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甜蜜的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44:14
甜蜜的陷阱
思考:
有个人送一碗粥,另一个人送你一枚钻戒,在你心里哪个更具价值呢?
一样东西对于你自己的价值绝不像它价格标签上那么简单,嘎嘎!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跟一个小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一半我会给我的妈妈,另一半我就会给你。从此,小女孩就爱上了小男孩;可是,大人们都说,小孩子嘛,哪里懂得什么是爱;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嫁给了别人;可是每次她想起了那碗粥,她还是觉得那才是她一生中最真的爱。”
多么熟悉多么动人的一段爱情旁白,可是要是把两个主人公换成了“从前有一个大男孩跟一个大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一半我会给我的妈妈,另一半我就会给你。从此,大女孩就爱上了大男孩……”肯定会“嘘”声一片,是人变得势利了,还是这套把戏变得过时了?L
其实,当我们已经掌握了前面那些“选择”的成本与收益的许多思想后,我们也不难来试着分析一下恋爱这个多种路径选择的成本与收益。
想想,恋爱会有哪些成本呢?约会的时间、甜言蜜语的学习和锻炼、风花雪月的花费(电影院、公园、茶馆、烛光晚餐……钻戒……),当然还有这些投入的机会成本,这个是永远不能把给忘记的。
那恋爱的收益呢?无非就是在爱情中获得甜蜜和快乐的享受。当然结婚后,还可大大降低获取这种爱情中的愉悦感的交易成本,呵呵!J
但是在结婚前,还是存在一个谈恋爱时期如何尽可能降低这种交易成本的问题,这个就是恋爱效率了。恋爱效率,一般取决于先天的资源禀赋和后天教育培养这两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诸如,外貌美丑、语言天赋、情爱技巧、以及来自文学艺术等等作品所带来的爱情观念。
现在清楚了恋爱的成本与收于的基本方面,我就来看,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恋爱方式呢?想想吧,依靠父母接济生活,悠闲自在,时常为无聊犯愁的学生们显然是爱情生活最为丰富的一族了。工作以后,为了金钱生计、事业理想,可能也少有时间精力在爱情方面做过多的投入了,机会成本陡然增加了,为了提高谈恋爱的效率,也不得不改变谈恋爱的方式。
很难想象,一个工作繁忙的白领,有足够的闲情雅致,拿出大把大把的时间,躲在恋人的窗外,没完没了地诉说着: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天地悠悠,有情相守才是家;朝朝暮暮,不妨踏遍红尘路,缠缠绵绵,你是风儿,我是沙……”J
“醉春风,我醉春风,初初见面你我齐齐心动,情网中看不一样的天空,我张开心胸,无情的人笑我痴,我笑无情人懵懂,我愿意在你手掌之中,忍了冲动你又让我感动,伤你心我是万万不能……”
然后从窗内传来:
“手托腮,似笑非笑的我,望着你期期艾艾,什么时候才走到是非之外,因为我想和你谈恋爱;请摊开,曾握住过我脚趾的手,交给你我的未来,到这一步便不管你是好还是坏,因为我想和你谈恋爱……”
“让你一生为我画眉,愿你的心宽容似海,再不提我曾给你的伤害,我要你身边再没别的女孩,一生为我画眉……”
……
在时间就是生命的年代,这种拖沓繁缛的求爱方式显得实在太缺乏效率,于是乎,一捆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让花店伙计按时送到MM的办公桌上,给MM在阴雨的一天多一片阳光,然后六点下班前再给MM一个短信,告诉她六点半在写字楼下等待接她下班……接下来,共进晚餐,在烛光晚餐和美妙的钢琴伴奏下,取出一枚璀璨闪耀的钻戒,紧紧握住她的手,两眼款款深情的望着她的双眸,轻轻地动情地说:“嫁给我好吗?”,在她还没来得及反应的瞬间,抚起她无力柔软的手,进献一个尽以表达仰慕之情的吻……第二天一早,开始工作前,一个电话通知礼仪公司安排婚礼事宜,午餐休息时间收到礼仪公司发来的详细时间安排和预算列表的email,转发给MM看一下,MM回复email做些修改意见,就一切OK了!工作爱情两不误,尽管钱是多花不少,但却剩下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比起学生们的持久战消耗战,效率之高,可敬可叹!
但就此一定就能说少时的一碗粥要比现在的一个钻戒更富真情吗?显然不能,少时尽管经济能力十分有限,但时间精力却充沛有余,做碗粥啊,唱支情歌啊,躲在MM的窗外尽情抒怀啊,却绰绰有余;然而成年后有了工作事业,经济能力自然大大宽裕,但时间精力却变得非常珍贵,经不起挥霍,所以用宽裕金钱来代替时间精力的稀缺,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其实,少时的一碗粥与长大后的一枚钻戒具有同等价值,谁都不比谁来得贵重,谁也都不比谁来的轻贱,对于他们当时的条件下,他们所付出这种代表性的爱的象征物对于他们自己和对方而言都是相对稀缺的,物以稀为贵,情以真为重。
正因为如此,有时象征物也可能是一个甜蜜的陷阱,毕竟一杯水对于沙哈拉大沙漠的人来说是贵如黄金,而对于江南水乡的人来说,水尽管十分有用,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市场价值;同样一颗钻石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可能价格不菲,无以估量,但对于英国皇室、比尔盖茨或者那些显赫家族的子弟们来说,或许也只是一个零头而已,无伤大雅,所以相对于他们来说,类似于钻戒这样的象征物并不是什么相对稀缺的物品,相对供给充沛,所以相对价值自然就大大降低了,而其中代表多重的情,那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可见,所谓贵贱无非就是供需均衡的问题,每个人由于收入的差异,对他本人而言,每个商品供需均衡点都是不同的,有的均衡点偏向贵点,有的均衡点偏向贱点,均衡点的价值才代表了他对于这个物品真实的贵贱程度,而不是这个商品表面上的市场价格。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是整个参与市场的所有人的供需的均衡点,而不是个人的,这就是为什么一碗粥与一颗钻戒有时也有相同的价值的道理所在!类似的花言巧语、浪漫系数也是有贵贱之分的,不同的人对这些东西的掌握和应用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自然真实的贵贱也是不一样,故而看人要看本质,切不可被其表面文章所迷惑了!
均衡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是屡试不爽的,他们常常喜欢用这种思考方式来分析一些乍看之下无法做出选择的表面混沌。比如你去繁忙的大型卖场超市购物,你会发现常常一排十几个收银通道后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你总感觉到你所站的队移动的特别慢。你会不会左顾右盼,有时会下定决心离开本来站的队伍而移动到旁边的队伍之后呢?
我想很多人肯定会说是的,但换了队伍后的人没过多久你又会发现你新站的队伍至少与原先的队伍一样的慢!这是什么道理呢?当你够完满车的物品后,真的需要从一端的收银通道走到另一端的收银通道来寻找最短的队伍的机会吗?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甜蜜的陷阱呢?
聪明的我们惯用的均衡思维会告诉你根本不必如此。只要前来购物的人都不是喜欢排更长队伍的傻子的话,只要每个人都能看见至少身边两旁的两个队伍的话,而且每个人都站在他所能看见的三排队伍里最短的一排的话,那么,所有的队伍长度都应该大致相同的。如果你站在第二列,看到第三列而看不到第四列,你不必怀疑第四列队伍会比你所看到的第一列和第三列更短。因为,如果第四列更短的话,站在第三列的人会看到并且会走过去,直到两条队伍的长度大致相同为止。这种情况对每列相邻的队伍都一样。因此,你大可不必花时间兜一圈,“纵观全局”之后再作决定。这就是一种均衡的思维,就是要看到事物运动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会是怎样的,而不是只关注眼前混乱表象。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思维方式远比知识本身重要的多得多,我们常常会发现当你进入大学时学的知识,等你到大学毕业时已经淘汰掉了,现在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正所谓知识爆炸的年代,就是这个意思啊,如果整天只知道学习新知识,那真的要陷于学习完再学习的悖论中了。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学习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创造而学习的,单纯的学习新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天下的知识浩如烟海,一辈子都不可能学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新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潮流,而这个创新和开拓更需要的正是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渊博的基本知识,正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远嘛!
只是可叹可悲,我们国家长年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了重知识,轻思考能力和个人综合价值培养的现状,致使很多很有天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但没有发掘出他们内在的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这个世界的潜质,相反在我们老师的强制填鸭式的灌脑中,原本纯真的好奇心被扼杀了,主动思考变成了被动接受,学生不敢对老师说“不”,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总是有没完没了的指派使他们不得不去追逐更高的分数,学生不爱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老师总是正确的,父母总是正确的,长辈总是正确的,书本总是正确的,那为何还要去思考去探索,只要顺着老师、父母、长辈、书本的想法去做总是好学生,总是乖孩子,总是受到表扬,总是受到同学的羡慕,总是可以获得很多好处。这就是一种放弃自主思考,放弃自主探索的激励机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所谓的教育,却无形之中扼杀了在孩子最富创造力的阶段,来激发和培养孩子自身的思维思考能力的可能性。
这是非常非常令人悲哀的,我们知道大脑的脑细胞只有在不断地被外界信号所激发后才会发育发展,而长期不用便会萎缩而死亡,而传统的大脑神经学都是认为脑细胞的一旦死亡便不可再生了,即不可能再有新的脑细胞产生来代替已死亡的脑细胞,每个人的脑细胞总数总是有限的,孩子在大脑发育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此扼杀他们大脑全面发展,挥霍仅有脑细胞,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件痛哭欲绝的事情。这种扼杀的不仅仅是这些孩子的脑细胞,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创造力和长远的综合竞争力。为什么国内的人总是喜欢跟踪所谓的国际热点,为什么自己就创造不出一些热点来让别人跟踪呢?
创新,创新,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奏效的,不彻底的从小教育就开始改变这种扼杀创新的激励机制,那只能是多一条美丽的标语而已,没有更多的意义。
幽默点评:
你看,你看,甜蜜的东东未必都是好的吧,很有可能是糖衣炮弹,甜蜜的陷阱,所以遇事要多思考,多用均衡的思维来分析其发展的趋势,不能被眼前的花花绿绿所迷失了方向!
捕猎野猪
画家:弗朗斯·辛德斯生于比利时(1579-1679)
野猪啊,野猪啊,是不是看到小狗可爱就以为是一顿美餐呢?
嘿嘿,掉进陷阱了吧!
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经济学教授周惠中在《微观经济学》中说道:
“让我们接触一些具体的例子吧(尽管还是纸上谈兵)。这里所选的例子,一般并不认为是典型的经济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学并不是对经济问题的一套现成答案,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经济问题,也可以用来分析其他非经济问题。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常喜欢用他们的武器,涉猎于政治学、法律学甚至生物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