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当正中处畹町与南侨机工寻找英雄足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2:32:56

在日当正中处畹町与南侨机工寻找英雄足迹

(2010-09-12)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 } 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避不开的游戏
[中日撞船] 欧积鸿:中日船磕 尚和为贵
[新中关系] 李总理:苏州工业园发展令人激赏
[热点关注] 911九周年 “焚经”焚出政治味
[人物面对面] 李资政:种族宗教课题不可玩弄
.c1{font-size:9pt; font-family:Arial,宋体; line-height:15pt;color:#333333;}A:link {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333333;}A:hover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990000;} 伟哥〓〓让少妇夜夜疯狂
增大延时━让女人1夜3次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阳痿-早泄-首选国药!

南侨机工出生入死于滇缅公路上。

  位于中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的畹町,有数段光荣事件永存史册。日治时期,南侨机工、中国远征军与盟军,便在这里留下一段重要的历史。

  今年是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在这段人类悲壮、惨烈、激越的反侵略战争史上,有一个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群体,不为世人,尤其南洋人所遗忘,他们就是当年的3200多名南侨机工。

  为了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去年底我专程来到傣族语意思是“日当正中的地方”的畹町,以寻找和追随英雄留下的足迹。

  数段事件永存史册

  即使在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从新加坡辗转抵达畹町不是容易。先由新加坡飞昆明,从昆明出发,经过楚雄、大理、保山、芒市,再经70多公里山路才抵畹町,全部公路行程约800公里。然而云南多山地,路途漫长,山路崎岖颠簸,最好搭乘昆明飞往芒市的内陆航班,再经过约两小时盘山公路,就可抵达中缅边境小镇畹町。这其中也许会遇到的麻烦,就是很可能昆明飞往芒市的航班一票难求。

  由此看来,如果不是某些特殊的原因和安排,我们的确不容易来到这个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的畹町小城。可是,当你翻开历史书,就会不无惊讶地发现,它的重要历史地位。

  畹町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是古老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从找寻从前马帮、客栈,商贾云集,店铺相连的驿站痕迹。1932年设镇,1956年12月15日,正在缅甸访问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巴瑞从缅甸九谷经畹町桥步入中国境内,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畹町因而被载入史册。

  在此之前,有数段光荣历史令畹町永存史册,这里是滇缅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的中国起点,从这里开始,道路将向缅甸境内,中国境内,以及印度延伸,同时,在这片土地上将永远记载着南侨机工,中国远征军,以及盟军的重要历史。

  “一城两国”奇观

  抵达时是夜空繁星闪烁的夜晚。第二天早晨起来,从下榻的畹町大酒店窗口望出来,不远处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正是初冬季节,河面飘荡着淡淡薄雾,两岸时大片的田地和树木、丛林、山野。天气幽凉,寒气袭人,可是田地里还充满热带风情,高大的棕榈树,秀美的凤尾竹,让人忘记时序冬季。

  沿着山坡,那些掩映在绿树丛中,点缀在绿色田野间的,是散落的白墙黑瓦的民居,小河两岸在这样一个冬天早晨同时醒转来,两岸鸡犬之声相闻,市井喧嚣共鸣,原来这就是畹町河,河对面就是缅甸的边境小镇九谷市。

  畹町干净整齐,人口仅1万2000人,城镇人口约5000人,显得祥和安逸。1960年7月12日,中缅边界首次勘界会议在畹町举行,缅甸成为最早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边界线多以自然的河流等为界,但两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却是亲密无间,并无边境界限的阻碍,来到竖立有界碑的小河边,好奇发现那里正有缅甸村民涉水背人“偷渡”,每趟收费人民币2元(0.5新元),大家也是见怪不怪,形成“一城两国”的边境奇观。

机工后代穿上父辈的服装。

  中国对外交通唯一国际通道

  畹町给人的感觉宁静安详,当地政府也致力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建设。对于一个沿着历史的记载一路寻来的旅行者,我觉得他们更应该着力发展旅游资源,因为畹町有太多丰富的历史叙述,这些悲壮历史的深刻寓意,是人们为和平付出的惨痛代价。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打了15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日军南侵,在新马两地屠杀华人总数超过15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死伤人数为6000万人,这些血迹斑斑,白骨累累的数据铁证告诉我们,“无视历史,历史的悲剧就会重演”。

  南侨机工的历史主要是在1939-1942年间,当时日本全面入侵中国,整个东南沿海各交通口岸都被日军占领和封锁,数万吨军需物质滞留境外,贯通云南缅甸的滇缅公路,就成了中国当时对外交通的唯一国际通道,是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生命线”。

  滇缅公路开通,当时急需大批熟练、勇敢的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商请南洋侨领陈嘉庚,代为在南洋招募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技工,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侨机工。一个抗日战争史上,悲壮、勇敢,贡献巨大的英雄群体。

机工后代在纪念壁上找寻父辈的名字。

  1000余机工死亡

  在当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的振臂高呼下,1939年2月至8月间,从数千名的自愿报名者中,选拔3200多名南侨机工,先后分九批,经过越南、仰光、香港三条不同路线来到云南。

  从1939年3月到1942年5月,南侨机工出生入死滇缅公路上,主要从事军需物资抢运工作。由于不断的日军飞机轰炸,恶劣的天气,险峻的道路状况,盗匪,瘴疬等,机工中1000余人死在这条生死线上,因此,被称为在海外华人史上,一次最集中,最有组织,影响最为深远的热爱和平反侵略行动。

  1942年3月,10万中国远征军由畹町入境缅甸作战。1942年5月,畹町沦陷在日本铁蹄下。1945年1月,中国军队将日寇驱逐出畹町,取得局部战场胜利。

  那些留存在历史中的战争记忆,一再被触痛的民族屈辱苦难的伤疤,小小边镇畹町见证了中国抗战风云悲壮的历史,也曾经由于滇缅公路,由于南侨机工拯救了中华民族的战争危难。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对于这个令南洋华人骄傲的英雄群体,在过去岁月中我们的关注太少了,留下的历史纪录也很少,更缺乏深入的挖掘与历史研究。转眼已经是抗战胜利65周年,不知道后来的人是否还能怀着一丝缅怀与感恩,记得曾经从南洋走出去的英雄群体,好在畹町还在,那里的山水,人民将永存一段悲壮记忆。

  2005年,在畹町的山坡上树立起一座巍峨丰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