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制导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40:35
刘 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东 广州 510225)
摘要:
大学理念通过控制和引导大学的办学实践而制导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强化科学的大学理念。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强化“全人教育”的理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切实增强人文精神;强化“学术至上”的理念,实现学术研究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的和谐,切实增强科学精神;强化“民主管理”的理念,实现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办学权、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运行的和谐,切实增强独立自主与民主精神。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理念; 制导作用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师生所共同信奉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学文化的生成依赖于办学实践,而办学实践的成效取决于大学理念。大学理念作为大学文化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深入探讨大学理念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大学理念,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理念制导着大学文化建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制导是指通过无线电装置,控制和引导导弹等,使其按一定轨道运行。[1]引申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学理念对大学文化的制导性就是通过控制和引导而使大学的管理和运转按理想追求的轨道良性发展,即大学理念通过控制和引导大学办学实践过程而制导着大学文化的方向和进程。“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着这所大学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方向,不仅决定她的今天,更决定她的明天。”[2]
1.大学理念引导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大学是什么”、“大学向何处去”是关于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它既是大学理念首先需要解答的问题,又是大学文化建设关注的焦点所在,它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精神品质。
大学产生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它被视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及学者的社团。主张探索、传授普遍学问,强调学习自由、言论自由,并从教会和世俗政权中争得自治权,为探索学问提供自由的空间。这最初的关于大学的设想与实践构成了大学理念最基本的内涵,并成为大学之为“大”的主要基础。随后,纽曼、洪堡、弗莱克斯纳、雅斯贝尔斯、赫钦斯、科尔乃至我国的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思想家基于对所处时代和大学的认识与理解,不断丰富、深化对大学理念的诠释。无论是传授普遍学问、研究高深学问,还是追求真理、服务社会;无论是最初的学者的社团,还是当今的多元化巨型结构体,“大学是什么”、“大学向何处去”的基本命题和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大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延展、丰富。在这种延展、丰富之中,大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标示于社会之上。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大学总是按照一定时代的理想,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价值并掌握真理的创造性的智力文化。这种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待人接物和能力,使其得到精神上的陶冶。正是对大学基本理念的坚守与发展,大学才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播下理性、知识与智慧的种子,发展着文化,传承着文明,张扬着精神,烛照社会发展的方向,以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成为社会的良知。如果缺失了对大学基本理念的坚守与发展,大学就会蜕变成机关、公司或市场,就会失去大学之为大学的本原属性,大学文化建设就会因失去了方向标而黯淡无光。
2.大学理念控制着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
“大学应该做什么”、“大学应该如何做”等问题也是大学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大学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办学实践和行为特征,集中体现着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
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理想追求和价值信条,控制着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大学文化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否生成符合大学本原的文化形态,取决于大学理念的制导性。当今,大学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与政府、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政府、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及期望不断提高。但大学是个学术组织,更要清楚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既不能宥于“象牙塔”中脱离社会,更不能依附于政府而失去大学的独立、自主。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的机构,不应受其他社会集团或势力的控制或强迫,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和教学的权利,只服从真理标准而拒绝服从任何权威。一方面,在处理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中,大学需要坚守办学理想,恪守教育规律和学术研究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及管理等事务,为探索高深学问、传授普遍学问、追求真理提供相对独立而自由的空间,从而生成关注自然、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与民主精神,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高地;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和运转过程中,大学要明确办学定位,正确审视办学优势与不足、办学条件及办学环境等问题,以正确而清晰的理念开展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以特色优势和别具一格的个性文化确立自身在大学之林中的位置。“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价值目标、高扬的教育理想,其现实的发展就有可能丧失意义和迷失方向,甚至沦为没有灵魂、见物不见人的‘教育工厂’”。[3]这样,就会只有大学之名而无大学之实,只有大学物质之“壳”而无大学精神之“魂”。
二、树立科学的大学理念,切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4]大学文化建设,更为根本的是大学精神的建设,大学的物质成就与制度体系无不渗透着大学精神。今后,要树立起科学的大学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理念对大学文化建设过程的制导作用,以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本质特性的办学实践形成大学精神,进而推进大学文化的建设。具体来讲,最为紧迫的就是要树立“三大理念”,实现“三个和谐”,增强“三种精神”。
1.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切实增强人文精神
在人才培养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高级专门化人才”的培养理念,过分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抑制了大学的人文精神。建国后,在当时的国际背景和政治环境下,我国参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确立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引入了学分制、主辅修制、跨学科选修制等制度以弥补专才教育的缺陷,但培养“高级专门化人才”的理念未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大学招生人数猛增而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大学出于对大学生就业率的考虑而更加倾向于以社会需求来决定增减专业及专业招生数,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传统的专才教育理念。这样,大学既不能在教学资源非常紧缺的条件下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又难以施以通识教育而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致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明显不足。广东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近三成认为大学生最缺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5]这虽然只是部分现象,但足以说明过强的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在培育人文精神方面有其天然的缺陷。
增强人文精神,必须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克服“高级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弊端,加强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所谓全人教育,就是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6]通识教育正是致力于人格的完善而符合全人教育理念要求的教育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就要做到“淡化专业、拓宽基础”,增大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扩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权,实现专业设置宽口径;而且,要普遍设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有一个全面的概括性的把握,实现课程设置通识化。同时,改变过去教学计划、教材选用统一化的做法,赋予大学及教师充分的自由,使教师展示各自的授课风格,以个性化的教学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个性化。此外,还要加强对各种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化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等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广泛参与、深度参与,以活动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渗透性拓展学生素质,加大校园活动的多样化。通过这些途径,“力求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受教育层次相称的文化积淀与文化教养的人”[7],成为一个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
2.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实现学术研究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的和谐,切实增强科学精神
在科学研究上,功利主义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的催动下,助长了急功近利的学术行为,抑制了大学的科学精神。功利性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大学与生俱来,“我国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色彩愈加浓厚”。[8]当前,这种功利性在大学学术研究体现的尤为突出。无论是学术目的,还是学术行为,都充斥着很强的功利色彩,许多科研人员缺乏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是为追求真理而探索,而是为了职称、名利等去研究,“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普遍陷入了申请项目、写论文、评职称、再申请项目、再写论文、再评职称的怪圈。”[9]而且,在政策漏洞、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下,科研规划落后,科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同样助长了实用功利的理念和行为。
增强科学精神,必须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把功利主义理念清除出学术领域,实现学术研究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的和谐。作为探索真理、传播真理的场所,大学惟“真”、惟“实”,以不断推进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正确认识为己任,发展科学、造福人类,不以获取名誉、地位和物质为目标。因此,大学要纯正学术研究的目的,规范学术研究的途径,既崇尚自由探索的精神,又恪守学术规则,铲除弄虚作假的土壤,创设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不畏权威与权贵的环境和氛围。另外,还要健全学术研究评价体系,改变由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学术评价方式,确立以学术组织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注重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真正价值,确保评价过程的严谨性、严肃性和学术性,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也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有效抵制功利的思想,真正担负着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探究真理的重任。
3.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实现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办学权、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运行的和谐,切实增强独立自主与民主精神
在办学自主权和民主管理上,长期以来,集权化的管理理念深度制约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民主管理的水平,大学政治化、行政化、官本位严重,抑制了大学的独立自主与民主精神。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主导着大学的办学,大学严重依附于政府,大学办学的自主权实际掌控在政府手中。在大学内部管理上,一方面缺乏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合理分工、科学运行机制,行政权力频频干预甚至主导着学术事务;另一方面,缺乏民主管理,教职工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尊重,权责不明晰且行使渠道不顺畅,权益得不到法定的实际保障,民主氛围与民主精神不足。
增强大学独立自主与民主精神,必须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实现政府管理权与大学自主办学权、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运行的和谐。首先,科学界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既加强政府的宏观政策管理,又确保大学微观办学的自主性,改变过去政府过多、过细地管理大学的僵化体制,使大学的自主办学有体制的基础和保障。其次,科学界定大学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关系,根本改变以往行政权力过多干预学术事务的现象,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尊重教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评价、学科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确立学术权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再次,正确处理决策层与教职工的关系,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重视教职工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统一领导、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教职工治校”的管理模式。通过民主管理,使大学独立与民主精神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22.
[2] 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0-12.
[3] 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8.
[4] 刘 创.论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8.
[5] 梅志清.大学生最缺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N].南方日报,2006-03-24(A04).
[6][8]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8,179.
[7] 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7-30.
[9] 周文燕.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19-121.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