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是如何见证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6:11
          刘谦在开始变魔术时总要说一句“再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无它,只因奇迹是一切生命都所期盼的,人们总想从每个奇迹中去探寻这其中的奥秘,以使自已也能去亲自见证奇迹。
  半个多世纪之前,在中国就诞生了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发生,促使了新中国的建立,这奇迹就是中外众知的《淮海战役》。这所以称这场战争为奇迹,因为这同样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击强的伟大魔术,那么在这场伟大魔术中是如何见证这一切奇迹的呢?我们不妨先抛开政治,民生等重大问题,以纯技术的角度去见证这一奇迹。
  先来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
  战争嘛,打的就是人和装备,这是耗材,自当多多益善。史料上说当时我军参战部队为中野和华野共60万人,而国民党军则达80万人,双方之间的装备更要比人员上的差距要来的更大些,国民党军已是清一色的美色装备,在当时以可说达到了一流,而我们虽比抗日时有了相当的改善,但缺少重装备和远程打击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也是创造奇迹的根本条件,否则,以多胜少那就是常情而不是奇迹了。双方的实力对比一目了然,战争又不是刘谦的魔术,战争是实实在在的,它自有其规律性,那魔术又从何变的呢?我认为以下这几方面应可看出这其中奥秘。
  1主观能动性
  这是最重要的,它超出一切的因素。从中外历史上看任何一场战争,这都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是先决条件。国民党军虽实力占优,但却只会龟缩一团,而毫无进攻欲望,盲目的等待解放军的进攻,足可见其主观能动性之差。而解放军虽实力稍逊,但兵力部署机动性强,处于随时可以机动出击的良好准备状态上,这足可见我军大大地拥有创造奇迹最重要的条件“主观能动性”了。为何造成这一现象呢?众所周知,一个是健康向上的团队,一个却是腐烂变质的团队,所以战争没开始,输赢在许多有见识的人当中就以了然。
  2战争的技术问题
  战争说难很难说易也易,因为它有规律性。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谁能得到最多的后勤保障,看谁先摧毁对方的后勤保障。国民党军虽达80万之众,但他们的后勤工作却受困自身,80万人的日常吃喝及弹药补充这可是头等大事,总兵力达80万的国民党军要从自身抽出多少兵力去维护保障这后勤工作呢?这决不会是少数。相反我军却没这一后顾之忧,全军地补障工作全由地方完成,不用去多介绍什么,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1:9是什么概念?第一次海湾战争时,美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也不过是1:7,7个人保障1个战斗人员。所以从严格讲,我军总军力至少达到560万之众,而其中作战部队才是60万,远远超出了国民党军的总兵力。
  而至于双方摧毁对方的交通线上来看,我军处于机动应敌,切割敌军交通线是我军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在着重贯彻实施中。而国民党军是如何做的呢?他们不敢派出战斗队去切断我军的交通线,而只是一味依赖轰炸机去打击,以当时的轰炸技术和能力上看,这能有多大作为,虽能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却根本对大局无从影响,徒增仇恨罢了。
  3,情报问题
  情报问题是最离谱的又一重要问题,我军对敌军的部署行动路线一一所知,而敌军却连我主力部队在哪都不知道,在一场大决战中出现这样的情景真可谓是奇迹了,这几呼是闻所未闻。接触对方,咬住对方伺机出击,这可是一个军人的必修理,何况堂堂的整个国军机构呢。这简直不是在进行一场对双方命运都至关重要的决战,而是在玩《三国群英传2》的电脑游戏。
  4,不得不说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都很迷惑,也一直相信这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是什么呢?那就是华野部把黄百韬兵团包围在碾庄,中野部把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把杜聿明集团包围在陈官庄地区,并最终一一歼灭,那么这三个地方的老百姓呢?从国民党被围的兵力上来看,老百姓应还是不少的,在围歼战役中双方子弹火炮又不长眼睛的。如老百姓没走那能活下来的人决不会太多,可最终没见其伤亡数字。如这些人事前撤走了,那又是谁下的命令,谁又是如此伟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