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要老 观念要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1:59
——首博《中国记忆》特展联想
王直华
“博物馆不是旅游景点”
2008年夏初,圣彼德堡博物馆、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馆长在上海论道博物馆。在这个论坛上,人们听到许多颇具启发性的观点。
故宫博物院院长谈到,皇帝的书法过去被视为“资料”,他却认为这是“文物”。他还呼吁世界各国博物馆加强交流,他说:“中国的古代文物散落在世界各个博物馆,如果诸博物馆互不联系,这些文物互相割裂,就没有了生命。如果诸博物馆互相交流,这些文物互相贯通,它们就活了。”院长说得多好啊,文物是可以活起来的,就看你怎么对待它。
在他们演讲后,电视台主持人请专家进行了点评。专家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普及一个观念:博物馆不是游乐场、不是展销会、不是旅游景点。
但是,人们的确是把参观博物馆当作旅游项目。“‘三日游’都安排什么项目?”“……第三天下午去博物馆。”在我们走马观花式的旅行线路中,不是常有必须“到此一游”的博物馆“景点”吗?“明天到哪儿去玩?”“去首都博物馆吧!”在我们家庭假日安排中,不是常把博物馆当作孩子们的游玩地点吗?
参观博物馆,与到公园游玩、逛商场、看展销会有本质的区别。参观博物馆,应该带有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性质。
对学习者来说,博物馆并不是学校。学习者到学校,是接受系统教育、进行系统学习;学习者参观博物馆,是进行随机学习,或随机的系统性学习。
对教育者来说,博物馆是校外的学习资源。《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第三章“科学教育标准”提出:“学校的科学活动必须越出学校的围墙,使学校所在城镇的资源(包括科学中心和博物馆)为其所用。”
作为终身的学习者,要学会选择、使用博物馆,就像应该学会使用图书馆,学会自主选书、自主读书一样。去博物馆观览之前,必须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有一副清醒的头脑:我这次“随机学习”,究竟是去做什么?要明确课题、精选重点;要仔细观察、细心品味。在博物馆里,要从观察重点读出细节,读出故事,读出过程;要读出兴趣,读出感情;要体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的过程。
一座博物馆,每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就像反复阅读一本好书。愿大家都来读博物馆这本大书、好书。
“观念与文物一样古老”
历来这样说——博物馆的功能有三: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功能,最直觉地表现在故宫博物院上百万件文物的库房里;研究功能,最著名的表现是提出了“故宫学”;展示功能,就是公众能耳闻目睹的展厅里的“常年展”与“特展”。
“收藏”和“研究”,是“展示”赖以成功的基础。
“展示”是将“收藏”和“研究”成果向公众表达。
传统的“展示”,没有把“让外行观众看懂”作为目标。我们说说一个小物件:博物馆展品下方的说明牌。这东西虽不起眼,却曾经给多少观众带来疑难与无奈。原因就是,有的说明牌做得太简略,外行根本看不懂。
我们不只一次见过这样的情形。一块牌子上边写了十多个字:迅缶,战国,后面还有出土地点。看到这个牌子,有两个观众在那里琢磨切磋:
“那个“缸”字的一半,是什么?怎么读这个字?”
“还有,它是做什么用的?那个“迅”字代表什么?”
当然,深刻一点的人还会问:“缶”是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的?怎样评价、欣赏这个东西?等等。
此外,说明牌上的许多词组,像“虢太子元徒戈”、“虢季子白盘”、“嵌地几何云纹铜敦”、“楚屈子赤角簠”,若不加详细说明,定会难倒大批的观众。
对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这些学术名词、这些词组都不成问题。
但是,对于广大观众,术语就成了拗口且费解的东西;而由术语串联起来形成的词组,恐怕一万名观众当中没有几人能识得一二。
参观博物馆的效果如何?大多数的人回到家,只记得看了一堆青铜器,至于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艺术、人文,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则对不起,都被一大堆疑难字词挡在门外了。
人们走进博物馆,回到了夏、商、周,祖国悠久的历史,让他们很自豪;就是满眼的铙、簠、簋、匜,让他们又爱又怕。
难怪我的一位朋友(他是资深出版家)在看了一家博物馆以后打趣道:“我对自己的文化水平越来越不自信了,在这个博物馆里,我成了文盲!”看来,遇到困难的不只是中小学文化的人。有文博界的朋友评论这样的展示“观念与文物一样古老”。
世界在运动,在变化。自1960年代起,国际上对博物馆的功能的认识已经有了重大改变。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从收藏、研究、展示,拓展到传播、教育、促成多元文化对话,甚至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博物馆原本静态、单向的文化活动,向着互动、共享的文化活动发展。
2008年八九月,戊子初秋,您“首博”了吗?那里举办过两个大展,一个是《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另一个是《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拿《中国记忆》来说,错过这次机会,您想观赏所有这些文物,得跑遍全国55个博物馆。更为困难的是,以一己之力量,如何将55个博物馆的收藏“一以贯之”、“融会贯通”?这太难了。不妨实行“拿来主义”,去赏学《中国记忆》,那中华文化的5000年历史画卷。
观赏《中国记忆》,你会有一种感受,它不仅是在做展示,更是在做传播。这是全国文博界通力合作完成的一次引人的、有效的、成功的文化传播。
“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
写信的时候,我们心里很明确:这信是写给谁的?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因此,大多数信件都能做到:写信人明白,收信人也明白。一两页信纸,就实现了双方的“信息共享”、“情感沟通”。
写信的时候,你肯定知道收信人的“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懂得什么、不懂什么?
写信的时候,你肯定不会干这样的傻事:自己喜欢什么写什么,自己关心什么写什么,自己懂得什么写什么,不顾收信人是否喜欢、是否关心、是否懂得。
“传播”的道理,简单得就像写信、收信。“传播”,就是“communications”,就是交通、通信。
办展览、写文章,也是这个理儿,也得了解目标受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不关心什么?懂得什么、不懂什么?
“中国记忆”的设计者,向我们宣示着一个判断:“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才是真明白。”传播者首先要做“真明白人”。
传播的“第一要务”是“让人明白”。这也是拉丁文“传播”(communicare)的本意——“使共同”。受众遇到明白人为自己做传播,是一种幸运。上乘的展览,不仅是在做“展示”,更是在尽心竭力地做“传播”,在与公众共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就大受欢迎,盛况空前。为了控制展厅里面的人数,工作人员只好定时放人入场。我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观赏《中国记忆》,心中一直涌动动着对参与策划、设计、布展的全国文博界专家们的敬意。他们太了解广大观众了。他们“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他们是“真明白”的文化传播者,他们是深谙“传播”规律的大家。
这种尊敬之情,是由他们为观众提供的展品说明引来的。读着摆放在文物下方的的小牌牌,觉得它很温馨、很可爱,散发着设计者的热情。说明牌就像一位温存和善的文化使者,伸出手来牵着你走,生怕你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里迷路、跌交,或止步不前。贴心的文化呵护使人陶醉。你跟随着她,从第一件文物起步,一直悦目赏心地观赏到第169件(组)。
来,观赏那件硕大的青铜器,我们开始“读牌”。你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那个“金+尧”。你不认识这个“铙”字。专家知道你的心思,他立即告诉你,那个陌生的“铙”,应该读作“náo”。第二个疑团,是不知道这个“铙”是作什么用的。他轻声对你说,“铙”是一种打击乐器。你看,你在哪些节点上“不明白”,你在哪里会碰壁,专家们都“明白”。他们事前把所有的“死结”都为你打开了。“中国记忆”里的科学人文沟通,是那样顺畅、那样有效!
接着,他把这件“铙”的时代、形制、地位、艺术特色、礼乐背景,甚至各个部分的名称,都一一细细道来。观众在平易中享受着认知与欣赏的乐趣。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他写下“商后期”以后,紧接着提醒读者,那是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46年。这里的文博专家,可不是丢给你一个只写“铙,商”两个字的牌牌就完事大吉。
读这169块说明牌,是全方位的文化享受。它们引领你在科学与人文、自然与社会、古今与中外的广阔天地里徜徉。短短二三百字的说明文,俨然是一篇篇精致的随笔,可以学习,可以欣赏,可圈可点。标题也是精心之作,有主题、有副题。主题通俗文秀,意在引人驻足;副题写实庄重,注重学术严谨。主题、副题搭配,让你看得明白,让你平添兴趣,让你增加知识。达芬奇500年前就说过:“懂得少,爱也少。”懂得才有意义,理解才有意义。一个不懂希腊文的人到了雅典,满街都是希腊文字招牌,对他却毫无意义。
在《中国记忆》,我观赏了169件(组)国宝级文物,欣赏了169篇上乘美文。您想想,那是一种什么心情?!骄傲啊,充实啊,满足啊!读着那字字珠玑的精致短文,你会有一种感想:不仔细看,不动情赏,不认真学,都对不起那些兢兢业业的专家们!
上面我们仅仅欣赏了首都博物馆里的一个小物件,从中感受《中国记忆》全新的传播理念,感受专家们的专业热情、专业态度、专业水准。实际上,文博界的朋友们正在努力开拓创新,利用新闻、出版、流媒体、影视、讲座、考古和科研现场直播、现场制作、网络传播,以及文化场馆联网等多种手段,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人文传播服务。
今天,博物馆的功能至少有四项: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博物馆担当起光荣的传播使命,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辅文
欣赏“象纹铜铙”
关于“铙”的说明文字,是这样写的。
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
——象纹铜铙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1983年湖南省宁乡黄材镇月山乡出土
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藏
铙是打击乐器,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这件象纹大铙重达221.5公斤,是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被誉为商代青铜乐器之王。/主体合瓦形,下附圆筒形甬。正鼓部饰侧面立象一对,两两相对,惟妙惟肖,好似在交流嬉戏。/使用时口朝天,柄置于座上,敲击铙之鼓部,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商代人重视对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祭祀时要用牺牲和礼器。人们追求礼器的高大和精致,更能表达对神灵的虔诚敬意。
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用“/”符号为短文划分了层次。这些符号表达了我阅读时的欣赏心情、畅快感受与理性接纳。
为了使观众了解象纹铜铙的结构,在说明牌的左侧还专门画出了一幅“线图”。这样,文章中提到的“甬”、“鼓”都是指的哪里,就一目了然了。
小小的一块说明牌、短短200字的文章,把有关展品的“五个W和一个H”都清清楚楚地告诉了观众。它不是学术论文。它有声音、有色彩、有力度、有热情、有科学、有艺术、有文字、有图片;总之,它是有全面文化观照的随笔样式的文学作品。



铙的说明


自然之美——碧玉光素盘
碧玉光素盘的说明


“瓷圣”何朝宗的佳作
——德化窑观音像
瓷圣之作的说明


秦俑气象
《中国记忆》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