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三问”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8:58
“红楼三问”之
一部小说为何恁多谜团?
《红楼梦》的出现给后世带来了很多“麻烦”。它在用文化滋养读者时,为世人留下了很多难解之谜,更用其文化和谜团为一批文人学者提供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看客比芹痴,争品其中味”。感谢之前各种版本红楼的拍摄,尤为感谢“新红楼梦”,不论其品质如何,它在当下环境再次唤醒了大家对《红楼梦》、红楼文化的热忱,为大家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新契机,也就增加了红尘俗世忙碌人对传统文化的些许关注。
“曹雪芹”都是个谜

曹雪芹油画像
曹雪芹身世扑朔
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或芹溪处士,大约1724年生于南京(有1715年、1712年、1715年~1720年间的多种说法),逝于何年也有纷争。曹氏祖籍为如今的河北丰润(有说辽宁沈阳,有说辽宁辽阳,有说辽宁铁岭——也是众说纷纭)。先祖本是汉人,为多尔衮属下家奴,后归于正白旗。
红楼之谜不胜枚举
《红楼梦》在创作过程中就被亲友传抄借阅,乾隆中后期,“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伟元《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序言),这一方面反映出《红楼梦》的受欢迎程度,同时也给后人研究阅读《红楼梦》造成了无法理清的麻烦。
版本复杂的四个基本成因
一、曹雪芹的创作过程极其漫长,其间多次修改,直到作者去世,也没有完成定稿,还有一本分散失。而《红楼梦》的流传却是与创作同时进行的,因此造成抄本年代不一,文字互异;
二、传抄中的错误,当时传抄《红楼梦》不是用来研究版本,而是用来阅读,还有很多是用来“置庙市中”卖钱的,抄手文学水平也未必都很高,可以设想不可能进行认真地校对,再加上辗转传抄,错误累加。

1987年播出的《红楼梦》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为“红楼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后人主观改动,有些文字词句本来很好很通,抄者认为不好不通,于是任意加以窜改。
四、有的抄本不是从同一底本抄录的,因为在曹雪芹没有创作完成的时候,有的章回不全,抄手拿到这个本子,再从其他本子补全,还有可能抄手没有借到全套底本,而是从多个底本补配而成全书。
推荐阅读:
《红楼梦》版本概说
记忆中的“红楼梦中人”




页面:一士 编辑:山水星
热帖推介:
硬伤太多?新版《红楼梦》怎一个乱字了得!(组图)
经典败于细节!新《红楼梦》七宗罪挑战观众审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