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众论]鲁迅大撤退的背后真相更可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1:57
作者:郝天喜  发表日期:2010-9-9 11:05:00     
   开学之际,各地教材大换血,教材理应与时俱进,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对。但此次教材却因删除大量经典文章受争议,尤其是文化巨人鲁迅《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的被删除引来一波争论高潮。早就耳闻去鲁迅化,此次猛烈的教材大删除,更是把这一呼吁捧在了话头。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鲁迅已经过时了。这样说没错,鲁迅确实是过时了,他已经是一个远去的历史老人,他的生命力能延续到今天,是他在文学上留下的经典巨作。
  
   曾几何时,我们从鲁迅文章中读出来太多对成长启迪的东西。鲁迅的文章太艰涩,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鲁迅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已经行不通,这一点特别对于初高中90后身上体会的尤为明显,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他们有了自己的信仰,朝圣谁,膜拜谁的思想,已经不是几篇文章能说明问题的。从各种舆论声音中不难发现,为删减鲁迅经典作品奋笔疾呼的恰恰不是那些学习教材的学生,大多都是一些文化学者。这样以来,鲁迅大撤退现象就不单单是教材更新这样的课题了,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对这个时代而言,更是一个挑战。鲁迅大撤退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我想不是鲁迅的远去,而是人们对于鲁迅精神的追求迷失。被删减的文章说明不了什么,作为一个文化巨人,在历史上有过如此重大的作用如今却被人们淡忘,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鲁迅的这些经典文章被删除了。不妨先看看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吧.《药》讲的是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赞赏的是革命者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阿Q正传》则揭露的是贫困农民的落后和愚昧,《记念刘和珍君》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显然,鲁迅的文章中我们学到的是一种革命精神,在现时代则是一种爱国情怀。这些文章被删除了,人们都深思是不是这是对爱国精神的亵渎。但从整个过程来看恰恰不是如此。因为从争议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删减的说辞另有一套。不少人觉得药被删除是因为里头的“人血馒头”,阿Q的“愚钝”也让他难逃一劫,更引人深思的是刘和珍君的牺牲值不值得“提倡”。在不少人看来,人血馒头的出现对青少年思想影响不好,阿Q的愚钝更是对文化知识教育的一种嘲讽,很少有人能人能往精神升华的一面考虑。或许是现在人太浮躁,或许是因为社会压力太紧迫,人人都在为生计奔波,很少有人会把心思放在读书后的精神陶冶上。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到底能读出什么,现代人的精神底线到底蜕化到哪一层,让人心忧。
  
   鲁迅文章的大撤退,是因为来的太猛烈,才引来众多人的深思,倘若不是这样,只是慢慢地在教材中消失,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呢。当我们都习惯不再以读鲁迅为必须的时候,多少人还会在意鲁迅的消失呢。何况教材对鲁迅文章的删减也没必要上升到鲁迅文章大撤退的境地,教材里没了,闲暇来拿鲁迅文章来品有何不可?倘若做到这样,还存在鲁迅文章大撤退的后怕么?来自文化学者的忧心,我们很懂。大凡做文化的人或多或少都受过鲁迅精神的熏陶。但,这只是他们,现在的初高中生,都在追时尚,赶时髦,崇拜青春文学,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教材的含义。会以学习鲁迅的艰涩文章中的“革命”精神来升级自己的爱国情怀么?把此种高尚的精神放在教材中进行一种灌输式的思想强塞就能解决问题么?除教材之外,有多少人会拿来鲁迅文章一读呢?不能,显然不能,回答是坚决的。这样看来,从教材对鲁迅文章的删除,联想到鲁迅大撤退,乃至去鲁迅化,不只是教材、教育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