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9:01
   

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所需,是树立和坚持正确权力观的生动体现,是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加强和加强党的建设向全党提出的战略要求。就此笔者认为,明确为何清正廉洁是基础、悟透何为清正廉洁是关键、把握如何清正廉洁是根本。

  一、为何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廉、崇廉、促廉的良好传统,清正廉洁不仅被视为“国之四维”,而且被视为“仕者之德”。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吏治比较严明、官风比较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腐败、官风腐化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历代君主都把“吏治清明”看做是太平盛世的重要特征,史称西汉“中兴之主”的汉宣帝认为“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并下诏全国要求百官廉洁公平、勤于政事;清朝雍正皇帝强调官吏的操守是治国的根本,“吏治不清,民何由安”,下决心整顿吏治,严惩贪官,由此才有了继往开来的“康乾盛世”。无数能臣干吏都把清正廉洁奉为自己的从政为官之道,宋代名臣包拯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表明了自己为官的立场;明代《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被无数封建官员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封建社会的“人治”条件下,老百姓把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的好官、清官尊称为 “青天”,千百年来顶礼膜拜、广为传颂。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由拒收一个他曾经提拔过的人送来的十两黄金;明代清官海瑞宁可十年不升官,也不向上司送一文钱,宁可放弃大好前程,也要把贪官拉下马,被老百姓尊称为“海青天”……这些清正廉洁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2、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要求。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制定了《井冈山反腐败训令》,高度重视革命队伍的反腐倡廉建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又开展了多次整风运动,以此来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建国后,为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需要,在党内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政府内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还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惩戒违法失职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从而使反腐败斗争经常化、制度化和法规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也是一部共产党员清正廉洁,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历史。战争年代,我们的党员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上下之间,党群之间情同手足,形成了一套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井冈山时期,朱老总与战士同吃红米饭,同喝南瓜汤,同扛扁担去挑粮。1950年9月,毛泽东得知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要为他建造一所房子并修一条公路到韶山的消息后,立即去信要求停止,一概不要修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继承和发扬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地强调反腐倡廉,并领导全党在不搞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情况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认真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坚决打击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从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格局等方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抓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与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向全党同志提出,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和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并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严肃查处了陈良宇、杜士成、王有杰、孙善武等一批高官的腐败案件。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3、清正廉洁也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清正廉洁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能力有强有弱是正常的,但清正廉洁不是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它是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堪称是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表率。毛泽东同志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爬雪山过草地与战士同吃同住、共同战斗,抗美援朝时期送子参军,女儿上学不准使用公车,从来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做出了榜样;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亲民爱民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世界的尊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孔繁森、郑培民等都是清正廉洁的典范。孔繁森面对包工头送给的红包,气愤地说:“这昧良心的钱会玷污我的手,烧烂我的心,坏了我这个人!”郑培民始终要求自己“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在腐败问题上,他自己把 “前门”,妻子把“后门”,两个孩子把“侧门”,真正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领导干部只有廉洁自律,才能保持清醒、牢记宗旨、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才能有为党为人民工作的资格,才能有施展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才能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如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最后,只能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唾弃,成为孤家寡人。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能做到清正廉洁,不能经受住拒腐防变的考验,就失去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力的基础,就失去了提高执政能力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深刻认识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极端重要性。

  4、清正廉洁是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

  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贪婪”是老百姓对官员最大的不满。领导干部要严格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是品德之基。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也是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是领导干部道德的主要内容。其中,廉洁是为民的前提,不讲廉洁,就做不到为民,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有可能失去民心。没有廉洁,也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清廉,公道正派,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自古百姓爱"清官",只有清正廉洁,才能真正为民作主,为民办事,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党的执政地位才牢靠。作为领导干部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被金钱所惑,不被美色所迷,不被人情所困,才能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基本保证。凡是立党为公,党性坚强的党员干部,都能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建功立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凡是党性不强的党员干部,轻则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重则受到国法的严惩。
  二、何为清正廉洁

  1、正确理解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包含两层意思,所谓“清正”,是指清白、正直,就是要明辨是非、奉公守法;所谓“廉洁”,“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指的是不受财货、拒绝腐蚀。《吕氏春秋·忠廉》中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古人常讲的“公生明,廉生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是对清正廉洁的最好诠释。当下,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清是政治清醒,正是正气在身,廉是为政以廉,洁是洁身自好。

  第一,“清”。这是对党的干部的政治要求。首先政治目的要清楚明白,要牢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其次政治头脑要清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生活的大幅提高,社会成分的不断变化,国外各种思潮的不断涌入和影响,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牢记建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队伍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带领人民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二,“正”。这强调的是党的干部的官德。党的干部要正气在身,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面对各种诱惑,要有原则,不徇情废公,不拿原则作交易;面对形形色色的考验,要敢于坚持原则,勇于负责,勇于作为。只有保持这样昂扬向上的正气和精神,才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政治考验和经济挫折,才能使我们的事业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不停留,有作为,向前进。

  第三,“廉”。这要求党的干部要为政以廉。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经济上清廉,不拿不占不贪,按党的原则和纪律为官行政,坚守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其次要求政治上清廉,坚定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为官一方不仅要造福人民,还要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防范用人腐败,使党的路线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不阳奉阴违,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到令行禁止,富有效率,富有成果。面对诱惑要算“三笔账”。一算利益账。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可以每月拿退休工资,享受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优厚待遇。细细算来,我们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应该十分珍惜。二算法纪账。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对待人、财、物问题,对待事关个人和家庭利益的问题,更要坚持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在张口的时候要想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伸手的时候要想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千万不要以为吃一点、拿一些、玩一下没关系。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三算良心账。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如果干部以权谋私,自己把自己打倒,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不仅丧失了为“官”之德,也违背了做人的良心。

  第四,“洁”。这强调领导干部做人的道德水准。要洁身自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加强品行修养,培养健康情趣,见贤思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要守住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

  2、正确践行公道正派

  第一,要公正立身。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一定要“心术正”,大公无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行为正”,严格遵守组工干部的行为规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在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作风正”,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当不正之风袭来时,敢于抵制和反对,不看脸色办事,不看背景用人,不受“来头”左右。

  第二,要公正处事。胡锦涛同志指出:“公道正派,廉洁清正,严于律己,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公道正派,必须坚持工作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重,坚持标准,任人唯贤,决不能拿原则作交易,拿原则送人情,拿原则换赏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绝不能在工作中掺杂个人的好恶,戴有色眼镜看人,感情用事。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关键是在选人用人上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做到坚持德才兼备、以品德为先用人,坚持注重实绩、以发展为要用人,坚持群众公认、以民意为本用人。

  第三,要公正待人。古人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讲的是赏罚公平的重要性。选贤任能,更需公平。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公正待人。要公开选拔干部,做到“出以公心,注重公论、维护公正、坚持公道、提高公信”,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碗水端平。要正确评价干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一标准,一个干部好坏不是一时一地一事能定性的,必须公平对待,正确评价:既要看到干部的长处,也要看到干部短处;既要看到干部的优点,也看到干部的不足;既要看到干部的优点,也看到干部不足;既要看八小时内,也要看八小时外;要看平时,也要看关键时期;既要看“实绩”、“显绩”也要看“潜绩”,既要看组织评价,也要看群众公论。要合理使用干部。“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全面真实地掌握干部的情况,根据各人的专长与特点,量才而授任,度能而施职,做到官适其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四,要生活正派 。一是看得穿。明于是非者敢涉是非之地,囿于得失者惑于得失之间。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曾国藩认为,古人修身的理论中,关键的一条是“不忮不求”。除去“忮”心和“求”心,方能获得成功。道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不因为你有知识、有地位而终止。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能够在宠辱面前神闲气定,必须经过长期的锤炼。二是想得透。世事常因心情而改变。同样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想开了,即可“是非窝里,人用嘴,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向后,”即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慈颜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懂此理便会多行善、多积德。中国传统倡导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养性,外王就是政治实践。人皆可为王。欲王者不可贪,贪一点,“王”就变为“玉”,成了玩物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明此道方知防纵欲、防无度。“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战胜自我,遇事才能想得透。三是忍得住。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要忍得住。“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领导干部的业余生活多样一点,本无可厚非,但应把握好度,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切勿大意。尤其不能降低格调,沉溺于声色犬马。须知“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乾谷”,“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得意的时候朋友认识你,失意的时候你认识朋友。”应慎重对待朋友交往,防止失去原则。领导干部应看重自己的责任、身价、健康,防止滋长奢靡之习。四是放得下。《红楼梦》中的妙玉认为范成大的两句诗最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有再多财富的人,最后都还是归于土。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权力、金钱、美色,最为人生考验之关键,能闯过这三关,则得大自在。这方面放下了,就能一身轻、一生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明代福建某知府针对行贿受贿,公开挂联警示:“宽一分则民可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宋代某县令在审判偷窃一文钱的金库保管小吏时说:“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领导干部既要能把握大势,又不应当忽略细节。“门上有针眼大的孔,就能进斗大的风。”“作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不便宜。”放得下,“致虚极”,就能够“守静笃”、担重任、获成功。
  3、正确践行廉洁本色

  第一,要风清气正。重要的工作岗位,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领导干部岗位重要,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是一些人“公关”的重点。领导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绝对不能犯糊涂,不能犯低级错误。要经得住考验,做到慎欲,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慎权,不当权力的奴隶;慎微,不让小节毁了大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第二,要干净干事。要克己奉公、清正廉明、两袖清风。要以党纪国法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功名禄心不动,灯红酒绿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歪风浊流冲不垮。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可怕。名节源于修养,境界升于内省,腐败止于正气。打倒自己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心存敬畏,多一点正气、少一点邪气,多一点满足、少一点贪心,多一点理智、少一点盲目,达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境界;要健全各项制度,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以制度管人管事。

  第三,要慎独慎微。《伶官传序》上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说的就是因忽视小恶而最终铸成大错的道理。组工干部若是平时不重视拂拭思想行为的尘埃,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到误入歧途之时早已积重难返。所以,领导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把紧关口,自觉抵制贪腐文化的侵蚀,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面对囊中羞涩要昂首做人,面对物质诱惑要等闲视之,才能保持一个领导干部的浩然正气,才能保持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 “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们当官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朱元璋的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千古难题:官员的保质期。蔬菜、水果、肉类、药品,都有保质期,人亦然、官亦然。《诗经》云:“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件事开始容易,做到最后却很难。官员要“长期保鲜”,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既要靠他律,更要靠自律。做人为官处事,要有准则,要有底线,不能打破,偶尔一次也不行。巴甫洛夫说:“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在看似正当的理由面前,需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万物之发端必于“一”。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而慎重地对待“一”,是严峻的考验,也可能是成功之要。

  第四,要秉公用权。 唐代柳宗元提出“官为民役”的命题,法国思想家卢梭有“主权在民”的思想,均强调当报民恩、为民办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人民授予的;权力是“公器”,使用方向是为公;权力运行应具有公众认可的规范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们党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权力,真心为民谋利益。领导权力是神圣的,同时又具有两重性,弄得不好还会出现异化。有人讲:“资本就像一只苍蝇,只要有肉,不管你打算拍死它或要药死它,它都会毫不犹豫地飞来。错不在苍蝇,也不在肉,而是看肉的人。”权力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慎言慎行。毛泽东曾赞赏诸葛亮一生谨慎,把“惟谨慎”与“成大事”联系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邓小平也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人民,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国外有一气象研究所敦促员工尽力完善工作的口号是:“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这都是出于对权力的高度责任和内心敬畏,而提出的自律要求。为官者、掌权者,一定要重修炼、戒贪欲。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控制得好,可以获得动力和财富;控制不好,既损人又害己。金钱不能带进坟墓,却能把人带进坟墓。古人讲:“给你送礼的人还没有离开,为你送葬的队伍已经出发了。”我们应当警惕。“万分廉洁只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为官不可贪婪。如果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这就不仅毁了官员本身,而且泯灭了大家本应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罗高说:“谁能够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虽然在世,却已经亲自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正确对待进退升降。有人讲,做人之难,从官场可窥见一斑:当不了官,难;当了官升不上去,难;由官而民,更难。因此,兰州五泉山公园有副对联:“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现在,面对个人的进退去留,有些同志总是心绪不宁,甚至无心工作,跑官要官,争权夺利。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应该说,为官也是事业的需要,但不能把当官看得过重,看成是惟一的出路。为官要凭素质、走正道,不投机钻营。跑来要来的官,当着有什么意思?能不能当官,不仅有个人素质问题,还有机遇问题。当下,官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班子建设的加强,结构比例的优化,年轻干部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人作出牺牲的。碰到了这种情况,应当想得通。花开自有花落时,万物都有始有终,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也是暂时的,离退休了,没权了,理当顺其自然、坦然对待、泰然处之。有进就有退,有上就有下,这是自然规律。为官需要有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内心有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照亮和温暖周围;内心若是一块冰,即使融化了,仍然是零度。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是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是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三、如何清正廉洁

  1、加强道德修养

  我国古代就有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把“立德”放在第一位。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德为先”。我们常说,有德有才方能办好事,有德无才办不了事,有才无德乱办事,无德无才只会坏大事,也是这个道理。讲道德、讲公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良知所在;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独、慎微、慎初,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去赢得人民的尊敬。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拒腐防变的需要。革命先烈夏明翰曾经说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前仆后继、舍生取义,就能抗住诱惑、保持廉洁;如果背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生死考验,则可能贪生怕死,背叛党和人民;面对改革开放的考验,则可能滥用权力,腐败变质。胡长清的堕落就印证了这一点。他对移居国外的子女说:“总有一天国内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不行就跑。”由于对党心怀异志,他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手段,大肆索贿,疯狂敛财,为自己谋求后路,一步一步沦为阶下囚。所以,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抗住各种腐败诱惑的锐利武器,做到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拒腐蚀、永不沾。

  第二,要保持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谿壑易填,人心难满”,但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却总是有限的。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人生只有三件东西是自己的,就是感情、身体和威望,其他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会感到海阔天空,就会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视各种诱惑为 “无物”,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发展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 “平常心”,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襟怀坦荡,泰然处之。一是要脚踏实地。要彻底抛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念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奢望,不勉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一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尽心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以优异工作成绩赢得。组织的信任。二是不消极攀比。面对自己职务的升迁去留,做到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在培养、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的过程中则要当好伯乐、甘为人梯,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踩着自己的肩膀登上更高处,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不得意忘形。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原则,严守操行,时刻牢记当官做人的准则,不摆架子,不耍威风,做到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作风民主、淡泊名利。
  第三,要坚持防微杜渐、恪守小节。一要慎微。出现小的问题和错误之后,不能让它积累和发展,由小错铸成大错。防止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一方面要靠组织批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靠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开展自我批评,真心实意地痛改前非。古语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几乎所有的腐败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的党员干部从最初的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拿一点开始,慢慢放松约束,滋长放任心理,在“温水”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正是这种 “小节无害”的思想,使一些人到头来小节没守住,大节也难保,滑向罪恶深渊。从胡长清、成克杰、李真等人的忏悔录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因为不能恪守小节而迈出走向罪恶的第一步,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的。陈毅同志讲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各级领导干部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而且要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做起,从那些最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把好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不义之财莫取,不当之利莫沾,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守住小节、防住底线,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要慎权。权力可以使人变得崇高,也可以使人走向堕落。我们每个领导者,都要有一颗平常的心,不要当了“芝麻官”就觉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强化公仆意识,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把自己置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样的境地,正确地谨慎地用好手中权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决摒弃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的观念和行为,使自己永远保持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本色。三要慎欲。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思想境界更高一些,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人民奋不顾身的工作”。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严格的纪律规范行为,不为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所动,顶住各种豪华“时髦”消费的诱惑,做到见钱不贪、见物不沾,见肴不馋,见色不迷。四要慎独。领导干部要在平时加强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任何时候都把个人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用党纪政纪和社会公德约束自己,务求做到单独行动时同生活在集体中一个样,任何时候都不越轨逾矩。慎独的另一方面的修养是领导干部不能过于独裁。领导干部心胸宽阔,仁厚待人,可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更多的支持者,做到让别人对你事事信任,别人才愿意和你打交道,愿意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甚至愿意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你,生活工作在这种人人互助、真诚关爱的环境之中,你才是个大赢家。五要慎恒。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握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持之以恒地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自己修养锻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基层领导干部。

  第四,要做到情趣健康、谨“爱”慎“好”。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共产党员做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大量事实表明,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把低级趣味视为潇洒。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更不能为了贪图享乐去 “傍大款”。总之,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反对贪图享受、骄奢淫逸,都要保持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2、要正确对待权力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拒腐防变、清正廉洁,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对待和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一,要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关键是如何认识权力。其一,要认清权力的来源。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什么,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等重要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有了 “底线”,就会在任何时候都不敢偏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之,如果仅仅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忘记了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忘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么滥用权力,搞权钱交易,贪图回报也就成了天经地义了。只有对权力的来源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多一份清醒、少一次后悔,有效防止手中的权力毁掉自己。其二,要认识到权力意味着责任。不管我们现在是什么岗位,都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的重担,担负着为一方老百姓造福的重任。如果尽不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失职,就会耽误大事。其三,要认识到权力是干事创业的舞台。我们的每位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有不同的权力,都有不同的干事舞台,只要干事都能得到组织和人民的认可。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小舞台,只有小演员”。无论官职大小,是主角还是配角,能不能演好,关键取决于个人能否在组织提供的舞台上认真唱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其四,要认识到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民把职务和权力给了我们,我们就只能兢兢业业为人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权力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决不能把权力当做为个人谋私的工具。特别是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权力越大,掌握的资源就越多,就更应该把党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用好。

  第二,要正确行使权力。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始终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一是要坚持为民用权,为民谋利。胡锦涛同志说过这么一番话: “是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造福还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合不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的分水岭。”领导干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行使权力必须牢记党的宗旨,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坚持秉公用权、依法行政。领导干部是代表人民掌握、运用权力的,所以党和人民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时候,客观上就向领导干部提出了必须公正用权的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秉公用权,要出以公心,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从而保证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不谋求个人私利。要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定办事、看问题、办事情公道正派;要坚持依法行政,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法、懂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力,严守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坚决反对只讲面子、不讲真理,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不良倾向。三是要坚持谨慎用权、科学决策。早在上世纪60年代,邓小平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 “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甚至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行使权力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如履薄冰、慎之又慎,通盘考虑,周密谋划,遵守权力使用的纪律规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讨论问题讲民主,决策问题讲程序,执行决议讲纪律,确保做出的每项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3、要自觉接受监督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拒绝监督的干部终究要犯错误”。大量的事实警示我们,拒绝监督是走上违法违纪道路的重要原因。许多堕落腐败走向犯罪者,后悔没有人事前提醒,如果在开始犯错误的时候有人提醒一下,也许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能否正确对待监督,能不能真诚接受监督是检验我们心胸是否宽广的分水岭、党性强弱的试金石,也是衡量我们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志。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敢于喊出 “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的口号,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一,要主动接受监督。一个人如果没有监督,就容易忘乎所以,容易犯错误。监督,正是防止一个人犯错误的重要手段。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容易忘乎所以,越容易犯错误,因而越需要监督。“一把手”在决策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决不能搞 “家长制”,毫不顾忌;绝不能奉行 “绝对权力”不受约束,一定要克服封建特权思想,把监督视为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树立勇于和乐于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出现错误和腐败。

  第二,要正确对待监督。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说话,总有一天要唱《霸王别姬》。”陈毅同志作诗述怀:“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来自群众的批评与监督是遏制腐败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诚恳接受群众监督的热情和勇气,要注意营造一种民主监督的气氛,努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第三,要积极参与监督。当前,党员干部中既有愿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又有敢不敢监督的问题。有的同志对参与监督顾虑重重。监督领导怕打击报复,监督同事怕伤感情,监督下级怕丢失选票,从而造成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从有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来说,监督是一种培养,是一种支持,是一种约束。从有利于事业的正常发展来说,监督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动力。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要正常开展,就要尽量不走弯路、不乱折腾,尤其是干部队伍不能出问题,做到这一点关键在加强监督。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监督还是对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最好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才会不避祸福、无私无畏,大胆地进行监督。

  4、要建立监督机制

  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自身的品德和操守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有好的制度、机制做保障。制度、机制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只有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才能促使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廉洁自律工作,始终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从我们这几年查办的一些案件中可以看出,很多腐败案件是由于体制、制度不健全、有漏洞而产生的,这也说明一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到位、严肃查处不到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监督,在制度建设上多下工夫,用制度管好权、管好人、管好事。

  第一,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把强化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中,一要突出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按照既体现先进性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到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三要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播放影视资料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第二,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认真执行,针对容易发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完善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强化制度管理的严密性,规范权力运作和行政行为,消除政策、制度、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杜绝产生腐败行为的条件。一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凡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干部任免以及其他应由集体讨论的重大事项,均应由集体讨论决定。二要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和台账管理,促进机关和工作人员廉政勤政。三要进一步规范机关人员的廉洁从政行为,严格执行中共中央、中央纪委制定的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要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要促进和保障各级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搞好监督的关键是要坚持 “一条主线”、加强 “两个重点”、搞好“三个结合”、发挥 “四个作用”。坚持 “一条主线”,就是以管钱、制权、用人为主线,把监督渗透于人、财、物管理、使用、调配的全过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加强 “两个重点”,就是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当前仍然要加强对管钱、管人、管物部门的监督;搞好 “三个结合”,就是搞好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的结合,搞好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搞好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结合;发挥 “四个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过程。

  第四,建立和完善查案惩处机制,保持对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面对当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的态势,一要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二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惩治腐败与保护党员干部权利并重,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加强纪检、审判、检察、公安等执纪执法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法律、纪律、经济处罚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办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三要发挥好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的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作者单位:湖南泸溪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