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青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6:15
“永远的青年”
施小炜《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4日   20 版)

《1Q84》:村上春树著,施小炜译;南海出版社出版。
《到死都是18岁》本是一首歌,村上春树把这句话写在了自行车车身上。那是一辆松下牌钛合金竞技用高级赛车,他骑着这辆爱车参加过多次铁人三项赛。这种赛事,参加者须在海里游3.9公里,再骑180.2公里自行车,最后还得跑个马拉松,42.195公里。无须亲身体验,只消看一眼这三个数字,便可想象出这种运动的苛酷。相比之下,连令人闻而生畏的马拉松,都像是小菜一碟。春树,果然堪称铁人。
1949年出生的春树自称“长距离跑者”——在剖析自己作为小说家的特质时,他搬出来的每每也是这个词儿。从1982年秋天开始练跑,迄今已经连续跑了29个春秋,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正式的全程马拉松赛,到后来夏天还去赛铁人三项。如今他已经年届六十有一,仍然每天必定要花上一个小时用于跑步或者游泳,因此就在不久之前,即2010年5月12日,他在回答采访时还宣称:我的一天只有23个小时。
61岁,即便在长寿之国日本,大约也够资格做个老人了,然而瞧瞧人家春树那做派、那心态!便真是18岁的棒小伙,怕也并非人人都能够像他那样呢。春树,简直就是个“永远的青年”。
春树差不多全部的小说,主人公好像都是青年。换言之,即春树写小说似乎未能做到“与龄俱进”。主人公并没有跟作者一起渐入老境,而是青春永驻,永远定格在了青涩然而正因为如此却是最美好的年代。这样的设定看来颇为讨巧,能为小说赢得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年华正好的年轻人也许能从中读取同龄人的共鸣,而青春已逝的中老年则可以从中看到难忘的记忆。谁人不钟爱青春呢!甭管那青春是现在进行时还是过去完成时。
毋庸置疑,《1Q84》是向乔治·奥威尔的《1984》“致敬”的作品,正像诸多评家业已指出的那样。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致敬并非摹效。在思想上自不待言,《1Q84》承继了奥威尔的批判精神,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反《1984》之道而行,显示着迥异的特征。
1984年对于生活在1948年的奥威尔而言,乃是未知的将来,而在2009年的村上春树来说,却是曾经的亲历。两位小说家,一个凭借敏锐的知性深邃的洞察,批判地写出一本近未来寓言小说,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另一个则以同样的敏锐与深邃,用小说家的方法回顾并剖析人类社会在“近过去”的历程,寓言性地完成了一部批判小说。两者的共通之处便在于对“人”的深切关爱,以及基于这关爱的批判精神;其不同之处恐怕除却源自作为小说家的资质差异之外,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差异,和伴随着这种时代差异的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大概也是重要原因。
通读一遍便可知晓,奥威尔的《1984》是一部“思想”痕迹极重的思想小说。而与之相对,同为思想小说,春树的《1Q84》种种娱乐性要素差不多无所不包,却唯独几乎不留“思想”的痕迹。这是我称之为“反《1984》小说”的最大理由,而这,恐怕也是它广受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喜爱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