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从知青到卫生部长-文章-世界华人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0:54
陈竺:从知青到卫生部长
2009-01-19 11:08:11  作者: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在信丰的知青生活


    2007年6月29日,陈竺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这是35年来继科技部部长万钢之后,第二位担任国家部委正职的非中共人士。从一名知青到现今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其中在江西信丰当知青的3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信丰县山香村老圳头小组有一间土坯房,房子墙壁上还留有一些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时的标语,这就是陈竺当年住的房子。
    “农村生活是枯燥无味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干活、吃饭、睡觉——一日三部曲。”村民江道富说,当年陈竺做完农活后,喜欢独自一人在房子的小阁楼里看书,很少和别人闲聊。在这里,读书成了陈竺平淡知青生活中的调料。
    江道富回忆道,1970年5月中旬,陈竺和另外4名青年作为第二批知青来到山香村老圳头小队(现叫老圳头小组)插队落户。陈竺给群众印象最深的是,每逢收工后,就立即捧起书本呆在家里看,常常是就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就会起来读英语,随后就参加劳动。
    当年曾和陈竺住在一起的知青沈立(现就职於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这样评价陈竺:他对学习有一股孜孜不倦的精神。“双抢”的时候,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要出工,晚上要到七八点钟才能收工,但他仍坚持每晚在蚊帐里学习几个小时。“我们五个知青中,他的蚊帐熏得最黑,有一次差点烧着了。”
    陈竺的英语非常流利,语言逻辑非常严密。当年和他在一起的知情者称,这都与他早年努力学习英语有很大关系。“陈竺学英语时的精神真令我佩服。”沈立感叹道,当时在农村学习英语,条件非常艰苦。陈竺总是见缝插针地找机会和其他知青用英语对话。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用英语给父母写信,然后由父母(父母英语水平比较高)逐字逐句地修改,再寄回来。他的这种“笨”方法,坚持了两年多。
    沈立说,陈竺在当知青时,不仅注重学习医学知识,而且还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这对於他开阔视野有很大帮助。他认为,陈竺能当上卫生部部长,与他早年的不懈努力、博览群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与陈竺相识近二十年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李宏为眼里,陈竺是一个非常有领导才能的人,注重团队合作。“这在他当知青时就体现出来了。”江道富说,当时陈竺和另外4名知青是同吃同住同劳动,生活上肯定有些小摩擦,但每次陈竺都会主动去调解。
    沈立介绍道,他们是实行轮流值班,即每天安排一个知青值班,负责挑水做饭,其他4名知青则外出劳动。可是有一次,有一名知青起床太晚了,等他们4人劳动回来,又累又饿,发现这名知青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气就不打一处来。一些人说了些不中听的话,双方发生了争吵。陈竺知道后,马上去调解,並主动承担起了当天的值班任务。
    沈立说,他们5名知青中有4名是同班同学(包括陈竺),平时是无话不谈。但陈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非常严谨。他平时不会轻易和别人开玩笑,即使开玩笑,他也会非常注意分寸的。
    陈竺不仅善於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乐於助人。该村一位江姓村民说,知青在田里劳动累了,一般会到田埂上歇息片刻。可他却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回到住处,将冷水和西瓜亲自送到劳动现场,为同伴送去一片清凉。
    陈竺处处为他人着想,体现在他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据村民江承清介绍,当时各小队出工时,每次都要队长吹哨子召集知青,可是有时候仍无法通知到所有人。陈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赶紧写信给远在上海的家人,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从此,只要一放收音机,知青就知道出工的时间到了,从此再也没有耽误过出工,还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而陈竺等5名知青留给村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算“千里寄钉子建仓库”。谈起这件事情,不少村民深有感叹。
    据村民们介绍,当时,山香村准备修建一间仓库,仓库的地基都已经打好了,可是由於当地钉子供应非常紧张,不得不停工。陈竺就和知青们一起商量,让家人在上海排队购买。由於当时物资短缺,上海市民一年也只能买到极少量的钉子。於是,他们的家人就分多次寄来钉子。最后,终於凑齐了修建仓库的钉子。
    1973年11月,陈竺离开信丰时,当地群众以不同形式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陈竺临走时,木匠师傅江锦明特意连夜赶做了一个樟木箱(在当地象征着丰衣足食)送给他,以作纪念。一些村民还赠送了笋乾。
    在离别当天,一位郭姓村民把陈竺的行李从山香村一直挑到铁石口圩镇上,步行了二十多里路,连脚都磨出了血泡。后来,陈竺还来过信丰,多方打听这位好心的村民,可是这位郭姓村民已离开了人世。
    “其实,我是当年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中的普通一个。”自16岁从上海到江西插队落户,陈竺有整整5年时间一直呆在农村。回顾那段经历,陈竺曾说,知青生活加深了他对农民的感情。同时,也使他切身体会到,“修地球光靠热情是修不好的,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知识和文化” 。


从赤脚医生到卫校学生


    作为成就卓著的医学专家,陈竺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之前,还担任了七年中国科学院分管国际合作局和生物技术局的副院长。陈竺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是从他迈入原上饶地区卫生学校现上饶卫生学校那一天开始的。
    一身旧军装,夏天穿塑料凉鞋,冬天穿解放鞋,这是陈竺在就读原上饶地区卫校时留给班主任华柏春老师心中最深的印象。
    1973年底到1975年上半年,陈竺在江西横峰县凭着自学成为一名赤脚医生,由於他表现突出,横峰县武装部一名负责人推荐他到原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学习。中等的个头、平实的为人,华老说,一开始陈竺並没有给他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这个衣着朴素的学生逐渐显露出执著的求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开始令他刮目相看。
    华老师回忆说,陈竺进入卫校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好学的他被同学们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每天清晨五六点钟,陈竺总是带上收音机来到学校后山,自学英语、法语。当时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陈竺遇到不懂的地方,经常主动找懂英语的老师请教。
    华老师的夫人林久如回忆道,她曾担任陈竺的五官科老师,她印象最深的是陈竺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学习上,自己勤学之余还非常乐於帮助在学习上感到吃力的同学。有一次晚上11点多钟经过陈竺的寝室时,她还看到陈竺在认真地辅导同学做作业。毕业那年,陈竺被原上饶地区卫生学校留校任教。1978年,陈竺在六百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弟子。
    陈竺多才多艺,他喜欢拉小提琴和画画,还写得一手好字,会写多种字体的他经常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显露身手。
    林久如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当时刚从余江搬到上饶,缺乏教学用具,这时陈竺主动提出帮林久如老师制作一套五官科和眼科的教学图表。陈竺完全是依照教科书上的小图,一笔一笔地在大白纸上画出图像,並用工工整整的字标上图表说明。二十余张图表花去了陈竺很多个休息日,像是印刷厂里印出来的一样。后来,这套图表一直被林老师当做教学用具用了十余年时间。
    当年与陈竺在同一个学习小组的秦鸣回忆说,陈竺是一个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人,与陈竺在一起的时候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她都不由得从心底里佩服他。那是1976年发生在上饶县的一件事。当时陈竺学习小组“临床开门办学”来到了上饶县华坛山卫生院,一名新生儿刚刚出生不久就窒息了,因为缺乏医疗器械,陈竺毫不犹豫地趴下身,口对口地帮婴儿吸羊水,直到把婴儿抢救过来。


新任部长的政坛之路


    从履历来看,陈竺和万钢多有相似之处:知青的经历,海外留学背景,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权威地位。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主任金安平注意到,他们两人都有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归来人员主要还是进入技术岗位,真正进入政权层面的並不多见”。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也表示,“国际化的视野是陈竺和万钢很大的优势”,高层已经意识到中国政府需要更多可以与国际社会对话的官员亮相政坛,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国际声誉的陈竺与万钢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陈竺为高层所熟知也非一日之事。从1996年8月开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中南海共举办了22次科技知识讲座,陈竺正是主讲人之一。2007年2月14日,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共议国事。座谈会上,无党派代表人士陈竺曾发言。同样,卫生部对出身医学家庭的陈竺也並不陌生。2002年10月25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考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时,陈竺陪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李宏为说,陈竺和黄洁夫都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
    金安平称,对於卫生部这样的技术型部门,专业履历完美、拥有十多个世界级头衔的陈竺当然是合适人选,“並且他也符合中央关於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中配备非党人士的精神”。■
  (《华商》杂志社综合《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新京报》等)


陈竺简介


    陈竺生於1953年,江苏镇江人。无党派,研究生学历,科学博士。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竺1970年参加工作,1970年4月至1975年10月为江西省信丰县、横峰县插队知青,1975年10月至1977年11月在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学习,随后任该校内科教研组教师。
  1978年9月至1981年9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血液病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9年7月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外籍住院医师,攻读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博士学位,后做博士后研究。
  1989年7月至1993年8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与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1993年8月至1995年10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10月至1998年5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5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10月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article/show.php?itemid=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