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食虽同源,但各有专攻;食能养人,药乃治病(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1:26

食疗有用也有限,治病不能单靠食疗

食物不等同于药物,各有侧重点

现在人们有这么一种误区,一听说某种食物对某种疾病有效,便拼命地吃,恨不得天天霸着这种食物不放。举一个例子吧!我们都知道苦瓜有降血糖的作用,你看吧!不少人便一天三顿吃苦瓜,认为苦瓜吃得越多,这血糖就降得愈快。

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了。苦瓜再怎么神奇,但终究只是食物,不是治病的特效药,如果不及时治疗,日常生活也不加以注意的话,即便吃再多的苦瓜也没有用。我们都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实这也完全可以运用到药物上,当身体对某种营养的需求达到某一标准的时候,再补充,就有可能成了“毒”或是成“害”了。退一步说无论是谁,再怎么爱吃苦瓜,如果一天三顿连番轰炸,相信也坚持不了几天。当然,平时经常吃点苦瓜来调理一下,对于糖尿病来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如果把它当成灵丹妙药就是大错特错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苦瓜性寒,吃多了还伤胃,就算吃也不能空腹食用。

其实不仅仅是糖尿病,像传闻说吃芹菜可以治疗高血压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成天吃芹菜的高血压患者不也没有好吗?食物只是食物,即便有药性,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没有必要整天抓着不放。吃多了,反而会受其害。

生病不等同于养生,得从药物入手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了,中医不是常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吗?你为什么却说食补没有用。我没说食补没用,只是说不能将其当成药物来看。“药补不如食补”,其实是对养生来说的。对于健康人来说,也许身体会有一些小的偏颇,那么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食物来纠正,以达到阴阳的平衡。什么是生病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阴阳偏颇过大,这个时候再靠食物来纠正,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得加大火力用药了。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一有病就立马想起食疗,如果一味相信食疗,很可能会贻误病情。

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药食同源,但是对疾病本身来说,还是药物效果比较好,所以不要把眼光一直都放在食物上,该用药的时候还得用药。

要想疾病“斩草除根”,食疗断后是良方

对疾病,不可“赶尽杀绝”

《黄帝内经》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生病的时候没有必要非得把病治得痊愈才算好,用大毒治病好到六成就差不多了。用常毒治病好到七成就行了,用小毒治病好到八成就行了,用无毒平缓的药物治病去掉九成就行了,最后用食物来恢复体内的正气。如果用药过度,反而会使正气受伤。在中医上这叫“中病即止”,如果非得把病全治好了才停药,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其他药源性疾病。因为病本身是有积蓄量的,就像蓄洪一样,当水量超过大坝,而我们没有采取泄洪措施时,就很容易暴发洪水。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身体里所含药物的“毒”超过一定标准时,身体承受不住了,自然会引发新一轮的疾病。

人们生病这么急迫地想要痊愈。却忘了药物过量也可能是我们生病的罪魁祸首。《汉书》中也曾这么说过:“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说,生了病不去治疗,相当于中等水平大夫的治疗效果,间接说明了过于治疗反而会“坏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疾病呢?老祖宗曾经说过:“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早晚都会死的,只不过有的死于老,有的死于病,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人为甚,故圣人悯之,而医药兴。”圣人生怕出现这种现象,于是便创造了医药,于是医学便发达了。“所医药兴闻天下之人,又不死于病,而死于医药”,也就是说虽然有了医药可以救人性命,然而很多人却并不是因为疾病而死,而是死于医药,于是“智者顺其然,固曰病而不药得中医”,就是你病了不一定用药,注意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