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撤退"为何会引发沸腾民怨?( 罗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8:43:41

这几天,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平面媒体上,鲁迅从中学课本"大撤退"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从各方的发言来看,痛批“倒鲁派”的言论占据上风。这一点,恐怕令那些想与时俱进的教材“革新派”们始料不及,在他们看来,可能有点好心办坏事,改革遇阻力的“英雄失路”之叹。

说实话,作为挺鲁派的一员,我并不是反对教材要改革,我认为只是方法不对。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鲁迅之所经成为鲁迅,都不是靠虚假吹捧的,都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们靠的是作品本身在说话,靠的是时间检验得出的结论,靠的是汪洋大海一样的民意拥趸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无论是一些经典课文还是鲁迅的文章,与其说是课文,倒不如说是文化传承的符号,它们的文章,他们的观点,本来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外化,不能轻易动,尤其是经典中的经典,比如<阿Q正传>,<药>等,他们是现代文学的标志性的符号.他们动的不是文章,他们动的是思维方式,是文化链条.而这种思维方式又是我们比较欠缺的痛感的忧患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贝!

当然,我这样说也不是说语文课本动不得.但是我们要知道怎么动,动什么?就像一个房子一样,有的是普通的隔墙,可以经常地打通,根据流行的模样变幻方式;有的则是承重墙,动不得,动了就房子就要倒.只可惜的是文化的大厦与真实的房屋还有区别,就是它倒塌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声音,听不到呼喊.但是一个民族有文化和精神的大梁与没有就是不一样,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也是寂寞的民族.对于文化精神偶像的放弃,其实就是自毁文化大梁之举.这一点可以说,我们的普通民众都看到了.这也是这次教材风波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但是一些去鲁派的想法确不是这样的:

人们缺少必要的冷静和理性。具体表现是:一旦看到自己曾经学过、喜欢过或感动过的文章,被删去,或者有人主张删去,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坚决加以反对,甚至进行肆意的咒骂。根本不去认真看一下别人提出的理由,思考一下其前因后果,不去看一下别人用以更换的是什么文章。举个切身的例子。我谈朱自清《背影》那篇文章,说到文中朱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节,许多人就立即以那个年代可能没有像今天这样的交通规则为理由,彻底否定我的意见,视我的意见为洪水猛兽。有人甚至以没有人因为读了《背影》后被火车撞死,来反对我。他们根本不愿意了解,我所说的实际上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人类文明行为(包括行为规则、公德意识等)的问题。

据我观察,大部分人之所以反对更换课文,是出于不假思索的维护传统的习惯(囿于成见?坐井观天?惰性使然?奴性使然?),稍稍冷静一些的,也不过有一条“它曾经感动过我”的理由——我认为,感动是很靠不住的一种行为。只要稍微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中曾经有过的感动,就不难发现:感动从来不以理性思考、艺术水准等为前提。比如,我们曾经最感动的小说、电影,很可能只是一部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作品;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在被蒙蔽遭欺骗情况下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故事,一抓一大把。

之所以会出现那种群情激奋的局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百姓太缺少这种能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激情便如同久蓄地下的岩浆,突然迸发。又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突然看到一堆馒头,就狼吞虎咽起来,是很容易把自己噎死的。此外还有,人们的不满情绪实在是太多了,需要发泄,需要替罪羔羊充当沙包。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一些倒鲁派竟然把我们对传统文化维护的人,看成了是故意闹事的闲人,看成了是没有判断力的废人,看成了没有分辩能力的傻人!

呜呼,我懂了,我们也懂了,中国的教材,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