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蟓 蒂蛀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9:43

荔枝蝽蟓 蒂蛀虫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y)
1985年以前中外的文献书刊均称蛀蒂虫为荔枝爻纹细蛾,与可可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 Snell. 混淆。后经英国细蛾科分类专家定正拉丁文学名,中文名仍沿用荔枝蛀蒂虫。

为害情况:  幼虫在果实膨大期钻蛀果核,导致落果;果壳着色后果熟期,种核坚硬,则仅蛀食种柄,遗留虫粪于果蒂,影响品质。早熟种三月红等抽穗期幼虫也钻蛀花穗嫩茎致顶端枯死;采后抽梢期则钻蛀嫩茎、小叶叶柄或新叶中脉。(其间种群数量陡降,影响不大。)

形态特征:  成虫 为小形细长的蛾子,体长4—5毫米,翅展9—11毫米,体表灰黑色,腹部腹面白色,触角丝状,倍于体长。前翅灰黑色狭长,静止时并拢于体背,左右两翅翅面有两度曲折的白色条纹,相接似爻字纹,后翅灰黑色细长如剑,缘毛甚长,后缘的缘毛长约为翅宽的4倍。前翅最未端的桔黄色区有三个银白色光泽斑,成虫这一特征可与只蛀食幼叶中脉但不蛀果的近缘种尖细蛾(Conopomorpha litchielle Bradly)相区别。

卵  单个散产于果壳龟裂片缝间,直径仅0.2—0.3毫米,肉眼隐约可见。放大镜下可见呈扁圆形、半透明、黄白色。

幼虫  扁筒形,除三对胸足外,腹部第三、四、五节及第十腹节各具足1对,第六腹节的腹足退化。这一特点是细蛾科幼虫与其它蛀果、蛀梢的卷蛾科、亥麦蛾等幼虫的主要区别。幼虫蛀食果核、果蒂者体色乳白,幼虫蛀梢者体色淡绿。

蛹  化于果穗附近的叶面上,外表覆有白色、椭圆形、扁平膜状丝质薄茧。蛹体为被蛹,淡黄色,羽化前变灰黑色。如已羽化,尚可见蛹衣半露于茧外。

发生特点  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发生10—11个世代,重叠出现。幼虫依品种熟期先后,自第二次落果后期开始入侵果核,至果实着色熟期只蛀果蒂。为害果实,一个世代历期21—24天,其中卵期2—2.5天,幼虫期7—8天,蛹期8—9天,成虫产卵前期3—4天。雄虫寿命5—9天,雌虫寿命6—16天,一般13天。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内或早熟品种花穗近顶轴内越冬。因营养关系种群数量不高。幼虫孵化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果核,又无转果习性,直至老熟才出外化蛹,因此果期杀虫剂对幼虫难起作用,防治上难度较大。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静伏于寄主树冠内枝条上,极少发现在叶上,受惊时作短暂飞舞即复栖息原树,除采果后依品种熟期转移为害外,很少远飞。

种群数量变动情况有随各品种果实膨大期始陡升至采果后陡降现象。因幼虫以果核为营养者,其茧大蛹重,羽化出的成虫繁殖力强,平均产卵量约160±粒;而采果后只能以蛀食梢髓为营养的幼虫其茧小蛹轻,日后羽化的成虫一般产卵量在十余粒以内。且梢期的幼虫被天敌消灭的机会多,故出现种群数量陡升陡降现象。调查研究在妃子笑种果实上发育一代可增30倍左右。寄生性天敌有2种,卵—幼虫跨期寄生蜂,果期主要是甲腹茧蜂,梢期以蒂蛀蛾白茧蜂寄生率高;捕食性天敌的捕食率及病原微生物作用不高。

防治方法:  由于蒂蛀虫的种群数量有随果实发育至采后陡升陡降的特点;生活习性上幼虫又有孵化是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核内一直生活至老熟,不转果,难以触杀的难点,因此防治上重点在果期世代,化学防治重点在产卵前的成虫。采果后,种群繁殖力下降,天敌自然控制作用高,一般不宜使用药剂防治,以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杀伤果园天敌种群,引发其它次要害虫的发生危害。具体措施:

1、物理防治  套袋法 近年栽培上用无纺布套袋妃子笑、三月红、黑叶等品种的果穗,有提高品质、果壳着色之效,可结合防治病虫减少春后虫源,具体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喷布防蛀蒂虫及防霜疫霉农药再套袋,既保果又减少虫源扩散。但对糯米糍品种不适用,会增加酸度及裂果。

2、农业技术  适时攻放秋梢、控冬梢,短截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等花穗,可减少越冬虫源。

3、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灭幼脲1000—2000倍液,或混合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印楝乳油、桉叶乙醇提取物对产卵有避忌作用;生物农药BT(苏云金杆菌)按出厂产品含菌量指导稀释浓度。25%杀虫双500倍混合90%结晶敌百虫800倍,根据预测预报在成虫羽化期产卵前的午后、傍晚重点喷布果穗及其附近枝叶,均有良好保果效果,对天敌影响很小,对人畜、寄生性天敌也小。菊酯类及高效剧毒的有机磷制剂杀虫效果虽高但对天敌杀伤大,不宜选用。

预测预报可根据采蛹观察羽化进度36—40%时喷药,也可按期距法测报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期距测报方法:上一代成虫羽化始盛期+卵历期+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施药适期

俗称臭屁虫或金背,也有称其若虫为红衫仔。是荔枝、龙眼园中最普遍发生为害的害虫。

为害情况: 成虫、若虫刺吸幼果果柄、花穗,导致落花落果,刺吸嫩梢可致萎蔫,大量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尤以三龄后的若虫危害大。成、若虫遇惊扰时均能射出臭液,臭液射在嫩叶、花穗、果壳上可致局部枯焦,臭液触及人体皮肤,引起辣痛,特别是伤及眼睛,切勿搓揉,可即用清水冲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形较大,盾状,黄褐色,腹面敷有白色蜡粉,但越冬后经交尾的旧成虫蜡粉残缺。当6、7月新旧成虫并存时,可据此区分去年的旧成虫与当年羽化的新成虫。卵  近圆桶形,多淡绿色,少数黄色,随着胚胎发育渐变灰褐色。通常14粒一起排列成块于叶片背面。若虫  共历5龄。一龄若虫椭圆形,初孵时鲜红色,渐变深蓝色,复眼深红色;二龄后体变长方形,橙红色,边缘灰黑色;三龄虫的胸部背面隐约可见翅芽,四龄时翅芽明显可见;五龄时体色较前各龄略浅,翅芽更长,将羽化时体披较厚的白色蜡粉。

发生特点:  一年只发生一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虫越冬于树冠较浓密的背风面叶丛中,至翌年3月春分前后恢复活动,在新梢、花穗上取食交尾。1—2天后即开始产卵,4—5月是产卵盛期。雌虫一生可产卵5—10块,每块14粒。卵期长短与气温负相关,一般为7—19天。

4月初若虫陆续孵化,数小时后分散取食, 6月间陆续羽化为新成虫,同期去年越冬的旧成虫,亦于此时相继陆续死去。7、8月以后,新成虫多见于新梢多发的树上刺吸汁液补充营养,准备过冬。三龄前的若虫和越冬后性成熟的旧成虫抗药性弱;三龄后的若虫及性未成熟的成虫抗药性强。

防治方法

(1)在春分前后勤巡果园,发现荔枝蝽蟓开始交尾时,即组织全面喷敌百虫500—800倍,杀死成虫于产卵前。花果多的植株,掌握在若虫三龄前再喷药一次。

或用生物防治取代化学防治(2)发现荔枝蝽蟓开始产卵时即散放预先定购的卵寄生蜂—平腹小蜂。还可保护跳小蜂等各类天敌昆虫。

(3)人工摘除卵块,置于果园中寄生蜂保护器中(大容器中放水滴油,中置小容盛放卵块,让孵出的蝽蟓若虫爬行跌落水中淹死,而寄生蜂可飞回果园中发挥作用)。此法特别适用于新植果园的低矮植株。

(4)利用若虫的假死性,可用自行制作的竹竿网兜,捕杀若虫,或扫落若虫于地面紧接着歼杀之。

(5)冬季气温低于10℃时,可选越冬成虫比较集中的树冠浓密植株,突然大力用竹竿敲击,震落因冷冻麻痹而落地面的成虫,即聚而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