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十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38:21
1.西部地区包括哪几个省、市、自治区?其基本的区域特征是怎样的?
西部地区是指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十个省、市、自治区在内的广袤地区。西部地区南北跨越28个纬度,东西横贯37个经度,总面积5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而且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自然条件丰富多彩。西部地区的基本区域特征是“三原四盆”、“一高一干一季”。“三原四盆’是其基本的地形结构特征,即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占据了西部地区的大部分,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位居其中。“一高一千一季”是指西部地区的三类自然区,即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局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区。
2.为什么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的源头,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长期不合理开发已经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资源枯竭、水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抑制和减缓环境恶化的趋势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有利于国民的全局性工程。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天然林的保护、沙漠化的防治,可以减轻东中部洪涝灾害和风沙的危害程度;水污染的防治可以为流域中下游的水质提供保障;合理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还可以减轻东中部地区受风沙危害的程度,为东中部地区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由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根本和切入点是必然的选择。
3.为什么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既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既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涉及到人居环境的改善,西部环境治理与保护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到眼前与未来的利益,需要有序规划建设。因此,西部地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不是一项孤立的事业,而是涉及到多地区、多行业及不同时间目标的系统工程,需要彼此间相互协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
4.为什么说西部地区的开发要协调好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由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规模、范围、深度和速度在不断加快,导致人口、资源、生态、经济间的严重失调。协调人地关系,就是谋求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大系统的相对平衡,使人与地能够持续共存。协调人地关系,既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符合自然规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中一旦破坏了生态环境,就会难以恢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的生存安全。因此,处理好人地关系是西部地区开发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为什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是指环境组成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敏感且易发生不利于人为利用的变化的生态系统。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脆弱,受诸多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中国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复杂的国家,而且脆弱环境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地域间的差异也很明显。我国西部地区受极强的大陆气候影响,降雨量少、日照强烈、冷热变化悬殊、风蚀严重。加之水资源短缺,水源保证不稳定,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干旱趋势加剧,导致了沙漠化的进一步发展。除气候原因外,人为作用造成天然植被破坏、过度开垦和超量用水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6.西部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多种类型,且西南、西北各有特色。西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区和风沙干旱区,主要灾害有干早、水土流失、沙尘暴、暴雨、滑坡、地裂缝、病虫鼠害及地震等。西南地区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和地震、干旱、洪涝和水土流失等。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云贵川和西藏高原的东部。西北青海省境内的龙羊峡和甘肃省的临夏一带也发生过大滑坡。地震灾害主要在藏南地区、云南、新疆、甘肃,以及宁夏海原一带。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7.西部地区水体污染状况如何?
西北地区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水污染问题还不甚严重。据统计,1998年西北五省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仅占全国的5%左右。但是,西北个别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甘肃省的兰州、河西武威地区和嘉峪关地区,水污染问题则不容忽视。兰州市1998年排放工业废水17108万吨,占整个甘肃省废水排放量的50%;西宁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占整个青海省的 59%。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系最为发育、水资源相对丰富、湖泊最为集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其水质总的来说尚好,但是个别地区的水污染却十分严重。例如,云南的滇池是我国目前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1998年13个断面的检测结果全部为超5类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西部地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如果不加大污水处理的力度,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8.矿产资源的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西部地区许多资源所处的自然环境脆弱,不当的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②可能造成原始植被的破坏,而被破坏的原始植被又难以恢复,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环境。③有些资源的开发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如煤炭的开发、有色金属的开发与冶炼等,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因此,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把环境治理与保护放到主要位置。
9.为什么要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
首先,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地区地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多年来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恶化,导致水土流失、洪水和沙漠化等灾害频繁发生,给西部乃至全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无论从全国还是西部地区来看,为了民族团结、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搞好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造林绿化又是生态建设最有力的措施。所以,必须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造林绿化工程。
10.为什么西部地区要退耕还林还草?
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再受到人为破坏,则原始植被很难恢复。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居民以政策性补助,以亩为单位每年补助一定数量的粮食,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