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韶杉: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 错综其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26:52

徐韶杉: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 错综其数”

   [提要]2000年02期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刊登一篇论文: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与《洛书》。作者认为,并非是讲《九宫数图》的数字规律“纵横交错 ,都是十五” ,它是对《周易》筮法的核心内容“三变成爻”的具体操作形式的概括性描述。

2000年02期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刊登一篇论文: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与《洛书》。作者认为,并非是讲《九宫数图》的数字规律“纵横交错 ,都是十五” ,它是对《周易》筮法的核心内容“三变成爻”的具体操作形式的概括性描述。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是孔子所著的《系辞》原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两千余年以来,无数大家给予众多诠释,但不能给出令人满意之解。

其实,真理往往挺简单。

周易的核心来源于古代天文学,研究宇宙变化之道作为人的规范准绳。诠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本身应考虑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及周易全文内在含义。

在古文献中提到“参伍”之说在天文历律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后汉书·律历志》所云:“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则天法地将天数变化显示天道,天垂象见吉凶。

一、关于数的表述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即:天:一,三,五,七,九

地:二,四,六,八,十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即:天:一、二、三、四、五

地:六、七、八、九、十

和 天:一,三,五,七,九

地:二,四,六,八,十

的两种天地(阴阳)排列方法。

二、古人对天体的认识

中国的先民们从仰韶文化M45号墓的考察,早在6500年前已掌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日月变化的规律。最大的秘密莫过于发现:地球绕太阳运转,即地球逆向运转,在《周易》云:易逆数也。

三、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将天一、二、三、四、五 ,地六、七、八、九、十按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逆向运转旋转线以平面显示为S形,和先天八卦图所显示曲线一致,放到九宫中就成为九宫数(洛书)。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实为九宫之数;九宫之数在于合十,十为天。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实为文王八卦图(详见《霍氏周易正解》)。

四、先天八卦横竖图与天体运动


先天八卦横图


先天八卦竖图

《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这段话是以象数的形式而发挥出关于宇宙生成的哲理。先天八卦横图显示为平面(表示长和宽)即横向和纵向发展,先天八卦竖图显示为立体(表示长宽和高)。先天八卦横图提出宇宙向外扩张生存的同时自身便开始运转(先天八卦竖图),即时间和空间同时存在。宇宙向外扩张生存是有界限的(八卦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出现,宇宙的运动便产生。即宇宙第一动力为宇宙自身!宇宙天体运动平面曲线为S形。与美国霍金理论相比,我们对宇宙认识更早!

由此可见,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存在一定核心秘密。只有将中国的易学文化深入挖掘,才有可能不被人们所误解,才有可能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