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总编辑林任君:从《联合早报》看中国的国家形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51:54
如果采取开放、透明的方式解决应对,尤其是在公共传播、对外传播上处理得当,不避讳、不追求“负面新闻的洁癖”,实际上可以创造对国家形象有利的正面结果,汶川地震、西藏事件、新疆事件都有这样的例子。在西藏3·14事件后,中国做了一件超出外界预期的事,就是在事发两周后组织外媒到西藏进行现场采访,我们的记者参加了那次采访活动,在当局的安排下采访了宗教界人士、被扣押在看守所的两名打砸抢烧疑犯,以及一些受害市民。虽然采访时间非常有限,但是中国政府这个举措的诚意值得充分肯定。我们的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照样包含一些批评意见,这样的报道反而能够让各界认真阅读,一些西方的藏独学者也特别关注报道内容。

  反过来说,越要掩盖事实、越不透明,就越会助长谣传、误报、假消息,以及外国媒体的犀利批评,对国家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2003年的非典(沙斯)可谓前车之鉴。因此,在国际传播中,要确立这样的意识,不把事件危机变成政府危机,也不把事件危机变成形象危机。

  《联合早报》受惠于中国的开放进程,基于“负责任的新闻自由”理念,我们对中国各个层面进行报道,根据新闻专业原则自由报道和评论。由于一来不受限制,二来没有滥用这种自由,而是“负责任”地运用,因此可以准确、完整、客观、不耸动地将中国的实际情况呈现给读者,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赏,从而在读者群中建立对中国新闻的公信力。

  只要开放透明,西方媒体也会看得到。那些视而不见、带着偏见的媒体会在传播过程中被迫不断纠正,否则会失去公信力,失去自身的市场。

国家形象的基础在于本土形象

  争取外媒作较平衡准确的报道和评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中国政府强烈意识到提升国家形象的迫切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加强本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掌握话语权。

  从硬件上看,中国传媒的规模和实力已经得到了充分保证,但是声音说出去之后,还要别人听得进,这就需要建立长期的外在公信力。当前的“指令性新闻模式”对中国媒体形成限制,不利于公信力的建立。中国的媒体人才济济,资源充沛,创意和热情令人刮目相看。但在“指令新闻模式”的大环境下,一些优秀的传媒人才也只好在突破约束和干预上体现创意,进行博弈,反而成为外界观察中国管制形象的指标之一。

  主流媒体在本国和地方新闻方面占有“首发优势”,若不受限制和干预,享有“负责任的新闻自由”,完全可以抢占“第一报道者”的制高点,掌握话语优势,引领网络媒体甚至国外媒体,影响舆论走向,并藉此展示中国开放的国家形象。

  公信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建立起来,必须长期耕耘,先建基于本土,取信于本国受众,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巩固增强,受到国际的重视和信任。法国《费加罗报》的报头上印着一句话:“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因此,与其对国内媒体严密控制,不如给予适当空间,这才有益于公共形象。

  此外,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也必须建立“亲和力”,传播真实的中国,让世界能够接受的中国。对外传播应该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而不是中国式的套话、中国人惯用的“正确”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