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创业所带来的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41:25
星期五下午了,俺还忙得两眼昏花。突然气愤,为什么象驴子一样被别人赶着跑呢?K,上海归网去!
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说,某项统计表明,在美国的小型企业主中间,有70%的人做自己的事业,并非为了挣大钱。他们的小公司所挣的钱,并不比他们正常上班多,甚至还少。书中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高级企业主管,二十年前得了心脏病,差点死了,他忽然悟了,辞去主管职位,跑到加勒比海开了一家潜水用品商店。每天忙十个小时,从打扫卫生,清洗用具,到进货,算账。小店挣的钱比以前在大公司干要少多了,可是他晒着太阳,快活得很。
他为什么快活呢?因为能整天晒太阳吗?有这个因素。我以前住美国西北部,很漂亮很适合居住的地方。但那里一年阴雨时间超过九个月,自杀率奇高。搬走以后,每当看到阳光,我明白它对人多么重要。但光晒太阳也不行,硅谷太阳也很多,很多人不快活。
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介绍,一个餐馆老板准备开一个酒吧。这位老板是新西兰人,以前在那里也开餐馆,后来将餐馆卖了,买了一艘帆船,和太太两人在太平洋上扬帆远行。他们一直开到夏威夷,然后弃船登岸,又重操旧业,开起餐馆。现在又要开一个专门品葡萄酒的酒吧。他们搜集了世界各地的好酒,自己动手做店里的装饰品。那个老板说,我想让生活有最大程度的丰富。
我想,他们之所以觉得快乐,也许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还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
还有一次,我到一家小咖啡馆去,老板正准备卖掉他的店。店面很小,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装桢好了的,象明信片那样。那些都是老板自己的作品。他是个摄影师,他的店在晚上就是摄影棚。他之所以要卖掉店,是因为附近的管理机构要求他的咖啡馆供应晚餐,他不愿意。
因为店要卖了,店里的老主顾很惆怅地说,"叫我以后到哪里去吃早餐呢"。如果这家店做晚餐,当然会赚更多钱,但他不愿意。因为他会没有时间搞摄影了。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他吧。
在法国,这种情况很多。比如说,星期天没有人上班,除了麦当劳还开门营业。中午十二点到两点,很多商店关门吃饭,加午睡。旅游小镇的纪念品商店也是如此。夏天八月份的时候,商店门口贴个条子,去度假,生意不生意的,管它呢。如果开门,会赚更多钱呢,因为七八月的法国,塞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可是赚钱为了什么呢?生活得更好,不是吗?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叫什么生活!这是法国人的逻辑。
当然,话说回来,这是欧美较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可以说,有钱呗,烧的慌。当基本生活还成问题的时候,自由,兴趣爱好,都得靠边儿站。
同样是欧洲,西班牙的情况就不同。人们工作更卖力,并不放过赚更多钱的机会。商店开门营业到很晚,夜晚的巴塞罗那颇有点象上海,只是街头艺术家更多。希腊也是差不多。我在圣托里尼岛上逛的时候,居然一抬头,碰到个熟人。他是旅馆附设的餐馆里的侍应,晚上在旅馆干,白天在旅游热点的其他酒吧干活。还有雅典街头的小摊贩,他们中午是不休息的。只有警察来的时候,靠边儿站一会儿。
我听说很多在国内创业的艰辛,比上班累多了。挣得也更多,我想,不然的话,不值啊。但是自由啊,兴趣爱好啊,也都得靠边儿站了吧。
想起在街上看到的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倒是很自由,饿了,在垃圾箱里翻翻吃的,困了,路边一躺,睡上一觉。可是没有钱,别说生病没法子看医生,就是头发长了,还没法子理呢。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一些崇尚自然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一些无人的小海岛,或是深山老林,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但他们也没有成功坚持,有的地方还出现悲剧事件。人是社会的人,无视社会原则,总要付出沉重代价。能不能不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创业带来的自由。
自由,很吸引人的词。在不同的场合,代表稍微不同的意义。奴隶制不存在了,贵族也没法作威作福了,当我们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基本人权也得到尊重的时候,是否真的拥有了自由?我们有没有因为养老金,成为惊弓之鸟?有没有因为孩子的教育费,而放弃开一个小咖啡馆的念头?有没有被房子的贷款压得没有力气去想,“什么时候才可以成一个赛车手?”
难道我们就应该眼看着梦想一个个地破灭,无奈地屈服,并称之为,生活的现实?
自主创业,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