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4:08
 黄埔军校  校徽与校旗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 1924 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 1927 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 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简    介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 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 1924 年 6 月在广州创办到 1949 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 23 期,在台续办至今,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 41386 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 1988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    史   1921 年 12 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3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9 月,孙中山派蒋中正,张太雷,沈定一三人组成“孙逸仙博士考察团”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1924 年 1 月 24 日,孙中山组织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中正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因故辞职,由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长,28 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5 月,任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924 年 5 月,从 1200 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 350 名,备取 120 名。5 月 5 日开始入学。6 月 16 日,举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 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 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1927 年 3 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歌被明定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 ,1925 年 2 月,军校出师东征使用的校名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以排斥共产党人在校内的地位。学校在当时集中了革命军中有才能的人。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926 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于同年 3 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1926 年 10 月 27 日,国民党中央先决定在两湖书院旧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12 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于 1927 年 1 月 19 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武汉分校毕业的。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职。  1927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在武汉,3 月 22 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1927 年 9 月宁汉合流后黄埔军校本校迁往南京。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1928 年 5 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 718 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1929 年 9 月 10 日,在南京,蒋中正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 年 9 月,学校被要求停办,1927 年底,在南京由蒋中正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1928 年 3 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 年 8 月日军陷南京,其后由南京出发,经九江、武汉、四川、铜梁,至 1938 年 11 月到成都。十六个月间学校四易其地,学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均能安之若素。迁校期间,因前方作战部队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毕业,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两期学生。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抗战胜利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 年元旦后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上国有化,隶属陆军总部,校长蒋中正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徵升任校长。  1947 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1949 年 12 月,蒋中正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 200 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 23 期。1949 年 12 月蒋中正及其所谓“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台北市,其后 1950 年 3 月 1 日 蒋代表国民党政府宣布:“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同年 10 月,黄埔军校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所在的台湾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 1 号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学校现占地面积 173 公顷。        另外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府迁台后二十二座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机构设置         大陆时期机构设置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  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迁台时期教学单位   大学部、研究发展中心、土木系、机械系、管科系、外文系、物理系、化学系、电机系、资讯系、政治系、通识教育中心、军事管理科学研究中心。         校训校徽校歌宣誓辞         校    训   校训“亲爱精诚”是由蒋中正亲自拟选,孙中山在开学典礼时宣布的。校庆日定为每年的 6 月 16 日。         校    歌   1924 年制定的《陆军军官学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陆军官校学生生活公约   身为陆军军官学校学生,坚持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窃的荣誉信条,也不纵容他人违反。立志成为能文能武,术德兼备的军事领导人才。具备领导管理、解决问题、语文沟通、及持续学习四大能力。信守国家、责任、荣誉、牺牲、团结、勇气、自信的核心价值,发挥亲爱精诚校训,确定我是最好的认知,贯彻尊师重道、存诚务实!         校徽介绍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  亲爱精诚:本校校训。  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  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  瑞穗: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所建立之丰功伟绩,并示寓兵于农之意。又每禾七短合为双七:“七七”则含有抗战建国纪念暨发挥抗战建国之意。         入学宣誓辞   一期: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  二期:谨遵校训,亲爱精诚。服从党纲,五权三民。履行遗嘱,国民革命。继承先烈,奋斗牺牲。发扬光大,赴义蹈仁。言出身随,誓底功成。  三期:遵守总理共同奋斗之遗嘱,本校亲爱精诚之校训,追随校长、党代表与本党各同志,于广东统一以后,更努力于全国之统一,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不爱钱,不怕死,不闹意气,实行主义,恪守党纲,永矢勿渝,死而后已。谨誓。  四期: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谨誓。         创办初期主要教职员         中国国民党   蒋中正:首任校长  廖仲恺:曾任国民党代表  李宗仁:曾任校务委员,南宁分校总负责人  陈 诚:曾任军校军事教官、校长办公厅特别官佐  李济深:曾任教练部主任  邓演达:曾任教练部副主任兼总队长;教育长;武汉分校代校长  汪精卫:曾任国民党代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顾祝同:曾任战术教官,管理部主任  陈继承:曾任教官,教育长  陈果夫:曾任招生委员会委员  刘 峙:曾任战术教官  严 重:曾任学生总队长  蒋鼎文:曾任学生队区队长  白崇禧:曾任校务委员  缪 斌:曾任政治教官  王柏龄:曾任教授部主任  戴季陶:曾任政治部主任  邵元冲:曾任政治部主任  林振雄:曾任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曾任军需部主任  俞飞鹏:曾任军需部副主任  宋荣昌:曾任军医部主任  李其芳:曾任军医部副主任  杜景祺:曾任军医部主任  何应钦:曾任战术总教官;教育长;潮汕分校校长兼教育长  胡 谦:曾任教育长  王柏龄:曾任教育长  钱大钧:曾任兵器教官,参谋处长  石醉六:曾任长沙分校分校校长  顾孟余:曾任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徐 谦:曾任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方鼎英:曾任伍生部主任、教育长  张治中:曾任武汉分校教育长,南京中央军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  邵力子:曾任校长办公厅秘书长、政治部主任  程 潜:曾任校务委员,长沙分校校务委员会主任  林熏南:黄埔军校一期教官,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广东省防空副司令。         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  叶剑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  张申府:曾任政治部副主任  周佛海:曾任政治部主任  包惠僧:曾任政治部主任  熊 雄:曾任政治部主任  聂荣臻:曾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鲁 易:曾任政治部秘书  恽代英:曾任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 曦:曾任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  项 英:曾任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阳翰笙:曾任政治部秘书,中共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总支书记  陈 毅:曾任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武汉分校校党委书记  董必武:曾任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陈潭秋:曾任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李 达:曾任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官  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  毛泽覃:曾任政治部科员  瞿秋白:曾任政治教官  张秋人:曾任政治教官  萧楚女:曾任政治教官  张国焘:曾任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高语罕:曾任政治教官         其他党派或无党派   许德珩:曾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章伯钧:曾任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苏    联   瓦西里·布留赫尔(加伦将军):顾问团团长  契列班诺夫:曾任军校总顾问  鲍罗廷:曾任军校总顾问兼政治讲师  白礼别列夫:曾任步兵顾问  嘉列里:曾任炮兵顾问  互林:曾任工兵顾问  喀扶觉夫:曾任政治顾问         地位和影响         黄埔军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军队干部的学校。它造就了许多的军事政治人才,不仅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国民党的军事教育和军事将领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军事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黄埔军校,说共产党是从参加黄埔军校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性,并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抗大要继承黄埔精神,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事业。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第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它标志着中国军事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黄埔军校是为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而兴办的革命军事学校。         不论是清朝末年的武备学堂、速成学堂、军官学堂罩官,还是民国初年的陆军军官学校,都无法和它比拟。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指出,创办黄埔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危亡”。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的军事训练机关”,是“压迫人们和被压迫人们相互争斗中的产物,漫漫长夜里的一个明星,一线曙光下的革命营寨”。         二、黄埔军校实行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的方针。         以往的一些旧式军事罩事学校仅侧重于军事教育,要求学生以“服从命令为焉天职”,“以不问政治为高尚”,把学生培养成为驯服工具。黄埔军校则不然,它设有傅播革命思想的政治裸,组织学生学习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解剖、各国政党史、各国革命史、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裸程。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提高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志。要求学生“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三、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和党代表制度,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制度。         清朝末年的各种军事学堂一般设有总办、监督、总教习、分教习一套机构,民国初年的保定军校的领导机构称校本部,设有校长、教育长、校副官等。而黄埔军校与上述学校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就是仿效苏联经验,除设有教练部、教授部外,还设有党代表和政治部。党代表监察校内行政,指导党务,并主持政治训练事宜。政治部是掌管党务,进行政治训练的总机关。它通过政治宣传教育,使军校的广大学生、士兵和教职员“具有正确的政治知识,增进革命精神,自觉遵守革命纪律”,坚定对主义的信仰,从而“完成国民革命之历史的使命”。党代表和政治部的设立及其政治工作的开展,使军校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军事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黄埔军校注意武力与民众的结合,积极参加革命战争实践。         旧式军事学校往往与民众相脱离。黄埔军校注意与民众结合,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如军校师生声援上海工人的“五卅”反帝斗争,拥护省港工人的罢工斗争,帮助广东农民自卫军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先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以及参加北伐战争。为统一广东和北伐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将永远铭记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各期简介   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 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  1925年7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毕业 ,计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 。10月4日毕业,计2645人。  1926年4月第五期开学,所分科目同第四期。1927年7月20日转至南京学习,8月15日 毕业,计1480人。  第六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1926年8月黄埔地区开学,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年2月24日 毕业者为718人。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1929年5月15日毕业,计3634人。  第七期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第七期黄埔部分因蒋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断学习。1928年5月复课。1930年9月26日毕业 ,计666人。南京部分于1929年3月16日开学,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1929年12 月28日毕业,计852人。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年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 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1933年5月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 。11月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1931年3月6日第九期学生入学(自该期起开始向黄河南北、边疆等地招生)。1934年 5月毕业,计654人。  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第一批于1936年6月 16日毕业,共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  第十一期于1934年9月开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团学生毕业,计605人。10月25日,第二团毕业,计664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学生入校。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学生。分步兵、炮兵、工 兵、通信兵4个科。因抗战需要,该期学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毕业,计740人。  1936年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学生。1938年9月16日于四川铜梁毕业,计1412人。  第十四期学生于1937年秋、冬分别入校,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1月毕业于 四川铜梁,计669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1510。第六总队于1939年1月毕业成都,计1520人。  1938年1月第十五期学生入校。1940年7月21日于成都毕业,计1559人。另外代训空军学生272人。  第十六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毕业,计1597人 ,代训空军学生97人。第二总队于1939年1月入校,受训铜梁,1939年10月于铜梁毕业, 计1629人。第三总队于1939年春入校。1940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65人。  第十七期学生分3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0年4月15日开学。1942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 校场,计1527人。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1941年11月20日毕业于铜梁,计1374人。第三总队于1940年7月13日开学,1942年2月1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030人。  第十八期学生分2个总队。第一总队于1941年4月1日入伍。1943年2月毕业于成都北校 场,计1600人。第二总队于1941年11月25日入伍。1943年10月8日毕业于成都南校场,计1237人。  第十九期学生于1942年5月入伍,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特别班、辎重兵、 通信兵7个科。1945年4月14日毕业于成都西校场,计902人。  第二十期学生于1944年3月20日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通信兵、辎重兵、工兵6 个科。1946年春并广西6分校学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16人。  第二十一期学生于1945年1月3日在成都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 通信兵、战车兵7个科。其中战车兵科于成立较晚,延长1学期毕业。1947年12月25日毕业,计2219人。  第二十二期学生于1948年7月7日在双流入伍,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 通信兵6个科。1949年2月12日毕业,计1538人。  第二十三期学生于1949年初入学,年底解放军兵临成都,该期学生提前于12月4日毕 业。除少数师生空运台湾,其余被歼。         历任校长(略)         知名校友         黄埔三杰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团员,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         共产党军官         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时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渊、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常乾坤、伍中豪         国民党军官         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关麟征、贺衷寒、乔家才、邓文仪、李仙洲、李默庵、陈明仁、康泽、郑介民、李延年、李弥、胡琏、唐生明、俞济时、黄维、戴笠、郝柏村、蒋仲苓、王升、黄珍吾、彭孟缉、桂永清、谢晋元、范汉杰、邱清泉、蔡文治、李桂丹、廖耀湘、郑作民、王竣、黄翔、曾泽生、徐会之、赵子立、阙汉骞、董钊、李铁军、罗奇、贺忠汉、胡靖安、王慧生、宣铁吾、黄梅兴、姚子青[8]、钟彬、陈颐鼎、李以劻、肖赞育、戴安澜、萧作霖、唐生智、林伟俦、吕旃蒙、覃异之、贾伯涛、郑庭笈、陈修和、文强、杨伯涛、侯镜如、王耀武、孙元良、刘戡、黄杰、陈大庆、刘安祺、高魁元、蔡炳炎、廖运泽、曾扩情、酆悌、张耀明、廖昂、吴起舞、彭士量、邱行湘、孙明瑾、李文、王怀义、王敬久、滕杰、唐纵、蒋孝先、郑蕴侠。(注:含1946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起义将领)         历史作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