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路堵塞;采访为何变成“截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2:28

言路堵塞;采访为何变成“截访”?

 

 

                              最近,新闻报道说,某地政府部门要求前来采访的记者填写《新闻媒体采访申请表》,并等待相关处室负责人、分管领导等各级层层审批。新闻单位正常的新闻采访遭遇地方的“限行令”或者是“堵疏截留”,新闻的时效性在层层审批的过程中恐怕新闻的价值荡然无存;其动机令人不得其解;看来地方政府要对百姓获得的知情权层层把关;就连记者也不例外。即使等待新闻真相的水落石出;在新闻截访的过程中公众获得的知情权将愈发困难。

                     这几年;我们常常看到每当一起事件的发生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直接面对问题的本质和影响;采取了“捂盘”的态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公开出来说明真相;导致群众不满情绪的膨胀;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在处理公共事件中,没有责任意识;生怕暴露“家丑”给自己的政绩抹黑;甚至对想获得知情权的记者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手段;言路的堵塞直接关系到政府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公平度;任何部门和单位回应媒体的采访都是必须履行的公共责任。遗憾的是,某些地方设置层层“关卡”限制媒体采访,让“知情权”捂着地方上霉变,这充分的说明了某些权利机构害怕接受舆论和百姓的监督;怕自己见不得人的勾当;一旦大白于天下,等于赤裸裸的拿掉了遮羞布;所以他们势必对舆论的监督感到恐惧;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层层设卡阻扰记者的访问;还要在地方上“组团”给舆论监督设置人为的阻碍;。

                           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作为新闻媒体记者获得第一手资料无可厚非;他们有责任告诉社会的真相;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国务院新闻办曾把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概括为“四讲”。即:尽早讲,政府要尽快抢占信息发布制高点,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从这“四讲原则”我们知道;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必须与媒亲密无间“联手合作”,共同承担起信息披露的原则;作为媒体是一个重要信息发布平台,只有通过媒体传播,政府部门的声音才能广泛地传达给公众。畅通民意,必须先畅通媒体,这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应有的常识。层层设卡阻扰记者的采访无疑对信息的披露对舆论监督所致命的硬伤。  

                             在信息资源广泛流通的时代;堵塞信息的传播无疑是“庸人之举”而新闻媒体越来越承担减少公众危机冲击的疏导,其实政府部门更有合理应用这个信息平台,它对政府权力阳光下运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信息及时的披露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公众危机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事实证明只有积极让公众了解突发事件将有利于民情的疏导;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果不是“做贼心虚”何来政府部门惧怕媒体、躲避媒体, “采访须经审批”,看似打了媒体的“七寸”避免了记者的“骚扰”和“得理不饶人”而实际上,层层“审批”在信息披露上本来就是层层屏蔽问题的一种变相手段;截访“审批”无疑是对舆论的谬杀。是某些人“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截留丑态”的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