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仆人”画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5:57
            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她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不起眼的女佣,笨重如一段礅木,粗砺如一把杂草,中年,独身,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辛苦求生,总是微低着头,步履跌撞蹒跚,皮鞋跟拖沓地面时发出嗒嗒声,她几乎把全部的时间用来洗涤床单、洗刷地板、做饭洗碗……

    她喜欢画画,却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钱去学,那些绚丽的颜料都成了奢侈品,同时也是她奢侈的梦想……

    她做女佣认真负责,但也会借工作之机从富人家的厨房里偷些动物血来做红色颜料,趁着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偷些灯油来做调色油,从野草甚至河泥与土壤里提取不同的颜色,狡黠得单纯又可爱,所有可能的东西都被她拿来做颜料……

    她拥有一双典型的底层劳动者之手,每天靠这双手大力刷洗地板,洗涤床单,在肉铺处理动物内脏,帮厨,收拾房间……正是这双粗糙、浮肿、沾染一切气味的手,在昏暗的烛光下,在狭小的斗室里,把这些天然的颜料研制出令人赞叹的颜色,在小木板上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殷红深沉似血,明黄质朴浓烈,蓝紫诡魅如暗夜,鲜艳欲滴的大胆用色动人心魄,密枝繁绕的丰满构图更是美得令人不安,寄存着一个灵魂的窒闷的悲苦、晦暗的煎熬、梦想和颠狂、蜷缩和绽放,层层叠叠的树叶看似叶子,又似涌动的昆虫,或被切开的鲜肉。骚动的,纠缠的,灵与欲的水乳交融,是盛开在纷扰尘世的天外之物、艳丽奇葩,生命的磐涅,鲜活的灵动,繁华如遗梦,明媚如花火。一笔一划,唱着赞美诗,她的双眼散发圣洁高贵之光……

    她的作品题材一如既往是自然景物,多数为花草树木。她喜欢和自然以及圣母交流,喜欢把自己肥胖的身体浸在河水里,喜欢抓住枝干爬上旷野中的大树眺望远方……

    她喜欢双手合十在圣母像前吟唱。每一朵花,每一片树叶,每一棵草,每一个果实,每一束阳光,每一束烛光,都是她诉说的对象……

    她——就是萨贺芬·路易(法文:Séraphine)。

    1864年,萨贺芬(Séraphine)出生在瓦兹河畔的奥维尔,父亲是名钟表匠,母亲是牧羊女,她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牧场和学校里度过。

    1882年后,萨贺芬便长住在桑利斯(Senlis)小镇,成为专门帮人做清洁的钟点工,同时身兼数份帮佣。

    花开花落,孤独依旧,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912年,德裔艺术收藏家威廉伍德先生(Wilhelm Uhde),出现在萨贺芬的生命中。这个男人,是最早一批收藏Pablo Picasso和George Braque作品的鉴赏家之一,他对Henri Rousseau的早期艺术事业也有极大影响。住在Senlis的那段时间,一直推行“朴素艺术”(Naive Art)。那天,他发现了萨贺芬的画作,惊为天人,开始大力鼓励萨贺芬创作,并买下了她的全部画作,决定要为她举办一次画展。

    但,生不逢时,这样的好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止了。伍德敏感的身份使他不得不临时逃难,离开法国。走之前他嘱咐萨贺芬:“你要一直画下去。”

    在战乱中,伍德遗失了萨贺芬所有的收藏。而萨贺芬,则失去了工作,靠着积蓄和别人的救济度日。

    一贫如洗的萨贺芬,却仍然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地绘画,用创作渡过混乱的战局。

    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转眼到了1927年,伍德再度故地重游桑利斯,惊讶地在当地小画展上看到了萨贺芬的大幅作品,技巧比以前更纯熟了。他以为她死了,但是她却不屈不挠地活了下来,并且继续作画。

    当伍德找到了萨贺芬的住所,大门紧闭,门把手上挂着“萨贺芬小姐在忙,请勿打扰”的字条。伍德轻扣门扉,萨贺芬出来只说了一句:“你回来了。”语调平淡,却隐含深情,萨贺芬眼神清澈,回报伍德一个天真的笑。

    伍德开始正式成为萨贺芬的赞助人,支持她成为画家,他提供给她所有的画具,并在财力上大力投入她,让她可以专注地画画。而萨贺芬也进入了她事业的高产期。

    萨贺芬的作品题材一如既往是自然景物,多数为花草树木。依旧是惊世骇俗的作品,殷红深沉似血,明黄质朴浓烈,蓝紫诡魅如暗夜,依旧寄存着一个灵魂的窒闷的悲苦、晦暗的煎熬、梦想和颠狂、蜷缩和绽放,是盛开在纷扰尘世的天外之物、艳丽奇葩,生命的磐涅,鲜活的灵动,繁华如遗梦,明媚如花火。一笔一划,唱着赞美诗,她的双眼依旧散发圣洁之光……

    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萨贺芬的画愈发成熟了。

    然而,1930年,也就是在萨贺芬首次参与朴素派画展的3年后,经济危机席卷了世界,也搁浅了伍德的事业,伍德对萨贺芬的支持被迫中断。没有艺术买家,伍德准备的画展只好告停,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举办。

    萨贺芬,这个终身未嫁的女人,为自己的画展做了精心准备,甚至订好了婚纱,准备在画展那天盛装出席,光着脚丫,穿着塔夫绸的婚纱,如此光芒四射。不管是在战乱中还是自己最为窘迫的时候,她从来都没有放弃,只有当自己认为没有人认同她的作品的时候,才伤心到极点。

    萨贺芬绝望了,因为她已经在圣母面前许了愿,告诉了圣母和所有的天使等待着她的画展,但是画展无法举办了,萨贺芬的画受伤了。“我的画已经消失在黑暗中了。”这是她说的一句话。长期以来愈演愈烈的精神病困扰和偏执症状,以及人们的不理解,萨贺芬不仅是受伤,而且崩溃了,她再也无法作画,被送进精神病院。她绝望的眼神以及那痛苦和落寞,谁能帮助她? 

    在精神病院里,萨贺芬遗忘了所有,天使的声音,巴黎的画展,伍德先生,她的绘画,还有她自己。

    1938年,伍德被德国剥夺公民身份,财产被法国没收,但他还是帮助萨贺芬搬到独立的疗养房里休养。

    1942年12月18日,萨贺芬孤单过世。她不曾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有人喜欢而且收藏了。她就那样淡淡的消失了。 

    1945年,伍德终于相继在巴黎、苏黎世和纽约的画廊,成功地为萨贺芬举办了个人画展。伍德没有忘记他当初对萨贺芬许下的诺言。

    1947年,伍德在法国西南部寂寥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