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新华社客观地讲述“正确理性”-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00:28
敬请新华社客观地讲述“正确理性”作者:田奇庄来源:作者博客来源日期:2010-9-15本站发布时间:2010-9-16 9:06:26阅读量:414次

  6月29日,以媒体老大自居的新华社发表了《正确理性看待中国的“国富民穷”》一文。按照这篇文章的逻辑,新华社就是正确理性的代表,凡是与新华社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就是不正确、不理性。进入互联网时代,胡锦涛、温家宝都和网友们称兄道弟。新华社还把自己当成真理代表,动不动就端着教师爷的架子装腔作势,实在可笑。

  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公共平台,是供大家讲道理的地方,至于如何评判是读者的事。新华社的职能是发布新闻,谁授予了你意识形态裁决权?多年来,新华社以喉舌自命,动辄自打耳光,早已名声扫地。白纸黑字的文章世人有目共睹,有什么资格教训大家什么是正确?理性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自己以正确自居何理性之有?

  国人所讨论的是八万亿财富分配话题。分配历来十分敏感,一方得的多了,另一方就得的少。周公满意的事,周婆就不满意。垄断行业高兴,其它行业很可能败兴。一家认为正确,另一家很可能视为谬误。在分配问题上只有公正不公正,没有什么正确不正确。新华社连起码的常识都不顾,就把通稿发出来向世界传播,真让人笑掉大牙。

  在这篇文章中,新华社比过去多了几分聪明,知道自己一边倒的说辞很少有人相信,于是搬来一些专家,借他们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看看专家的头衔也就不难明白,所谓专家不过是为了保住饭碗顺情说好话,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而且顾头不顾屁股,哪有什么客观理性?

  让我们逐个分析一下专家们的言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没有过高,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属于中等偏低水平。他认为,中国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谈不上宽裕,更不用说富裕。

  评: 1999年政府财政收入只有1.1万亿元(见国家统计局网站),到现在八万亿了,专家说政府还不宽裕。可见,财政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也填不满。如果按这样速度持续递增,民间的油水迟早会被政府榨干。面对如此畸形的增长模式,贾康所长不但没有冷静的批评,反而继续为之摇旗呐喊,加油鼓劲,足见其包藏祸心。

  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张培森指出,虽然中国政府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但财政税收安排明显体现了向民生倾斜、低收入者倾斜的力度,“国富”与“民富”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有利于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

  评: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已经达到危险的边缘。在“财政税收安排明显体现了向民生倾斜、低收入者倾斜的力度”尚出现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国家继续富下去,财政继续高速增长,怎么可能出现“有利于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结局?这不是睁着眼胡说八道吗?

  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指出,收入分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度体系,其中蕴涵着经济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在收入分配上要防止陷入拉萨尔的“分配窄圈”,单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而是要超越分配问题,从更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来思考问题。

  评:民众要求解决分配问题,专家就说分配体系太复杂,要解决深层次制度问题。民众呼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专家又说国民素质太低,改革时机不成熟。这倒是应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话,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反正你们有话语权,你们自编自导自演就是了。改革开放之初,大家就提出了国有垄断企业收入不公问题。专家忽悠了三十年,如今收入差距由过去的百分之几十扩大到了十倍,有的甚至更多。头疼了,专家让你治脚;脚疼了,专家让你治头,治的结果是脚疼头更疼。其实,文明国度早已很好地解决了垄断企业收入偏高问题:由政府核定国企成本,确定工资基数,超额利润归国家所有,纳入全民分配。如此简单的问题绕了几十年不解决,专家依然混淆视听。由此可以断定,这类专家如果不缺心眼,必定缺德。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乔传秀日前表示,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着力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

  评:现在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那么已有的工会组织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中国企业被称为血汗工厂?为什么欠薪、开胸验肺、职业病、以及跳楼事件的大量发生在我们国家?为什么无数悲剧发生前后看不到工会的影子?原因不是没有工会,而是没有属于工人自己的工会。全总所建立的工会组织完全成了老板的走卒,正是这样的组织,造成了令世人震惊的事实:中国工人工资收入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低于文明国度50%的水平。乔传秀副主席不思悔改,不思进取,仍然贩卖自己的狗皮膏药,只能说明其朽木不可雕也。

  其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高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政府拿到这些钱如何花?官员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草民们却从来没见过各级政府公开过一份全面、客观、真实的财政收支报告。我们见到的是官方大楼越盖越豪华,官员福利待遇越来越高,三公消费与日俱增。还有一些让人永远无法理解的数据:政府的行政管理费开支,外国(指一些大国)平均水平是8%左右,我国高达25.7% 。财政开支用于教育,医疗的比列,外国平均水平是20%左右,我国只有可怜的3.8%。 (以上为2000年统计数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财政继续高速增长,当然值得国人高度关注。正当大家讨论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和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时。新华社出面了,他告诉人们,八万亿的财政收入是正常的,你们应当正确理性看待。

  这就奇了怪了,财政开支问题如山,从不公开透明,新华社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怎么民众刚刚讨论财政收入过高问题,你们就不请自到,搬出砖家来忽悠世人。请问,新华社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互联网时代是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新华社垄断话语权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早已被世人冷落的新华社自我感觉良好,依旧拿着“正确理性”的尚方宝剑粉墨登场,以为自己的号令一出天下太平。孰不知,世道已经变化,此文章一问世,便招来无数网民铺天盖地声讨、怒斥。但愿新华社从此清醒一些,别给自己那并不光彩的历史继续抹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