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南宁分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0:21:02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南宁分校概况历史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共同努力,中央军校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是以中央设本校于广州黄埔,已大著成效。惟所造人材仍不敷分配,又1926年春,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 (简称南宁分校)于南宁东郊标营旧址(即现区公安厅一片)。
南宁分校的教育宗旨:在养成完全之革命军官,教授须要之基本学术之外,尤注重政治之训练。教育课目分为两个部分:一、军事类: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卫生学、军用文、野战勤务、马术技术(刺枪国技体操)、服务提要。二、政治类: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决议案、中国国民党史、各国革命史、国民会议国际问题草案、到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史、政治讲演。军事教学,以现行的典范为根本,并参考其它军事书籍,顾及实际,及各学科联系事项,搜集其适用者。以培养成初级军官学识为主。军用文以适于现在之军界普通应用者为主。政治教学以学习党义,锻炼精神,努力培养成“完成之革命军人” 为主。对于三民主义的阐明、以及帝国主义对我侵略的过去未来等状况,尤为格外说明,以期鼓舞学员为党国牺牲之精神。
分校本部设:校长、教育长、教务处主任等各一人,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等若干人;下设政治部、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总务处、秘书室、军需室、医务室等,配备主任各一,科员若干;另特别党部委员、干事若干。
分校本部辖:步兵队、炮兵队、工兵队、政治队、经理队、步炮队、重机枪队、有线电队、无线电队、交通队、辎重兵队、特务连、输送排等。
分校共办八期,编组概况如:
一、        第一期
校长俞作柏,教育长肖樾,教务处主任周翘芳,政治部主任胡章民(又名:胡朝俊),总务处主任李如海,步兵科长程鸿烈,炮兵科长朱为珍,工兵科长曹飞龙。第一期分为学员队、学生队两种。学员队系行武出身的连排长,先后办有学员队四个队,即步兵第1、2、4、5队,每队120人,共约480人。学员队只施以六个月短期训练,毕业后重回原部队供职。学生队系在本省城市招考中等学校毕业生,组成为步兵第三队(120人)、政治队(120人)、炮兵队(80人)、工兵队(80人),共约400人。1926年5月开学,1927年8月毕业。
二、       第二期
编组与第一期略同,但人事有些变动如:校长为吕竞存。步兵第1、2、3、4队和经理队共5个队(600人),炮兵队、工兵队(各80人)。入学队员须为中学同等程度及以上者。1927年11月开学,1929年3月毕业。
1928年又抽调行武出身的连排长,增设第二期学员第5~8队,共约480人,学员队定六个月毕业。后又增设高级班,考取现役军官曾在军事学校毕业的学员120人。该班采用陆军大学课程,以期深造。
三、第三期
学生系由入伍生团第二期学生(学生资格与入伍生团第一期)拨编成为第1、2、3、4等四个步兵队,炮、工兵各一队,共约600多人,于1929年4月开学。校长胡章民,教育长肖樾。高级班继续受训,撤销经理队。当年夏俞作柏回桂主政时,对该期重新整编,人事变动较大。高级班被撤销,教育长肖樾自动离校返粤,教官纷纷请假,政治部主任毛飞逃回湖南,由张瑞代理;1929年10月俞、李(明瑞)垮台,李、黄、白重掌广西党、政、军大权。1930年春,李宗仁来校讲话后,学校才逐渐复苏。1930年夏,李宗仁响应阎锡山、冯玉祥反蒋,桂、张入湘,第三期学生全部编入总预备队,随总部出发。当年7月,桂、张军由衡阳败退回桂,军校第三期学生在柳州匆匆举行毕业典礼,分发各部队服务。
四、  第四期
1930年秋,第四期开办于柳州原第四中学校址,校长先是白崇禧(兼),后由薛岳接任,教育长先是李泽民,后由陈芝馨接任,政训处主任韦永成。有四个学员大队,每大队三个中队,还有一个由考取学生组成的无线电队。学员总数不详。学员队除编余的下级军官外,还从各部队调训中下级军官。1931年6月薛岳因与新桂系发生矛盾辞职离桂,原教育长陈芝馨升任校长。该期学员于1931年8月毕业,分发各部队充当干部。无线电队因学习时间未满,后由队长洪范率领到南宁,拨入第五期继续训练。
五、   第五期
1931年9月,第五期开办于南宁东郊标营旧址。校长先是夏威,次李品仙,后由白崇禧兼任,教育长刘士毅,步兵科长贺维珍,炮兵科长朱为珍,工兵科长马典符。
第五期训练的对象仍然有学员队、学生队两种。学员队有步兵第1~4队(120人/队),高级班队、经理队、机关枪队(120人)各一。学员主要由新桂系所属部队保送的营、连、排级军官,带薪入学。此外尚有一部份由川、滇、黔各省派驻广州代表保送该省的军官入学,不发薪金,每月只发生活津贴数元。
学生队计有炮兵(60人)、工兵(60人)、交通(100人)等各一队,与步兵第五、第六队(100人/队),共五个队。学生队系招考或有同等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年学生。其中亦有一部份外省籍学生,由西南各省驻粤代表保送入学的。
除高级班队、经理队人数不祥外,全期学员生共约1020人。1931年9月开学,1933年3月,学员队共约600人毕业。
六、  第六期
校长白崇禧(兼),教育长刘士毅。原第五期学生队之第五、第六队、炮兵队、工兵队、交通队仍继续训练,改为第六期,约400多人。其中有王公度抽调来的20多名政工人员插入步兵第五、第六队。另在广西新招高中毕业生几十人,主要插入工兵队。1933年7月开始授各队专业课程,1935年夏毕业。
七、  第七期
校长白崇禧(兼),教育长刘士毅。步兵科长刘任,政训处长王公度。该期高级班(约60人),是调训新桂系部队校级以上干部深造;步兵队(约100人)学员系调训新桂系部队在职副营长连长。学生则由黔、闽省政府保送,多为高中以及大学毕业生;机关枪队(约100人),其学员来源与步兵队相同;迫击炮队(约60人),大部份是调训新桂系部队下级干部,少数是招考的高中生。1935年1月开学,1936年6月毕业。
八、  第八期
校长白崇禧(兼),教育长刘士毅(后升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段禄春,步兵科长刘任(后继刘士毅升为教育长),工交科长李晋阶,政训处长先是王公度,后为韦永成。
学员各队是1936年6月在广西各专区招考的高中生,先在各地初试,再到南宁复试,同年7月入校。受训三个月后,还要甄别考试,共录取学生1200多人,编成10个学生队。其中步兵3个队,每队144人;重机枪3个队,每队120人;有线通讯队约80人,无线通讯队约90人。10月初开课。
学习时间原定3年8个月,因抗战爆发,上海会战桂军损失惨重,急需下级军官补充,该期学生就在1937年10月,提前结业,分派到前线桂军服务。1942年该期学生又奉命回校补训一年后,仍回原部队担任原职。
第八期除学生10个队外,还有学员各队,另驻广西省政府旧址(现植物路广西军区所在地),受训学员都是桂军部队中下级军官,人数超过1300人。入学较迟,与学生队因战局需要同时结业,1942年部份学员并未回校参加补训。
|      第八期学员生结业后,接着招考第九期学生,旋即移驻桂林李家村,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分校第十四期,直辖于中央,蒋介石兼任校长,俞星槎为分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