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0简明问与答(宣传普及beta版) - 西部图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2:00
图书馆2.0简明问与答(宣传普及beta版)
作者:blaze 日期:2007-03-03
字体大小:小中大

本文转自图谋博客: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15186667.html,内容全面,学术价值很大,感谢图谋同志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
前言:今年4月21-22日将于厦门举行第二届Web2.0与信息服务年会(http://you.xmulib.org/),特此整理图书馆2.0简明问与答,旨在广泛宣传普及图书馆2.0。资料主要源于Keven先生的学术报告(第一届Web2.0与信息服务年会与数字图书馆2.0. 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发展战略与实践)高级研讨班),同时参考了其它老师的学术报告ppt(如Leon,编目精灵等),特此鸣谢!共25道题,核心问题5题,相关问题20题。囿于个人水平和经验,难免存在诸多不足甚至错误,恳请师友批评指正,以便修正。
一 、核心问题
1.什么是图书馆2.0
(1) 图书馆2.0 是一个能够让图书馆快速地反应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这并不表示要放弃既有的读者或使命。它是一种快速改变、弹性的组织架构、web 2.0 工具、及使用者参与的哲学,能够使图书馆处于一个更加巩固的位置,并有效地、有效率地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Michael Casey )
(2) 图书馆2.0 在馆员之间或者是馆员与读者之间深受科技导向、双向、及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s) 的影响。L2 提供了一个框架(framework),在这框架里头我们能够以 usability 及 findability 的目标来重新评估传统图书馆管经营的每一个面向。 (John Blyberg  )
(3) 图书馆 2.0 = (书及其它东西+ 人 + 根本的信任)x 参与 (Darlene Fichter)
2.什么是图书馆2.0五原则?
(1) 图书馆2.0是为读者而存在的,不是为图书馆员而存在,也绝不是为了挽救图书馆已有的业务模式而存在。因此在面临是否需要提供与传统服务不同的“额外”服务的时候(例如Information Commons,为读者提供社区服务等),图书馆应该积极提供,不能因其与不是“传统”业务而固步自封。
(2) 图书馆2.0应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任何资源类型、技术、模式的发展都有可能,图书馆都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试验,不为概念所束缚,也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所左右。
(3) 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开放资源进行服务,包括开放内容和开放软件等。充分整合各类开放资源,同时代表读者的利益,并不为一家所左右,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发展事业。
(4) 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专业服务,例如Google、Amazon、Yahoo!、OCLC的许多开放的API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些服务并非成本高昂,有许多甚至是免费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取得平等的合作关系。
(5) 图书馆2.0的技术必须是模块化、组建化、具有很强的平台和设备独立性、符合各类协议标准、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组合搭配。不要幻想由一家软件公司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可以看到几乎每个2.0功能都是独立的,但是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又都是可以共享的、互操作的,为它们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方便。(刘炜 观点)
3.图书馆2.0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1) RSS/ATOM: 用于信息资源内容的聚合/共享/推送/订阅/发布,应用于各类新闻报道、服务推送、书目或其它数据的定题查询定制(类似传统的SDI服务)等,是目前图书馆2.0应用得最多的技术之一。一些新的编码规范如微软的SSE。
(2) Blog/PodCast: 中文称为博客/播客或网志,逐渐演变为一种个人媒体,可作为图书馆公告信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手段,也可为读者提供博客空间,作为“读者俱乐部”或“我的图书馆”的辅助功能,帮助形成读者社区。可以看作取代1.0时代的BBS的部分功能。
(3) Wiki: 又称“维客”、“共笔”,供多人编写、上载和发布内容的一种网络服务,可以构建知识网络系统,支持在一个社群内共享领域知识。例如OCLC的Open WorldCat就采用开源软件开发的Wikid建立了允许用户对于书目记录进行评论的功能[1]。也有将海量的Wiki(例如Wikipedia)作为内容管理的2.0版。
(4) Instant Message (IM): 即“即时通信”,例如MSN、QQ、Skype等,可以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方式。许多图书馆很早就在使用IM进行虚拟参考服务,2.0时代需要更好地整合各类相关服务和数据,为网上参考工作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
(5) SNS功能: 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源自“六度理论”:任何两人可由至多六个朋友结识,为用户提供创建人际关系网的网络服务,帮助用户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各种需求。
(6)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集体智慧,即通过用户提供信息、或用户在使用服务时所创造的信息发现信息的内在规律或结构,应用于优化服务的方式。一般方法是:按照信息资源的个性特征,或动态的使用统计信息,将人群或资源聚类。或采用用户的相关反馈信息获取相应参数。图书馆2.0模仿Amazon等Web2.0应用进行图书和信息资源的推荐,或协助读者形成阅读/兴趣小组。
(7) Tagging/ Folksonomy: 即对信息资源添加“标签”,进而形成标签表(民间分类法)的过程。标引工作是图书馆最古老的核心业务之一,而“加标签”看似杂乱无序,却能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读者的需要。该方法是图书馆2.0将大有作为的领域之一。
(8) 浏览器插件:配合浏览器使用的一种辅助软件,以扩充一般浏览器不支持的功能,或响应服务器的特殊指令。传统上图书馆的许多应用都是C/S结构的,客户端的功能做成浏览器插件的形式之后,就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功能。由于插件都需要客户自行安装,用户往往不知道安装什么、如何安装插件,而且插件的安装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随着Ajax技术的流行,插件技术有逐渐式微的趋势。
(9) Greasemonkey: 滑猴子(Greasemonkey)是Firefox等浏览器的一种特殊的插件,并非支持某种单一的特定功能,而是通过对浏览器运行客户代码(js)的支持,而使用户能够扩展自己对于某些网页或内容的处理功能,例如修改网页、添加特别标注、改变右键功能等。OCLC的Open WorldCat 通过滑猴子支持对书目数据ISBN的“发现”,从而能够进行xISBN扩展检索,并应用于揭示本地馆藏,以便读者就近借阅。
(10) Bookmarklet: 即“小书签”,可以自动发现某些指定的网页内容,运行特定的简单代码。对于图书馆2.0的用处类似于简单的浏览器插件或滑猴子用户代码。
(11) Ajax/Flex/Atlas: Ajax与Macromedia的Flex技术、微软的Atlas技术等都属于Rich Web Application,由于应用强调用户体验而使此类技术成为Web2.0技术的核心内容。Ajax结合了Java技术、XML以及JavaScript等编程技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打破了页面重载惯例,能够很好地优化用户体验并实现功能丰富的GUI。
(12) Open Source: 广义的开源软件包括开放源代码和开放内容等,是开放精神的体现。对于图书馆2.0常包括开放应用程序接口(Open API)、开放资源内容(Open Content)和开放标准规范(例如OpenURL等Open Link标准、大量的如METS、MODS、CoINs、Microstructure、OAI、SRU/SRW、REST等元数据及编码和协议标准规范等等)。许多图书馆采用Google、Amazon以及OCLC的许多开放的API提供服务,这些开源内容对于图书馆2.0进行服务融合和资源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图书馆2.0服务方式有哪些?
(1) 数字资源管理。数字资源管理作为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可能并不是图书馆2.0的典型功能,但是却是2.0必须解决的问题。借助Dspace或Fedora的应用很多,开放存取运动带来的资源已成为图书馆2.0的重要资源内容。Web2.0在大规模资源管理方面还没有经过考验;2.0的特征不明显。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机构库试验、国外大量的Dspace应用。
(2) 内容聚合。提供RSS内容聚合,进行资源导航等服务 目前还不普遍,并非所有的资源服务都支持,依赖于资源提供商。如:上海大学的rss聚合。
(3) 资源整合。资源的地图分布,资源库的跨库检索。元数据和协议标准尚不足以支持2.0应用。如Talis、Ex Libris、Sirsi/Dynix
(4) Web OPAC服务。采用多种插件以及Ajax技术,目前最活跃的图书馆2.0应用,综合了多项2.0服务,如RSS订阅、标签、扩展检索、推荐阅读、个性化排序、上下文敏感链接、拼写校验、借阅清单查询、借期提醒、组合外部(Google/Amazon)服务等等。尚未形成统一的需求规范。如:联合目录(如OCLC OWC),xISBN。
(5) 个性化门户(频道定制)。由读者自行设定的个性化门户入口,可订制。曾经许多系统都有频道定制栏目,但是由于开放性和完整性的缺陷(频道设置无标准,不支持外部频道),只作为图书馆门户网站(或资源检索栏目)的一个功能,没有提高的读者个性化门户的地位。 图书馆利用开源软件提供读者开放的可定制入口页面,技术上不复杂,但是图书馆的重点应该在更多的灵活自动的频道资源的提供。如:Netvibes, Pageflakes Fold、Shanghai Library 2.0 Portal。
(6) 我的收藏夹。提供读者在线网摘、分类或主题词标注、建立知识库、搜索、共享等功能。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同时具有社会化功能(推荐、评价、聚类等) 共享功能的开发;分类体系的规范化; 提供自动分类、自动摘要甚至自动翻译功能。如:365key。
(7) 我的藏书架。类似于“我的收藏家”,提供个性化藏书(包括CD/DVD收藏)目录,简便地获取书目信息,并提供书目、全文或网上书店的连接,进一步支持社区功能,显示推荐、群组信息 很有潜力的图书馆2.0应用,但必须克服图书馆应用的繁琐和片面强调功能,必须十分方便和人性化。如:IMDB。
(8) 我的影集。提供读者上载照片的功能,作为本地文化的数字化保存或社区互动。空间有限,难以防止滥用。如:AADL
(9) 我的音乐。MP3音乐共享功能,支持P2P。版权难以控制,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如:Pandora
(10) 我的订阅。RSS频道发布,以及新闻订阅、新到资料通知等(类似于传统的SDI服务)。许多搜索引擎和资源提供商已经提供类似服务,可以进行“聚合”创造。如:Google、CNKI。
(11) 我的好友/兴趣小组。进行兴趣聚类,推荐交友,支持兴趣小组活动,可与邮件列表、博客、Wiki以及书评等组合使用。必须有共同的兴趣和实在的内容,纯粹为交友而交友难以持续。如:豆瓣。
(12) 读者俱乐部。上述多项服务的组合可以形成读者俱乐部,例如书评、影迷等。界面与流程设计是一个挑战,业务模式难以突破现有服务(如豆瓣)的框架。如:豆瓣。
(13) 空间提供。纯粹提供博客/共笔/网络存储/网页空间。与图书馆业务相关度不高。如:网络硬盘。
(14) 虚拟参考工作。考虑采用类似于MSN小I之类的机器人方式解决常见问题。需整合各种方式(email、即时通讯、语音视频、推送),形成综合业务平台。如:VRD。
(15) 推荐书目/推荐阅读。根据新到资料自动或人工地进行推送。可以作为剪报或专题情报服务的手段。准确性有待提高,必须依靠相关反馈逐步调优。如:许多在线数据库。
5.Web2.0与图书馆2.0各有什么特征?
Web 2.0: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而不是利用互联网来统治和控制; 充分重视并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 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驱动的网络效应;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分享经济的模式; 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的服务(“永久的Beta 版”); 服务和应用无处不在(非单机版和单一平台版本)。
图书馆2.0:以用户为中心;富技术(technology-savy)环境;提供长尾化服务;内容为多种设备而准备;软件的组件化,而不是单一的ILS解决方案;持续不断的变化;采用Web2.0的应用和服务;开放标准。
二、相关问题
1.什么是Web 2.0?
Web 2.0是一个网络平台。一些人把Web 2.0看作是WWW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从架构到应用都显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从一个由资源内容为主的Web而成为一个向最终用户服务的应用平台,最终在许多方面能够取代桌面应用。可以看成是所有的东西都Web化的一个进展。从现象上看其特征包括内容的创建和发布具有开放性、分布性(去中心化)、自由共享与重用等特征。
2.Web 2.0主要原则是什么?
Web 作为平台;采用集体智能Collective Intelligence;以数据为核心Data is the next “Intel Inside”;永远的测试版(由于定位于服务而非软件);轻型商务模式Lightweight business models ;软件独立于设备Software above the level of a single device;丰富的用户体验RUE 。
3.Web2.0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服务,而非软件;通过使更多用户使用独特的、难以复制的数据而获得价值;把用户作为开发者;获得集体智能;通过用户的“自服务”而服务于“长尾”;轻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型以及商务模型(普及、普及、普及)。
4.Web 2.0技术特征有哪些?
分布式架构——物理位置不同而共享资源与服务;松散耦合——高互操作性组建按需联络,统一的消息传递机制; 平台独立性——不同应用平台(指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具有通用的机器界面和人机界面;开放API‘s ——服务的使用和通信等开放接口(或符合通用协议标准),技术文档齐全;支持Web服务——访问(共享/重用)Web2.0组件的 的趋势(例如采用SOA架构,但并非都这样)。
5.新型OPAC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简单的检索词输入界面;对用户输入检索词提供帮助;分面浏览与导航;排序与推荐;多种输出选择;地图与位置显示;FRBR化显示;用户参与书目建设;RSS推送; 扩大搜索范围到OPAC之外。
6.什么是数字图书馆2.0(DL2.0)?
2.0只是表示一种版本升级,呈现出与以往的一些不同。DL2.0:具有许多Web2.0特征的数字图书馆(以Web2.0作为技术和理念背景的DL);具有不同的问题域和不同的侧重点,例如:以用户为中心、更复杂(细粒度)的数字对象结构、更普遍的链接性、更多的多媒体而不是文本、更普遍的手持设备与p2p应用等。
7.什么是Ajax?
Ajax实际上是几种技术的组合:基于标准的页面技术 XHTML and CSS; 利用文件对象模型的动态显示与交互;利用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和操作; 采用XMLHttpRequest进行异步数据检索,整合所有数据。
AJAX的缺点:由于是多项技术的合成,比较复杂;XMLHttpRequest Object标准的统一;具有JavaScript应用与生俱来的问题;调试困难;源程序难以保护。
8.什么是富界面应用(Rich Interface Applications)?
RIA是具有更像桌面软件,具有丰富功能的Web应用。包含一些不同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老的技术(至少两三年前的);浏览器更复杂,一些技术应用了agent代理技术;对于企业应用预示着新的机会和挑战。
9.什么是RUE (Rich User Experiences)?
从1992开始兴起的技术,包括Browser, Applets, Javascript, Java DHTML, Flash等技术。我们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人机界面创新时代,Web应用将与本地桌面应用具有一样的交互性。又称为RIA。
10.什么是内容协同?
基于XML的多种内容格式和基于这些格式的互操作/通信协议。包括 RSS, RDF (RSS 1.1), Atom以及大量的微格式; FOAF XFN等特别设计的格式和协议 (主要是基于社会型网络 social networking) 扩展了2.0网站的功能,允许用户分布式地交互。
11.什么是微内容(Microcontent)?
‘Microcontent’ 由Jakob Nielsen提出,指一小段包含元数据的文本,有特定的内容。微资源的功能需求:微资源的产生(例如:做网络书签
?); 微资源需要标识(permanent id?);微资源需要描述(metadata); 微资源需要重组(聚合);微资源的重用;微资源的呈现(tag cloud?);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工具(flickr/del.icio.us/blinklist/365key…)。
12.什么是微格式(Microformat)?
为特殊应用而制定的特殊格式;可以插入网页或XML元数据中,被收割和索引;数据可被重用、与具体应用无关;也可自定义,完全取决于应用;例如:XFN, hcalendar, hcard, rel tags, rel license, lists and outlines, 等等…http://microformats.org/ 。
13. 标签(Tag)的作用是什么?
标示,为了查找。专指度高好还是低好?每个人都回折中; 指代,索引中指代原件;聚类,为了关联;分面标引; 集体智慧。
14. 什么是民俗分类法(Folksonomy)?
Folksonomy由tag组成。 Tag在folksonomy中是微资源的指代物。 通过检出tag而检出微资源。 Tag是平面的。 Tag是随意的。 Tag云图反映了tag的权重。
15.Web2.0应用的内容来源有哪些特点?
目前Web2.0应用的内容来源很有特点,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用户/客户创造内容(例如Blog/音乐);
用户/客户添加内容(例如网摘/地图/ tagging);
用户/客户的行为创造/添加了内容(点击/选择/评价而形成“群众智慧”)。
16.Folksonomy有哪些发展方向?
Folksonomy由tag组成。 Tag在folksonomy中是微资源的指代物。 通过检出tag而检出微资源。Tag是平面的。 Tag是随意的。 Tag云图反映了tag的权重。 Tag的发展方向(有些目前已经有了,但还不完善):Tag可以排序(除了目前的字顺和权重,还有多种形式,包括动态形式,如结合相关反馈、合作过滤、点击次数、甚至类pagerank等); Tag可以层级化(层次关系,例如del.icio.us目前支持的tag类目); Tag可以聚类(反映了资源之间的关系;经常在一起的tag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等等);Tag可以规范化(同义词、反义词归并指代;用代属分参关系标注等)。这些发展,与应用的成本/边际效用/方便性有关。这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folksonomy了。Folksonomy并非绝对“自由”,并非没有体系,只是做标注(tagging)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体系)而已。Folksonomy的一个极端形式是Topic Maps (ISO13250);Topic Maps可以看成一种Ontology。Taxonomy是一类概念体系分类方法的总称,不具有严格的规定。但也可以看成一种不完整的Ontology。对应于极端自由的Folksonomy,极端规范的、形式化的概念体系是Ontology。
17.Tag可能的发展方向?
Tag可以排序(除了目前的字顺和权重,还有多种形式,包括动态形式,如结合相关反馈、合作过滤、点击次数、甚至类pagerank等);
Tag可以层级化(层次关系,例如del.icio.us目前支持的tag类目);
Tag可以聚类(反映了资源之间的关系;经常在一起的tag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等等);
Tag可以规范化(同义词、反义词归并指代;用代属分参关系标注等)。
18.什么是mashup?
一项网络应用其数据内容来自多个不同的站点;通过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应用程序接口API动态组合提供服务;一般采用轻型的Web服务(基于REST或SOAP)。基于XML的多种内容格式和基于这些格式的互操作/通信协议。包括 RSS, RDF (RSS 1.1), Atom以及大量的微格式; FOAF XFN等特别设计的格式和协议 (主要是基于社会型网络 social networking) 扩展了2.0网站的功能,允许用户分布式地交互。
19.什么是unAPI?
在不同的Web应用之间拷贝/粘贴数据标准方式;实现一种简便的、普适的微格式应用的传输机制。
20.什么是SOA?
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代理交互的人为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