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新鲜的:一村两制,很有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50:46

神州奇葩 “一村两制”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 / 建文 来源:《中华魂》2008年第3期 008-3-11 10:17

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合村一个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但在生产上一部分实行集体经营,一部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两种体制并行,人称“一村两制”。新合村有6个自然屯,耕地1.6万亩,人口1342人。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该村集体积累已近200万元,拥有各类配套农机具,具备了一定的农业机械化基础。当时在分与不分的问题上,他们按照中央“因地制宜,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尊重群众意见,不搞一刀切”的要求,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先后召开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进行了认真讨论,愿意搞集体的实行集体经营,愿意分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在最初的几年里,由于部分农户来回变动,集体经营户与家庭承包户数量变化较大,从1986年起基本趋于稳定。目前,全村共有居民347户,其中集体经营户237户,家庭承包户110户;党员48人,参加集体的46人。有些个体经营户有重新返回集体的愿望,但社员不同意,当然也有人不想回来。全村两种经营体制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集体经营户与家庭承包户生产生活情况对比

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拼搏争先、苦干实干的精神,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改善村容村貌,走上了村强民富、和谐文明的发展之路。一是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12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6元。二是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村累计植树造林3100亩,森林覆盖率达19%。修筑白色硬化道路3.1公里,红砖路1.05公里,其它道路全部铺上了砂石,成为无土路村。新建5000平方米休闲广场,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居民住房砖瓦化率85%以上,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60%和90%以上。三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基本绝迹,违法犯罪现象多年没有发生。全村星级文明户达33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8.5%。目前,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邻里友爱,家庭和睦,各项事业稳步前进,有些工作还位居全国和省内前列,多次得到国家和省、市、县的表彰,曾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省级“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组织、省级安全文明村、省级生态村,齐齐哈尔市农业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苏在兴从1969年开始就担任支部书记,是全国劳动模范,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五届被评为依安县“十佳公仆”。新合村的发展给全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无论是集体经营户,还是家庭承包户,生产生活都有了长足的变化。但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居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对比情况看,集体经营户要好于家庭承包户,具体情况如下:

——从粮食种植业看。1983年刚实行“一村两制”时,集体经营户与家庭承包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基本相同,种植水平接近,单产基本相同。近年来,集体经营户依靠集体的力量,加大旱田改水田的力度,水田面积由不足千亩发展到1.2万亩,集体经营户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6年,集体经营户的粮食总产量达到4150吨,亩产水稻510公斤,玉米600公斤,大豆190公斤。而家庭承包户的粮食种植结构变化不大,总产量仅有1268吨,亩产小麦210公斤,玉米400公斤,大豆130公斤,芸豆150公斤。

——从机械化水平看。1983年,村集体农机具固定资产总额12.4万元,总动力598马力;家庭承包户没有农业生产机械。2006年,村集体农机具固定资产总额已达708万元,总动力23800马力,包括胶轮拖拉机16台,链轨拖拉机8台,水稻收割机9台,水稻插秧机56台,手扶拖拉机42台,水稻育秧机11台,自走式水稻插秧机38台,水田“654”大型旋耕机3台,小四轮拖拉机35台,平地机2台,挖掘机1台,农田三轮车39台,大小汽车5辆,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家庭承包户的农机具资产总额为54万元,总动力273马力,包括小四轮拖拉机45台,农用三轮车16台,播种机7台,农用犁69部。

——从农民人均收入看。1983年,集体经营户人均收入641元,家庭承包户573元,差别不大。2006年,集体经营户的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不含第二年的生产投入),家庭承包户收入为3100元(接近齐齐哈尔市的平均水平,含第二年的生产再投入)。

——从住房条件看。1983年,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是0.5%。现在,全村集体经营户住上砖瓦房的达到95%,家庭承包户住上砖瓦房的为46%。

——从社会保障水平看。教育方面:全村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的学费、书费、杂费全部由集体承担,集体经营户和家庭承包户一视同仁。医疗方面:集体村民每年缴纳15元统筹金,医药费实行按比例报销,其中劳动力报销80%,家属报销50%。村里设有卫生所,能够治疗常规疾病,进行简单的手术,村民每季度还享受一次免费体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邻村来看病的也很多。养老方面:40岁以下的集体村民由村里办理统一的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贡献大小评等定级按年度发放养老补助金,标准由2000元到6000元不等。

适应形势,同心协力,努力推动集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983年实行“一村两制”时,村里规定愿意集体经营的,各户分得的土地、车、马、家具、种子等仍集中统一使用。经营体制上,全村成立联合生产大队,联合生产大队下设生产小队和专业生产队,各队统一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了协调高效的生产经营体系。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他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效果。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新合村位于依安县西南涝区,过去以玉米、小麦等旱作农业为主,十年九不收。面对“青碱地、涝洼塘、春旱、夏涝、秋早霜”的恶劣自然条件,他们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实施“旱改水”工程,稻田面积达到近万亩。仅此一项,亩增收350多元,年可增收340多万元。在大力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他们又着力打破单纯依赖种植业的单一生产格局,实行多元化发展,相继创办了农机修配厂、米面加工厂、果园、渔场、奶牛养殖场、农贸公司等经济实体,村固定资产达到1500多万元,流动资产超百万元,形成了以农业为主、村办企业为辅、农林牧副渔多业并举、贸工农多元发展的格局。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增产增收水平。一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全村灌、排水渠总长度达到了223.5公里,打补水井100多眼,购置了2台自走式10公里长澳大利亚喷灌机,彻底解决了旱能灌、涝能排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几年来,村集体共投入307万元、争取上级政策支持300多万元,购置了各种农机具,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三是大力强化科技支撑。成立了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聘请了7名高级研究员和农艺师,从事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的种子繁育工作,研究培育出多个新品种并全部大面积推广种植,增产、抗逆效果明显,水稻亩产由过去的平均3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50公斤,全村粮食总产由1984年的55万公斤提高到415万公斤,增长了6.5倍。四是大力提高土壤肥力。每屯都成立了专业积肥小组,每年积造农家肥1.6万立方米,全部施用到地里,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和产出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新合。新合村一向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等制度,都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累计投入高达上百万元,仅合作医疗一项,村年投入就达12万元。近年来,他们先后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36间标准化校舍和实验室,购置了电视机、录像机、投影机、录音机等电教设备,使村小学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因贫辍学现象从未发生。去年,他们借助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契机,维修460平方米卫生所,修建80平方米农家超市1处,自来水入户85户,安装有线电视275户,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里公益事业,如修桥、铺路等,由集体统一组织。

——倡导科学文明之风,培养新型农民。他们强化毛泽东思想武装,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苦为乐的精神,特别是在班子成员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掌权不忘本,用权为人民,甘为公仆,较好地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全村设立了5个阅览活动室,经常开展集体性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本村特点,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宣传画、格言警句村里随处可见,既有毛主席语录,也有古今名言,还有自己提炼概括的生动语言。去年建立了文化广场,花6万元从河北买来的大型汉白玉毛主席塑像矗立其中。

关于集体经营与家庭承包的利弊分析

从新合村的实践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集体经营具有一定优势。

——土地集体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主要表现为:在土地资源利用上,集体的土地资源相对集中,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机械化的推行;在经济实力上,集体的经济实力远远强于个体农户,有利于现代生产装备的更新和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在劳动能力上,集体经营管理可使劳动专业化,有利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的普遍提高;在信息能力上,集体经营获取信息的途径远比一家一户广阔得多。多年来,新合村依靠集体优势大力发展规模生产,实现了从育秧、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水利化和良种化。而家庭承包户凭借自身的条件,很难拿出资金对中低产田进行全面改造,很难增加配套的生产设备,也很难加快新品种的选用和推广,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土地集体经营有利于普遍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部分自主经营能力弱的农民参与土地集体经营后,不必去考虑如何闯市场和怎样促增收,只要按照村集体的农时安排,像“上班”一样天天到村集体参加生产劳动。家庭承包户则不同,如果个人自身经营能力弱、科学种田水平低和市场信息把握不准,年景好时有赢余,年景不好就会出现亏空。该村村民周德民在1986年以前承包土地单独经营,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本。后来他主动参与集体经营,收入年年增加,生活也富裕起来。

——土地集体经营有利于扩大村集体积累。新合村实行“一村两制”以来,村集体积累不断扩大,从1983年的27.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多万元,每年以14.4%的速度递增。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也给参与集体经营的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家庭经营户的资金积累缓慢,而且每年的收入既要用于日常生活,又要为下一年生产投入成本,有时还要受到年景好坏的影响,由此导致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不但人均收入水平低,生产投入水平也低,而且不太稳定。

——土地集体经营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在土地集体经营过程中,由于农业基础设施齐全,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赶上灾年或市场出现波动,也能以丰补欠,使农民利益不受大的损失。个体承包经营的农民没有这样的优势,对严重自然灾害无能为力,对市场波动没有应对的办法和措施。

实行集体经营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农民长期在集体参加劳动,形成了依赖思想,大多数成为“听话型”农民,自主创新意识差,单独闯市场的能力不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是,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个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并且农民自由度大,不受集体约束,个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但是也应当看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客观上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局限性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经营能力方面的不足。家庭承包户占有的土地与资本是有限的,尤其是种植品种杂,规模小,因而在土壤改良,种子、化肥和农药选用,大型农业机械购置,新型农业技术运用等方面,都显得势单力薄。

——劳动能力方面的不足。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形势下,农村家庭劳动力相对减少,如果想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就势必要减少对经营土地劳动力的投入量。

——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不足。家庭承包户由于对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获取不及时,掌握不全面,便人为地耽误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和农产品旺季销售的时机。这种劳动先行,信息滞后的被动状态,导致家庭承包户的农产品不能适销对路。

——思想意识方面的不足。家庭承包户经营土地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看长远,只看眼前,具有封闭性和小农意识。对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不敢用、不会用,甚至有怀疑态度和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妨碍了土地可持续性生产能力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