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故里有勋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02:47
———记星火科技致富能人“椒王”聂勋杰
林永蔚
这方水土曾经养育出了威镇敌胆的聂荣臻元帅,他金戈铁马,驰骋疆场,谱写出了一代英豪的壮丽诗篇;
这方水土也曾经养育出了峨冠博带的吴芳吉先生,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那脍炙人口的“婉容词”,赢得了多少赞叹。
长江之滨,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此乃重庆江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古老中国正发生着一场亘古未有的深刻变化。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风驰云涌,万马奔腾,老元戎家乡的儿女们怎么耐得寂寞?他们怎能不一显身手,建功立业?你看!从这里走出了一个叫聂勋杰的青年农民,他从花椒里掘金,用江津特产的粒粒小花椒做成了蜚声四海的庞大产业,由此带动了一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聂勋杰,被人称为“花椒王”。可喜的业绩使他荣获重庆市 “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又获得科技部“星火科技致富能人”、“重庆市2006年首届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企业创新奖’”、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十八种殊荣。
1960年,聂勋杰出生在江津吴滩镇的一个农民家里,1978年高中毕业后进了吴滩粮站工作。聂勋杰也算生逢其时,一走出学校的大门,便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当时的粮食部门,在农村应该是很不错的单位,工资福利都是很能得到保障的,也算端着铁饭碗。然而,新生命的分娩常伴随着阵痛的洗礼,聂勋杰1997年刚到江津粮食局贸易科工作,第二年1月,国家粮食流通体制便开始实施大的改革。如是,江津市粮油贸易公司被推到“粮改”的前台,脱钩、改制,成立江津市粮油联合购销有限责任公司,聂勋杰出任总经理。他率领粮贸公司十五名职工,毅然走向市场,成为江津市粮食系统第一批下海的人。
改革就是要打破铁饭碗,引入竞争机制;命运也似乎存心要让聂勋杰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沐风栉雨,摶浪逐流。
开拓市场,自找饭碗,说来简单,听来轻巧,其中蕴含的酸甜苦辣,只有局中人知晓。为了生活,更为了发展,“领头雁”聂勋杰开始“闯荡江湖”。
他——怀揣硬坐火车票,走南闯北跑市场,一走就是几个月,权当他乡是故乡。
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爆竹喧天,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可是聂勋杰却奔走在异乡,栖身于廉价的小旅舍,吃着简单的面食饭菜。
“你还要这个家不?”妻子在长途电话中艾怨的责问象针尖一样刺痛着他“下什么海吗?就出去逛,你不要我总该顾顾娃儿噻!”
聂勋杰心想“真妇人之见!”然而伉俪情笃,他又不得不苦笑着劝慰爱妻:“亲爱的,我正在做一桩我应该做的大事……你一定要理解我、支持我!我也想您、想娃儿啊!”
说着,这个七尺男儿哽咽起来——常言“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几人能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
“男儿当立志,别恋温柔乡”。他像一头犟牛,认准目标不回头。在他的带领下,渐渐地大伙儿开始学会了在“海”中游泳,凭着顽强的拼搏和诚信,他们终于签署了第一桩生意的订单。
那是1993年3月,公司在为五粮液集团供货的时候,恰遇襄渝铁路塌方中断,火车进不来。为了保障粮食供应不断挡,聂勋杰毅然决定不惜提高成本,租赁汽车把货绕道运行宜宾,保障了五粮液集团的正常生产。
这单生意做下来,自己却亏了好几万。但是,就是这次亏损,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公司很快成了五粮液十大供货商之一,每月供货少则几百吨,多则2000吨。有了与五粮液集团这种大企业的合作效应,公司很快又成为贵州茅台酒厂,习水酒厂,泸州老窖一大批大头企业的供货商。
“信誉”构建起了聂勋杰四通八达的经销网络。
1998年,改制一年下来,公司粮油经营量达到四、五万吨,实现利税近50万元,成为江津粮食系统第一个成功改制的企业。
初步的成功,带给了公司员工无比的喜悦。但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很快就发现粮食经营,油脂加工规模批量虽然上去了,但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后,不仅市场起伏波动大,粮食种植对农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整个粮油市场呈现下滑趋势。激烈的竞争,形成了粮油经营成本高,利润薄的局面。
公司又连遭亏损,怎么办?聂勋杰心如火撩;路在何方?他又被逼到了陡岸边。
日以继夜,他在寻找突破口———
川渝两地,人们都喜欢吃河水豆花。黄豆磨浆过滤、烧沸,加卤即成。豆花洁白、绵软、细嫩,蘸着油汪汪的辣子,十分爽口。这天,聂勋杰在一农户家吃河水豆花,他看见主人把菜油烧沸后再掺入鲜花椒制成花椒油作成了佐料,一尝豆花,味道麻辣鲜香,口感十分不错。
2000年9月的一天,时任江津市粮食局局长的杨兴全兴走进了聂勋杰的办公室,他从手提包中取出一个小瓶子说:
“聂总,你是搞粮油加工的,这是先锋镇农民用土办法制成的花椒油,你瞧瞧。”
聂勋杰接过瓶子,一拔瓶塞,一股扑鼻清香,浸人心脾。这位杨局长是从先锋镇走出来的女干部,精明、干练,她对聂勋杰公司当时的困境,也时时揪着心,总想帮一把。顿了顿,杨局长接着又说:“你看先锋镇的农民,种了那么多花椒,却并未得到多大实惠。江津就是缺少花椒精加工企业,大量的优秀花椒被外地人低价收走了,真是让人心疼!”杨局长的话让正在苦苦寻找企业出路的聂勋杰茅塞顿开,他想起了在农户家吃豆花,佐料中花椒油的朴鼻异香,忽然计上心来。
江津地处长江边上,沿江多丘陵,土壤肥沃,正好适合花椒生长,历史上农家历来有种植花椒作调味品的习惯。每年六七月份,花椒成熟,农家小院总会飘出浓浓清香,农妇作菜时,喜欢摘下几粒鲜花椒炒菜,那味道好极了。
聂勋杰赓即去了江津农办。农办负责人告诉聂勋杰,江津花椒如今规模种植近20万亩,每年出产干花椒在50万斤以上,但是由于没有精加工技术,江津花椒只能停留在原料简单包装后上市的阶段,产品附加值低,综合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幅度也不大。聂勋杰还从农办负责人口中了解到,江津市委、市政府根据江津花椒产业的实际情况,正在寻找一家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民发展花椒生产,当地几家企业举棋不定,正在徘徊犹豫之中。
聂勋杰是一个机敏执着的人,在粮油销售公司闯市场,找商机的历练,成就了他兴办产业捕捉商机的智慧和潜质。
雨后初晴,秋高气爽,聂勋杰又来到江津市科委主任胡德扬的办公室。
“哟,聂总啊,无事不登三宝殿吧?我也正有事要找你。”胡主任是一位女干部,一见聂勋杰便热情地打招呼。
“胡主任,你可要给我来点科技引路啊,我们公司的职工可是揭不开锅了。”聂勋杰一脸沮丧,声声求告。
胡主任边给聂勋杰倒水边说:“哈哈……有路,有路!就看你聂总敢不敢闯。”
这位在科委工作了12年的胡主任目睹了江津花椒产业的发展历史。过去农民种了花椒,也不重视品种和栽培方法,种出花椒大多晒干了当作调味品卖,附加值低,种了很长时间也没能形成气候。作为科委主任,她也着急啊!她也正在四处寻找企业来投资花椒加工,希望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胡主任还告诉聂勋杰,为了花椒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已将江津先锋镇花椒拿到西南农大作成分含量检测,结果发现花椒里还有许多值得开发的东西。
听了胡主任的介绍,聂勋杰正在心中酝酿的念头,犹如又有一把呼呼燃烧的火苗给加了温。第二天,聂勋杰带领公司一班人,径直赶赴西南农大,找食品学院的李洪军院长和阚建全教授请教。专家说,我们也很惊奇,尽管只对你们送检的花椒作了些初步的开发研究,但已足以证明花椒开发的潜力确实很大啊……
一瓶花椒油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但花椒市场前景如何,必须着眼全国大市场,细作一番调查。2000年9月10日,聂勋杰带领公司业务员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北行,分别到云南、贵州、湖南、北京、山东、吉林等全国17个省市进行市场调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前总以为北方人习惯于葱、姜、芥茉调味,忌食麻辣。不曾想如今许多北京人对花椒作调味品也情有独钟,麻辣口味消费群体正在澎涨。
深秋时节,聂勋杰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了解花椒的市场需求。虽然北京的十月,已是寒凝大地,冷风嗖嗖了,但聂勋杰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热呼呼的,一点也觉不出冷。他发现,北京竟有三个花椒批发市场,年花椒吞吐量就达2500吨以上;在山东,他看到一箱箱的“大红袍”花椒正从从港口销往日本、韩国等地。而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内花椒原汁消费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而精加工产品则从10%—20%的速度增长……这一个个市场,这一组组数据,让他看到了花椒市场的广阔前景,看到了公司的发展希望。
聂勋杰决定介入花椒精深加工项目——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一次科学的决策。
公司与西南农大合作,实施花椒精深加工项目,共同进行科研开发。2000年底,对花椒作精深加工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拟就出台,并形成了决议。
翌年三月的一天,春暖花开,阳光和煦。在江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四面山花椒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正式成立。法人代表就是聂勋杰。
聂勋杰,向花椒产业精深加工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花椒,是云香科花椒属植物,有青、红之分;以“青”为上品。千百年来,花椒一直是以调味剂的身份示人。花椒的调味作用在于去腥、除异、增香,一麻生百味,是烹调作菜不可缺少的佳品。从前川菜厨师调味,大多用川西北汉源、茂汶一带出产的“大红袍”花椒。但是最近几年来,为了满足食客由干辣干麻,浓厚燥烈转向鲜辣鲜麻,麻香宜人的时尚需求,聪明的厨师便开始将青花椒用于菜品调味。这种变化,让餐桌上的菜肴和火锅飘逸着青花椒独有的奇香。众多挑剔的食客对青花椒菜品和火锅趋之若骛,从而引发出当今餐饮市场的一个有趣现象:凡是推出青花椒系列菜品的餐馆,凡是用青花椒调制火锅汤料的火锅店,生意多半都会兴隆火爆。街边的麻辣小面、老麻抄手、麻辣串串香等快餐小吃,也麻味盈天,大行其道。
江津恰是多年出产青花椒的渊薮。
聂勋杰的花椒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花椒的精深加工,首先瞄准了调味品市场。
2001年4月,公司联合研发的第一批产品花椒油在江津德感的坪头山植物油加工厂下线。一瓶瓶自动灌装的花椒油,微黄、澄亮,麻香扑鼻。聂勋杰捧着油瓶,爱不释手,犹如捧着一个健壮的婴儿,心里对他充满了期待。
6月,“骄王”版花椒商标注册上市——商标命名,也颇有含意:“骄”“椒”同音,“骄王”者,“椒王”也。也暗含“椒王”致力于花椒产业,定要取得骄人业绩之意。
有着精美包装的“骄王”牌系列调味品一面市就在重庆、北京、四川、湖南等省市的食品批发市场销量火爆,很受顾客青睐。9月,公司又相继研发和保鲜花椒、花椒精、花椒油、微囊花椒粉等产品。产品通过了重庆市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2001年底,国家科技部有关领导来到重庆,他们喜地看到了在江津的花椒开发,力促申报国家“863”计划。
“863”计划,是国家高科技项目荟萃之地,切切不可闲视之,聂勋杰心里憋着劲。
2002年,在元宵的烟花还在空中盘旋的时候,聂勋杰顶着料峭春寒,带着产品和申报资料,心怀忐忑地赶赴北京,参加国家“863”首次公开项目招、投标大会。此次大会首次将农业项目纳入国家“863”计划,10个项目中,农业项目就有五个。参加这次竞标的全国科研院所、单位、企业有150多家,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能否申报成功,谁也没有把握。聂勋杰亦喜亦忧,喜的是如果能力挫群雄,顺利进入“863”计划,自己酝酿已久的科技兴企,科技强企之路便可铺就坚实基础;“863”计划项目是无形资产,品牌效应不可低估,进入了将似“黄袍加身”,对今后产品的质量保证,营销网络都会产生积极效应。忧的是假若申报失败,无功而返,那该有多难堪。
虽说聂勋杰不得不做好两个方面的思想准备,但期待和渴望仍时时在他心中索绕。
四月的一天早上,旭日东升,霞光灿灿。几只喜鹊在窗外树枝上,飞来飞去,喳喳喳地叫个不停。聂勋杰推开窗户,向树上一望,只见几只黑白花纹的喜鹊在树间独站高枝,雀跃欢叫。这时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屋来。让人神清气爽——聂勋杰不由在心中揣想:“噫!喜鹊报佳音,莫非有什么好事情?”
天降福音,北京传来了聂勋杰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有关部门决定:西农和中科院为技术支撑的江津花椒深加工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由重庆四面山花椒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承担附加值调味品及香精技术的产品开发。课题编号为2001AA24801。
公司震撼了,员工们狂喜着。小小的花椒,即将做成大产业,他们憧憬着江津花椒美好的未来。
“聂总,今天得嗫一顿,以示庆贺。”有几个小青年打趣,大家都附和着,“要得,聂总,嗫一顿。”
“嗫一顿就嗫一顿!”中国人总爱在喜庆的时侯用美酒大肉来慰劳自已,大概是饿了几千年饿怕了吧,总讲究的是“民以食为天”。
在餐馆里,大家都举杯向聂总说:“聂总,这可是你的决策和功劳啊!”聂总举起杯,笑着说:“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啊,好弟兄,热闹还在后头哩!”
聂勋杰对高新技术研发的系列调味产品,非常满意。他兴高采烈地说:
“嘿!我们公司出去的青花椒系列产品,麻酥了餐饮市场,麻“翻”了千万食客,还麻“晕”了那些从事餐饮经营多年的大老板和大厨师啊!”
聂勋杰此语,一语中的,丝毫不假。聂勋杰不只是“椒王”,他还联手名厨,在成渝两地推出青椒鸡、双椒鳝段、跳水兔等上百个新研发的“椒”字号江湖菜肴,在餐饮业掀起了一场革命。重庆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张正雄先生也出马助战,他邀请了全国10多位特级大厨,专题研制青花椒新菜。一道花椒菜要放2-3两清花椒,其味麻香可口,令食客屡品不厌。一家餐饮业一年的青花椒用量即达上百吨。这岂不是聂总所言,麻“翻”了食客,又麻“晕”了厨师?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对此也叹为观止。现在,连以前都采红花椒调味的小天鹅、秦妈、德庄等火锅店,也改用了保鲜青花椒,千百吨江津保鲜花椒而今一点不愁没人要——你可知“麻姑”不麻,还是个俏妹儿咧!
高交会是高科技展示的平台,是科技转化的生产力的链接,也是科企联姻的“婚姻介绍所”。江津花椒,借助高交会的平台,三次亮相高交会。聂勋杰及助手每次一走进高交会展厅,都瞪圆了眼睛,伸直了耳朵,看图片、查资料、听解说,仔细地寻找着适合花椒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建筑着适合自己公司的研究项目。
在第三届高交会中,聂勋杰一行在西南农大优质农产品种苗的展台前,对一幅幅图片中那一株株结满花椒的优质种苗发生了浓厚兴趣。工作人员见状,走过来介绍说:这是新培育出的青花椒优质种苗、具有杆矮、高产、挂果早等特点,通常一年半即可结果,抗病能力也很强……工作人员正介绍着,忽然发现面前的聂勋杰有些面熟,便停止了介绍——
“请问,你是……”
“他是我们公司的聂总。”工作人员一听,立即上前紧紧握住了这位聂总的一双大手。
“你就是声名远扬的“椒王”呀!久仰,久仰。聂总如对我们的新种苗有兴趣,请来我们优质种苗基地作进一步考察。”
就是在这次高交会上,公司与西农签约,引进了10万亩优质花椒种苗,为进一步发展花椒产业蓄足了后勤。
高交会带给聂勋杰的好机遇还真是不少。
在重庆第四届高交会“科技三峡行”活动中,四面山花椒公司又成功地联合中联院地化所、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市日化所等科研单位院校30多位花椒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组建了重庆市江津花椒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又名“骄王”花椒研究所,聂勋杰兼任所长)。他们协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效取酬,积累与个人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共同开发江津花椒的精深加工产业。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巨大能原,也是企业走向兴旺的基因。
聂勋杰坚持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子,运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采用世界上先进的二氧化碳流体荟取微孔淀粉、生物灭酶、微胶囊包埋、分子蒸馏等技术,按第一期调味品,第二期日用化工品,第三期医药产品的思路对江津花椒进行精深研发。
2003年11月19日,在重庆市第五届高交会上,担任海外博士服务团团长的美国著名生物医药博士任家渊先生被邀请加盟“骄王”花椒研究所,担任顾问职务。任博士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中华海外博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任博士加盟后,将对“骄王”花椒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对江津花椒进行基础性研究。他还与研究所的其他专家,教授一道共同制定了未来10年的花椒研发计划,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作前瞻性研究。
江津花椒有了高科技的支撑,有众多海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加盟,花椒的精深加工越走越远,从花椒里炼金,引发了花椒产业的深刻革命。
现在的江津花椒产业,除早期开发的花椒油、保鲜花椒、花椒精等产品外,又陆续研发投产了花椒芳香精油、花椒沐浴露、花椒香水、花椒洗脚剂等20多个系列产品。与西南农大联合研制出的“粮食生物杀虫剂”,经重庆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试验,达到或超过了国家“863”计划课题设定的要求。富含高科技含量的微囊花椒粉、保鲜花椒、花椒籽油、花椒芳香精油、花椒精分别获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和重庆市重点新产品称号;保鲜花椒、鲜花椒油获重庆市名牌农业产品和重庆市知名产品;保鲜花椒、花椒粉、花椒精获得绿色A级产品。公司已申报、获得6项国家专利,4项重庆市科技成果,被科技部列入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被农业部列入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被重庆市列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2006年的无形资产评估已超过亿元。
小小花椒,全身是宝。真是应了重庆市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有慧眼,哪怕是“草疙蔸”也能变成“宝贝”,聂勋杰正是这样一位独具“慧眼”,把“草疙蔸”变成“宝贝”的开拓者。
花椒籽,在椒农看来,纯粹是废料。但是公司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提炼,精制成了新型的保健调味油。它的保健功能在于富含被营养专家称之为“脑黄金”的a——亚麻酸。这种东西在花椒籽中含量达30%,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健脑通络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现代社会的中老年人群和心脑血管患者。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把这种a——亚麻酸用于食品添加剂,并列入法律规定。现在,公司更上层楼,即将完成规模投产,建成从花椒籽中提炼a——亚麻酸制成胶囊的生产线。
就是修剪下来的花椒树叶也被高科技派上了用场。按照种植技术,花椒树每年须修技剪叶2-3次,聂勋杰与重庆日化所共同研发,制成了花椒洗脚剂、洗脚液,用于治疗脚气,疗效出奇的好,一般脚治两次,即可生效。这些产品被许多洗脚城,足浴中心广泛使用,很受顾客欢迎。高新技术,变废为宝。仅此一项,椒农即可每亩增收红200元。满是芒刺的棵棵花椒树,成了椒农的摇钱树、小银行。
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实行现代化的营销方式。
聂勋杰与时俱时,于2001年建起了重庆市中英文“骄王”网站,本着平等互利,诚信合作的原则,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产品也实现了网上销售。由于花椒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很好,有利可图,许多省市客商都主动要求成为该公司片区销售代理,产品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多种产品已在日本、韩国、美国及东西亚等国际市场呈良好销售态势。“骄王”商标已在日本注册,日本三明特产株式会社成为公司在日本的总代理,产品获准五年免检。在国内,公司和康师傅、成都统一、上海华宝、天津春发、重庆秦妈等知名食品和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贸易关系,几种主要产品也进入了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高端卖场。
2004年初夏的一个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聂勋杰从睡梦中惊醒。昨晚与公司班子开会到午夜时分,睡得迟。聂勋杰睡眼惺忪地接过电话:
.  “我是欧莱雅集团研发中心新原料开发经理乌兰……”原来乌兰在上海欧莱雅集团驻中国总部上网时,偶然发现了聂老板的公司用花椒芳香精油生产出美肤去痘乳的报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给一点样品看看。
信息传来商机,机遇岂能放弃!
聂勋杰知道法国欧莱雅是世界企业500强的化妆品巨头。聂勋杰当即决定第二天带样品乘飞机亲赴上海。
波音747飞机在数千米高空平稳地往东飞行。窗外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聂勋杰透过飞机弦窗,鸟瞰着地上的山川河流,田野房舍,想着以前辛辛苦苦找市场,现在终于有国际知名品牌找上门来,心中不觉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一到上海,聂勋杰循着地址,找到了乌兰的办公室。
“我是重庆江津四面山花椒开发公司的聂勋杰。”边说,聂勋杰边递名片。
乌兰接过名片,“啊,你就是聂总,聂老板。”他边寒喧边打量着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壮实的中等身材,宽阔的额头,从眼镜片里透出睿智沉稳干练的目光,到还有点儒商的气质。
“聂老板,谢谢你亲自为我们送来样品。”
“应该的,应该的,能为贵公司服务,是我们的荣幸。我们的宗旨就是诚信经营,竭诚服务。” 聂勋杰边说边递过样品。
欧莱雅集团很快将样品送回欧洲,通过自己的研究所化验,确信江津花椒和精油是纯天然制剂之后,立即派员来江津洽谈供货事宜。
当年预订花椒芳香精油20吨。几年后的今天,江津花椒早巳骄傲地进入了欧莱雅的采购链。
说起花椒芳香精油,聂勋杰饶有兴趣地算了一笔帐:每100公斤花椒能提练4公斤花椒芳香精油,按国际市场均价,每公斤市值350万元左右;而在重庆市场,每公斤干花椒最高值40元,算下来一吨干花椒生产成精油,市值14万元,而一吨干花椒仅值4万元,附加值高出10万元之多。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在花椒生产开发的实践中,聂勋杰深刻认识到,绿色、安全、优质、高产,是花椒产业从传统生产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聂勋杰决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靠科技力量的支持,致力于花椒种植和生产技术的推广,以此来提升花椒的产量和品质。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承担了花椒新技术的推广项目,组建了绿色花椒种植技术示范推广中心,物色了精通花椒繁育、栽培、管理的科技人员10多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因库2个,母本园和科技示范园8个,不同海拔高度品比点8个。与此同时,还整合专家资源,大力推广花椒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的试验示范。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他们成功总结出了“短尖矮化、嫁接、修枝整形、测士施肥”等速生丰产技术,使花椒由传统的三年挂果缩短为一年半挂果,亩产量在传统基础上提高30%左右。有专家估算,仅此一项新技术,如在全市推广,即可使全市花椒产量增产3.9吨,可增收2.4亿元左右。
除了引进优质花椒种苗栽植,聂勋杰还发动科技人员对老种花椒实施技术改造。
先锋镇是江津规模种植花椒较早的地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肖国银对笔者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对花椒实行了技改,通过下‘短桩’,把多余的枝条全部除去,挂果枝条全部缩短。”他指着一株花椒说,“你看,今年花椒从枝条根部到末端都结上了果,而且又大又圆,至少增产两成以上。”
据统计,全区对近30万亩老种花椒进行了发造。
说起这次技改,60多岁的老椒农钟志宽欣喜无比。他说:“怪呀!种了这么多年的花椒,树老了还能“返老还童”,树子变矮了,产量却变多了,还是科学有办法呀。”
公司还派出200余名“科技特派员”到各种植区,开设“田间课堂”,对椒农进行多达10万人次的培训。椒农们近年来尝到了种花椒带来的甜头,对花椒施肥、剪枝、防虫等管理中的科技手段十分感兴趣。先锋镇椒农龚固杰对此深有感触:“这年头还是科技管钱,我去年参加技改培训后,今年多收了300多斤花椒,多卖了几千块钱。”
紧接着,公司又在吴市、吴滩、嘉平、德感等镇相继建起了近5万亩的花椒基地。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在还林地带大量种植优质花椒,用经济生态林替代单纯的生态林,使之成为有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防护林带。昔日荒山秃岭,如今已变得满山叠翠,椒香扑鼻了。这对长江水土流失防护林带工程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绿叶不忘对根的回报,聂勋杰花椒产业依靠农民,致富没有记父老乡亲。
花椒基地建设,是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的。在与椒农签不签订产品收购合同时,公司内部引发了争论。有人说,不能签,价格随行就市。并举当年收购蚕茧、柑桔、水稻等产品为例子说,“你比市场价高,农民才卖给你,这就增加了成本。”这是一个现实的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聂勋杰想到致富不能忘了乡亲,发展花椒种植就是要带动一方经济,于是他很干脆地回答:“我们公司的价格永远不会低于市场价。我们一年要消耗两三万吨的花椒原料,花椒市场大得很哟。”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公司收购农民花椒,价格普通高于市价10%以上。聂勋志对笔者说,办企业当然要赚钱,但我赚钱靠的是花椒的精深加工技术赚钱,不在原材料上与农民争利益。这也许就是聂勋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办企业要有双重的责任,一是企业责任,一是社会责任”的实践。
近年来,公司每年投入约30万元用于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免费为农民培育优质花椒种苗,免费提供标有花椒种植技术和节令操作要点的精美挂历和其他资料。
聂勋杰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在田间地头,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听得见他与农民亲切的交谈。近年来,聂勋杰亲自多次组织公司与基地村农民开展学习交流,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花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组织花椒业主参观考察30余次,举办了187次不同规格的技术培训。
江津嘉平镇紫荆村地处紫荆山上。紫荆山村海拔800余米,山高水冷,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无特产资源,是全区有名的贫困村。这天,聂勋杰一行登上了风景秀美的紫荆山,他们不是来登高赏景,而是来与村社商谈共同发展花椒种植。聂勋杰在村民大会上说,“你们以土地、劳力入股,花椒公司以种苗、技术、肥料、农药入股,对产品实行全部收购,其产品收入7%归你们,30%归公司,你们看要不要得?”“要得,要得。”“你们说话可要算数哟。”
村民对这种股份合作形式非常欢迎嘉平镇近年来种植花椒近万亩,2006年鲜花椒产量200多吨,收入上100万元。种椒人均收入500元,其中3社的许科礼一家产鲜花椒8000多斤,人均收入高达9000余元。花椒使紫荆村80余户农民脱掉了贫穷的破毡帽。
紫荆村村民说起聂老板,无不交口称赞,说全靠聂老板让我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脱了贫,致了富。该村党支部书记钱昌荣发自内心地感叹:真要感谢四面山花椒公司,要不是他们扶持,帮助,我们紫荆村人不知还要穷到哪辈子。
其实,紫荆村只是聂勋杰发展花椒产业使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几年来,聂勋杰还以自己的企业反哺农民,回报社会,向城乡提供了季节性劳动岗位17.4万多个,劳务收入达1.3亿多元;从加工流通链上吸纳营销经济人和产业工人4000多个,其中解决移民、复转军人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1000多人。
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花椒已成为江津农业经济的支柱农业。江津花椒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 2006年产鲜花椒13万吨,产值7.94亿元,花椒生产规模已居全国之首,荣耀地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61万花椒种植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跨入增收致富行列,农民种椒致富,強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技无止境,“椒王”产业如日中天。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要想打入国际市场,企业必须实现标准化生产,强化绿色食品意识。聂勋杰致力于科技打造江津花椒产业,公司产品已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江津花椒已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司正式成为第二届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成员。“高附加值天然调味料及香精制造技术与产品开发”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攻关项目,“花椒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导项目。
1998年即从西南师大区域经济规划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的聂勋杰,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敢闻敢干,锐意创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面前,他一定会大显身手。
人们期待着,聂勋杰正踌躇满志,闻鼎世界“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