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婚嫁风俗 人生最重要礼仪 -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广佛都市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3:36

佛山的婚嫁风俗 人生最重要礼仪

2010年08月12日 17:04 佛山市博物馆网

佛山的婚嫁风俗

佛山人的婚嫁仪式被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既隆重又繁琐,夹杂了诸多迷信色彩。清末至民国时期,佛山人的婚姻嫁娶总的来说是封建婚姻礼制,民国后期有所改变,但基本仍属封建婚姻的旧习俗,解放后才有较大的变革,但仍保持了汉民族的基本礼仪,且充满佛山风俗的特色。

   佛山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由双方家长请媒人(俗称媒人婆)代为物色配偶。媒人按“门当户对”、“龙凤相配”,的要求选取对象,向双方家长介绍男女方的年龄、品行、家庭状况。如果双方家长同意,便将婚嫁男女的生辰八字(俗称“年庚”)分别写在红纸上,由媒人送给对方。然后双方各请术士(俗称算命先生)推算是否相生吉利,或赴神庙求神问卜,如无相冲不吉,再把其“年庚”放在祖宗牌位前,在一定时间内如无不吉利事情发生,加上暗访对方三代没有疯疾之类的顽疾后,双方家长便可正式会面,互提婚嫁条件,商定聘金、礼饼、食物和嫁妆等,订立婚约,择定吉日,举行‘文定“(俗称小聘)仪式。这一阶段全由家长作主,双方儿女始终不见一面。

   民国时期,有些开明人士,在定婚之前,让男子到女方家中看看女子容颜,俗称“相睇”,如男子看中了,即由父母作主立下婚约。

   男方选定婚娶日期后,向女方行聘吉期,取得女方同意后,便各自向亲友发出婚筵请柬。婚期前一天,白天雇请“喃呒先生“为新郎脱俗,晚上设筵(俗称开厨)宴请亲人和会友(俗称亲兄弟)。宴毕由会友布置结婚礼堂,陈列宾客送的礼品,如喜帐、喜联、字画之类。舅父送的必须挂在厅堂中央(因亲友中以舅父为主位),否则被视为不敬。有的人因住地狭窄而租赁“嫁娶屋”作礼堂及新房。深夜,举行“上头”,挂字架(按家族辈次排序,为婚娶男子命字,即大名)并共吃糖水汤丸。结婚当日,男家迎亲队伍先放炮竹志庆,后由媒人坐青衣轿引路,堂倌手持红柬帖盒随后,跟着是迎娶新娘坐的大红轿(起轿时放坐炮三响,抵女家后放两响,俗称“行三坐两”)。随后是大小吹打手和仪仗队等,直到女家。随后将迎亲礼物如舅仔鞋、姨仔鞋、成双雁鹅等送入女家。这晚女家设筵款待迎亲队伍。饭后,新娘乘轿,与迎亲队伍一齐返回。晚上男家设宴款待亲朋(名荇酌),舅父居首席;富贵人家则雇请乐队(俗称坐吹)奏乐欢迎宾客。荇酌、由新翁为新郎攒插花挂红。接着是舅父,然后其他亲友,由亲及疏,依次进行。行毕,由新郎独坐一桌,两小童(俗称伴郎哥)旁坐相陪。等到迎亲队伍回来,喜轿坐落门前,新郎便由会友们扶出门外,举行迎接礼踢轿门。(俗称踢轿帘),一揖而回。接着伴娘(俗称大襟姐)便打开轿门,背起新娘,跨过预先堆好并点燃的火堆进屋,把新娘背入新房。这时有的新郎在新娘经过时用纸扇轻打新娘的头,意取日后听话。跟着由两位多子老人(俗称花公)捧着堂前一对龙凤大花烛进入新房,插在烛台上,会友们拥扶新郎进入新房合饮交杯酒,然后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新婚夫妇由堂倌、伴娘陪着,登堂祭祖拜堂,捧茶跪拜翁姑(公婆),随后由亲友及疏,依次敬茶。另外,清早女家便会送礼来“开门茶礼”。午间,舅父及小姨登门“探新房”。晚上再举行筵席谢客(礼称梅酌),由新翁新郎先向亲友敬酒,后由新娘上堂奉茶敬客。散席后,旧俗多有亲友宾客举行闹新房的活动,期间有题四句,或玩幻术,或新娘模仿做各种难做的姿态,唱曲,以取欢心,如达不到要求,则罚以果饼或请艺人(女伶或盲妹)唱曲,玩至深夜才罢。

   第三天是新郎“三朝回门”。清早女家便送柬请新郎过府赴宴(俗称上厅):午间,新娘便“归宁省亲”,下午,新郎乘轿前往岳家,堂倌随行,并以烧猪礼物。抵达后,先登堂拜外祖先,继向岳父母行礼;接着由亲及疏,依次拜见岳家亲属,由堂倌左旁赞礼;事毕,岳家设盛筵招待女婿,并请两个成年男子相陪(俗称戥穿石)。散席后,新郎便告辞乘轿回家,岳家送生菜一扎,有尾甘蔗为礼物。新娘也多在三更前后乘轿回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