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24:00
幸福是一种主观评价。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来自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彩的生活等等。一般来说,发展比不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然而,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甚至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呢?从经济学角度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虽然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但经济发展对幸福的贡献却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即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所带来的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据两位瑞士学者的研究,从1946年到1991年,美国人均收入从11000美元增加到27000美元(以1996年美元价值为准),生活必需品的档次大幅度提高,室内卫浴、彩电、洗衣机、汽车等迅速普及。然而,这种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却伴随着平均幸福水平的略微降低。如果以3分为满分,那么,1946年的幸福水平为2.4,1991年反而降到了2.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是人们会自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欲望和期待。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能够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看到简单的电视节目,就会觉得很幸福。然而,现在即使家家都有了彩电,甚至有的家庭还不止一台,但人们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加多少,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抱怨反而更多了。再如,在经过长期“大锅饭”之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奖金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但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人们对奖金习以为常,奖金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已经大大地减弱了。这表明,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新的起点就会有新的期待,而期待与现实情况的差距会降低幸福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会有新的期待,那么,继续发展经济能解决人们幸福感降低的问题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但不能完全解决。因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除了物质财富,人们还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声誉、提升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拥有物质财富不等于实现了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如果这些非物质追求不能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幸福感就会降低。
还应看到,对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不是绝对收入水平和地位,而是一个人与别人特别是与熟人朋友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和地位。哲学家罗素对此作过这样的描述:拿破仑曾羡慕凯撒,凯撒曾羡慕亚历山大。我敢说,亚历山大曾羡慕过未曾存在过的赫克里斯。因而,你不能通过成功的方式完全消除羡慕,因为在历史或传说中总会存在一位比你更成功的人士。这就是说,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提高的幅度不一样,提高幅度较小的人也会感到不公平、不幸福。过去大家住的都是茅草房,现在我虽然住上了瓦房,但你住的是高楼,我的幸福感可能不但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这就会导致“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这些现象或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那么,解决的途径在哪里呢?通过让大家重新回到都住茅草房、都不吃肉的状态来解决,几乎任何人都不会同意,实际上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下,解决的途径有这么几条:一是继续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得更大。当社会总体上更加富裕时,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二是努力实现社会公正,使大家机会均等、各得其所。三是加强宏观调控,使收入差距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能较为普遍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四是使人们能够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五是引导人们逐渐适应新的体制机制和条件环境。(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
人民日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