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网 >> 首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4:12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 [ 作者:张林\张向葵 | 转贴自:心理科学进展200302 | 点击数:4390 | 更新时间:2009-4-15 | 文章录入:kezee ] 【内容提要】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研究者只关注有意识状态下人们的外显态度,对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态度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测量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对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双重态度类型及相关的研究证据作了详细介绍,最后探讨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态度改变、态度测量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未来研究方向的意义与启示。
【英文摘要】Research on Attitudes wa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Social Psychology.People usually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an explicit attitude under conscious statute,and were interested in implicit attitude under unconscious statute recently.Wilson and Lindsey suggested that people can have dual attitudes,which are different evaluations of the same attitude object-explicit attitude and implicit attitude.This idea was a strong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concept of attitude and measure approach.In this paper,the origin,contents and types of dual attitudes theory was elaborated,and empirical supports about the dual attitudes model was reviewed.Furthermore,we put forward some implications to thefuture research about attitude change,attitude-behavior consistency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关 键 词】态度/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双重态度
    attitudes/explicit attitude/implicit attitude/dual attitudes
【正    文】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1]。奥尔伯特也曾经提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2]。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将态度看作是一种人对社会客体(包括人、事件和观点等)或支持、或反对的单一心理倾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3]。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4],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1 关于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来源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来自态度研究的两条主线:一条研究主线表明态度是一种能被自动激活的稳定性评价;另一条研究主线则表明态度是一种对环境信息敏感的易变性心理结构。
    1.1 稳定性与自动化的态度――作为存储式的态度评价
    态度传统上被看作是一种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并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客体的评价。如Sherif和Cantril提出:“态度一旦形成,就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持久的准备状态”[5]。Allport(1935)也曾指出“如同习惯一样,态度通常是不容易改变的”,而且“总是以在童年或青年时固定下来的方式持续整个一生”[2]。Tesser(1993)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某些态度中有很多遗传的成分,这样的态度尤其不易改变[6]。
    近几年研究者发现这种储存式的态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它经常自动地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中。Fazio等人的研究表明:态度可以被非常迅速地从记忆中提取,而且很少受到人们意识的控制[7]。态度的自动激活现象被证实是一种高速应答现象,在不同的实验室研究中研究者用不同类型的刺激发现了同样的结果。那么,是所有态度还是只有较强的态度才能被自动激活呢?目前这仍是一个谜。
    1.2 即时性与易变性的态度――作为建构式的态度评价
    近几年来,一种与传统看法不同的态度观点认为人们是根据事件发生时所获的信息去建构一种即时性态度的。这种即时性态度评价对情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以至于令人怀疑究竟是否存在一种“真实”的态度。
    态度建构观的大量研究证据证实态度是可以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从当前的思想和情感及社会情境的性质中推论出来的。例如,有研究发现当要求人们去思考他们为何会那样做时,他们通常会构建一种基于合理原因的新态度,而这种新态度是一种易于提取的、具有合理性并且易于用言浯表达的态度[8]。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态度也许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个体当前所表述的、被激活的联结系统,而不是储存于记忆中的稳定性评价。大多数平行分配加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表征对当时的情境信息是高度敏感的,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总是影响着心理激活的模式[9]。根据这一观点,把态度看作是独立于情境之外的储存式的评价似乎是不合理的。虽然,态度的建构观也承认态度保持在记忆中的可能性,但与态度作为储存式的评价有本质的不同。
    如前所述,储存式的态度观认为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当遇到新的态度客体时,它们能迅速出现在人的头脑中。如果是这样的话,如建构观所发现的人们为何还要建构新的态度呢?态度怎么能既是稳定性的又是易变性的呢?作为态度的一种综合模型必须要考虑到态度评价可能既有稳定性,会被自动激活出现在人的意识中,也具有易变性会经常根据环境和人当时的想法而变化,以前的态度理论对于这样的情况部无法给以明确地解释和说明。而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Wilson和Lindsey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两方面都作了很好的说明。
    2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基本观点
    双重态度(Dual Attitudes)是指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由旧的态度A1改变到新的态度A2,但是旧的态度A1仍然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导致了“双重态度”。从这一理论模型出发,Wilson和Lindsey提出了以下理论观点:
    (1)相同态度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2)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当人们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显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
    (3)使外显态度被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出来,内隐态度也还会影响人们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如一些非言语行为)和那些人们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那些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
    (5)双重态度与人们的矛盾心理是有明显区别的,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些基本观点,我们以乒乓球运动动作为类比。例如当一个有经验的乒乓球运动员,已经掌握了良好的击球技术而且已经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后,他在比赛中很少需要去思考如何运用它们。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他又会试图去掌握一些新的不同的打法动作,以便更好地在比赛中取胜。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在他掌握了这种新的方法后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去运用它。尽管他集中注意并不断提醒自己运用所学的新技术,但是这种新技术常常无法完全替代旧的方法。因为根深蒂固的习惯很难改变,一旦他身心疲劳或全神贯注于比赛时,就又会不自觉地运用原来的某些旧的打法。对于这样的例子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对于态度人们却没有这样去理解。如前所述,大多数态度理论家都把态度定义为是对态度客体的一种单一效价维度的评价。设想一下,旧的打法就是一种内隐的态度,而新的打法则是对同一客体的一种外显态度。在乒乓球比赛中,人们将会同时拥有两种态度,这种新态度并不能完全替代旧的、习惯化的态度,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会分别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现。这些情境是什么?再考虑一下运动技能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因为内隐态度是习惯化和自动化的,当人们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或动机去检索最近的态度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当人们有足够的动机和心理能量去检索最近的态度时,外显态度就会出现并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3 双重态度的类型
    根据Wilson和Lindsey的观点,双重态度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内隐态度形成后,当人们一遇到态度客体时它就会被自动激活,对于它的活动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而外显态度还没有成为自动化的态度,因而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去检索。这是所有双重态度共有的特点。第二,在自动化的程度上,不同的双重态度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内隐态度被激活后人们能否意识到它。人们有时会意识到或至少会感受到内隐态度,但大多数时候人们是无法意识到这种内隐态度的;另一个是从记忆中去检索外显态度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与动机,当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时,是否有足够的心理能量与动机超越和压倒原有的内隐态度也是有区别的。根据人们对内隐态度的意识程度和是否具备超越内隐态度的动机与能量,双重态度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压抑(repression),当某种态度由于它会唤醒焦虑,可能就会被人们排除在意识之外,如果人们对于同样的态度客体另有一种有意识的态度,而不同于受压抑的态度,这将导致第一种双重态度的情况。例如,Freud所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反向形成,即一种无意识的欲望常被掩饰成与之相反的一种形式出现的心理防御方式,如对同性伙伴的性取向常被转换成是对方有同性恋倾向。压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与动机,根据Freud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和能量的过程[10]。也就是说,如果人的自我防御能力较弱(以至于压抑失败)或者压抑情感的动机被降低,人们就有可能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
    第二种类型为独立系统(independent systems),如同压抑一样人们有一种自己没意识到的内隐态度和一种意识到的外显态度。与压抑所不同的是,没有动机驱力将内隐态度排挤出意识之外,外显态度也不是为了区别于内隐态度而被形成的。因而人们既有一种内隐的、无意识的系统,也有一种外显的、有意识的系统,二者是独立存在的。内隐态度是自动化的无法意识到的,人们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和动机用外显的态度反应去压制这种内隐态度。两个评价系统各自独立存在,一个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另一个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Greenwald和Banaji(1995)将这样的一种状态称之为“分离”[3]。用“独立”这一术语,是为了避免与“分离”的其他意思相混淆。
    第三种类型是主动压制(motivated overriding),指个体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这与压抑和独立是不同的),然而这种内隐态度通常是不符合社会逻辑规范的或个人所不想要的,这就驱使他们要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去压倒和战胜它。例如,人们能完全意识到他们对于某些其他种族的成员有一种稍纵即逝的、消极的歧视态度。由于他们探查到了这一反应并意识到这是不合理的,因而努力从记忆中检索一种外显的积极态度去压倒和掩盖它,这是一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的过程。这种主动压制的情况与研究者们使用的术语“抑制”相似,是由于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某种不想要的感受,才主动去用另一种态度去代替和战胜它。
    第四种类型为自动压制(automatic overriding),是指个体以外显态度压制或超越内隐态度的过程本身是自动化的。只要人们有能力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它就会自动地超越和压制内隐的态度。即外显与内隐态度有自动化的连结,以至于人们并不能意识或感受到内隐态度的存在。主动压制和自动压制之间的差异在于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所需的心理能量上,对于主动压制而言是人们主动、积极地发起对内隐态度的压制,这种压制需要一定的努力与能量;而对于自动压制,当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他们并不能感知到内隐态度,因为外显态度自动压制了内隐态度。
    自动压制与独立系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人们能否意识到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如果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那么这种内隐态度就会被人们意识到并决定他们的内隐和外显反应。如果人们有能力和动机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那么这种新的态度将会压制或超越内隐态度,从而决定人们的外显反应。当个体发现一种有威胁的或不可接受的内隐态度,就会主动去压制和超越这种不想要的态度。但对于独立系统而言,由于内隐系统和外显系统是独立的,即便人们没有发现他们的内隐态度是有威胁或不可接受的,双重态度也可能会出现。就像在乒乓球运动员的类比中,人们获取了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却并没有完全抹掉内隐的旧反应方式。
    双重态度和人们常说的矛盾心理也是有区别的。人们对于同一刺激,可能同时拥有积极和消极的感受,这是一种矛盾心理。比如,对于巧克力蛋糕,人们对它的口味非常喜欢,而对它的增肥效果却不喜欢。Cacioppo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同一个客体可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并且区分出了这些不同感受的神经机制[11]。双重态度与矛盾心理是有区别的,矛盾心理是指一种冲突状态,人们认识到一种态度客体既有积极的特点又有消极的特点,能够完全意识到这种态度客体的好处和坏处,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合理的和令人信服的。由此,矛盾心理是可以通过人们直接报告他们所感到的冲突来进行测量的。双重态度则只有当人们对于记忆中的同一态度客体有不同的评价时才会发生,其中一种评价比另一个更容易获取。由于其中的一种评价占有绝对优势并被看作是唯一的评价,所以人们并不感到冲突或矛盾。然而实际上还存在另一种评价,它们只在某些情况下才出现并影响行为。
    4 有关双重态度模型的实证支持
    有关偏见和刻板印象的研究文献中很多已经涉及到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某些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和偏见态度能以一种自动化、习惯化的水平存在。如Bannaji和Hardin的研究已经发现刻板知识在社会判断中能够被无意识地迅速的激活和使用[12]。在某种程度上,一种评价是与内隐刻板印象相联的,这一结果与双重态度假设――存在自动化的内隐态度是一致的。对于这一假设的更直接证据来自于有关偏见的自动激活研究。Doviodio、Fazio和Greenwald等人的研究也已经发现内隐态度在自动化水平上也是存在的,这些研究与双重态度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即人们有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13~15]。但他们认为人们不能同时在内隐和外显两种水平上拥有不同的态度,按照他们的观点自动激活的态度是人们所拥有的唯一的态度,并且能够完全意识到这种态度。他们认为,在外显测量上的反应反映的是表达偏见时的一种不情愿和掩饰的手段,而不是一种单独的态度。然而如前所示,这种观点与双重态度之一――主动压制的观点是相似的。Fazio也指出在当代美国社会文化中,事实上每个人都存在有对某些团体,如黑人、妇女的消极刻板印象,这种认识是早年就获得的,并且很容易被自动激活[14]。那些没有种族偏见的人是指那些努力控制或压制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的人,而持有种族偏见的人则不去试图控制或压抑它而已。
    在Gaertner和Doviodio关于反对种族歧视的研究中,他们提出其中一些白人可以看作是最好的反种族歧视主义者,他们是那些有意识地承认与黑人平等价值观的人,而不是那些将消极情感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人[16]。Gaertner和Doviodio认为偏见既有自动化的成分,也有控制的成分。这两种成分都有态度的特点,一种是通过自我报告获得的,另一种是通过内隐测量技术(如启动技术)获得的。他们认为自我报告的态度和态度的潜在反应测量都是有效的测量,能预测不同类型的行为。
    Doviodio等研究发现,许多白人隐藏着对黑人的无意识的消极态度,并同时保持着外显的积极态度[17]。根据这些研究者的观点,偏见态度是无意识的,因为这些感受对于反种族歧视主义者的自我意象是有威胁的,所以他们努力将这些态度排除在意识之外,这种表述与双重态度之一――压抑是一致的。这种反种族歧视模型认为种族歧视的态度偶尔也会闯入意识之中。当某种情景威胁到他们的消极态度时,反种族歧视主义者主动去将这些感情与他们的自我意象分离开来,并且他们也积极主动地去避免按照这些消极感情采取错误的行动。反种族歧视主义者主要是指两种状态之一:有时他们能够成功地把歧视态度排除于意识之外,真正认为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感情,有些人虽然有一些关于黑人的内隐的消极态度,但由于被仔细掩饰是不被发觉的,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无偏见的和种族平等的人;有些时候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们的消极态度,并且极力地去否认和压抑这些感受。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但并不想拥有它,需要足够的能力和动机,人们才能成功地用另一种态度超越和压制这种内隐态度。
    Fazio(1995),Greenwald等人(1998)关于偏见的研究发现人们能意识到在面对小组内部成员时的偏好态度是自动激活的,为了公众形象人们会主动去隐藏和掩饰这种态度[14][15]。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私下里所拥有的平等主义价值观控制着人的外显反应。这一研究结果与主动压制的概念也是一致的,即内隐态度被激活,人们能意识到这种态度;他们也能从记忆中检索出更平等的态度,如果他们有能力和动机就会用外显态度超越内隐态度。
    根据双重态度模型,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新态度则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进行检索。在限定反应时间的情况下,人们将没有机会去检索他们的外显态度,而报告内隐态度。在这些情况下人们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并且它也会影响人们在外显态度测量上的反应。在有较长反应时间的情况下,人们将会从记忆中检索出外显态度,并将超越内隐态度而决定人们在外显态度测量上的反应。Wilson和Lindsey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即在3秒钟时间限制内报告他们的态度),某些原来有效的态度改变技术并没有导致态度的改变[18]。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双重态度的支持,即使一种新态度已经被构建并被迅速获取,但是先前的习惯化态度仍然存在,一旦人们面临认知压力时这种习惯化的态度就会成为默认的反应。而当人们没有认知压力时,这种最近被构建的态度才能够被提取并相对容易地被报告。
    5 双重态度理论对未来态度研究的启示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态度研究的分支领域已经非常丰富,诸如态度形成、态度建构、态度改变、态度测量、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等。双重态度的理论模型对于某些态度研究的分支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
    双重态度理论的启示之一表现为态度改变领域,由于以往的态度研究只使用态度的外显测量,可能过分夸大了态度改变的容易程度。虽然人们在自我报告中提到的是新的外显态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习惯化的内隐态度,这些内隐的态度在认知压力条件下和其他的间接测量中才能被表达。虽然改变这些习惯化的态度很难,但是我们仍然相信任何态度都是能够习惯化和加以改变的。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随着时间流逝,双重态度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最终哪一种态度可能会胜出。某些情况下外显态度可能会消退,而内隐态度再次出现,但是如果人们反复强化这种新态度――思考它,与朋友讨论它,按照它来行事,这种新态度也可能会成为习惯化的并替代先前的内隐态度。简而言之,态度改变的过程也许比先前态度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
    同样,双重态度模型的观点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先前的研究表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可能与所涉及的态度类型和行为类型有关。先前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组间的比较方法,有不同态度的个体被认为采取的行为也不同,而更有价值的方法应该是组内比较的方法,即相同的个体可能同时拥有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用组内比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态度的不同类型预测不同种类的行为。
    最后,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态度测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目前的研究表明内隐态度也许比外显的态度更难于改变,而由于运用的是自我报告量表,意味着态度测量只是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外显的、有意识反应的自我报告。双重态度理论则提示我们,人们的态度中还应该包括那些自动操作的,不需要意识努力的心理成分。由此,要对态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应该同时兼顾内隐测量和外显测量两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87
    [2] Allport G W.Attitudes.In:C Murchison ed.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Worcester.MA:Clark University Press,1935.798~844
    [3] 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4] Wilson T D,Lindsey S,Schooler T Y.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07(1):101~126
    [5] Sherif M,Cantril H.The psychology of ego involvements:social attitudes and identifications.New York:Wiley,1992
    [6] Tesser A.The importance of heritability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attitudes.Psychological Review,1993,100(1):129~142
    [7] Fazio R H,Sanbonmatsu D M,Poewell M C,Kardes F R.On 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ttitudes.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2):229~238
    [8] Wilson T D,Hodges S D,La Fleur S J.Effects of introspecting about reasons:Inferring attitudes from accessible though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1):16~28
    [9] Arieli A,Sterkin A,Grinvald A,Aertsen A.Dynamics of ongoing activity:Explanation of the large variability in evoked cortical responses.Science,1996,273(27):1868~1871
    [10] Freud S.Psychoanalytic notes upon an auto biographical account of a case of paranoia.In:J Strachey ed.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analyt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12).London:Hogarth Press,1958.9~82
    [11] Cacioppo JT,Gardner WL,Berntson G G.Beyond bipolar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the case of attitudes and evaluative spac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7,1(1):3~25
    [12] Banaji M R,Hardin C D.Automatic stereotyping.Psychological Science,1996,7(1):136~141
    [13] Doviodio JF,BrighamJC,JohnsonBT,GaertnerSL.Stereotyping,prejudice,and discrimination:Another look.In:C N Macrae,C Stangor,M Hewstone ed.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6.276~319
    [14] Fazio R H,Jackson J R,Dunton B C,Williams C J.Variability in automatic activation as an unobtrusive measure of racial attitudes:A bona fide pipelin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9):1013~1027
    [15] Greenwald A G,McGhee D E,Schwartz J L K.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1):1464~1480
    [16] Gaertner S L,Doviodio J F.The aversive form of racism.In:J F Dovidio,S L Gaertner ed.Prejudice,discrimination,and racism.Orlando.F L:Academic Press,1986.61~89
    [17] Doviodio J F,Kawakami K,Johnson C,Johnson B.On the nature of prejudice: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proces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7,33(4):510~540
    [18] Wilson T D,Lindsey S.Effects of time pressure and analyzing reasons on attitudes toward dating relationships.1998,Unpublished raw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