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认为庆阳具备建设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潜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5:40:34
2010-9-21     【打印】
新华社信息兰州9月19日电(记者赵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六位院士近日联合实地调研了甘肃省庆阳市石油煤炭资源,院士们一致认为革命老区庆阳市具备建设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和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的资源条件,为了实现优势资源与扶贫开发对接,加快建设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曾在此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也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属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庆阳市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油气总资源量近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煤炭预测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全省预测储量的96.4%;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李廷栋、袁道先、戴金星、肖序长和中国工程院赵文津、汤中立六位院士认为,虽然庆阳市具有石油煤炭等优势资源,但是这个市目前贫困面依然很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仍然市弱民贫。
目前庆阳市常住人口2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万人,据县、乡摸底调查,全市当前人均收入1196元以下的人口99.04万人。同时,由于贫困人口脱贫水平低,正常年份全市返贫人口在10万人左右,灾害年份返贫人口更多。
庆阳市北部半农半牧区、中部干旱山区、东部子午岭林缘区、南部塬边咀梢等贫困片带是全市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地方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效果差。此外,目前庆阳市还有70%的农户居住在山区,尚有31.7万个农户居住在土窑洞、土坯箍窑和土木结构房屋中,占到农户总数的61%。
自然条件恶劣是造成庆阳市贫困面大和贫困发生率高的主因。庆阳市属于黄土高原上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这里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脱贫稳定性差,大多数贫困户缺乏稳固持续的增收渠道。在全市耕地中,山地占59.2%,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沟壑梁峁和塬边咀梢地区,耕作条件很差,脱贫难寻出路。
交通地理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庆阳市的脱贫进程。庆阳市由于地处陕甘宁交界处,高速公路和铁路目前仍是空白,由于交通不便,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孤岛”,导致这里长期封闭落后,市场化发育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都比较低,农产品外销渠道狭窄,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相当突出。
这些从事地质资源研究的老科技工作者认为,建设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庆阳革命老区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优势资源与扶贫开发对接,从根本上提高老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对于加快建设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几位院士认为,应从深度开发庆阳市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四种资源着手,建设四个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精细化工、建材五大产业,努力建设千万吨原油生产、千万吨炼化、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千万千瓦装机煤电、千万吨煤化工生产以及10亿立方天然气煤层气和120亿立方煤制气六大基地。
庆阳市初步计划到“十二五”末,境内原油产量达到800万吨,炼化500万吨;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原煤年转化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220万千瓦;天然气产量达到10亿立方米;煤制气达到40亿立方米,使全市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302亿元届时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09年的22亿元上升到150亿元。
院士们在考察中发现,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华能、中铝、中化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全国知名民营企业竞相参与庆阳石油、煤炭和绿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开发,庆阳市已具备建设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的比较优势和要素条件。加快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建设,有利于庆阳与陕西延安、榆林和宁夏固原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共同构建我国内陆最重要的大型能源开发基地,形成“集聚发展、集约增长、集成配套”的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资源集约发展模式,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带动甘肃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院士们认为,加快建设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既需要庆阳大力弘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区精神,更需要国家一如既往的关怀和支持。他们建议将庆阳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专项规划,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庆阳现有条件成熟的重大工程项目尽快批复立项,充分发挥庆阳能源的后发优势,早日建成我国“第二个大庆”。同时由于庆阳是联接陕甘宁三省区的重要枢纽和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建议将庆阳市列为国家级生态市扶持范围,增强庆阳生态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