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解析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3:04
人民日报:解析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
2010年09月13日 07:22:4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重庆大手笔建设公租房,最根本的一条理由是: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 资料图片
全国范围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配套制度完善正悄然加力,“公租房”正由生词变成“热词”。
在山城重庆,一个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计划已经启动。未来3年,全市将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这其中既有实体的工程建设,也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有人称其为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目前,全市公租房建设实际开工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安其居,才能乐其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住房保障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要让城乡老百姓都有房子住。”
“重庆模式”已经引发人们对于解决中国住房问题路径的诸多思考:其将为公租房建设与管理提供什么样的新经验,将为住房制度改革和完善带来什么样的新思路,将为民生改善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探索什么样的新模式?
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
——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被视作新一轮房改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积极探索
重庆大手笔建设公租房,最根本的一条理由是: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
近些年,“蜗居”、“蚁族”、“房奴”……这些热词的流行,暴露出我国住房体系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究竟是用“一条腿”还是“两条腿”走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居民实行福利分房制度,由于“僧多粥少”,人们忍受着筒子楼、大杂院、几代同居一室的窘迫。改革开放后,住房制度开始推行市场化改革,1998年后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住房发展迅速,人们又享受着住房面积扩大、条件改善的欣喜。
然而,近些年来部分城市房价过高,而保障性住房这条“腿”又有点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面不到总人口的5%,加上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等,也量小面窄,只能小范围“救急”,尚难大面积“保障”。特别是“夹心层”,既买不起商品房,也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处在住房体系“空白区”。实践证明,住房供应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单轨制”都难以解决实际需求,用“两条腿”走路是必然的选择。
更有专家指出,从全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集中,住房问题就成为一个最核心、也最难处理的问题,解决不好将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甚至成为社会一个长期的不稳定因素。住房问题事关全局,其“不可承受之重”将可能变成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积极探索城市住房供应‘双轨制’,对住房制度进行必要完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介绍说,重庆的基本思路是:3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并对高端商品房和投机性炒房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
在重庆设计的“双轨制”中,公租房建设是最关键的一环。重庆未来若干年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从今年起的3年内每年建设1000万平方米。后几年视社会需求再建1000万平方米或更多面积的公租房。今年2月28日,中国传统农历元宵节,重庆首片公租房正式开工,拉开大规模公租房建设序幕。
业内专家认为,重庆大规模推出公租房,实际上可以视为住房体制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也是对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推进城乡统筹的一次积极探索。
搜索更多租房 的新闻
城乡统筹的“重庆模式”有望撬动万亿投资
公租房重庆模式:能否复制?是否顶用?
千万人口身份转换“重庆模式”有望撬动万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