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富
(FT2007中国报告之二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0:37
今年仲夏,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在一份公告中,发布了一项鲜受关注的正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规模和财富均低于以往估计。亚行公告引用了首次运用购买力平价(PPP)方式计算出的中国经济规模权威数据。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今年年底公布预期的购买力平价修正数据时,中国经济规模将比以往估计的规模小40%。
这幅更为精确的中国经济图,说明了中国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优先考虑国内议题,例如增长、公共投资、控制污染和减少贫困等。中国生活在世界银行设定的日均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应为3亿,是目前估算人数的3倍。
对中国经济状况估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修正呢?直到最近,中国还从未参与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精确转换为购买力平价美元所需的详尽价格调查。
 
世界银行根据80年代末概要数据所作的估计,甚至可能从一开始就夸大了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至今为止,世行对此估计修改甚少。与此同时,中国却屡次提高了食品、住房、医疗和一系列其他非贸易商品及服务的价格。这些改革本应降低购买力平价调整值,但世行基本上维持原样。
世行行长罗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上月提出,世行应继续向诸如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国家提供贷款,因为这些国家的贫困人口在全球仍然占有很大比例。
这份更为准确的最新统计数据,描绘出一个经济规模更小、更为贫穷的中国,这增强了上述论断的说服力。亚洲开发银行公告还显示,印度生活在日均1美元贫困线下的人口更接近8亿人,而不是目前估算的4亿人。
购买力平价数据调整,会对扶贫措施造成影响,因为世界银行日均1美元贫困线是购买力平价美元贫困线。降低购买力平价消费估算值,会大大增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
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数据校正需要追溯到上世纪80和90年代。当时,中国生活在日均1美元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更有可能是5亿多,而不是世界银行估算的约3亿。中国在脱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项任务可能远比多数人想象的更为艰巨,而所获成就则被世行估计数据夸大了。
上述计算可不仅仅是深奥的学术问题。根据过去的估计,美国政府问责局(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今年表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最早可能在2012年就会超过美国。这类报告在安全部门引起警觉,它们对中国有能力打造堪与美国抗衡的国防体系感到担忧。
博闻的分析人士都知道,购买力平价数据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潜在军事实力的好方法,但从修正后的中国购买力平价统计数据来看,整个问题不再具有讨论价值。毕竟,中国现在还没有那么庞大,也不会很快就变得那么庞大。
鉴于中国政治与安全演变上的不确定性,这幅更为温和的中国经济规模图让人放心。它意味着,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有更多时间与中国交往,与中国新兴的机构互动。而最好的着眼点,也许莫过于发展军事关系。
然而,国际社会目前应关注的是,让中国在依然令人生畏的国内发展挑战中获得成功。如果把与中国的交往集中在需要扶持的二级地区,例如四川省(美国在那里有一个迅速发展的和平队(Peace Corps)项目),那么此类机会也许是可以把握的。而这样做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向有利于政治稳健的方向发展。
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密切接触中国的发展进程,也许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验教训,供众多发展受阻的穷国借鉴。
最后,美国国会和财政部应该认识到这些更为准确的数据揭示出的局限与机遇。举例来说,在中国政府看来,人民币突然大幅升值给贫困内陆农村带来的风险,远比华盛顿所认为的要大。承认这一点,未来的美中谈判可能就会顺利一些。
本文作者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级研究员,曾任美国财政部东亚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