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经》到《财经国家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36:08

从《财经》到《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虎友推荐 来源:WWW.InterHoo.Com   类型:HOT! ,      2009-11-3 11:03:40 点击881次

新华社内部《调研参考》2009年9月8日第9期发表了《财经国家周刊》筹备组的调研报告。在《财经》高管团队出走的前后,《财经国家周刊》的高调出现只是一个巧合?还是背后另有隐情?无论如何可以作为胡舒立高管团队出走的另一重要背景进行解读。且看他们是如何评价、批判竞争对手的。


《财经国家周刊》已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为确定内容定位,市场竞争策略,筹备组走访了30多家国家决策部门、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和部分财经传媒界人士。经过这一轮调研,筹备组对将要创刊的《财经国家周刊》的定位、产品形态以及对手的优势、软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如何实现“高点起步”、“高强度打开市场”、“闪亮登场”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现将调研中的阶段性思考整理如下:

《财经国际周刊》的主要竞争伙伴是《财经》、《财经》的长处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其软肋也十分明显。



前面几期调研参考已分别对《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期重点对我们今后的主要竞争伙伴《财经》进行分析。

从筹备组走访的机构看,《财经》在不为何高端人群中确实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经济口部委的一些官员对《财经》比较关注,赞之者弹之者都有,对其评价分野十分鲜明。《财经》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财经界的一些人士习惯于看《财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

1、《财经》经常会透露“内幕消息”。《财经》的一些“内幕消息”对不少高端读者具有吸引力。一些部委官员认为,不知道《财经》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的“内部情报”,但我们在与公安系统高层人士座谈时,他认为,《财经》的“内部情况”,其实准确度很差,并“不具备参考性”,但他也同时认为,一些“内幕消息”至少在题目上会吸引人关注,而《财经》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关注”,或者说《财经》在刻意制造这种“关注。



2、《财经》以西方价值坐标和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视角观察中国经济问题、社会现象,契合了国内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基石一些不同意《财经》财经立场和试点的高端读者,也愿意从《财经》中寻找“另外的视角”,以便于对照性思考问题。



3、《财经》创刊十年,基本上形成了品牌优势,并且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国家观察中国新闻开放的一个风向标。在某种程度上,“大胆”成其品牌的一部分,也是一些读者对它的阅读期待。目前,《财经》也认识到,读者的期待有时是一个陷阱,所以,现在的《财经》,揭黑力度已不似当年。



4、《财经》抓住了中国社会利益所求多元化的契机,使自己成为代表某种利益群体的符号性媒体。对次,国家外汇管理局一位高层人士分析说,如果某领导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了,在人们眼里就是一篇文件,而在《财经》上发了,人们就不会当文件看了。《财经》的这种“在野身份”,在中国转型期成为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



《财经国家周刊》筹备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财经》在积累其优势的同时,其劣势与软肋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1、《财经》的价值观已越来越成为其负担和“枷锁”。如前所述,《财经》是以西方的价值体系为基本坐标来报道和分析问题的,其对这种价值体系的 坚持已到了偏执的地步。如某部委一位领导告诉我们说,《财经》事实上“有骨子里坚持要将现有经济制度全部打烂,再换成西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有意在国家与民间、国有与民有、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模式之间,制造一种对立和撕裂。”



《财经》的这种价值观,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走入了一个“窄胡同”。如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有一段时间,《财经》并不愿意正视这种现实,在一开始还为美国引发危机的责任进行开脱。《财经》审视中国崛起模式的判断体系会让其越来越遭遇尴尬的境地,也会越来越遭遇熟悉中国国情的高端人士的质疑。



一些高端读者曾多次在网上发表文章抨击《财经》,认为《财经》十年来对海外利益集团“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不断唱衰中国产业的发展机制,使得民族产业一直在“发展与自卑”中徘徊,变相给海外机构“抄底”中国支柱产业提供舆论支持。有些民间舆论还将《财经》视为中国民族产业难以强身壮体的“舆论祸首”,认为应该好好追讨《财经》近几年对民族产业的心理摧残。



2、以“揭黑”为主要办刊思想的《财经》给人的品牌印象是一个“摧毁者”而不是一个“建设者”。这体现在其刊物的内容定位上,尽管《财经》近几年开始注意其内容定位的稳定性,但是一遇有热点事件,《财经》就常以一种偏激的态度进行“深入报道”。

这些“揭黑”报道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报道内容一味地向“揭黑”的倾斜,影响了其对中国核心问题的关注,也影响了其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主流力量、主流思维、主流决策的判断。


在我们与国内10位知名经济学者座谈时,他们大都认为,《财经》是“一本面向过去的杂志,它关注的是旧体制或新旧转轨时留下的……而较少关注中国发展过程中新元素、新力量。”他们提出:“《财经国家周刊》要成为一本面向未来的杂志,关注的应是给中国带来活力的新元素。如果说《财经》兴趣在于“破”,《财经国家周刊》的旨趣则在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