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腊肉中亚硝酸钠残留量不同烹饪方法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5:29

关于影响腊肉中亚硝酸钠残留量不同烹饪方法的研究

2008-08-18 08:38:26 作者: 来源:

  肉制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持风味,使肉的色泽更加鲜艳及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加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仲胺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能引起中毒,并有致癌的危险。为此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其含量作了严格规定,腌腊制品不得超过20mg/kg,熟食品不得超过30mg/kg,腌腊制品肉罐头不得超过50mg/kg,如果用油煎、水煮肉片,微波加热,水煮肉块、汽蒸等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检测到亚硝酸钠残留量大幅度下降,其减少量分别是烹饪前的93%、83%、72%、68%、58%。

  本文对烹饪过程中硝盐的变化进行讨论,为了人们提出了科学食用腌腊制品的最佳烹饪方法。讨论如下:

  1、为了解决亚硝胺残留问题,在由制品制作过程中添加一些还原剂如维生素C,葡萄糖、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既不影响发色和抑菌作用,又可减少亚硝酸盐的毒害作用。所以人们在食用肉制品的同时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食用符合国际的腌腊制品,消费者无需担心亚硝酸盐的残留问题,各种热加工烹熟后亚残量大幅度下降,可满足FAO/WHO规定的亚硝酸钠一日内许摄为0~0.2mg/kg,体重的安全标准。按国标广式腊肉亚残最高值为20mg/kg计算,水煮肉片可使亚残量平均降至3.5mg/kg,汽蒸可平均降至8.3mg/kg,60kg体重的人,每日内许摄入亚硝酸盐0~12mg,可食用腌腊制品1.4~3.4kg(蔬菜中所含微量亚硝酸盐未计在内)。

  2、亚硝酸纳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亚硝酸纳标准溶液经高温高压或煮沸,均不能使其破坏,但亚硝酸盐在酸性环境下却生成不稳定性的亚硝酸,并继续分解,反应式如下:

  HNO2→N2O3+H2O→NO↑+NO2↑+H2O

  可见亚硝酸纳标准溶液加乳酸同煮,NO2都生成NO和NO2气体挥发而全部破坏。当在亚硝酸纳标准溶液中加入1滴乳酸,即可见有气泡出现,煮沸时有更多的大汽泡生成。

  另外,亚硝酸盐易溶于水,对水的溶解度室温约为66g/100ml,热水约166g/100ml;而新解猪肉PH值为5.8-6.2,腊肉煮肉汤PH值为6.0左右,均是弱酸性环境,所以水煮肉片可使亚硝酸盐溶解在汤中一部分,又被破坏一部分,而使其亚残量大大降低,试验中最多可减少亚残量98%。而水煮肉块亚残量相对高些,这也就容易理解了。可见水煮肉片、腊肉火锅或腊肉洗净后整块水煮再行加工的烹饪方法,是符合烹饪卫生学要求的科学烹饪方法。如果在水煮时再加入几滴食醋,则可加快亚硝酸钠破坏速度和进一步减少残留量,由于在肉汤中有溶解的亚硝酸纳,为食用安全起见,煮肉汤应不食或少食。那种用煮腌腊品的汤来煮青菜,汤菜同食的古老的食用方法,在现代生活中应淘汰为好。

  3、油煎可使亚硝酸纳大部分破坏,油煎后亚残量都降低在1mg/kg以下,说明腊肉中的亚硝酸纳不耐200℃烈油,但油煎腊肉会产生强致癌物N-亚硝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腊肉是在油煎达到一定温度时才产生N-亚硝胺的,如含胺47umol/kg的生腊肉,在169℃油煎时,每分钟形成N-亚硝胺为0.43mol/kg,N-亚硝胺的形成是一个热解过程,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形成量增加;形成量的多少则与硝酸纳或亚硝酸纳的添加量有关,而腊肉中的胺类则是N-亚硝胺形成的限制因子,可以看出腊肉中的亚残量愈大,原料肉或腊肉愈不新鲜(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物质愈多),产生的N-亚硝胺就愈多。但由于油煎腊肉可产生强致癌物N-亚硝胺,所以烹饪腊肉切忌用高温油煎。

  3、微波也可使亚残量大大降低。微波是一种不发生电离现象的高频电磁波。由于微波能量均不断地交换正负极向,所以食物在这极性高速度化的微波能量场中,其分子的正负极被交替吸引而运动,肉印分子每秒可震动25亿次,所以食物内部产生大量摩擦热而被烹熟,亚硝酸纳在这种微波能量场中是如何转化的?尚待探讨。

  4、汽蒸亚残量减少最少,可能因为水蒸汽能溶解的亚硝酸纳数量有限。

  5、个体生产者没有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他们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危害知之甚少,以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中小肉食品加工厂和个体加工户生产腊肉主要使用硝酸钠,一般是粉剂拌合使用。一些单位由于硝盐管理不善,随意增加使用量,加之手工操作拌合不匀,腊肉局部硝盐量过高是常见的。另外,肉品在腌制过程中还原菌将硝酸纳还原为亚硝酸纳;一部分起发色作用,一部分如前所述被消耗掉,剩余部分才是亚残量,由于细菌还原硝酸盐需要时间,所以腊肉中硝酸纳和亚硝纳总是共存的,而且也总是一个变量。

  电白县职业技术学校 观丽娟

《茂名日报》(2008-08-18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