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招聘网站内外交困 盈利模式走上“歧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01:26

传统招聘网站内外交困 盈利模式走上“歧路”

2010-09-07 12: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共 0 条评论

上周三,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条微博上,潘石屹表示,“公司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突发奇想让人力资源部在微博上招聘。“前程无忧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融资额为7350万美元,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这些年前后融资额就不止这个数。

.xmmd .title{color:#104B8F; width:298px; float:left; font-size:14px; line-height:14px; height:13px; text-align:left; margin-left:3px; *margin-left:5px; _margin-left:2px; margin-bottom:12px; overflow:hidden}

  盈利模式走上“歧路”,不靠招聘靠广告;外部面临Web2.0冲击

  上周三,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条微博上,潘石屹表示,“公司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突发奇想让人力资源部在微博上招聘。我相信通过微博一定能找到有共同追求,有专业知识和房地产经验的人才。如果这次能招聘成功,将为我们公司找到优秀人才多了一条捷径。”

  潘石屹不是第一个在围脖上招聘的“老板”,此前,已有多家国内企业开始在微博上招聘。在欧美,企业通过微博进行营销和招聘已逐渐成为常态。Twitter工作岗位搜索网站TwitJobSearch的创建者威廉?费舍尔表示,“2009年最后一个月内,Twitter上发布的工作岗位达到了34万。”在国内,通过新浪微博等微博进行招聘也逐渐开始普及。Web2.0的兴起,给传统招聘网站带来了冲击。

  在遭受Web2.0冲击的同时,传统招聘网站还面临着种种内忧。

  在国内市场,十多年来网络招聘行业经历圈地浪潮、资本涌入、广告战、价格战等轮番厮杀,如今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的“三大”宝座已稳定,但始终没有创造出财富神话。

  接棒,国际资本

  国内风投几乎都已从这两家长期亏损的人才招聘网站退出,而接棒者多为国际资本。

  在帮助求职者找东家的同时,智联招聘也在不断为自己找东家及管理者。成立已13年且亏损13年的智联招聘即将迎来它的第五任CEO,而其第四任CEO赵鹏不久前在一场戏剧性的“邮件内讧”后被董事会开除。业绩不理想,是引起这场资方与管理层冲突的主要根源。

  7月23日下午,智联招聘公司内部先后传出两封内部邮件,将时任智联招聘CEO的赵鹏与董事会、管理团队之间的内部争斗公之于众。

  来自公司CEO办公室的第一封邮件宣布,开除CTO余用彤、副总裁罗义华和技术总监张春日三位高管,同时CFO郭建民因个人原因离职。

  两个小时后,由该公司技术部转发的,同样来自该公司CEO办公室的邮件宣布,获董事会授权,第一封邮件无效,并开除CEO赵鹏、COO雷卫明等四名高管。

  7月26日,智联招聘所在的朝外大街复星国际中心的楼下,出现一群“身穿深色西服,戴着耳麦的陌生人”。这些“深西服”们在这座大厦的6层,还设有第二道“防线”。对此,赵鹏在邮件中称,“为避免冲突,我今天将不会出现在公司。”

  一家网络招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之前赵鹏说过,智联招聘一季度盈利。如果赵鹏没有说谎,那么应该是CEO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拨高管背后有董事会支持,显然资方也站到CEO对立面。那么资方很有可能是对CEO业绩不满。换句话说,智联第一季度表现可能并不理想。”

  SEEK,这家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大的网络招聘公司,自2006年首次向智联投资2000万美元开始,至2008年末,总共向智联招聘投资7400万美元。持股比例由2006年的24%不断增加,2008年变成34.7%,2009年时增持至56.1%,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SEEK的2009财报显示,2009财年SEEK对智联招聘的投资损失约为2075万元人民币。SEEK占智联招聘股份56.1%,这意味着智联招聘2009全年税后经营亏损9280万元。

  事实上,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企业从创立起一直未摆脱亏损,至今已经连续亏损了13年。13年来,智联招聘一共经历了5轮融资,先后更换了5任CEO。

  与智联招聘境况类似的还有中华英才网。2009年初,中华英才网在同美国网络招聘公司Monster“对赌”中失败,Monster公司成为中华英才网控股股东。此前Monster的财报显示,中华英才网2008年亏损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2007年的亏损额为1.43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风投几乎都已从这两家长期亏损的人才招聘网站退出,接棒者多为国际资本。

上周三,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条微博上,潘石屹表示,“公司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突发奇想让人力资源部在微博上招聘。“前程无忧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融资额为7350万美元,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这些年前后融资额就不止这个数。

.xmmd .title{color:#104B8F; width:298px; float:left; font-size:14px; line-height:14px; height:13px; text-align:left; margin-left:3px; *margin-left:5px; _margin-left:2px; margin-bottom:12px; overflow:hidden}

  地位,是烧出来的

  高高在上的投入成本也成为三巨头难以盈利的主要因素。

  三大网络招聘公司的CEO们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这是一个烧钱的行业”,“网络招聘还处于烧钱状态”。去年智联招聘前CEO刘浩离职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正在洗牌期,未来两到三年内,会有一批网站被洗掉。而被洗掉的原因就在于“总会有些网站撑不住,烧不起。”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张勇表示,如今“三大”的江湖地位也是烧出来的。“要不是那么多的市场推广、品牌推广,怎么会有用户认知,怎么会形成用户使用习惯。”

  前程无忧创始人甄荣辉曾说2005年行业有两匹“狼”。一匹是“中华英才网”,该公司2005年引入Monster后,随即开展大规模推广,斥资1亿元进行市场投放,在地铁里、电视里以超人的形象来吸引人气。另一匹“狼”是智联招聘。是年,该公司也获得巨额融资并开始启用“代言人”市场推广。

  甄荣辉后来说,2005年前程无忧没有在地铁和电视台大规模投放广告,但2006年公司其实也花了6亿多元。

  2007年,智联招聘启用主持人黄健翔代言的智联招聘广告,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等媒介上频繁轰炸,同时为争夺流量,智联招聘在互联网广告领域,采取与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采取行业独家合作方式,将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同时间段,中华英才网的“超人”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前程无忧虽然没有如此明显,但其财报显示,2007年全年的市场推广费达到了1.8亿人民币。“其中广告费用大概占40%左右,”甄荣辉称,“另外两家的投入可能更多。”

  大度咨询《中文门户2007Q4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智联招聘网成为2007年第四季度投放四大门户网络广告最多的广告主,累计投放金额为2511万元,这一数字几乎是中国移动同期投入金额的2倍。

  在火药味四处弥漫的2008年,智联招聘、中华英才、前程无忧在互联网上的品牌广告投放金额分别为1.1亿元、5000万元、2000万元。而这一年,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两家公司均入主互联网行业TOP50广告主排名,投放额分别为3.0亿元和2.7亿元,达到历年以来最大手笔。

  疯狂的广告投入一发不可收拾,而高高在上的投入成本也成为三巨头难以盈利的主要因素。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三大网络招聘公司确实达到短期目标。“流量上升很快,尤其是有段时间跟门户网站合作,但后来我们发现流量并没有有效转化成用户。”前程无忧市场公关经理王剑表示,“现在我们不会再干这样的傻事,首先要保证不亏本。”上市,从不能到“不敢”

  前程无忧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融资额为7350万美元,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这些年的融资总额已超过这个数字。

  智联招聘董事曾公示前任CEO赵鹏的“三大罪状”。其中首条罪状便是“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对此,赵鹏随后在《致智联招聘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反驳,“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一名CEO,不会阻碍公司上市计划。”

  职脉互联CEO吴海宁认为,前几年两家公司是想上市,但上不了,而现在是不能上市,“这其中的缘由,跟网站的投资方关系密切。”

  目前,“三大”中有两家未上市,他们是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

  艾瑞咨询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较2008年增长8.9%,占中国招聘市场整体规模的11.7%。而2010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超过15亿元。

  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发展如此乐观,各类资本方自然不会缺席。

  来自China Venture的数据及其他公开数据显示,从1999至2009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的资本层面的运作一直未断。期间,智联招聘有过5轮融资,合计融得资金1.48亿美元。

  中华英才网的情况也差不多。1999年,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以个人名义注资中华英才网。此后2005年美国在线招聘巨头Monster以5000万美元,拿走了中华英才网40%的股权,第二年又买下5%的股权。2008年,中华英才网以2.69亿美元的身价被Monster全面收购。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行业,这十年间风投大致可分为三拨。

  1999-2003年为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资本注入的第一拨,这批资金保证了初期招聘网站的生存问题。这段时间内,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先后得到天使投资或VC投资。

  2004-2008年第二拨资本的注入,加速这个市场集中化进程,形成了三家综合性网站主导整体市场的态势。这一期间,前程无忧完成上市、智联招聘完成第四轮融资,中华英才网成为Monster全资子公司。

  2009年后,三大网络招聘公司的融资历程基本结束。部分行业、细分性招聘网站开始获得部分海外融资。如职酷网、SNS国际圈、Job36等。

  吴海宁告诉记者,正是由于融的资本过多,一些招聘网站现在有些不敢上市。

  “前程无忧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融资额为7350万美元,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这些年前后融资额就不止这个数。而这两家网站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等方面均不如前程无忧。有前程无忧这个参照物做比对,后两家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不能上市的问题,而是不敢上市了。上市后市值还没有资方几年前投入的资本多,没赚钱反倒赔了,谁都不会干。”吴海宁表示。

  中华英才网第二任CEO张建国离任后,在面对“没能带领中华英才IPO是否会感到遗憾”的问题时,对媒体表示,“IPO由投资人决定的,到底是IPO还是出售,主要是资本层面说了算。”本报记者 林其玲

  智联招聘

  2000年获得首笔融资,兰馨亚洲注资300万美元。

  中华英才网

  1999年,今日资本创始人兼总裁徐新以个人名义注资中华英才网。

  中华英才网

  2001年获得风险投资。2005年前,公司融资不超过六百五十万美金。

  前程无忧

  1998年,甄荣辉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向前程无忧团队投资100万美元,并于2000年正式离开贝恩进入前程无忧任CEO。

  智联招聘

  2005年完成第三轮融资,联想创投和智基创投注资770万美元。

  智联招聘

  2004年完成第二轮融资,获欧洲某公司200多万美元的注资。

  中华英才网

  2005年,美国Monster公司以5千万美元收购40%股份。双方签订对赌协议。

  前程无忧

  2004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7350万美元。

  前程无忧

  2000年,美国风险资本公司(DCM)以1400万美元投资前程无忧,在前程无忧IPO前获得了31.20%股份, 为第二大股东。

  智联招聘

  2008年完成第五轮融资,麦格理与Seek联手注资约1.1亿美元。

  智联招聘

  2006年完成第四轮融资,Seek投资2000万美元。

  中华英才网

  2006年1月,Monster增持约5%的股权,累计注资达9500万美元。

  中华英才网

  2008年10月,Monster以1.7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中华英才网剩余55%股权的收购。

  前程无忧

  2006年,前程无忧以每股13.00美元向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Recruit出售大约840万股股票,占其股票总数的15%。 人事

  记者统计了下三大网络招聘公司的历任CEO人数。前程无忧最为稳定,创始人甄荣辉至今在任,并拥有公司37.6%的股份,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该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中唯有高级副总裁凤雷一人离开,但据甄荣辉表示,凤雷离开后仍担任公司“战略顾问”。

  中华英才网次之,前后共有3任CEO。创始人张杰贤2004年离开公司,随后创始人团队先后出走。张杰贤后来说,当时选择离开是因为继续呆在中华英才网,没有太大意义了。“另外一方面,我在中华英才网7年一直没套现,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三大”中,智联招聘的管理团队最不稳定,除去创始人外,该公司已先后请过四任CEO。

  据了解,智联招聘的创始人Mark Baldwin是个英国人,于2002年套现走人。随后两任CEO的任期都不长。2002年刘浩从兰馨亚洲空降到智联招聘担任CEO。在刘浩带领下,智联招聘完成二、三、四轮融资。在Seek第二轮注资后,刘浩退出,原智联招聘COO赵鹏接任CEO,至今任期上不满一年。

  同质化带来价格战

  - 内忧

  职脉互联CEO吴海宁表示,“招聘网站严重同质化,为争夺客户,各家又展开价格战,压低产品价格。”

  惨烈的价格战

  智联招聘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吸引风险投资,推出“低价和大额广告的策略”。2009年智联推出99元的包月职位招聘产品。智联招聘前CEO刘浩此前表示,网络招聘企业的付费非常低廉,企业在智联招聘发20条招聘信息只需要支付500元,周期大致是一个月,如果是包年服务会更便宜。

  中华英才网的甄荣辉表示,“我们发布一个职位最低只收20元人民币,大约3美元,在美国Monster发布一个职位平均收费300到400美元。我们的价格只有Monster的1%。”尽管价格已经很低,但三家为拉生意还会爆出更低价。中华英才网高级公关经理赵洪炜表示,“年初我们接了一个客户,报价40万。最后某网站以20万元的价格把客户抢走了。但这几乎是自杀价,因为不但没有利润可言,而且成本控制稍微疏忽,网站还要搭钱进去。”

  畸形的盈利模式

  “三大”的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表示“困境由同质竞争导致”。但三家网站却又均表示,这个环境已经形成了,改变很难,只能通过开发新产品才能提升产品利润率。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张勇认为,这是因为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导致,而行业的成熟是伴随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才的发展。“比如二三线城市还是以线下招聘为主,市场空间仍很大。”

  艾瑞咨询的分析师认为,互联网招聘产业的发展已处在畸形状态。这个产业的核心价值,本应是帮助个人用户和企业主找到合适的匹配信息。而目前传统招聘网站采用的是“靠流量而获得广告投放收入”的模式,只体现出互联网平台的“媒体价值”。
Web2.0终结传统招聘?

  - 外患

  在受内忧困扰的同时,传统招聘网站还面临着Web2.0的冲击,尤其是以Linkedin、Twitter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

  Linkedin异军突起

  Monster是美国三大求职网站之一,该公司财报显示,Monster在北美和国际的网络招聘业务营收均出现下滑。2010年第一季度Monster总营收去年同期下滑16%。

  美国市场分析师表示,Monster等网络招聘网站前景堪忧。尤其是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的蓬勃发展,类似Monster网站的业绩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Linkedin成立于2002年,是典型的Web2.0网站,提供专业商务人脉社交平台服务。同Facebook一样,其原理也源自六度空间理论。虽然网站创始人本没有将以Linkedin设计成招聘网站,但它在2006年已成为美国主流招聘方式,并于2006年实现盈利。

  该网站的精准匹配度很高,甚至可以将候选人“推到”符合预置标准的雇主面前。

  该网站创始人霍夫曼认为,“对人们来说,未来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关系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每两到三年换一次工作,就需要持续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来找到新的机会。在线交流恐怕是现在最容易维护社交网络的方式了。你不用一个一个打电话、找点话题跟对方硬套近乎,更不用买了礼品厚着脸皮登门拜访,只要利用线上的共享功能,就能假装不经意地与对方搭茬儿。”

  在他看来,Linkedin这样的在线职业人社交网站的价值就在于“注重于少量但是高价的瞬间”。

  吴海宁告诉记者,目前很多知名企业都争先在Linkedin建立账号招聘。而国内已经有模仿Linkedin的网站出现,并且已有风投关注。赶集网、58同城等分类网站也出现抢占招聘网站地盘的苗头。“而且,国内有很多职脉互联这样的小公司,我们也要抢三大的市场。”

  微博逐步蚕食

  除Linkedin、Facebook为代表的SNS网站外,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在职位搜索领域所处的地位也日渐显著。

  去年,英国移动网络运营商曾对英国小型企业对Twitter招聘接受程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调查的500个企业中,有62%的企业认为,该服务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减少成本。另有一些美国企业表示,公司已将征聘工作的75%转移到社交网络平台。“因为Twitter吸引众多科技精英,而且提供的是免费服务。”

  “通过用微博客向‘跟随者’发送信息,当天就能找到合适的职位人选。”一位保险代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传统的招聘平台发布的职位信息,需要数日才能获得人们的关注,但在Twitter上,瞬间就能解决一切。我并不会放弃招聘网站,但如果不广泛利用这些社会媒体,你就会跟不上潮流。”

  考虑到目前的竞争形势,分析师认为Monster将难保其领先地位。投资银行ThinkEquity Partners的分析师威廉?莫里森表示,“如果招聘网站不能更快更频繁地创新,要在未来的数年内取得新的成绩将非常艰难。”

  比尔?华伦曾是早期被Monster收购的一家招聘网站的创始人,目前在企业雇主联合会任常务董事。他说,“价格高昂的大型招聘网站已到穷途末路,他们的时代已然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