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与小众——“美国艺术三百年展”观后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07:54







大众与小众

——“美国艺术三百年展”观后杂感
韩朝

艺术的分别与人群的分别相一致,艺术文质的交融与分流同样是一个历史真实的存在。精英与大众,有时明显而严格得水火不犯,有时纠结得难以分辨,它在矛盾与调适、整合与分化、特殊性与普适性等对立统一中扩展着,而艺术走向大众确是历史的必然。

大众与小众艺术的分别,总是以观看和欣赏对象为指标。明清的版画,民国的插图都属于大众的艺术,而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唐宋人物画,元代文人画则是少数人所能见到的。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少数人所有,只是后来在精英们的不断建构中,在专制社会的呵护下才被推向神坛,步入现代民主社会走向大众是以充分发挥艺术之社会功能为主旨。无论东西方,艺术样式与社会的联结有着必然的理由和规律。比如在传统中国画中,卷轴、册页与扇面,作为宫廷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雅好,尺幅小,便于收藏,视觉感讲求雅淡平和含蓄,无须太大的展示空间,最宜近观与把玩。进入现代社会,艺术之社会功能日渐彰显,从视觉诉求到展示效果都有新的要求,这要求含蕴了大众的艺术取向。

2007年伊始,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国艺术三百年展。短短三百年,美国艺术走过了世界艺术的全程——古典、现代和后现代。我的观后印象可用“感慨”二字来形容,美国没有自己的艺术,他们和欧洲几千年的积淀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人不搞观念艺术就只能生活在欧洲艺术的影子里。存在即合理。媒体的力量之大可以美国艺术为例。在美国,艺术传播的迅速和快捷催生出的各种后现代,可谓五花八门,然而比起积淀深厚的欧洲和中国艺术却有“无将可派”之感。其中的道理是:美国艺术仍然形成了一条较为清晰的逻辑链条,尽管每个链条都非常短暂,甚至跳跃多于连接。原因除历史短、发展快外,最主要的恐怕是美国自由创新核心理念的作用。创新意义何在?在我看来,新的艺术其刺激功能大于玩味,此种存在方式的合理性同样植根于民众对新事物的渴望之中。反过来,一条更为隐蔽的方式似乎在与中国画的对照中慢慢清晰起来,就是美国艺术是为大众的艺术,最典型的莫过于拼贴和影像艺术(充分利用了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社会效应)。当杜尚将小便池从日用品转化为艺术品时,所有的艺术行为都是面向大众的,这颇似一场运动的艺术革命说明美国人敏感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和理念创新。进一步讲,在创新精神、文化策略之外一定存在着人性张扬自由,尊重大众的更隐秘的理由。同时也必须看到,美国艺术没有形成一条精英路线,尽管每次运动和观念的发起者都是精英,但他们的着眼点是大众而非少数精英——这或许是美国艺术新的增长点。

劳申伯格的巨幅品贴把各类有比照关系的图片拼装在一起,在我看来,是堆砌而非创造,既不悦目,更不赏心,不但是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更多的是消解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界限,艺术创造的门槛随之降低,艺术的价值接近于无。这是我的过激之词,抛开其作品的后现代理念,在要求有诗性与意趣的审美价值判断中,确实如此。但其面向大众的合理性的一面是作品的展示效应,他们的作品适合大空间的展示,有视觉,无艺术。当然对艺术定义的不断扩张和修正,是美国人首先要做的工作,于是达达艺术、抽象艺术、超写实、大色域、极少主义等等后现代艺术名目纷纷出笼,演绎着观念翻新的盛况。诚然,美国人的脚步走得快,美国艺术是最贴近时代步伐的,他的每次变化都基于新的社会思潮和新的科技成果,美国人敏感于观念革新,艺术的动力来自社会意识和科技进步对于艺术存在形态和方式的挑战。相对而言,中国画对内在心性的观照大于对外部社会的参与,同时缺少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刺激。所以几千年的中国美术史,在外国人看似乎没有多大变化,当然这与中国画自身求深化而非不断扩张的性格相关。中国画的深度大于广度。

安迪·沃霍尔有句名言:“我要成为机器”。老实说,他的“印刷品”艺术也着实讲究,但除了激起我一点小小的好奇心,并没有令我产生进一步观看的欲望。从事架上绘画的人缺少足够的兴趣去探究其观念的来龙去脉。而且,艺术品的存在方式和有关何谓艺术的争论不可能获得统一的认识。利希滕斯坦的巨幅作品激起了我旁边一位观众的好奇,他和他的同伴争论着均匀的点子是手绘的呢,还是用一个模子完成的。这个小小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除了观看者对艺术陌生和无知外,就是作品本身的机械性给习惯手绘的观看者的不习惯,人性化手绘被机械复制挤压是失去人文环境支撑之后的必然。或者说,西方艺术之机械复制缺少有着温度和热度的人的介入必然导致人性缺失(更为重要和隐秘的恐怕还有美国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和殖民文化的再生等问题,这里姑且不论)。从此处看,中国画确是最人性的——它以真实记录人之情感为始终,也以缺少变化不断重复的特征迷惑着大众,部分消解着艺术之为艺术的真正理由。

反观中国画,精英意识是中国画能够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傲视群雄的基本所在。中国画通过一系列的完整的内在机制完成对人的品格的提升,在人与自然、艺术与人生的贯通与和谐中艺术价值得以实现。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追问,在世界范围的生活节奏加快、理念不断革新的种种巨变面前,如果首先没有观看的吸引,是不是徒然具有美质而缺少足够的竞争力和刺激力呢?中国哲学是内省的,艺术同样如此,精英文化更是如此。中国画的修炼比西画更需要阅历和感悟,因为中国画“极高明而道中庸”,其终极关怀不是形色,而是精神,所谓舍貌取神,得意忘形是也。离开了貌与形的常规限定,却须强化形貌内在的典型性和超越性。这是受到了中国道家和禅宗的影响,在人生之静观中才可获得,因此也有人说中国画是老年文化,意思是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才能领悟它的高妙。而这一点,似乎就决定了它的受众之大小。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革,一是中西融合,一是艺术的大众化趋向,这两个方面为确立中国画新的审美价值、视觉经验以及完成现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进一步消解了文人画中的精英理念,艺术大众化过程中所借鉴和参照的资源在扩大,必将面临雅俗之争的问题。面向大众就一定俗吗?答案:否。齐白石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了。但必须提醒:白石老人作品里面具备最精英文化的特质,他的题材虽俗,但艺术品质却是雅的,可谓大众的壳,小众的心。

近来在书店看到鲁迅先生的几种版本的集子,大多的装祯和版式设计是在页码的周围和其他部位弄些图案,本来想买,却又止住。我想,那些在我看来多余的设计,一定干扰着我的阅读,简洁深挚的文字徒然被吃掉,着实扫兴。所幸的是,终于寻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散文》,简洁大方,里面适当地插些相关的老照片,在单纯中增些丰富,确是有益于阅读,我不知道后者的版式是为大众,还是小众,至少现在的中国,它所适宜的还不算大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