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看北京地铁降价的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03:25
北京市的地铁从10月7日起降价,单一的票价从人民币3元降到2元。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文说,“降价一元钱”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深深印到人心里去。
 
文章摘录如下:
本月7日,北京第5号地铁线开通。这条地铁是南北线,沿途23个站,相信北京目前拥挤的交通将会舒缓许多。笔者居住的地方也因为这条地铁线得到极大方便。
但我发现,刻下人们不止每天谈论着这条新线的种种方便,而是谈论着全北京市的地铁也从这一天起降价,单一的票价从人民币3元降到2元。
就那么一元钱,但这一元钱的效应还真不小。
开线当天,我大早就去体验这道设备先进的地铁。据官方初步估计,这5号线在试营运阶段每天会有30万至40万人次的客流量。
但事实上,当我走入就在居处外的蒲黄榆站,所看到的人潮景象及这些人群传达过来的激昂热情,要远比估计更“壮观”。
耳朵里听到人们由衷对地铁和他们国家的赞美,眼睛里看到他们的赞赏与骄傲神情。而我再把这一切连接到近日听到对“降价一元钱”的衷心感激,我强烈感觉到,至少就在这个真实时刻里,有着人民与国家的互动、坦荡的信任,还有得来不易的满满信心。
千多万人口的北京,地铁降价一元钱,那可是一个不能开玩笑的“严重”数目。而且如此一降价,堂堂一国首都就成了全国地铁票价最低城市。
这里头,当然有着各方面的考量因素。而说这一切是为奥运,那是最显见的。但与其说光为奥运,倒不如说中国已真正领悟出“人性化”对促进社会——甚至整个国家走向和谐的重要性。
“仁”的沟通素有能力
这个“人性化”,其实就是“仁”。中国历史上,“仁”与“暴”都不缺让人检省的前例。
而且历史也证实了,中国人民在“仁”的沟通上,一直都是素有能力的,社会生活模式再如何地变,一些人文道德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当说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这个“仁”是中国人精神里的一个上下共通的词汇。
会有这样的情景,以后由外地来京的农民工或学子,打从心里会感觉到北京又多了一份亲切。或许不是热辣辣的热情。但至少是一种体恤、一种友善、一种关注。
有些概念,诉诸于学术性文字或许真可以洋洋大观,但对老百姓而言,却只有真正亲身的体验,并且从这体验里让他自觉省悟,他才能真正明白个中意义与价值。
社会在哪里?“社会”其实是无形的。不能说马路就是社会,不能说住宅区或商业区那就是社会。只有当人民感觉到自己能够自由参与,自己能有个位置,自己能产生出归宿感,并且给予信任,那样的空间他才会觉得是个他与其他群体能共同生活的所在,那样他才感觉到“社会”。
当然,国际政治分析家大可以一下就把它们统统归纳在种种理智与利害的“策略”里。可笔者依然认为,有些精神情操,或许真要拥有相同文化的情感才能理解。
一国的人民,或许就是一把强大的、自信的,能与国家拥有理解、信任,并且愿意把自己情感、想法坦诚地与之互动的回声。是,我认为那就是人民。能听到这把声音,能感受到这把声音,一个国家就能确切地看清楚它的人民。
这么说一点都不玄。正因为它们的无形,所以社会与人民它们双方的包容性才能有时候去到那些僵化的制度以外。
一元人民币?没错,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深深印到人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