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为什么没有将天皇送上审判台—《看世界》—2010年第9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24:12
看世界 > 2010年第9期 > 文章

麦克阿瑟为什么没有将天皇送上审判台

点击查看大图片集

  今年是二战胜利的65周年,也是日本战败投降的65年。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对挑起战争及犯下的战争罪行采取含糊暧昧的态度,不进行彻底的反省,一直得不到亚洲各被侵略国家的谅解,被指责为企图使军国主义复活。这一切,人们往往归咎于当时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责他没有给天皇及天皇制度进行彻底的清算。

  那么,他当时为什么这样做,究竟又做了些什么呢?

  让天皇保持一位君主所应得的礼遇

  麦克阿瑟对日军的仇恨,非一日之寒。当年他曾在菲律宾被日军“马来亚之虎”山下奉文指挥特混舰队打得大败,仑皇出逃,损兵折将达13万人,视为一生之奇耻大辱,为此咬牙切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并“追究天皇战争责任”。而且当时美国国内群情汹涌,大多数美国人坚持要把天皇作为最大的战犯处以死刑。踏上日本土地之前,他也有过强烈愿望,将天皇送上审判台。

  二战后期,美军往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参战后,日本受到毁灭性打击,但军部拒不投降,准备在本土实施“玉碎”作战,顽抗到底。在这严峻的情况下,内阁主降派冲破军部主战派中少壮派的兵变和追杀,终于以广播由天皇录音的《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于是各地负隅顽抗的日军在天皇的命令下迅速解除了武装,战事得以平息。此事使盟军统帅麦克阿瑟看到了天皇在日本军队和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他意识到“天皇作为日本人的精神偶像,胜过20个机械化师团的力量”,促使他改变了将天皇作为战犯送上审判台的想法。

  但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位盟军总司令仍然感到十分惧怕,把他视为“恶人”,看成虐待狂。1945年8月,盟军登陆后,日本人对美国人诚惶诚恐,等待着被惩处和改造。

  当时,英国人,澳大利亚人,特别是苏联人,以及不少美国人都强烈要求处死裕仁天皇,废除天皇制度。在盟国最初的日本战犯名单上,天皇赫然列在首位。

  但感情归感情。现在他是这个有着7000万人口的战败国的最高统治者,他考虑的出发点更多是从怎样治理的角度,不能不趋于现实和理性。他认识到,整个战争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动的,天皇对战争的进行和扩大有着重要的、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把他送上绞刑架,并不过分。然而,作为一个精神统治者,天皇有他身不由己的一面。在战争的具体进行中,天皇的作用更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具体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者。

  麦克阿瑟深知在日本这个现代和传统结合的政体中,天皇对日本人民意味着什么,对日本君主制度的性质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写道:

  “在大多数西方人的心目中,日本的文明是一种20世纪的文明。但是,实际上它却更近似乎于一个封建社会,是被西方国家在大约4个世纪以前就已废除了的那种类型的封建社会。日本人生活的有些方式甚至比这个还要落后,神权政体在西方世界经过3000多年的进步已彻底声名狼藉,而它依然存在于日本。

  天皇被认为是神,普通日本国民甚至不敢抬头仰望他的统治者。这位天皇是专制的,他的话是不可更改的。

  支持天皇政权的是一小批控制了武装部队、政府机关和经济命脉的家族。没有公民权这种东西,甚至没有人权。一个正在了解日本社会的美国人确实会把它归入与古代斯巴达而不是与任何现代国家相同的那一类国家。”

  麦克阿瑟认为必须保护天皇政体及天皇本人,使他不受任何伤害,尤其是精神上的伤害,才能保证对日本的改造以和平的方式实施。抓住日本人民的心,才能长治久安。为此他下令,进占日本后仍然要让天皇保持一位君主所应得的礼遇。

  当他的高参们建议他以盟军最高司令名义把天皇召到司令部,显示战胜国的权威,被他拒绝了,他要留给对方一个面子。也要考验一下战败国的天皇在对待战胜国的司令官是怎样一个态度,进一步观察天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终于,1945年9月27日,惶恐不安的裕仁亲自登门拜访麦克阿瑟,表现出毕恭毕敬态度诚恳的样子。裕仁说了下面一番话:“我之所以来见你,麦克阿瑟将军,是要把我自己交由你所代表的各个大国来裁决。我对我的人民在战争中所做出的一切政治、军事决定和采取的一切行动承担全部责任”。这番表示承担战争责任并听候处理的态度,出乎麦克阿瑟的意料,使他感到满意,坚定了他不再更换天皇、维持天皇制度的决心。他觉得利用天皇进行间接统治,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最高明的做法。

  不能把裕仁作为战犯逮捕和审判

  会见后他立即致电杜鲁门总统,建议美国政府“不能把裕仁作为战犯逮捕”。麦克阿瑟的意见,促成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重大的转变。

  但当美国国会开会讨论天皇问题时,大多数议员仍然认为天皇罪不可恕,坚持要审判天皇。麦克阿瑟不得不向议会和盟国起草报告,强烈提出反对意见。报告力陈保留天皇制度和天皇的好处和理由,坚决抵制把天皇作为战犯审判。

  他在报告中说,战后日本绝大多数人仍然崇敬天皇,如果把他送上法庭,其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对天皇的任何伤害,都会引起极度混乱,日本人很可能会揭竿而起,那么整个日本就必须建立军事管制政府,而且很可能要爆发游击战争。到时至少需要增派100万占领军来应付可能爆发的游击战争。唯一的办法,是将天皇的名字排除在战犯名单之外。

  麦克阿瑟言之凿凿、振振有词,内含对日本国情的深刻了解和独到分析,这是那些没到过日本、没打过仗的议员们所无法了解的,不由得令他们耳目一新。他们自然不想刚打完战争又要批准增兵,既然天皇对日本的百姓、对日本的稳定这么重要,那只好同意把天皇和皇室成员从战犯的名单中删除。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把神道教立为国教,神道教以神化天皇为己任,根据古代神话,天皇是“神的子孙”,日本是“万世一系”的神国。所以首先要破除这个迷信,摒弃这种神话,把天皇从神坛上拉下来,还原他的凡人身份。

  在1945年12月15日,盟军最高司令部下令禁止日本政府对神道教的支持,神道教作为国教被废除。学校教科书中凡是提到神道教的地方都被删去,公共建筑物上有关神道教的标志都被拆除;神教经典、书籍、手册被焚毁,约8000 座神教纪念碑被推倒。

  神道教被废除,天皇的神圣权威在民众中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裕仁天皇于1946年元旦,以新年诏书的形式发表“凡人宣言”,宣布:

  “朕与尔等国民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立足于相互信任和爱护之上的,这种关系并非简单地产生于神话和传说,也不是因把天皇奉为神圣,从而使日本国民优于其他民族、并注定要统治世界这种空想观念而产生的。”

  由天皇出面声明自己并非什么神灵,神灵论彻底破产。

  对日本新宪法提出三项基本原则

  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舞台,作为美国总统任命的占领国——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施加了坚决有力的影响,使日本天皇得以继续存在,其目的是使日本的政局稳定,为了下一步和平过渡到民主制度。

  麦克阿瑟很清楚,需要天皇,是天皇作为象征意义而存在,而不是要恢复那种一切“以朕独尊”的天皇制度。他深知天皇制度跟现代民主制度格格不入,他要的是英国那种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虚有其表,只是作为国家的象征,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不仅要埋葬军国主义的旧日本,还要使一代代日本人沿着民主的道路走下去,这就需要把所有的改革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因此制定一部日本新宪法迫在眉睫。

  麦克阿瑟抓住新宪法的核心问题,即在保留象征性的天皇制时,着手从根本上剪除天皇对政权的控制。看到日本方面不能按他的意思拟定新宪法,于是让他的助手、参谋长惠特尼将军直接拟定,并规定如下三项不可更改的基本原则:

  一、天皇在位而不行使权力;

  二、日本不再拥有军队和交战权;

  三、日本贵族的特权只限于尚在的一代。

  惠特尼领着一个工作班子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为蓝本,很快完成了新宪法草案。经过议会审议,新宪法在日本的国体、政体及放弃战争与武装力量等方面作出重要规定,规定天皇只能“根据内阁的建议和承认”行使一些礼仪性的权力,而没有决断权。新宪法使内阁成为议会内阁;由众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来组阁,向国会负责。解除了天皇对议会的控制,改变了过去那种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国民有权选举和罢免公务员。更可贵的是,最大限度吸收了各国宪法中有关保障国民权利、国民福利的条款,其改革精神几乎触及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过协商修改,进行一些小的改动和文字推敲后获得通过,于1946年11月3日颁布作为日本正式宪法。这个宪法从根本上改造了日本的国家现行体制,使日本从一个极权、专制主义国家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一个民主国家,对战后日本的复兴、跻身于世界最强大经济之列起了重大作用。

  麦克阿瑟以个人秉性突出的所作所为最终促使美国政府的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毕竟是在充分考虑到日本的国情、特别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之后作出的。利用天皇达到改造日本的目的,如孙子兵法所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作为惯于用兵之人,大概可以理解。

  终于,日本的政体改造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付出太多的成本和代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因而,带有一些旧时代的阴影和尾巴。如不敢对天皇的战争罪行暨日本的战争罪行进行彻底的清算,没有从深处反思战争发生的根源,致使后一代日本人对此渐渐淡薄,已不再有对发动这场战争的罪恶感和彻底反省精神。不了解战争真相、不服气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历届日本首相对此的表态最多是反省、遗憾。对于那7个被绞死的甲级战犯,几乎所有日本人都认为,判决太严厉了。

  日本人对战争含糊暧昧不认错不清算的态度,留下无穷隐患,这恐怕是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麦帅想不到的。

  但这不妨碍他在日本的威望超过任何一个政治家,当1951年朝鲜战争时,他因得罪杜鲁门总统被撤职,竟有日本人彻夜在麦克阿瑟的公寓前长跪痛哭。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他有一番评价:“在现代政治史上还没有一个人物能像麦克阿瑟那样被称作法典制订者。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能够按照理想的模式独力改造一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