展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是成功者新课程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要求班主任老师能“蹲下来”看学生,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各方面的潜能;把对学生进行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案例:任小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在她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中谈到这样一件事:我们班每学期期末,全班学习成绩排名一结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全班之最。我不让那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我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们闷闷不乐。我评选全班之最,就是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扬起自信的风帆。全班开始评出自己在全班最棒的一项。于是评出,总分第一名的,单科第一名的,作业做的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英语口语表达最好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拉手风琴最好的,弹钢琴弹得最好,跳高跳得最高的,跑步跑得最快,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等全班50最,评选之后用红纸毛笔写上,写完贴在教室四周墙上。紧接着就开家长会。全体家长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班级50最。你的孩子考全班第一,别骄傲,49之最他不具备,向别人学习。你孩子考最末也别自卑,他其中1项2项之最全班都得向他学习。
有怎样的评价,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学生。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应认真实践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老师们,别人能做到的大家也能做到。再有,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