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宗教]我看老子——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1:37

[国学宗教]我看老子——前言 检查更新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4142.shtml

作者:f19581113 提交日期 1970-01-01 07:33:30

     我看老子——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解读】
  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道: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哲学学说;第二、三个道是指一般含义的道,即规律、准则、学说或说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所以,抽象并超出具体形体概念的叫做道;具体有形体可见的叫做器。”
  2、可:两个“可”字均表示反诘的意思。犹如“岂”,可译为“难道”。
  3、也:本章中八个“也”字中,第一、三个表示疑问,其余六个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可译为“是”。以后各章中的“也”字均可参考本章的解读。
  4、恒:本章四个“恒”字均是普通的或一般的意思。有些版本作“常”,是讳刘恒的缘故。
  5、名:本章六个“名”字中,第一、四、五个是指具体科学,即已被人们认知事物名称的总和。第二、三、六个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名称。
  本四句的意思为: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指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学说的意思。
  二、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1、万物:两个“万物”词均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意思。以后各章中的“万物”一词均是此意。
  2、之:本章 五个“之”字中,第一、二、三个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四、五个作代词,可译为“事物”或“对象。
   3、始:原始,初始。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状态。
  4、母:根源,来源。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的产生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
  本四句意为: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
  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1、故:作连词。可译为“所以”。
   2、欲:两个“欲”字均是欲望或情欲的意思。此喻指人们的感觉。
  3、以:两个“以”字均作介词。可译为“用”。
  4、观:两个“观”字均是认识和看法的意思。
  5、其:两个“其”均作代词用,可译为“事物的”。
   6、眇:本章两个“眇”字均是微小、看得准或仔细看的意思,此有无法感知并有抽象认知的意思。喻指事物的本质;第二个作喻指名词“本质”的意动用法,是认识本质的意思。
  7、所:是处所的意思。
  8、徼:是边界的意思。此指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或事物的外形边界,此指能通过感知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现象或表象。喻指事物的现象。
  本四句意为: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即事物的现象。
  四、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1、两:表示事物成双成对的现象,此指事物的本质与现象。
  2、者:作特殊指示代词,代指“眇”与“徼”,即指被认知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3、同:两个“同”字均是相同或一样的意思。
  4、出:出显,显露。
  5、而:作连词。可译为“就是”。
  6、异:不同,不同的。
  7、玄:三个“玄”字均指深青色的一种丝稠,未染色以前的白色丝稠喻指事物的本质,被染上的深青色喻指事物的现象。此处第一个作名词,是认识论的意思;第二、三个作名词的意动用法,是认识事物本质与现象的意思。
  8、又:再,重复。此指认识循环周期的意思。
  9、众:众多,多。
  10、门:门类,方法或途径。
  本四句意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的叫法不同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现象认知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译文】
  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的意思。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性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性认识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即事物的形状和大小。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不同的叫法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即认识论;这种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周期性理论,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随笔】
  老子在本章中首先澄清了“道”与“名”这两个概念,阐述了道具有哲学学说的含义,哲学的产生使科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阶级无关的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与阶级有关的社会科学。而名则是指具体科学学说,科学的产生将物质世界又复制出一个理论世界(又称精神世界)。其次阐述了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源,没有科学的世界是浑沌原始并未分化的世界。“无名”是指科学未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一个浑沌的原始状态;“有名”即科学的产生是划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开始。三是阐述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感知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现象是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的结果,而本质则是对实践思维加工的理性认识的结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这样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认识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3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通过实践而产生认识,再通过实践而检验认识,也就说实践既能产生认识又能检验认识,一旦被证实了的认识又能能动地指导实践。四是阐述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并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称之为玄,即认识论。认识事物周期性的理论是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关键。老子在本章中介绍了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即道、名与玄并在澄清这三个概念的同时,赋予了它们各自哲学理论上的含义。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并达到逐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规律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级或飞跃,这就是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论相对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道”、“名”、“德”。关于道的概念,老子在以后的各章中陆续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道是一种学说;二、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学说;三、道是关于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学说;四、道是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学说;五、道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学说;六、道是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学说。总之,老子总结和概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特点,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关于名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领域中被人们已认知的所有事物名称的总和。名这个概念在老子哲学理论体系概念层次上是低于道这个概念的。道与名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只有扎根于具体科学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它才能绽放出与时俱进并能代表时代先进精神的绚丽灿烂的花朵。研究科学的人能知道目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哲学的人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德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1、德通“得”。是指人们的作为适宜、适度,这层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使德的内涵社会化,其实质是使德的内涵等级化。这就是说帝王做帝王适宜的事情,百姓做百姓适度的事情。2、是指心意的意思,即思想或意识的意思,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果。老子要求的德是在道指导下而形成的德,也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或意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本章作为老子哲学理论体系的绪论章,它概括地阐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特点、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特点、辩证关系,认识现象与认识本质的特点、辩证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各自所研究的领域不同,具体科学中的某一学科所研究的只是世界某一个别领域、个别方面、个别事物或个别过程。而哲学则研究的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哲学和具体科学虽然在研究领域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同一个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哲学是对世界总的根本性的一种看法,这些看法又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又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植根于具体科学的土壤之中,离开了具体科学,就没有科学的哲学。其次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开始,只有认识了许多个别的、特殊的本质,才能从中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本质,没有共同的本质也就无法指导个别本质的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联系正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即认识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进行分门别类的依据与途径。总之,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海洋,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海洋的一叶帆舟;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殿堂,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殿堂的台阶;倘若具体科学与哲学之和是一只飞向蓝天的雄鹰,那么具体科学就是那雄鹰之躯体,哲学则是那雄鹰之翅膀。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最高理论思维水平的一种体现。中国哲学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夏、商、西周并系统于东周(春秋战国)。在原始社会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困惑和迷惘,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之天的神化和崇拜。这种感知大自然现象的唯物观点和神化自然之天的唯心观点,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唯物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物阵营的哲学,唯心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心阵营的哲学。夏、商、西周时期的《易经》标志着中国哲学在产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的百家争名,产生了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农、小说、杂等诸子的学说,标志着中国哲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这一时期,孔子的儒学、墨子的墨学和老子的道家学说已成为我国哲学理论体系中主要的哲学派别。
  笔者根据文意将本章一、三分句的句读由“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改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恒名也。”
  

作者:f19581113 回复日期 2010-02-07 09:07:40

     我想连载是本帖后发呢?还是重新发新帖?知道的请帮忙。

作者:f19581113 回复日期 2010-02-07 16:02:40

     你说对了,确实是第一次开帖,操作起来有点困难。
  以梁海明译注《老子》为底本,并参考了其他的版本。

作者:f19581113 回复日期 2010-02-08 09:00:37

     本人刚入不熟悉,能把“我看老子——前言”改成“我看老子——连载”吗?知道的请帮忙。

作者:f19581113 回复日期 2010-02-10 15:54:09

     不好意思,怎么与版主联系?

作者:f19581113 回复日期 2010-02-11 08:15:17

     我看老子——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不居,是以弗去。
  
  【解读】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天下:指中国或世界。
  
  2、皆:两个“皆”字均作副词。可译为“都”或“全”。
  
  3、知:两个“知”字均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4、美:两个“美”字中,第一个是指一般意义上美,即美好或美丽的意思;第二个是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称之为美,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符合逻辑(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规律的认识称之为美。也就是赋予了美以“真理”的含义。
  
  5、之:本章十个“之”字均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亦可不译。
  
  6、为:本章四个“为”字均是作为或当作的意思。
  
  7、斯:两个“斯”字均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
  
   8、恶:丑,与“美”相对。此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的认识称之为恶。也就是赋予了恶以“谬误”的含义。
  
   9、已:作副词。可译为“已经”或“完成”。此指美与恶,真理与谬误,善与不善是一对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哲学范畴,即一个概念产生的同时另一概念也已经产生了。
  
   10、善:两个“善”字中,第一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善,即好,好的意思;第二个是指老子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即人们实践真理达到预期效果的称之为善,也就是说,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实践过程称之为善。
  
  本四句意为:世界上都知道的美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真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知道的恶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谬误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认识的判断标准吗?依此类推,世界上都了解的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已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了解的不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未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
  
  二、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1、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和先后:是六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概念。喻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意识思维的一切领域中。所谓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凑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叫做声。”
  
  2、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和相互转化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3、恒:通“常”。可译为规律、准则。有些版本作“常”。
  
  本七句意为:有与无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产生而产生,难与易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形成而形成,长与短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作比较而存在,高与下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所处的高度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音与声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合凑或独凑而有别,先与后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在时间或空间的不同点而确定。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不居,是以弗去。
  
   1、是以:作复合式连词,是一种固定习惯用法。可译为“因此”或“所以”。以后各章中的“是以”均是此意。
  
   2、圣人:古时候人们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根据《老子•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是用圣人暗指帝王。以后各章中的“圣人”均是此意。
  
  3、处:处理,安排。有的版本作“居”。
  
   4、无为:是指没有违背规律的行为或无用的作为。此指遵循自然与客观规律。以后各章中的“无为”均是此意。
  
  5、行:做,实行。
  
   6、无言:不用说教的方式(实施教化)而是采用效法自然的方式。
  
  7、作:做起来,活动或运动起来。
  
  8、而:三个“而”字均作连词。可译为“却”或“并”。
  
  9、辞:言辞,解说。有些版本作“始”。
  
  10、生:草木生长。此泛指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11、有:占有。
  
  12、为:作为。
  
   13、志:心意,意志。此指人类的意志与自然规律相违背或相
  
  冲突的意思。有些版本作“恃”。
  
  14、功成:事情完成,事业成功。
  
  15、弗:六个“弗”字均作否定副词。与“不”的用法不同是“弗”含有“不……之”的意思,从形式上看“弗”所修饰的动词不带宾语,但在语义上有宾语“之”。“之”可根据上下文的情况决定是否译出。以后各章中的“弗”字均是此意。
  
  16、夫:作句首语气助词,亦称“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不必译出。以后各章中句首“夫”字均是此意。
  
   本八句意为:因此,帝王不做有悖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在教育方面并不推行说教方式,而是崇尚效法自然规律的方式。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只做不说,能使事物相互转化却不占有它们,对它们有作为却不与规律相冲突,自然界这种顺应规律、完成使命后并不停止运动与发展,却是又进入到下一循环周期。所以、自然界的一切物质永远都不会消失和灭亡。
  
  【译文】
  
  世界上都知道的美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真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知道的恶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概念上的谬误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错误认识的判断标准吗?依此类推,世界上都了解的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已达到预期目的的标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反之,世界上都了解的不善这个概念能作为哲学上判断未达到预期目的的判准吗?也就是说它能作为人们检验实践活动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判断标准吗?有与无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产生而产生,难与易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形成而形成,长与短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作比较而存在,高与下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所处的高度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音与声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的合凑或独凑而有别,先与后这对相对的概念各自以对方在时间或空间的不同点而确定。这就是它们的规律。因此,帝王不应做有悖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在教育方面并不推行说教方式,而是崇尚效法规律的方式。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最大特点是只做不说,它能使事物相互转化却不占有它们,它对事物有作为却不与规律相冲突。自然界这种顺应规律、完成某一使命后并不是停止运动与发展,而是又进入到下一个运动发展循环周期。所以、自然界中一切物质永远都不会消失和灭亡。
  
  【随笔】
  
  老子在本章中首先设置了认识理论方面的判准是美与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叛准是善与不善,即符合辩证逻辑规律、形式逻辑规律和数理逻辑规律的理论称谓美,反之,则称谓恶,美与恶的关系也就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一种过程称之为善,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并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一种过程称之为不善。其次例举了六对实例阐述了世界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这样阐述:“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普遍性和绝对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10-311页)三是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效法自然规律,并反对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四是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特点是只做不说,它能使事物转化却不占有它们,它有作为却不违背规律,它顺应规律并完成某一使命后却没有停止运动与发展。只有不停止运动和发展,所以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才永远不会消亡。
  
  老子是系统与完善中国哲学理论的第一人,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互相矛盾的双方组成的,如美与恶,善与不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有与无,损与益,刚与柔,强与弱,祸与福,荣与辱,智与愚,巧与拙,大与小,生与死,胜与败,攻与守,进与退,静与躁,轻与重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于一个事物之中,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的条件,一方不存在,则另一方也就不会存在,这种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就是事物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即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使一事物转化另一事物,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笔者根据文意将本章前四分句的句读由“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改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另外有些版本的原文中无“生而弗有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