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校长职业化已成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4:46
现代大学校长职业化已成趋势
2007-03-07 08:18:00    作者:李树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1688

        对中国大学校长身份定位的思考

  ●一位现代大学的校长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今天,如果要试图“双肩挑”,不仅什么都挑不好,而且还可能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今天的现代大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动力,已经发展成为复杂、庞大的社会组织系统,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必须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去。

  大学校长学者兼管理者身份定位的缺憾

  形成于精英教育历史阶段,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大学校长双肩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已经凸显出其制度性的缺憾。

  进入新的世纪后,高等教育事业态势的变化,使得国内对大学的管理方式亦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所以继续坚持对大学校长学者兼管理者身份定位的方式,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

  只有具有相对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实质上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是为学界所公认的治学准则。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大学中陡然倍增的行政管理事务,迫使校长们将全部时间都用在学校的公务上。特别是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经费来源的多样性,迫使校长们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筹措办学资金之上,根本无暇再做自己本专业的课题研究,或亲自给自己的研究生授业。这些校长的身份通过他们全时段积极作为的公务活动,事实上早已将自己百分之百地定位于职业管理者,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校长治下的教育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奥秘。

  实际上,一位现代大学的校长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今天,如果真正地做到了双肩挑,不仅什么都挑不好,而且,还可能会对学校的整体利益和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校长一边治校一边治学是难以规避以下两种不良事态出现的。其一是疏于管理,不利学校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外高等院校之间对教师、学生、经费等事业发展资源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校长全力治校尚难尽人意,如果不是全心全意地管理学校就无法保证学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是难于平衡,不利于学校内部保持团结。校长在进行校内事务决策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向自己项目或教学所在的院系倾斜。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职务任期制逐渐取代校长职务终身制已成趋势。校长何时退出、怎样退出是校长及继任者们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的调整,客观上要求校长们必须对自己有形的个人收入予以充分地关注。校长们如果不做课题研究或不带研究生,其有形的个人收入将可能少于校内学者们在学校获得的收入已经是极为现实的客观存在。这些在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不通过对校长身份的重新定位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性调整是难以解决的。

  大学校长职业管理者身份定位的抉择

  通过对大学校长学者兼管理者身份定位缺憾的揭示不难得出结论,即双肩挑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强化大学校长的治校能力,及时地对大学校长的身份予以重新定位,不仅是十分明智的,而且是极为必要的。

  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惯例,与时俱进地将大学校长的身份,明确地定位于职业管理者不失为一项正确的抉择。因为,今天的现代大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动力,已经发展成为属员众多、分工精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系统。校长必须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去。所以将他们的身份明确地定位于职业管理者,不仅适应了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而且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情相符合,并且得到了许多中国大学校长的认同。

  大学校长职业管理者身份定位的制度保障

  鉴于中国大学校长的学者情结和身份上的双肩挑是由制度造成的,因此,对这一态势予以改变也只有通过制度的推陈出新才能得以实现。在中国大学主要是属于公立大学的国情下,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高等教育法》修改之前,通过遴选制度、分配制度、评估制度、退出制度的建立、修改和完善,明确界定大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大学校长职业管理者的身份定位的早日实现。

  在新的遴选制度中应该明确:聘任大学校长的目的是选择学校的管理者,是否具有学者的身份或背景不作为竞聘大学校长的必备条件;具有管理经验的公司、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同等资历参加校长的竞聘。在新的分配制度中应该明确:大学校长等学校高级管理者有形的个人收入,在排除校内学者可能通过技术成果转移、版税所得等知识产权性的收入的前提下,在学校内部必须是最高的。在新的评估制度中应该明确:评估的目的是考核大学校长管理学校的业绩,校长个人的项目经费额度、专业研究成果、教学工作时数,不纳入校长业绩评估的范围。在退出制度中应该明确:校长任职期满而未能续聘的,必须退出校长岗位。如果确实属于需要,可以考虑给予对学校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退出校长岗位还留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原校长以荣誉头衔,为其保留适当的金钱、待遇等。

  治校学问是大学校长的研究方向

  大学校长的身份定位于职业管理者而不是学者兼管理者,并不是说大学校长除了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就什么学问都不必研究了。校长们要实现自己的任职目标、要对学校的管理予以创新、要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在研究其他校长治校经验的同时,把自己对学校管理的心得体会,去粗取精、提炼升华。这当然也是在研究学问,只不过这不是在研究校长在任职前本学科的学问,而是在研究校长的治校学问而已。

  实践证明,校长们结合自己主管或分管的公务活动的需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与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等方面的学问,不仅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境界,而且会促使他们把学校的事务处理得更好。(编辑:赵露)

    (李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