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广西建设:白崇禧的“新斯巴达”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6:02:06
1930年代的广西建设:白崇禧的“新斯巴达”精神 2010年09月17日 09:13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19

一九四六年,抗日战争胜利不久的中国大地尚未喘过气来,国共内战即起,两军交火仅三年,势力庞大且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竟被实力完全不对等的共产党军队打败,令中外观察家们大跌眼镜,很多追随蒋介石的将士几十年来都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一直致力中国研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赖维奇曾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如果李宗仁在一九三零年代而不等到一九四零年代就取代了蒋介石,主政中央,不知道中国会变成怎么样?桂系领袖何以令赖维奇教授这样看重呢?这得从一九三一到一九三七年桂系领袖在广西所进行的“广西建设”说起。

拜读“天下文化”二零零八年获九家出版社协助出版的纪念版《白先勇作品集》第五集《第六只手指》中的《广西精神——白崇禧的“新斯巴达”》,作者白崇禧将军之子白先勇在本文中详细叙述白崇禧将军与李宗仁、黄旭初等桂系领袖在一九三零年代策划并成功将广西建成“模范省”的细节,包括“广西建设纲领”和“三自”、“三寓”政策的详细内容及说明,还引述了中外名人和学者当年对广西实地考察所发表的重要言论,以及史学专家研究“广西建设”的相关论述。 

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救国救亡热潮日益高涨,广西领袖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意识到日寇谋华已久,中日之战不可避免,广西必须整军方可实现救国救亡大业。于是他们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总纲领,以“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政策作为广西建设政策核心,励精图治,仅七年时间就把一个经济落后、匪患严重的边陲地区广西省建成全国的“模范省”,这就是三十年代初闻名中外的“广西建设”。

实际上,桂系领袖在广西所进行的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他们从全面改革行政建制着手,军政合一,运用有效宣传和教育手段,由上至下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兵民一体的新秩序。他们有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方向,他们提出的“自治政策”相当于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地方自治,即进入当年孙中山制定的“建国大纲”之“训政时期”。他们实施“行新政,用新人”,“楚材晋用”的开放新政,大力在知识青年中培养高级干部,吸引了不少外省高级知识分子加入广西建设,如曾参加起草“广西建设纲领”的上海人胡纳生、刘士衡、万民一、万伸文等都是被特别聘至广西的,另外还有不少外省人担任要职,如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和名人邱昌渭、黄季陆、黄荣华、徐悲鸿、李四光等人。湖南唐生智部的李品仙、叶琪、廖磊等人也临时返回广西参与建设。

当时自由派知识分子领袖胡适等人参观广西之后振奋不已,更称新广西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对广西的四个印象足以说明这一切:“广西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是全省没有迷信恋古的反动空气。我们在广西各地旅行,没有看见什么地方有人烧香拜神的。人民都忙于做工,教育也比较普遍。广西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俭朴的风气。一进了广西,到处都是所谓的‘灰布化’,一律穿灰制服,提倡俭朴,提倡土货,都是积极救国的大事。广西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治安。……人民真正能享治安的幸福。近年盗匪肃清,最大的原因在于政治清明,民团的组织又能达到农村,保甲制度可以实行。广西给我的第四个印象是武化的精神……广西学校中的军事训练,施行比别省早……我们真不胜感叹国家民族争生存的一线希望是在这一辈武化青年的身上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