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4:15
[人文]李零《丧家狗》导读部分(受权转载)
2007-05-17 23:49:00
来自:关天茶社
新建目录...
根目录
注意:文中括号“〔〕”表示此处为作者注。已另行排。
导读一孔子: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
《论语》是孔门后学编的书,书中有很多人在讲话,孔子、孔门弟子,还有其他人。讲话人又提到一些当时的人或死了的人。谁把这些话记下来,编成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书里讲话,他们谈的又是谁。我们先要讲的是,《论语》中都有什么人。
《论语》中的人很多(156个),中心人物是孔子。我们先谈孔子,再谈其他人。
当年,司马迁写《史记•孔子世家》,他在赞语里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大家读《论语》,也会有这种愿望。
我的建议是,了解孔子本人,可读《史记•孔子世家》;了解他的学生,可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是汉武帝大树特树捧起来的圣人,司马迁随侍左右,深受时代影响。他吊过孔子故居,读过孔壁中书,包括《孔子弟子籍》,即当时流传,据说是用古文抄写的孔门弟子的花名册,甚至向孔子的后代孔安国当面请教,他的记述最可贵。〔1〕
〔1〕司马迁杂采诸子传记,传闻异辞,存在矛盾和疑问,应加考辨和订正,但他既据实录,又采传说,对不同记载兼容并蓄,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对保存史料有好处。后人不能求之当时的环境和历史条件,讥其错误百出,是不太公允的。
《孔子家语》、《孔丛子》是孔家留下的有关材料,过去不敢用,现在看来,也是重要参考。〔2〕
〔2〕前人辨伪,于各书的可信度向有成说,如研究孔子生平,学者习惯上认为,只有《论语》是真孔子言,《左传》、《孟子》、大小戴《记》次之,诸子皆可疑,《史记》等汉代人的说法又等而下之。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奉为规矩准绳。《孔子家语》和《孔丛子》,在学者心目中,一向是与《古论》、《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属于同一组怀疑对象,但从出土竹简看,还是很有所本。我们在导读四会谈到。
关于孔子,我想把他的一生概括一下,像填履历表那样,分五条来讲。
一、孔子像:一个山东大汉的想象
孔子周游列国,据说,有个郑国人,善于相面,他对孔子做过漫画式的描述。他说,孔子的上半身有圣人之相,但下半身不行,好像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丧家狗。子贡把此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并不生气,反而说,我的形象怎么样,并不重要,他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1〕
〔1〕这个故事,汉代很流行,各书所记,略有不同。《史记•孔子世家》、《白虎通•寿命》、《论衡•骨相》、《孔子家语•困誓》记载比较一致,都说孔子,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唯《韩诗外传》卷九第十八章差异较大,“郑”作“卫”,相者为著名的姑布子卿。姑布子卿的相语也不一样,他说孔子,脑门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禹,嘴巴像皋陶,从前看,似有土之王,从后看,又不类四王。这类相语,似为成说。《史记》等书说,孔子腰以下比禹短三寸,也许是形容他腿短。孔子答子贡,《韩诗外传》也不同。这里是撮述大义,原文附于此篇后。
我们这本书的题目,就是这么来的。
孔子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借晚期的画像,自由想象一下。这类画像有好多种,有作豹眼环睁或露齿豁牙者,实在不好看。画家越是想把孔子画得神乎其神,不同一般人,给人的印象越像是妖怪。圣化的结果,往往是妖化。
当然,这类画像也有比较顺眼的。比如孔庙的石刻画像,有些还可以。这类像,主要是明清以来的作品。现在印得最多,是所谓《先师孔子行教像》。这幅画像,传出唐吴道子,不知出于何人之手,也不知画于何时。当然,它不是照孔子本人画的,但还真有点山东人的味道,也许就是照哪个山东人画的。
山东人有什么特点?第一,大个子比较多。司马迁说,“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2〕
〔2〕《路史•后纪》引《世本》:“仲尼圬顶,反首张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窍,参臂骈胁,腰大十围,长九尺六寸,时谓长人。”
就是大个子。“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21.76厘米,和穆铁柱、姚明的个子差不多,或有夸大。但古代,有些地方的人确实比较高。比如孔子说的长狄,个子就很高(《国语•鲁语下》)。
今鲁西南、苏北和皖北,自古来往密切,就是出大个子的地方。东北人,很多都是山东人的后代,大个子也比较多。第二,画面上的孔子,有颗圆圆的大脑袋,也是这一地区的特色。皮肤黑的,像红烧狮子头。皮肤白的,像清蒸狮子头。淮扬菜正好有这两种,我喜欢。另外,还有一点,大家不要忽略,画像上的孔子,腰间佩剑,两手当心,哈点腰,身体略向前倾。这种姿势,古人叫“磬折”,好像奏乐的石磬,有个弯儿。〔1〕
〔1〕贾谊《新书•容经》提到“子赣由其家来,谒于孔子。孔子正颜,举杖磬折而立”,
“子路见孔子之背,磬折举褎”。
本书叫“鞠躬如也”(《乡党》10.4),它和背手撅肚子趾高气扬的样子正好相反,是表示温良恭俭让。
我们可以拿这幅画当孔子的“标准像”,贴在他的履历表上,当他老人家的照片,弥补一下我们的空白想象。孔子死了两千多年,没有照片留下来,所有画像都是后人的想象,何必当真?〔2〕
〔2〕最近,有孔子标准像风波,媒体要我发表意见,我谢绝了。1684年,康熙皇帝到曲阜朝圣,“观石刻吴道子画鲁司寇像,诣圣迹殿,周览图画及凭几像、行教小影、立像行像诸石刻,顾问孔毓圻曰:‘何像最真?’孔毓圻奏曰:‘惟行教小影颜子从行者为最真,乃当年端沐赐传写,晋顾恺之重摹者’”(《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一七)。孔毓圻喜欢的是另一幅。
有趣的是,老子像,也有这副模样,而且也题“吴道子”画,一不留神,还以为是双胞胎。
另外,汉画像石上也有不少孔子像,孔子和老子见面,不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肩并肩,向我们走来。他们俩,是扭过身子,脸对脸,打躬作揖,好像日本人,中间还站个小孩,是传说中的项橐。〔3〕
〔3〕项橐,见于《战国策》、《淮南子》、《史记》、《汉书》等古书,参看: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十一《项橐考》,以及敦煌变文《孔子项相问书》。
这类画像,年代倒是很早,但形象太模糊,眉眼不清。
二、孔子的出身和成分
出身很重要,过去填表,一定不可少。孔子如果填表,他要写,我祖上是宋国贵族,查三代,是鲁国武士,本人成分是鲁国布衣,出身卑贱,血统高贵。〔4〕
〔4〕土改斗地主,“文革”闹红卫兵,遇罗克被杀,都和血统有关。有些地方填表,光填
一代不够,还要查三代,本来是革命干部,一查,都成了地主。“血统论”非常残酷,但对
研究历史很有用。研究西周金文、《春秋左传》,都得从世族谱入手。
孔子以孔为氏,据《世本》等书记载,是出自孔父嘉。孔父嘉,也就是《左传》提到的孔父(桓公元年和二年)。这种称呼,是属于名、字连称,名是嘉,字是孔父,不是姓孔名父嘉。〔5〕
〔5〕古代以嘉为名,以孔为字的人很多。胡厚宣认为,甲骨文的“”就是“嘉”,与生育男孩有关。参看:氏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上册,123—124页。孔,许慎的解释不一定可靠(《说文•乚部》),西周金文,是在子字表示小孩头部的右侧加一弧线,有人怀疑,是像小孩吃奶的样子。
孔子以孔为氏,属于“以王父字为氏”,即以爷爷的字作为族名。他这一支,按照惯例,是从睾夷开始立族,用睾夷爷爷的字作族名,从此才称为孔氏。
孔父是宋国贵族,追根溯源,是商汤的后代。孔子在鲁国被人另眼相待,最初就是沾祖上的光。鲁国贵族孟僖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左传》昭公七年),主要就是指他血统高贵,先祖是商王的后裔(古人说的“圣人”是指上古贤君)。
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是宋穆公托孤寄后的顾命大臣,地位很高。他的太太,长得很漂亮,回头率极高。有一天,在路上,被宋国的太宰华父督撞见,坏了。华父督,大色狼,“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当时,宋国跟郑国连年打仗,十年有十一场战争,百姓受不了。华父督煽动说,孔父是罪魁祸首,竟把孔父杀掉,把孔子的祖奶奶霸占。宋国国君不满,也被杀(《左传》桓公二年)。孔父死后,家道中衰。
孔父的后代,〔1〕〔1〕或说木金父,或说孔防叔,其实都是猜测。
“畏华氏之逼而奔鲁”(《孔子家语•本姓解》),从此定居于鲁。孔防叔的长子叫孔伯夏,是孔子的爷爷。他爸爸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也是名字连称,和孔父嘉是一样的叫法。纥可读仡,是壮武之义,梁者强梁,与名相应,正如其人。他是鲁郰邑宰(郰邑的长官),力气很大,偪阳之役,力托悬门(《左传》襄公十年),传说身高十尺(合2.31米),比孔子还高。〔2〕
〔2〕《孔子家语•本姓解》。案:《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七世孙,孔鲋的弟弟子襄(即孔腾),“长九尺六寸”,和孔子一般高。
孔子是军人世家,前辈都是赳赳武夫,拜父母之赐,也是大个子,很有遗传优势。但孔子本人从小好礼,更爱读书。宋、鲁是邻国,宋是商人的后代,鲁是周人的后代。两种文化对他都有影响。他生于鲁国,长于鲁国,鲁国的国君是周公之后。他更爱西周文化,特别是周公之礼,不是武,而是文。〔3〕
〔3〕孔子的爸爸是宋人,子姓,其正室施氏是姬姓,孔子的妈妈很可能也是姬姓。如果是
这样,则孔子本人身上流着的正是商、周二族的血液。他更热爱鲁国。鲁国是他的moth
erland。
他家从宋国北上,搬到鲁国。宋都在今河南商丘,离曲阜并不远。张光直教授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那里发掘,寻找“商”,“商”没挖到,但挖到东周的宋城。〔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中美联合考古队《河南商丘
县东周城址勘查简报》,《考古》1998年12期,18—27页。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当地出土过宋公成钟,因为宋朝是以宋为号,当时被视为祥瑞。
这是履历表上的“出身”和“成分”。
三、孔子的姓名和家庭
孔子的祖上(孔父嘉),曾是“国防部长”,后来家道中衰,被迫移民鲁国,地位大不如前。他这一支更是庶支的庶支。
孔子的爸爸叫叔梁纥,只是个“县级干部”,地位不太高。司马迁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世家》)。“野合”是什么意思?是感生而孕怀了哪位神灵的种子?还是未经明媒正娶非法同居?或找个荒郊野外没人的地方行其好事?前人吵得不亦乐乎。“批林批孔”时,有人说,孔子是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少女所生,更是火上浇油。孔子是圣人,他怎么会是私生子?现在,大家都说,这绝不可能,很多人宁愿相信,野合,不过是说,孔子的父母年龄悬殊,婚姻不够正式,手续不够齐全。其实,野合就是野合,并没这些复杂含义。司马迁对孔子崇拜得五体投地,他也不会故意污蔑圣人。古人讲圣人伟大,忍辱负重是必要铺垫,全世界都如此。孔子的童年和青年,“小白菜”,他生下不久就没了爹,娘也死得早,含辛茹苦,既贫且贱。我理解,“野合”是属于这类铺垫,当时肯定有这种传说。它主要强调的是,孔子从小就受人歧视。
关于孔子的出生,还有一种传说,见于《孔子家语》。叔梁纥身体好,生育力极强,他和施氏(正室),一口气生了九个闺女,就是没有男孩,好不容易娶个妾,生个男孩,叫孟皮,还是个瘸子(可能是患小儿麻痹症)。〔1〕
〔1〕《史记•孔子世家》索隐、正义引《孔子家语》并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徵在从父命为婚”,今本《孔子家语•本姓解》缺施氏。施氏为姬姓,出于鲁惠公子施父。“孟”是庶长,“皮”可读为“跛”。《左传》桓公六年有取名的“六不以”,即六种忌讳,其中包括“隐疾”。其实,以病为名,古书和古文字材料,例子很多。他这个哥哥,也可能是以病为名。
孔子他爸,娶了两个太太,都没生下健康的男孩。他不甘心,又到颜家求婚。颜家有三个女儿。当爹的怕这些年轻女孩嫌他太老,特意解释说,孔子他爸是“圣王之裔”,“身长十尺,武力绝伦”(比孔子还高),出身和身体都没问题。老大、老二不干,老三同意。这个三小姐叫颜徵在,就是孔子他妈(《孔子家语•本姓解》)。
为了给孔家生个带把的全乎人,颜徵在到附近的尼丘山(在今山东泗水县西南)祷神求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家语•本姓解》)。〔2〕
〔2〕《孔子世家》还提到另一种说法,是“(孔子)生而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即孔子生下来,颅型有点怪(可能缺钙),好像月球上的环形山。这样的山,古人叫“宛丘”,参看《尔雅•释丘》。
仲尼是行辈加字,〔3〕
〔3〕一般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但贵族的配偶往往不止一个,生下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四个,嫡子和庶子混在一起怎么叫,还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庶子称孟,和其他兄弟一起排,也可称仲,要次于嫡长。伯、仲和季之间的叔可能不止一个。
古人称字,本来是尊称。孔子死了,鲁哀公的悼词称他为“尼父”(《左传》哀公十六年),“尼父”就是他的字(古人称字,男子往往加父字,女子往往加母字)。
孔子排行老二,吴虞管他叫“孔二先生”,有戏谑之义。五四运动和“文革”时期,大家对孔子往往直呼其名,如赵纪彬的书就是只呼“孔丘”,不叫“孔子”(但孔子的学生,他反而称字)。而最难听的叫法,是“孔老二”。〔1〕
〔1〕这种叫法是谁发明,不知道,有关考证,俟诸高明。1929年,孔氏族人控告山东省立第二师范上演《子见南子》剧,其联名上告山东教育厅的呈文,已经提到该校标语有“打倒孔老二”之语。参看:鲁迅《关于〈子见南子〉》,《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550—570页。
“孔丘”的“丘”,清朝要缺笔,不能直呼其名,叫名已经不礼貌,“老二”更是侮辱性的词汇。前些年,北京地坛西门对面,路西不远,有家饭馆,红门脸,专卖鞭菜,叫“老二哥餐厅”,生意不好,最后倒闭了。“老二”和“二哥”在北京有下流含义。
这是履历表上的“姓名”和“家庭”。
四、孔子的籍贯:出生地和居住地
《论语》称孔子为“郰人之子”(《八佾》3.15),“郰人”的意思并不是郰邑之人,而是郰邑的长官。司马迁说,孔子是生于鲁昌平乡郰邑(《孔子世家》)。郰与邹古音相同,郦道元以为是同一个地方,〔2〕
〔2〕《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漷水又迳鲁国邹山,而西南流,《春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在邹山之阳,依巌阻以墉固,故邾娄之国,曹姓也。叔梁纥之邑也,孔子生于此。”
但许慎以为是两个地方。〔3〕
〔3〕《说文•邑部》:“邹,鲁县,古邾娄国,帝颛顼之后所封。”“陬,鲁下邑,孔子之乡。”
邹即邾,是鲁国附近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城市南的峄山脚下,俗称“纪王城”。现在地面上还有城墙遗迹,砖瓦陶片,随处可见。峄山是泰山余脉,山上有很多巨石,秦始皇立过峄山刻石。秦统一天下,“邾”改称“驺”,如当地出土的秦陶量,除用十印打出始皇诏书,还有一印记制造地点,字作“驺”,汉代古书也把它写成“邹”。邹是孟子的老家。邹、鲁是出儒家的地方,古人说的“邹、鲁缙绅之士”,就是这一地区的特产。孔子出生的郰邑,是鲁邑,据说在曲阜东南尼丘山(今称尼山是避讳)西五里的鲁源村(《阙里志•尼山》),1925年康有为在此立有“古昌平乡”碑。它的位置大体在邹、鲁连线的右面,和邹、鲁成三角之势。我在上面说过,孔子他爸是郰邑的长官(《左传》襄公十年称“郰人纥”,十七年称“郰叔纥”)。他在郰邑出生是很自然的。相传孔子生于尼丘山的夫子洞(也叫“坤灵洞”),尼丘山就是郰邑附近的山。但孔子三岁,他爸爸就死了。孔母年轻守寡,又没有名分地位,不久,就带着他搬到他姥姥家去了,从小住在曲阜阙里。阙里是他姥姥家。
曲阜鲁古城,1977—1978年发掘,有发掘报告。〔1〕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曲阜鲁国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旧曲阜县城,包括孔庙、孔府,是在鲁故城的西南角。这一带是鲁故城的平民区,和过去北京南城的宣武区一样,是穷人住的地方。孔子是在穷街陋巷长大,知道清贫的滋味,老把“仁”和“贫”捆一块儿。他夸他的学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6.11)。后世所谓陋巷,就在孔庙、孔府的东边。
孔子他姥姥家是颜氏。鲁国的颜氏,有姬姓之颜和曹姓之颜,〔2〕
〔2〕颜氏有不同来源,如西周铜器九祀卫鼎已有颜氏。春秋时期,齐、鲁、晋、卫也均有颜氏。鲁国的颜氏有两支:一支是小邾之颜,即邾武公(名夷父,字颜)子友别封于郳的颜氏,为曹姓(《左传》庄公五年疏引《世本》和杜预《春秋世族谱》,又《潜夫论•志氏姓》);一支是鲁伯禽的支庶,食采于颜,为姬姓(王俭《姓谱》)。《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娶鲁女曰颜懿姬,即颜氏姬姓女。案:今颜氏寻根问祖,多取邾颜说。参看:新编《陋巷志》编纂委员会《新编陋巷志》,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美国学者伊若泊认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司寇臧氏的家臣,母亲颜徵在是邾颜之女。孔子当鲁司寇,就是因袭臧氏的官职;学生多出颜氏,也是母家的亲戚。参看:RobertEno,“TheBackgroundoftheKongFamilyofluandtheOriginsofRuism,”EarlyChina,no.28(2003),pp.1-41。但孔子之母也可能是姬姓。她是哪个颜?还不能肯定。颜氏寻根问祖,都说自己是颜回的后代,再往上追,则说出自曹姓,即邾国的分支小邾国。小邾国,有个墓地在今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2002年发现,六座墓,被人盗了三座半,剩下两座半,2003年发掘。我去过这个墓地,那里有块碑,说这是颜氏的祖坟,就是颜氏后人赶去磕头,特意立的。
古人最重亲戚,第一是血亲,第二是姻亲,第三是拟亲(即普通说的干亲)。孔门弟子有八人出自颜氏,〔3〕
〔3〕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相、颜之仆、颜哙、颜何。案:孔子在卫国曾住在颜浊邹家,此颜或与鲁颜有关。《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后人也把此人列为孔门弟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没有此人。又言偃的言和颜回的颜,上博楚简的写法是一样的,言偃可能也出自颜氏。
最出名的学生是颜回。孔、颜两家是亲家。这些学生,都是他从他姥姥家带出来的。
孔子死后葬于城北的泗水之上,后来成为孔家的族墓,即现在的孔林。
司马迁说,他到鲁国,参观过孔庙和孔墓,流连不忍去。当时的孔子故里已经有点像博物馆。孔庙原来是孔子的住宅和他学生的宿舍,后来变成陈放孔子遗物如衣冠、琴瑟、书籍和所乘车辆的地方。孔子冢占地一顷,有不少弟子住在墓地周围,岁时奉祠,讲习礼仪,有如大学城(《孔子世家》)。郦道元也说,孔庙,宅大一顷,有三间房,孔子住西房,孔母住北房,夫人住东房。庙中有孔子的车子,那可是珍贵文物。颜回死,颜回的爸爸求孔子把车卖掉,给颜回买棺材,孔子没答应,如果是原物,就该是这辆车子。这辆车很有名,武梁祠汉画像石上就有,题曰“孔子车”。屋里,墙上还挂着孔子像,画上,有两个弟子(没准是颜回、子路),手执书卷,在旁侍立(《水经注•泗水》),可惜也失传,否则,肯定是“标准像”。
这是履历表上的“籍贯”。
五、孔子的一生
孔子一生,很不得志。
他活了73岁(或74岁),现在很一般,过去,算是活得很长。《春秋》十二公,最后四公,襄、昭、定、哀,他都赶上了。10岁以前,襄公还在。10岁以后,是昭、定、哀,正好在春秋晚期这一段。
孔子是个苦孩子,小时候,“贫且贱”(《孔子世家》)。传说孔子出生时,爸爸70岁,妈妈20岁,他是老阳少阴所生。有人说,这种孩子特别聪明,不知有没有遗传学的道理。司马迁说,小时候的孔子就不同一般,他玩游戏,都是表演行礼,“常陈俎豆,设礼容”;父母死了,都是他一人发送,合葬于防山(在今曲阜东),真是大孝子;服丧期间,他去参加季氏的宴会,被阳货轰了出来,很受刺激(《孔子世家》)。〔1〕
〔1〕服丧期间,不食酒肉,孔子谙礼,不应赴宴,清代学者多怀疑,如崔述《洙泗考信录
》卷一。
司马迁讲孔子生平,有些细节不太清楚,前人有很多考证,〔2〕
〔2〕如宋胡仔《孔子编年》、元程复心《孔子论语年谱》、明夏洪基《孔子年谱纲目》、清江永《孔子年谱辑证》、清崔述《洙泗考信录》、清狄子奇《孔子编年》、清林春溥《孔子世家补订》、民国叶瀚《孔子世家笺注》。
钱穆写过一本《孔子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大家可以参考。〔3〕
〔3〕钱穆,号称国学大师,他的东西,我最欣赏,还是《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论语新解》,我评价不高,但《孔子传》比较好,继承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他参考过宋胡仔《孔子编年》和清崔述《洙泗考信录》、江永《乡党图考》。这三本书,他在《孔子传》110—129页有所评论。
我把孔子的一生粗分为六段,列其主要事迹于下:
(一)1—34岁,孔子居鲁(前551—前518年)。这一段,有几件事比较清楚,即他出生后,3岁丧父,17岁丧母,19岁娶妻,20岁生子。他的学历不太清楚。孔子自己说,他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2.4),可能是在阙里的乡校学习过吧。但更高的学问从哪里来?是他自学的结果,还是有名师传授,大家很想知道。孔子死后,卫公孙朝曾问子贡,你老师,他是跟谁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散落民间,他是跟很多人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7.22),要说老师,可以说一个没有,也可以说很多。我们只知道,孔子27岁,曾向郯国的国君请教。还有,他学鼓瑟击磬,据说是跟师襄子学的(《孔子家语•辨乐》)。师襄子,也就是《微子》18.9的“击磬襄”,是鲁国的乐官。其他还有谁,不清楚。〔1〕
〔1〕司马迁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十个人,老子、老莱子、铜鞮伯华、介山子然,不见于《论语》;孟公绰,见于《论语》,无明显的褒贬;臧文仲则是批评的对象。他比较夸奖的,还是蘧伯玉、晏平仲、子产、柳下惠四人。
青年时代,孔子很坎坷,干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但30岁,他开始有点名气。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访问,曾问礼孔子。所以后来,孔子要上齐国找工作。孔子自己说,他是“三十而立”(《为政》2.4)。学者推测,孔子授徒设教,可能在此前后。
(二)34—35岁,孔子出国。据说,前518年,孔子上周朝的图书馆问礼老子,去过洛阳。今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大街有块碑,清雍正五年(1727年)立,上面刻着“孔子至周问礼乐至此”,就是附会此事。孔子见没见过老子,学者往往怀疑,但前517年,孔子去过齐国,却是《论语》提到的事。孔子到齐国找工作,不顺利。齐景公不用,还不直说,先谈待遇,说季氏的工资我不能给,要给,也就是“季、孟之间”;后找借口,说“吾老矣,不能用也”(《微子》18.3)。古人都说,这是晏婴的主意(《墨子•非儒下》、《晏子春秋》外篇下第一章、《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齐,最大收获,是听古典音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古城东南的韶院村,据说,清嘉庆年间出土过一块古碑,上面刻着“孔子闻韶处”,同时还出土了石磬数枚,后来,这块碑丢了,又仿刻了一块,年代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当然,这也是附会。
(三)36—50岁,孔子返鲁,退修诗书礼乐,又教书育人做学问。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为政》2.4),并说如果40岁还招人讨厌,一辈子就完蛋了(《子罕》9.23)。这一段是他做学问的黄金时代。学问做得好,当然不糊涂。孔子生活的早期,即20—42岁,鲁国的国君是鲁昭公,执政大臣是季平子。前509年,鲁定公即位。前505年,季桓子执政,阳货执季桓子。这回是阳货主动,抱着小猪见孔子,请他出仕。孔子口头说,他要出仕,但没有马上出来做官。孔子晚年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又自谓“五十而知天命”(《为政》2.4),盖读《易》而知天命。前502年是他50岁。“天命”是什么?就是出来做官。
(四)51—54岁,孔子仕鲁。前501年,阳货奔齐奔晋,而公山弗扰以费叛。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欲往而止。接着,孔子出任中都宰。前500年,孔子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夹谷之会,相鲁定公。前498年,子路为季桓子宰。孔子堕三都,先堕郈,次堕费,堕成不克。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打败,奔齐奔吴。子羔任费、郈宰。孔子以鲁大司寇摄行相事,诛少正卯(《荀子•宥坐》、《孔子世家》)。〔1〕
〔1〕此说是先秦两汉旧说,宋以来否定此说,皆出卫道,毫无根据。赵纪彬的考证,虽有“批林批孔”时期的政治色彩,但史料详备。参看氏著《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后,孔子失意于鲁定公,决定出国,到外国找工作。他的弟子颜渊、子路、冉有、子贡随行。仲弓代替子路为季氏宰,留在国内。
(五)55—68岁,孔子周游列国。前497年,孔子去鲁适卫。前496年,孔子去卫西行,过匡被围,经蒲返卫。前495年—前493年,孔子见卫灵公,出仕于卫。前494年,鲁哀公即位。前493年,卫灵公卒,孔子去卫。前492年,季康子执政。冉有返鲁,代替仲弓为季氏宰。孔子经曹、宋、郑至陈,途中险遭宋司马桓魋杀害,换装逃跑。是年为孔子60岁,他自称“六十而耳顺”(《为政》2.4)。何谓“耳顺”?不太懂,可能是对外界的事看透了,什么样的话都听得进去了吧。比如一路上,各种隐者的批评。前491—前489年,孔子仕陈湣公。前489年,孔子去陈适蔡,绝粮于陈、蔡之间,复至楚东北边境上的叶县,见楚叶公,求用于楚昭王,不成功,自叶返卫。前488—前485年,孔子仕卫出公。前484年(68岁),孔子应季康子召,回到鲁国。季康子请他回来,主要是用他的学生,而不是他这个老头子。他自己,还是无官可做。这次出游,孔子到过宋、卫、曹、郑、陈、蔡六国和楚的边境,他除短暂服务于卫、陈两国,哪个国家都不肯用。前面说过,相面的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自己也承认,说“然哉然哉”(《孔子世家》)。
(六)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年,子孔鲤卒。前482年,为孔子70岁,孔子自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当时,孔子已步入生命的最后时刻,“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也不太懂,好像是一种更自由的精神境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样样都合规矩。其实,人活到这把年纪,爱怎么着怎么着,什么都不在乎,无所谓了。前481年,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改编成《春秋》一书,起隐公元年,迄哀公十四年。此年,哀公获麟,孔子绝笔,颜渊亦卒于此年,让他伤心欲绝。前480年(72岁),子路死卫,死得很惨,他也深受刺激。前479年,孔子卒。
孔子宦游,到过周,到过齐,仕于卫、陈,路过曹、宋、郑、蔡,访问过楚的边邑。《汉书•儒林传》说他“奸(干)七十余君”,是夸大之辞,但八九个国家总还有。古代旅行不易,他到过的国家,已经不算少,但足迹却从未出于今山东、河南二省。失意的时候,他赌气说,他想“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想“居九夷”(《论语•子罕》),但周边大国,他只考虑过楚、晋,想去而未能实现,秦、燕,根本没考虑,主要活动范围还是东周的腹地。
这是履历表的“简历”。
六、活孔子和死孔子,真孔子和假孔子
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美国学者詹启华(LeonelM.Jesen)说,传教士塑造的儒家和近人的尊孔,都是“人造儒教”(ManufacturingConfucianism),〔1〕
〔1〕LeonelM.Jesen,ManufacturingConfucianism,ChineseTraditionsandUniversalCivilization,DurhamandLondon:DukeUniversityPress1997.
我们也可以说,汉以来或宋以来,大家顶礼膜拜的孔子是“人造孔子”。现在的孔子,更是假得不能再假。活孔子和死孔子,就是不一样。前者是真孔子,后者是假孔子。现在,什么都能造假,孔子也要打假。
我把我的基本印象讲一下,请大家检验一下,我的说法对不对。
(一)活孔子。
现在,时髦说贵族。很多人都查出来了,“我是少爷”。贵族是遗老遗少。周代,什么人是遗老遗少?宋人。他们是商王的后代。宋人喜欢讲老礼儿,典型代表是宋襄公。他自称“亡国之余”,死守古代军礼,“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结果被摆好阵势的楚人打败,伤重不治,死掉。毛泽东称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2〕
〔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482页。
但搞文学的喜欢说,他是“中国的堂吉诃德”。我说,中国还有一个堂吉诃德,就是孔子。孔子也是宋人的后代,只不过他要讲的老礼儿,不是商人的礼,而是周公的礼。因为他出生在鲁国。
活孔子是典型的复古主义者。西周灭亡,东周衰败,贵族传统大崩溃,礼坏乐崩,他看不惯,坐不住。他不是当时的贵族,却比贵族还贵族,唯恐他们完蛋了,“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文化也随之灭亡。他死乞白赖劝他们,一定要复周公之礼。但鲁君不听,其他国家的国君也不听。他颠沛流离,到处跑,谁都不听,好像无家可归的丧家狗。一路上,很多隐者,当时的不合作主义者,全都嘲笑他,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周公之梦当中,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可笑也可爱。
(二)死孔子。
特没劲。基本上是老子说的刍狗,今人说的摆设、道具和玩偶。历代皇帝都捧他,越捧越高,也越捧越假。
孔子在世时,不是王,不是公,不是侯,也不是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那样的圣王,天生聪明,绝顶聪明,有权有位,可以安定天下的百姓。这样的大救星,全国人民的大救星,孔子说,他绝不敢当(《述而》7.34)。孔子无权无位,没有办法救国救民,这是明摆的事。
可是,他的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别的事,好商量,这件事,一定要替老师做主。
孔子活着的时候,曾明确讲,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述而》7.20),他只承认自己好学,勤勉刻苦,持之以恒,并不认为自己多聪明。但子贡跟别人说,他的老师是“天纵之将圣”,孔子当即予以否认(《子罕》9.6)。孔子当圣人,是孔子死后,子贡的杰作。宰予和有若也参与了这一活动(《孟子•公孙丑上》)。老师明明说,我不聪明。他们说,怎么不聪明?自有人类以来,谁都比不上老师。坚决不听孔子的话。
孟子也不听孔子的话。他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圣人圣人,不绝于口。孔子明明说,圣人都是死人,活着根本见不着(《述而》7.26),他却偏偏说,孔子就是活圣人。
还有荀子,他说,舜、禹是“圣人之得埶(势)者”,孔子是“圣人之不得埶(势)者也”(《荀子•非十二子》),圣人本来是有权有势的人,他说无权无势也可以当圣人,这是荀子的修正主义。
我琢磨,他们一定认为,老师太谦虚。他老人家自己,当然不好意思说。咱们这些当学生的,可不能不说。他老人家不在,就更得说了。
于是,孔子的头衔越来越多。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死,鲁哀公给这位“老公安部长”致悼词(诔),还只称他为“尼父”,犹太公之称“尚父”,只是称字不称名而已。称字,在古代是地位低的人和年龄小的人对地位高的人和年龄大的人讲的。当时的悼词,顶多如此。什么王呀公呀侯呀圣呀师呀,全都没有。
战国和秦代,孔子是个普通人,名气虽大,却只是众多学者和批评家中的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他会阔起来。
孔子阔起来,是在汉代。
汉以来,孔子拟于公侯,谥“褒成宣尼公”。北魏以来改谥,曰“文圣尼父”,加了“文”字和“圣”字。隋文帝则赠“先师尼父”,始称“先师”。唐玄宗更称之为“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530年),去王号,只称“至圣先师孔子”。清代,顺治皇帝,初称他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后仍明制,只叫“至圣先师孔子”(《世载堂杂忆•孔子历代封谥》)。
虚君式的素王还是读书人的祖师爷,当皇帝的考虑再三,还是更倾向于后者。他是中国的“伟大导师”。
(三)真孔子是教书匠的祖师爷。
历代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全是属于追封,即现在说的追认。这些显赫的头衔,几乎全是假的,王、公、侯、圣,通通都是假的,真的只有一条,就是师。孔子在民间办学,培养新君子,教他们读古书,习古礼,然后去当官,当他认为的好官。他的学生,很多都当了官。后世的读书人,不管教人的还是被人教的,不管是准备当官的还是已经当了官的,都奉他为老师。中国古代的职业神,例称先某,比如耕田要奉先农,养蚕要奉先蚕,当木匠要尊鲁班。先师就是最早的老师。北京孔庙,隔壁是国子监。孔子是教书匠的祖师爷。这条是真的。他活着的时候就是教书匠。
(四)假孔子是历代统治者的意识形态。
汉以来尊孔,主要是拿孔子当意识形态,特别是支配读书人的意识形态。秦始皇,大一统,统一学术,失败。他想统一,没搞好,跟读书人闹翻,导致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读书人送温暖,表关怀,才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他的独尊儒术,目的不在复兴学术,而在统一思想,令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孔子死了,人不在了,但意识形态,一直靠他抓。历朝历代,替皇上把思想门,站言论岗,全靠他,等于宣传部长、教育部长和出版局长。
我喜欢活孔子、真孔子,不喜欢死孔子、假孔子。
附:“丧家狗”的出典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夫子过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门外。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一人,其头似尧,其颈似皋繇,其肩似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儡儡如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孔子喟然而笑曰:“形状,末也,如丧家之狗。然哉乎!然哉乎!”(《白虎通•寿命》)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郑东门。郑人或问子贡曰:“东门有人,其头似尧,其项若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傫傫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如丧家狗,然哉!然哉!”(《论衡•骨相》)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东郭门外。或人谓子贡曰:“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然自腰已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欣然而叹曰:“形状,末也。如丧家之狗,然乎哉!然乎哉!”(《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出(卫)〔郑〕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使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五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土〕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循循固得之转广一尺四寸,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汙面而不恶,葭(貑)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累)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辞丧家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汙面而不恶,葭(貑)喙而不藉,赐以(已)知之矣。不知丧家狗,何足辞也?”子曰:“赐,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既敛而椁,布(器)〔席〕而祭,顾望无人,意欲施之。上无明王,下无贤(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韩诗外传》卷九第十八章)
案:以上五条,皆两汉旧说。前四条,基本一样,唯最后一条,有些不同,并以相者为姑布子卿(著名相者)。这个故事,与子贡树孔子为圣人有关。它想传达的是,孔子热心救世,世以为有圣人之志。相者闻其声名,但愿一睹风采,是否真有圣人相。其判断是,他像圣人又不像,有心救世像,遍干诸侯皆不遇又不像。“丧家狗”绝非污蔑之辞,只是形容他的无所遇。子贡以相者语告孔子,孔子宁认丧家狗,不认圣人,原因在这里。此虽故事,颇具深义,真可谓知孔子言。清崔述,什么都疑,就是不疑道统,竟不加分辨,上来就说,“至比圣人于狗,造此说者,信此说者,皆圣门之罪人也!此乃齐东野人之语,故今皆削之”(《洙泗考信录》卷三《世家记适陈由郑之谬》),将司马迁诸贤统统斥为罪人,武断之极。顾颉刚指出,崔述疑古有局限,他以大胆怀疑著称,独于圣道不疑,也不许疑,有很多先入之见。〔1〕
〔1〕崔述疑古,是为尊孔。顾颉刚对他有批评。他说:“可是我们对于崔述,见了他的伟大,同时也见到他的缺陷。他信仰经书和孔孟的气味都嫌太重,糅杂了许多先入为主的成见。这也难怪他,他生长在理学的家庭里,他的著书的目的在于驱除妨碍圣道的东西,辨伪也只是他的手段。”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朴社1933年版),自序,46页。
辨伪学,不只是方法,也是思想。我们要知道,宋以来的辨伪,疑与不疑,莫不以卫正统、辟邪说为内在枢机(如兵书辨伪)。疑诸子,是要尊儒经;疑伪经,是要卫家法。遍伪群书,只在弃而不用,非所以甄别年代。其心与嬴秦焚书、满清禁毁同。
导读二孔门弟子及其他
讲完孔子,我们还要谈谈《论语》中的其他人物。他们,数量可观,总共有155人。〔1〕
〔1〕《论语》中的人物,有时称名,有时称字,极不统一。为了减少读者的困惑,本书除随文解释是根据原文的称呼,一般称名。
《论语》是对话体,如果对话人是谁,对话提到的人是谁,你都不清楚,读起书来,就会晕晕糊糊。我想把这些人物做一汇总介绍。孔子的儿子孔鲤,已见导读一,这里不再说,我们只谈其他的154人。

我们先讲孔子的学生。这些人都是孔子身边的人,离他最近的人。
孔子的学生有多少?司马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也就是说,孔子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成绩优异者72人,这是附会五行时令的吉祥数。
另一种是“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即真正得其传授,不但在籍,而且及门—登堂—入室,有77人。这大概是从《孔子弟子籍》中抄来的话。
孔子的弟子怎么这么多?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提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近代立新式学堂,才有“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17世纪捷克人夸美纽斯所创,不是几个学生,个别辅导,而是几十人,坐在一个教室里,老师前面是一堆课桌,后面有块黑板,大家在一块儿上课。这是我们都上过的学校,工厂式的学校。
孔子的时代不是这样,他的身边,一般只有两三个学生。我觉得,谈话效果最好,还是两个人谈,促膝谈心,面对面谈;三人也行,两人说,一人听,插着说或轮着说;三人以上的谈话,有点乱。孔子谈话,一般都是“二三子”,顶多四个人,加一个弹琴的(如《公冶长》5.26)。上课,就是陪老师聊天。或者坐屋里,东拉西扯;或者在户外,边走边聊。我很羡慕那时的教学。可是,这么带学生,他怎么会有几千个学生?即使今天,一个教授,带3000个本科生、70个研究生,那也不得了。
司马迁的话是真是假?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他的数字,具体数,准不准,不敢讲,但学生很多,不是不可想象。
比如,大家可以读一下吕思勉的《讲学者不亲授》。〔1〕
〔1〕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上册,675—678页。
他说,“汉世大师,所教授之弟子甚多”,多可以多到什么程度?《后汉书•儒林传》说,“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授徒者,编牒不下万人”。我们从有关记载看,当时的大师,及门弟子上千,编牒弟子上万,常见。这是东汉时候的情形。西汉的规模,即使没这么大,也该八九不离十。
这等于说,一个教授,可以教一所大学。
学生这么多,怎么教?别担心,他是把学生分成很多层。
编牒,只是慕名前往、登记在册的学生,有点像现在,上个短训班,讨张证书,有那么个名义,也就是了。注册的学生,也叫“著录”或“在籍”的弟子,他们是外围的学生。大师,一般情况下,根本见不着。
及门,则是核心弟子,入了老师门的弟子。这种弟子又分两种:一种是及门未入室,进过老师的门,没进老师的屋,未尝亲炙师教,顶多在院子里遛达;一种是入室弟子,可以进老师的客厅,旁无杂人,听老师亲授。比如西汉大师董仲舒,“下帷讲诵”,坐在帘子后面,“三年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院子里的人,自然见不着面;东汉大师马融,及门弟子有400多人,登堂入室的只有50多人,郑玄出其门下,也是三年都见不着一面(《后汉书•郑玄传》)。
见不着面的学生怎么办?很简单,可以让学生带学生,受业早的教受业晚的,学哪门的教哪门,转相传授,这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情况下,都是大徒弟在屋里和孔子谈话,其他学生,只能在门外候着,孔子走了,才追着大徒弟问,刚才老师都讲了什么(如《里仁》4.15)。孔子的学生,既然徒弟带徒弟,就有可能包括再传弟子(如陈亢),好像传销,一传一大片,当然人数很多。
大师既然这么带学生,就像现在开玩笑,某教授跟自己的学生说,你不错嘛,可以考我的研究生———他的学生已经多得认不清了,就像老板认不得员工。〔1〕
〔1〕现在的师生关系,正朝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发展,全世界如此。很多地方,都是以老板
称教授。
所以,吕先生说,“此等大师,从之何益,居其门下者,得毋皆仰慕虚名,甚或借资声气乎”。
古代大师,发展趋势,颇类现在的歌星,很多仰慕虚名、借资声气的追随者(现在叫“粉丝”),远道前来,建舍赁屋,为的只是一睹风采,并不一定见过老师,更不一定得过什么具体指点。
更有意思的是,大师有时会公开演讲,“要名誉,广声气”,叫“大会都讲”。这是粉丝唯一可以见到大师的机会。
吕先生说,这种风气,自汉以下,一直就有,“会集者多,则人心易奋”。如宋明大师演讲,就有痛哭流涕者。清唐甄说,“升五尺之座,坐虎豹之皮,环而听之者百千人。在堂下者望而不见;负壁者、及阶者见而不闻;寻丈之间者,闻而不知;在左右者,知而不得。是之为观讲。众观而已,何益之有”(《潜书•讲学》)。
“观讲”是一种表演,不会表演,不能当大师。
这段话很有意思,今天的大师演讲,也经常是这样,不同之处,只是多了麦克风和大屏幕。
读吕先生书,我们可以明白,孔子的学生,比起汉代,并不算多,完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还有,孔子和学生的关系,也很特殊。
我们要知道,孔门也好,墨家也好,他们的教学组织或学术团体,和今天不一样,有人说,最像帮会。老师(墨家叫巨子)是老头子或大哥,核心弟子各有所长,彼此分工,好像堂口,弟子带弟子,形成很多层。德高望重(颜回等)的在最上层,其次有外交、财务和学术等若干部门。弟子入门拜师,要经人介绍,不能直扑老师家的门。见面要儒冠儒服,带见面礼(一捆腊肉),进行面试。阔学生还要给组织捐钱。如孔子周游列国,可能就是子贡掏腰包。学生不听话,老师可以让其他同学揍他。学生没什么毕业不毕业,终身随侍左右,有些弟子,像子路,还是孔子的保镖。老师呢,也因材施教,推荐他们四处做官。只要不出去做官,待在家里,就得紧跟再紧跟。比如孔子死了,还有一堆学生住在孔子墓的旁边。〔2〕
〔2〕参看: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253—269页。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好像父子,老师喜欢,还能当女婿。老师的最高奖赏是他的女儿或侄女。
这是我要说明的地方。
孔子的受业弟子,最核心的弟子,到底有多少人?上面讲了,一说见《孔子世家》,72人;一说见《仲尼弟子列传》,77人。兼存异说,是《史记》的体例。《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题目作72人,篇中所列仍是77人,也是两存其说。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记载对一下,改正错字,去除重复,其实是77人。
这些弟子,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先进”是早期弟子,“后进”是晚期弟子。他们并不全都见于《论语》。《论语》中的弟子有29人。为了给《论语》各章定年,我把他们按从学先后分为三期四组,每一组都按年龄排序:〔1〕
〔1〕这里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大致分组,不一定代表实际情况。
(一)第一期。
孔子的第一批学生,是他早年居鲁时(1—35岁)招收的学生,共5人。
(1)颜无繇(字季路,前545—前?年)。颜回的爸爸,鲁人,比孔子小6岁。在孔门弟子中,年龄仅次于秦商。他的名、字和子路完全一样(“繇”通“由”)。
(2)冉耕(字伯牛,生卒不详)。鲁人,以德行称。孔府《圣门志》和《阙里广志》说他比孔子小7岁。据说,他是得麻风病而死,孔子探望他,连声叹息说,这么好的人,怎么得了这种病,觉得非常可惜(《雍也》6.10)。
(3)仲由(字子路或季路,前542年—前480年)。卞人(卞为鲁邑,在今山东泗水东卞桥镇),比孔子小9岁,以政事称。孔子仕鲁定公期间,他曾任季桓子宰(前498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他追随左右。回国前,曾任卫蒲邑宰(前488年)。孔子回到鲁国,他与冉有一起为季康子做事,最后死于卫国的内乱(前480年)。子路以勇武著称,性子急,脾气大,常挨孔子骂,不像颜回招老师喜欢。
(4)漆雕启(字子开,前540—前?年)。鲁人(或说蔡人),比孔子小11岁,他是个受过刑的残疾人。
(5)闵损(字子骞,前536—前?年)。鲁人,比孔子小15岁,以德行称,是有名的大孝子,他的父母兄弟都夸他(《先进》11.5)。
(二)第二期。
孔子的第二批学生,是他自齐返鲁后(36—54岁)招收的学生,共8人。
(1)冉雍(字仲弓,前522—前?年)。鲁人,比孔子小29岁,以德行称,并长于政事。前497—前493年,他接替子路为季桓子宰。
(2)冉求(字子有,前522—前?年)。鲁人,比孔子小29岁,以政事称。前492年,他接替冉雍为季康子宰。
(3)宰予(字子我,生卒不详)。鲁人,以言语称。孔子曾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公冶长》5.10),但他却是孔门十哲之一,属于最优秀的学生。《大成通志•先贤列传上》说他比孔子小29岁。孔子死后,他是前辈,子贡树孔子为圣人,他是参加者。
(4)颜回(字子渊,前521—前481年)。鲁人,比孔子小30岁,以德行称,经常受老师表扬,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庄子•田子方》说,颜回对孔子是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自称紧跟紧跟还跟不上。
(5)巫马施(字子旗,前521—前?年)。鲁人(或说陈人),比孔子小30岁,曾任单父宰。
(6)高柴(字子羔,或季羔,前521—前?年,或前511—前?年)。齐人,比孔子小30岁(或40岁),个子很矮,相貌丑陋,也是有政事才能的弟子。前498年,曾任费宰(或费郈宰)、武城宰和成邑宰。后来,他还担任过卫国的士师,故有卫人之说。(7)宓不齐(字子贱,前521—前?年,或前502—前?年)。鲁人,比孔子小30岁(或49岁),曾任单父宰。
(8)端沐赐(字子贡,前520—前?年)。卫人,比孔子小31岁,以言语称,曾仕于卫、鲁,当过信阳宰,死于齐,是办外交、做买卖的好手。孔子死后,他地位最高,有如掌门人。孔门树孔子,加圣人之号于孔子,他功劳最大。
(三)第三期。
孔子的第三批学生,是他周游列国时(55—68岁)招收的学生,共11人。
(1)原宪(字子思,前515—前?年)。鲁人(或说宋人),比孔子小36岁。
(2)樊须(字子迟,前515—前?年)。齐人(或说鲁人),比孔子小36岁。此人喜欢种庄稼,是个重农派,孔子骂他是小人(《子路》13.4)。
(3)澹台灭明(字子羽,前512—前?年,或前502—前?年)。鲁武城(今山东费县西)人,比孔子小39岁(或49岁),他是言偃任武城宰时发现的人才,后来到楚国发展,有弟子300人,据说是个相貌丑陋的人。
(4)陈亢(字子亢或子禽,前511—前?年)。陈人,比孔子小40岁。此人可能是子贡的学生,孔子的再传弟子。
(5)公西赤(字子华,前509—前?年)。鲁人,比孔子小42岁,好礼,有外交才能。
(6)有若(字子有,前508—前?年,或前518—前?年)。鲁人,比孔子小43岁(或33岁),据说相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卜商、言偃、颛孙师公推有若代替孔子,受弟子朝拜,曾参不同意(《孟子•滕文公上》)。汉代,还有一种传说,有若坐孔子位,受弟子拜,弟子问之,无以应,被弟子轰下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死后,子贡树孔子为圣人,他是参加者。
(7)卜商(字子夏,前507—前?年)。卫国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比孔子小44岁,以文学称,曾任莒父宰,又事卫灵公,老年讲学西河,魏文侯、田子方、段干木、李克、吴起师事之,对三晋的法术之学很有影响。子夏传《诗》和《春秋》,在经艺传授上很有名。前人说,他是汉代经学的鼻祖。〔1〕
〔1〕清陈玉树《卜子年谱•自叙》(《雪堂丛刻》本):“无曾子则无宋儒之道学,无卜子则无汉儒之经学。宋儒之言道学者,必由子思、孟子而溯源于曾子;汉儒之言经学者,必由荀、毛、公、谷而溯源于卜子。”
孔子死后,他也是孔门中的重要人物。
(8)言偃(字子游,前506—前?年,或前516—前?年)。经常与子夏并举,吴人(或说鲁人),比孔子小45岁(或35岁),以文学称,曾任武城宰。
(9)曾参(字子舆,前505—前432年)。鲁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人,比孔子小46岁。宋人讲道统,是从思、孟,上追曾参。
(10)颛孙师(字子张,前503—前?年)。陈(今河南淮阳)人,或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或说鲁人,比孔子小48岁,曾从孔子游于陈、蔡。
(11)司马耕(字子牛,前?—前481年)。宋国贵族,即宋司马桓魋(差点杀害孔子的人)的弟弟。此人的特点是多言而急躁。
这三批学生,第一批,仲由最能干,也最有名。其次,是两位道德先生,冉耕和闵损,孔子很欣赏,但对后世没什么影响。第二批,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但除了紧跟孔子和安贫乐道,后世对他几乎一无所知。其次,冉雍、冉求,在政事方面很重要,仅次于仲由;宰予、端沐赐,在言语方面最重要。后者也是政事之材。第三批,名气最大,是五大弟子,一是貌似孔子而老实巴交的有若,二是对有若不服气的曾参,三是长于文学的卜商、言偃,四是性格豪爽如仲由的颛孙师。
孔子死后,群龙无首,迫切需要再造权威。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孔门弟子,端沐赐年龄大,威望高,他发动了一场树孔子为圣人的运动,有若、宰予是参加者。第二,端沐赐自己不出面,卜商、言偃、颛孙师公推有若代孔子。曾参不服气,在当时是少数派。
(四)其他。
还有一批,是年代不可考的学生,共5人。
(1)公冶长(字子长,生卒不详)。齐人(或说鲁人),曾蹲过监狱,孔子认为他很无辜,所以把女儿嫁给他(《公冶长》5.1)。
(2)南宫适(字子容,生卒不详)。鲁人,此人谨小慎微,很会保护自己,孔子喜欢这样的学生,所以把他哥哥(孟皮)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5.2)。
(3)曾点(字子皙,生卒不详)。曾参的爸爸,鲁人。据说,他喜欢吃羊枣(一种小柿子),在孔子眼中是个“狂士”(《孟子•尽心下》)。
(4)公伯寮(字子周,生卒不详)。鲁人,曾到季孙氏那里搬弄是非,诽谤子路,出卖孔子,后人怀疑他不是孔子的学生,明嘉靖年间,甚至把他开除出孔庙。他是孔门中的“犹大”。
(5)琴牢(字子开或子张,生卒不详)。卫人。
这五个学生,重要性不太大。
孔子的学生,以鲁人居多,他们当中有八个家族值得注意:
(1)颜氏。有颜无繇、颜回、颜幸、颜高、颜相、颜之仆、颜哙、颜何。《论语》提到颜无繇和颜回。
(2)冉氏。有冉耕、冉雍、冉求、冉孺、冉季。《论语》提到冉耕、冉雍、冉求。
(3)漆彫氏。有漆彫启、漆雕哆、漆雕徒父。《论语》提到漆彫启。
(4)曾氏。有曾点、曾参。他们都见于《论语》。
(5)秦氏。有秦商、秦祖、秦冉(与秦非可能是同一人)。他们都不见于《论语》。〔1〕
〔1〕鲁地有妊姓之秦,见小邾国墓地出土铜器的铭文。
(6)公西氏。有公西赤、公西点、公西舆如。《论语》只提到公西赤。
(7)县氏。有鄡单(县亶)、县成。他们都不见于《论语》。
(8)原氏。有原宪、原亢。《论语》提到原宪。
另外,还有一些外国留学生,来自齐、宋、卫、陈、蔡、楚、吴、秦、晋等国。
孔门弟子多寒门,如颜氏八子、冉氏三子和仲由、曾参等人,出身背景,可能与孔子相似,也是破落户子弟。特别是早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孔子办学,一开始,注重吸收的是这类人。事情办得红火了,才有富家子弟上门。孔门晚期的弟子,子贡是大商人,司马牛是大贵族。
孔门弟子,最重要的学生,也就是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各有专长。古人有所谓“四科十哲”: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季路”;文学科,“子游、子夏”(《先进》11.3)。四科取士是王莽的制度(《后汉书•景丹传》),十哲配享是唐开元八年(720年)所定(《旧唐书•礼仪志四》),一般认为,这是孔门最重要的弟子。他们,《论语》出现最多,是仲由(42次),其次端沐赐(38次),其次颜回、卜商(21次),其次冉求(16次)。其他人,言偃8次,冉雍7次,宰予5次,闵损4次,冉耕2次。十哲以外,还有五个人,也比较重要,樊须、公西赤、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子张)。他们,出现最多,是子张(18次)和曾参(15次),其次樊须(6次),其次公西赤(5次),其次有若(4次)。〔1〕
〔1〕政协枣庄市山亭区委员会《小邾国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图36:上。这些人占一半。另一半的14人,出现比较少,南宫适3次,陈亢3次,司马耕3次,高柴2次,原宪2次;颜无繇、漆雕启、巫马施、宓不齐、澹台灭明、公冶长、曾点、公伯寮、琴牢,只有1次。
这十来个人,孔子最爱,还是德行科的学生。如一期的冉耕、闵损,二期的颜回。三期的曾参、有若,也属这一类。他们都是道德先生,老实巴交,少言寡语。言语科不一样,都是能说会道,善于搞公关的人,二期的宰予、端沐赐是代表,公西赤也属这一类(他也是二期的学生)。政事科,是有治国用兵之术,擅长管人理财的人。一期的仲由是老大哥,他当过季氏宰。二期的冉耕和冉求也当过。冉雍,说是德行好,其实也是政事之材。颛孙师,性格似仲由,是小子路,也可归入这一类。文学科,好读书,长于经艺,经是经书,艺是礼乐,三期的卜商、言偃是代表。后三科的学生,多才多艺,比较机灵,比较活跃,也比较实际。孔子喜欢德行科的学生,对后三科的学生,批评比较多,特别是搞政治的,老放心不下。但大树特树,帮他老人家扬名,靠的是谁?还不是这些最活跃的学生,特别是能说会道、活动能力极强的子贡,还有被他大骂过的宰予。樊须比较异类,不但脾气类似子路、子张,而且重农,喜欢种地,孔子特讨厌。
孔子死后,五大弟子闹矛盾,道德高尚派,曾参与有若争正统;多才多艺派,卜商、言偃、颛孙师比高下,也反映了孔门内部的矛盾。〔2〕
〔2〕参看:赵纪彬《论语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下部,365—417页。赵书受“路线斗争”影响,说法很夸张,但细节考证仍有参考价值。
孔子的学生,性格不同,形成对照,如颜回听话,仲由鲁莽。孔子对学生有偏爱,德与能,他重德;能说会道和少言寡语,他喜欢少言寡语,而且看上去,有点傻———当然不能真傻。比如闵损、冉雍,不爱说话,就都是道德先生。相反,宰予、端沐赐擅长言语,仲由多嘴,就不配当道德先生。孔子抑由进回、抑赐进回,都和这个标准有关。孔子对学生有夸有骂,夸得最多是颜渊,骂得最多是仲由。仲由挨骂,但忠心耿耿。他和孔子,有点像李逵和宋大哥。
《论语》有个优点,写作或文学上的优点,想盖都盖不住,就是它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比如仲由,说骂就骂(他们处得长,彼此太熟),一点面子都不给。冉求,当季氏宰,帮季氏敛财,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先进》11.17)。他们都是十哲中数得着,后世顶礼膜拜的人物,《论语》的编者,一点不遮掩。
班固尊孔,《汉书•古今人表》是按孔子的想法,把人分为九等,一二三等为一类,是聪明人和好人(圣人、仁人、智人),四五六等为一类,是中人(中上、中中、中下),七八九等为一类,是傻子和坏人(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孔子在第一等,学生在二三等,都是古人心目中的聪明人和好人。
研究孔门弟子,我们可以用《文翁礼殿图》的记载和汉画像石校正。《文翁礼殿图》,是东汉兴平元年(194年)蜀守高眹复修“旧筑文翁周公礼殿”在殿中画的壁画,有孔子和他的弟子72人。东汉画像石,也有很多是表现孔子见老子,孔子身后是他的学生。〔1〕
〔1〕参看:胡兰江《七十子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02年5月。

下面,我们再讲一下《论语》中的其他人物。
《论语》中的其他人物,和孔子没有师生关系。有些是孔子提到(占绝大多数),有些是他的弟子或其他人提到(较少);有些是孔子以前的人物,早就是死人,根本见不着,有些是孔子同时的人物,他可能见过,也可能没见过。
这批人,有125人,比他的学生多。
我把这些人物也讲一下。
(一)孔子以前的人物(42人)。
分六个不同时期:
第一,传说的唐虞时期,有唐虞之君尧、舜,舜的李官皋陶,尧、舜的稷官弃。〔1〕
〔1〕《泰伯》8.20还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但没有列举人名。
第二,夏代,有夏的开国之君禹,有穷氏的国君羿,过国的国君奡。
第三,商代,有商的开国之君汤(书中称履)和辅佐他取天下的名臣伊尹,商的最后一代国君纣和拒绝与之合作的大臣微子、箕子和比干,以及因老寿出名的老彭。还有一个叫周任的,见《左传》隐公六年,年代不可考,或说是商人。
第四,先周,有周太王的长子,奔吴以让季历,为吴国始祖的泰伯;传说受命有周的周文王,以及文王身边的八个贤臣(“八虞”),即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gua。
第五,西周,有西周的开国之君周武王;〔2〕
〔2〕《泰伯》8.20还提到“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但没有列举人名。
辅佐成王定天下的著名大臣周公旦;鲁国的开国之君鲁公伯禽;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吴仲雍之后,虞国的始封之君虞仲。
第六,东周,包括:
(1)齐国,有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及与齐桓公有关的三个历史人物:一是与他争位而被杀的齐公子纠;二是曾经辅佐公子纠,事败自杀的召忽;三是曾经辅佐公子纠,后来辅佐齐桓公取威定霸的管仲。还有一个伯氏,于史无考,唯见此书,据说管仲夺其邑而无怨,也是这一时期的人物。
(2)晋国,有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3)鲁国,有鲁臣臧文仲、柳下惠(展禽)、季文子(季孙意如)。季文子是季氏的第一代。
(4)卫国,有卫臣宁武子(名俞)。
(5)楚国,有楚臣令尹子文(斗谷於菟)。
这批人物,可分六类,一类是上古帝王,如尧、舜、禹、汤、文、武,即古代公认,孔子也盛赞的所谓圣人;一类是上古贤臣,如孔子提到的文王“八虞”和周公、鲁公,子夏提到的皋陶、伊尹,南宫适提到的稷;一类是春秋霸主,如齐桓、晋文;一类是春秋贤臣,如管仲;一类是古逸民,如伯夷、叔齐、虞仲、柳下惠;一类是其他人(如三以天下让的吴泰伯)。这些人,多半是好人,但子夏提到的羿、奡,子贡提到的纣,古代有恶名,臧文仲,也被孔子批评。
(二)孔子同时的人物(78人)。
(1)周王室,有孔子当时的周公。
(2)齐国,有齐庄公和他的两个大臣崔子(崔杼)和陈文子(陈须无),齐景公和齐景公的贤臣晏平仲(晏婴),齐简公和他的大臣陈成子(陈恒)。
(3)晋国,有晋中牟宰佛肸。
(4)鲁国,包括三位鲁君:鲁昭公、鲁定公和鲁哀公,及鲁昭公的夫人吴孟子;八位大臣:一是属于臧氏的臧武仲(臧孙纥),二是属于孟氏的孟庄子(仲孙速)、孟懿子(仲孙何忌)、孟武伯(仲孙彘)、孟敬子(仲孙捷),三是属于叔氏的叔孙武叔(名州仇),四是属于季氏的季平子(名意如)、季桓子(名斯)、季康子(名肥),以及孟氏的子弟孟公绰、孟之反、子服景伯,季氏的子弟季子然,季氏的家臣阳货和公山弗扰。除此之外,还有八个乐师:大师挚、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鼓方叔、播鼗武、少师汤和击磬襄,以及林放、左丘明、孺悲、阳肤、微生亩、原壤、师冕、太宰、石门晨门、互乡难与言童子、达巷党人和阙党童子。
(5)卫国,包括两位卫君:卫灵公和卫出公,及卫灵公夫人南子;四位著名大臣:蘧伯玉、史鱼、公子荆、公叔文子。此外,还有孔文子、祝、王孙贾、宋朝、棘子成、公明贾、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卫公孙朝、仪封人、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
(6)宋国,有司马桓魋。
(7)郑国,有四个著名大臣:子产(公孙侨)、裨谌(裨灶)、世叔(游吉)、子羽(公孙挥)。
(8)陈国,有陈司败(其名不详)。
(9)楚国,有子西(令尹公子申)、叶公(沈诸梁)。此外,还有楚狂接舆(楚隐者)。
(10)其他,包括子桑伯子(以简出名)、长沮(隐者)、桀溺(隐者)、荷蓧丈人(隐者)。
这批人物,可分四类,一类是各国的国君,如鲁的昭、定、哀三公,齐的庄、景、简三公,卫的灵、出二公;一类是各国的卿大夫,如齐的崔杼、陈文子、晏婴和陈成子,鲁的季平子、季桓子和季康子,卫的蘧伯玉、史鱼、公子荆和公叔文子,郑的子产、裨谌、世叔和子羽,楚的令尹子西和叶公诸梁;一类是各国的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人;一类是其他人。
孔子对这些人,恶评比较多。比较赞赏,只是少数的能臣,如齐之晏婴、卫之蘧伯玉和郑之子产。还有,表示钦佩,是各国的隐者。
(三)时代不详的人物(5人)。
包括微生高(以直出名)、卞庄子(鲁卞邑大夫,以勇出名)、夷逸(古逸民)、朱张(古逸民)、少连(古逸民)。
孔子品评人物,特点是厚古薄今:好人,古代多;坏人,现在多。
《汉书•古今人表》,人分九等,孔子提到的死人,一共有42人。《古今人表》的头一等,总共14人,这些死人就占了8人。如果加上二等11人,三等6人,好人大约占六成左右。中人,四等9人,五等3人,六等1人,大约占三成。坏人,七等1人,八等没有,九等3人,连一成都不到。
但活人不一样,当时的政治家,很多是坏蛋:不是昏君,就是乱臣贼子。孔子提到的77人,有些不见于《古今人表》(11人)。见于《古今人表》,好人,一等,除孔子,全是传说人物;二等4人;三等12人。中人,四等17人,五等9人,六等1人。坏人,七等6人,八等12人,九等7人。好人约占1/4,中人和坏人约占3/4。当时,干净人太少,真正清白,只有嘲讽挖苦他的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之流)。《古今人表》只给一个四等,不公平。〔1〕
〔1〕《论语》中的人物,有些并不见于《古今人表》(约13人),有些年代不易确定(5人)。《古今人表》的标准,也不一定合适。这里只是大致估计。
还有5人,年代不详,4人见于《古今人表》。
《论语》提到的156人,最高一等是圣人。孔子说的圣人,不包括他自己,也不包括他的学生,更不包括他同时代的其他人。孔子说的圣人,其实都是死人,绝对没商量———只有死圣人,没有活圣人。
但孔子再权威,他管得了生前,管不了身后。孔子死后,大家说,孔子不是圣人,谁是圣人?子贡倡之于前(还有有若、宰予),孟子、荀子和之于后,谁敢反对?汉以来,更有政府撑腰,孔子当然是圣人。后来,不但孔子是圣人,孔子的学生,也当了圣人:颜回是复圣,曾参是宗圣,子思是述圣,孟子是亚圣。
孔子是经他们大树特树,才变成“大成至圣先师”,既是历代帝王的老师,也是所有老师的老师,“文革”术语,叫“伟大导师”。〔2〕
〔2〕帝王劝进,往往要仿上古揖让,数辞不就,最后拗不过了,再欣然受之(今请客送礼、饭馆买单犹有此风)。这是活着。死了,用不着如此啰唆。
老师不当圣人,学生怎么当?
导读三 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
前面两讲是讲人,下面两讲是讲书。
《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古人怎么读它,今人怎么读它,这件事,说起来很枯燥,但不可缺少,我想用两讲的时间,粗线条做一勾勒,每讲都总结一下:我们读《论语》,最好从哪儿入手。这是阅读的基础。大家如果读不下去,也可以把这两讲跳过去,以后再返回来看。
(一)《论语》的文本。
《论语》一书,是战国时期编成,大家都这么看。但战国时期的《论语》不一定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有些话可能在今本之内,有些话可能在今本之外,而且有好多不同的传本。当时的《论语》是什么样,因为没有出土发现,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孔子死后,春秋末年和战国早期,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非常活跃,战国中期以来,古书经常引用《论语》,比如《孟子》,就有12条引文和今本《论语》相近。另外,《大戴礼》和《礼记》也如此。特别是后者的《坊记》,其中有这样的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文中不仅有《论语》之名,而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是今本《论语》中的话(《学而》1.11和《里仁》4.20)。《礼记》一书,从出土发现的文本看,主体应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如果这个书名不是汉代窜入,这条引文就是证明《论语》出现的最早依据。〔1〕
〔1〕马王堆帛书《系辞》:“八卦以象告也,教(爻)顺(彖)以论语,刚柔杂处,吉〔凶〕可识。”其中也有“论语”一词。见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系辞〉校读》,收入《张政烺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819—827页。
现在,大家谈《论语》编定的年代,战国早期?中期?还是晚期?首先要问,你心中的《论语》是哪一部《论语》或什么样的《论语》,是今本这样的?还是某种形成中的本子?这个问题很复杂。学者讨论郭店楚简《老子》,就碰到过这类问题。现在大家都说,《孙子》、《老子》和《论语》是年代最早的子书,但它们的年代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其实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的看法,撇开编辑过程不谈(这个过程很长,即使汉代,也还在继续),这本书的内容,它的构成要素,大约是形成于孔、孟之间的战国早期,大致年代范围在前479—前372年之间。
《论语》是本语录,它是原始记录的汇集,还是从大小戴《记》式的儒门传记(不是今语传记,而是记录师说的书)中摘编,或两种情况都有,情况还有待调查。
我的印象是,这书恐怕不是原始记录。第一,前人说,《论语》中,曾参、有若、冉求或称子(闵损称闵子骞,是称字,与此不同),《论语》就是他们的弟子编的,这种讲法不可靠。我们读《论语》,可以明显感到,它的各章,不一定是同一来源(比如孔子的称谓就不一样)。第二,《论语》多短章,有些内容见于他书,比《论语》更详细,如《子路》13.2见于上博楚简《仲弓》,《子路》13.22见于《礼记•缁衣》最末一章,都是如此。
我的感觉是,它们多是摘抄和节略。
汉初的《论语》是什么样,我们也不太清楚。我们只知道,当时人引用《论语》,还很少称为《论语》,情况同于先秦。高祖时,《论语》等儒书还吃不开,但很快,他就明白,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不太妥当。汉高祖推翻秦朝,是靠两条收拾人心,一是落实民族政策,二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两条是配合使用。汉高祖十二年(前196年),他去世前不久,有两个重要举措。十一月,他自淮南还,路过曲阜,曾以大牢祭孔(《史记•孔子世家》、《汉书•高帝纪》)。这是为知识分子平反。十二月,学孔子号召的“继绝世”,他下令,为七国绝无后者,秦始皇、楚幽王、魏安僖王、齐湣王、赵悼襄王,还有陈胜,置守冢,奉祭血食。秦始皇待遇最高,赐守冢20家,其他人,各10家(《史记•高祖本纪》)。这是为六国平反。这两件事,都是大翻案,很有象征意义。司马迁作《史记》,是把孔子和陈涉并列,写入他的三十世家。惠帝时,除携书之令,是进一步。《论语》是在这一背景下复出,和诸子之书一起复出。
《论语》复出,最初视同子书,有如“诸子传记”,《论语》只是儒家的传记(不是今语的传记)。古人引书好以类名,如《孙子兵法》只称“兵法”。《论语》在汉初也是如此,多半称为“传”,并不视为经典。文帝时,五经之学未备,《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已先置博士,叫“传记博士”(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四大传记,《论语》地位最高,当时有“传莫大于《论语》”的说法(《汉书•扬雄传》)。武帝时,有一件大事,是发现“孔壁中书”,其中有用古文抄写的《论语》(21篇),也有今《礼》大小戴记的前身,即古文《记》(有131篇),当时被当做同类读物。王充说,《论语》原书有“数十百篇”,大概就是合此二书而计之(有152篇)。这是广义的《论语》。狭义的《论语》,即与今本《论语》大致对应的《论语》,据说是从孔安国开始。孔安国以古文《论语》授鲁人扶卿,才定其书名为《论语》(或即沿用《坊记》的书名)。他说,这样的《论语》,除孔壁所出21篇,还有齐、鲁、河间三种本子,多出的简文有另外9篇,总共有30篇。昭、宣二帝时,古文本号称难懂,当时是以“传”称之,后来才有用隶书转写的本子,通行本是20篇本,但也有21篇本。为了节省篇幅和便于携带,《论语》是用八寸的短简书写。这是王充的说法。〔1〕
〔1〕《论衡•正说》:“说《论》者皆知说文解语而已,不知《论语》本几何篇,但〔知〕周以八寸为尺,不知《论语》所独一尺之意。夫《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之言行,勑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以其遗非经,传文识记恐忘,故但以八寸尺,不二尺四寸也。汉兴失亡,至武帝发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齐、鲁(二)、河间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今时称《论语》二十篇,又失齐、鲁、河间九篇。本三十篇,分布亡失,或二十一篇,〔篇〕目或多或少,文赞或是或误。说《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今不知古,称师如何?”案:“齐、鲁、河间九篇”,学者有各种解释,我理解,这并不是说它们只有九篇,而是说它们比古文本多出九篇,如《齐论》比《古论》多两篇,《鲁论》比《古论》多一篇。河间本,翟灝《四书考异》怀疑,也许就是《汉志》的《燕传说》三卷,此书可能也有多出的六七篇。
除去王充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见于《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的《论语》类。《汉志》是本之汉成、哀二帝时的《别录》和《七略》,反映的是昭、宣以后的情况。当时的《论语》文本是分三个系统:〔2〕
〔2〕向、歆尚古学,这里所列是按古、齐、鲁排列,但学者多认为,《鲁论》立于学官最早,《齐论》其次,《古论》的发现是最后。
(1)《古论》。古文本,21篇,同王充所说。何晏说,它与《齐论》、《鲁论》篇次排列不一样,文字也有差异,彼此对照,异文有四百多字。桓谭也说,异文有640字(《新论•正经》)。此书旧有孔安国传,而世不传,《汉志》只录文本,无师说。何晏《集解》,所集八家有孔安国传,来历不明,学者多怀疑,它也许是由扶卿和马融传下来的。〔3〕
〔3〕参看:何晏《论语注疏解经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2454—2456页。
(2)《齐论》。今文本,22篇,比《古论》、《鲁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同
样的20篇内,其章句也颇多于《鲁论》(估计也多于《古论》)。此书有《齐说》29篇
,不注所出。但此类小序说,西汉传《齐论》者有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生,其
中王吉最有名。王充讲他当时的传本,只提到20篇本和21篇本,没有22篇本,似乎《
齐论》已经失传。
(3)《鲁论》。今文本,20篇。它和《古论》都是鲁地的传本,区别只是,《古论》最后一篇是将“子张问”以下裁篇别出,题为《从政》,比此本多出一篇。前者是用古文抄写的旧抄本,后者是据口传隶写的新抄本,文字也有出入,两本可能比较接近。《鲁论》传授者最多,但传《鲁论》者似亦兼修另外两家。如王充说,孔安国授《古论》于鲁人扶卿,扶卿就是传《鲁论》。此书有《夏侯说》21篇、《安昌侯说》21篇、《王骏说》20篇。前两种篇数皆从《古论》,也是证明。其中“夏侯”即夏侯胜,“安昌侯”即张禹,“王骏”是王吉的儿子。《安昌侯说》即《张侯论》的前身,后世所传《鲁论》,主要就是这个本子,但张禹虽从夏侯胜受《鲁论》,亦从王吉、庸生受《齐说》。王骏是王吉的儿子,恐怕原来也是学《齐说》。可见《鲁论》的传授是兼采《古论》和《齐论》。
成、哀之际,六艺经本,今古融合,而有张禹的《张侯论》。它是《汉志》著录本以外的一个重要本子。《张侯论》,文本兼《古论》,注释采《齐说》,东汉最流行,就是汉熹平石经采用的标准本。东汉时期,《古论》只有马融传之,《齐论》似已并入其他系统,没有传人,《鲁论》则靠《张侯论》传世。郑玄传马融之学,他的注本也是如此,其篇次和章序是按《鲁论》,字句是按《古论》,并且糅合了《齐说》,名气最大。〔1〕
〔1〕同上。案:敦煌本《论语郑氏注》有些题为“孔氏本郑氏注”。罗振玉、王国维认为,其含义是指它篇章从《鲁论》,字句从《古论》。日本学者金谷治认为,这种本子可能与《隋志》著录的“梁《古文论语》十卷,郑玄注”有关,乃后出之本。王素先生本金氏说而发挥之,推测敦煌本不标“孔氏本”者可能是北朝传本,标“孔氏本”者可能是南朝传本,后者即梁《古文论语》。我认为,郑注所用孔氏本不管是否出于原本,还是汉魏间人伪撰,它都是以“古文”为名,属于当时人说的《古论》,所以才叫“孔氏本”,这里仍从罗、王说。参看: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今本《论语》,来源是《张侯论》,但各家注本略有差异,各种集注本,加以整合,又产生新的差异。这些差异,要注意,但并不重要。现在,研究《论语》,我们可以利用的本子主要有四个:
(1)简本《论语》(下简称“简本”)。即河北定州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论语》。这是出土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本,很珍贵,简文释文收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此本的下限不晚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年代在《汉志》著录本之前,大体相当王充所说“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这一时间范围内的本子。这是西汉本。它属于上述几种《论语》中的哪一种本子,这个问题有争论。我的看法是,西汉晚期,是今、古文本的融合期,情况类似武威汉简的《仪礼》,很难按上述三家进行归纳。
(2)《论语郑氏注》(下简称“《郑注》”)。此书久佚,清以来有不少辑佚书,〔1〕
〔1〕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6
7—68页。
近代,还发现了敦煌和吐鲁番所出唐写本多种,学者有深入研究。〔2〕
〔2〕参看: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
这是东汉本。
(3)何晏《论语集解》(下简称“《集解》”)。通行本为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即魏何晏集解附宋邢昺疏的本子。它是用东汉以来的八种本子拼成,《郑注》之后,最流行。此书也有敦煌本,学者进行过深入研究。〔3〕
〔3〕参看:李芳录校《敦煌〈论语集解〉校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这是三国本。
(4)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下简称“《皇疏》”)。原书久佚,但日本有旧钞本多种,如大正十二年(1923年)怀德堂本。清朝回传中国,有《知不足斋丛书》刊印的根本伯修氏校本,即《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四库全书》本“夷狄有君”章疏犯讳被删,不是原貌。邢昺疏以前,它是最有名的义疏。皇侃是六朝梁人,这是六朝本。
六朝以后的文本都是次生的本子,可存而不论。
(二)《论语》的注疏。
《论语》的注疏,数量很大,这里拉个清单给大家:
(甲)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旧注。
(1)《论语郑氏注》(见上)。东汉最有名,魏晋以来,逐渐被何氏《集解》取代。
(2)何晏《论语集解》(见上)。《集解》所集8家,有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并何氏为9家。孔安国是指西汉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是东汉人,陈群、王肃、周生烈是三国魏人。这是现存最早的一批旧注。其中,孔安国为《古论》作传,马融为之训说,属于《古论》。包咸、周氏为《张侯论》作章句,属于《鲁论》。郑玄注是“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属于综合派,陈群、王肃、周生烈为《郑注》作义疏,也属于这一派。
(3)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见上)。《皇疏》主要是疏何晏的《论语集解》,但也参考了江熙的《论语集解》的引书,江书所集13家,有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即袁乔)、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并江氏为14家,皆晋人(但书中称引无蔡系、周怀、王珉)。《皇疏》所集28家,有熊埋、贺玚(引称“师说”)、王弼、张冯、王肃、顾欢、梁冀(即梁觊)、沈居士、颜延之、沈峭、王朗、殷仲堪、张封溪、秦道宾、琳公(即释慧琳)、太史叔明、季彪、缪协、虞喜、苞述、陆特进、褚仲都、江长、刘歆、庾翼、樊光、范升、蔡克,并皇氏为29家,亦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
三书所引,去除重复和不见称引者,一共有48家。
此外,《经典释文序录》、《隋书•经籍志》还有其他一些人的注本。他们是:虞翻、谯周、崔豹、盈氏、孟整(即孟釐)、尹毅、孔澄之、虞遐、徐邈、卢氏、阳惠明、许容、曹思文、释僧智、陶弘景、徐氏、司马氏、张凭(疑即张冯)、应琛、曹毗、庾亮、王濛、张隐、郗原、王氏、姜处道、范廙、张略、刘炫、徐孝克、张冲,凡31家。这些也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旧注。清人所辑旧注还有汉何休、麻达和梁武帝注。〔1〕
〔1〕参看: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66—72页。(乙)唐代的注释。
据《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唐代的注家有王勃、戴诜、贾公彦、韩愈、张籍,凡5家,皆佚。
(丙)宋以来的注释。
宋以来的注释很多,难以统计,这里挑三本书,供大家参考:
(1)邢昺《论语正义》(下简称“《邢疏》”)。即邢昺给何晏《论语集解》作的疏,收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册,2453—2536页。
(2)朱熹《论语集注》(下简称“《集注》”),收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刘宝楠《论语正义》(下简称“刘书”),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这三本书,《邢疏》是《十三经》本的标准旧疏,是书“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四库全书总目》),是汉、宋之分的转折点,《邢疏》出而《皇疏》衰;朱注,长于义理,是《四书》系统的权威注本,为宋学的代表作。刘书是清代《论语》考据的集大成者。宝应刘氏是研究《论语》的世家,宝楠年轻时,曾与刘文祺等人抓阄,发誓各治一经,抓得《论语》,从此全力治《论语》,到死都没完成。最后,是由其子刘恭冕续编成书。刘书初刻于同治九年(1870年),最晚,最详备,是清代研究《论语》的代表作。
(三)《论语》的书题、篇题和章句结构。
《论语》的“论”是编纂之义,“语”是言语之义,这是它的字面含义。〔1〕
〔1〕《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论语类小序对“语”的解释是:“《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对“论”的解释是:“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大家读《论语》原书,可以对这两个字的含义有进一步了解。它的每一篇都是由孔子的话,他学生的话,以及他们的相互问答,还有其他一些谈话(与孔门以外的人)而构成,似乎没有什么复杂含义要解释。但是,我们要注意,古代的“语”有多重含义。一种是故事性的叙述,可以是一个人讲,也可以是几个人相互对话,特点是结合着“事”,也叫“事语”,它是史学体裁中非常活跃的一种,一般比较长,比如《国语》的“语”,就是这种“语”;一种是子书常用的叙述方式,特点是舍事而言理,也有叙述体和对话体两种,这是“诸子百家语”的“语”,也比较长;还有一种则是“语曰”的“语”,它有点相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老人言”,其实是成语掌故之义的“语”,比起前两种,它更短。《论语》的“语”和第一种“语”当然不一样,与一般子书的“语”、成语掌故的“语”也有区别。比起子书,它短了点。比起成语,它又长了点。特别是《论语》的后10篇,它的有些章其实比较长。这是讲《论语》的书题。
今本《论语》的20篇,篇题属于“拈篇首语为题”。这种篇题,只是从每篇开头的话随便摘两个字或三个字,起标签作用,不是根据主题来题篇。它在古书中极为常见,这对《论语》最合适。因为《论语》各篇都是用短章拼起来的,本来就没有共同的主题。主题归纳不可能,也就没有必要写题解式的说明,写也只能是把各章的内容归纳一下。比如《乡党》讲仪容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就说,这一篇的主题是讲仪容。如果大家真的想从内容上或思想上分析《论语》一书,我们可以做两个工作。一是编主题索引或主题摘编,把《论语》各章全部打乱,重新组合。但我们要明白,这是分析,不是新编。二是编年代索引或按年代排比有关章节,比如,我们读《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就是把《论语》的一些话插在他的年代叙述中,也是把原书打乱了排。但这样排,只能求其大概,能排的排,不能排的不排,不要硬编硬排,辅以文学想象。比如,现在有些《孔子传》,就是历史和文学乱掺和,把很多想象写在里面。这对读者是误导。
还有,《论语》的章句划分也很重要。古书的篇是由章组成,章是由句组成,篇与篇或章与章,彼此的起迄不一样,前后的顺序不一样,这对文义的理解会有影响。比如,我们在上面提到,《齐论》和《鲁论》,它们的章句就不一样。今本《论语》有20篇,它的各篇怎么分章,大致上是一样的,但有几篇很不一样。如《公冶长》,《集解》本分29章,《集注》本分27章,杨伯峻分28章,本书分28章;《乡党》,原来不分章,《集注》本分17章,《皇疏》本和《邢疏》本分25章,本书分25章;《阳货》,原分26章,《集解》本分24章,本书分26章;《尧曰》,今本分三章,《古论》把它的后面两章,另分为一篇,本书分3章。
这是《论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我们除了一章一章、一篇一篇去读,还要掌握它的整体联系。
(四)《论语》是语录体和袖珍本,篇幅三倍于《老子》、《易经》和《孙子》。
在现存子书中,《论语》是很特殊的一类。它是用结构松散的语录体写成,不按主题分篇,不按主题题篇,除个别章节稍微长一点,绝大多数都是三言两语,章与章也多半没有联系。这和叙述体或对话体的其他子书都不一样,和分章不分篇(只分上下两部分)的《老子》也不一样。这本书是怎么编出来的,对古书形式的研究很重要。一个可能是,它是直接记录口语,随时听到随时记下来,保持原始面貌;一个可能是,它是从某些篇幅较长的篇章中摘出来,属于名言选萃;还有一种可能是,两种情况都有。我国的语录,《论语》以后,有禅宗的语录,宋明理学的语录,年代最近是《毛主席语录》。这些语录多是从讲演和谈话中摘录,但《毛主席语录》还从文章摘录。它们的特点是选择性很强,可以说是“经典化中的经典化”。无论原始的成分有多少,都要经过选择和编辑。《论语》的编辑和《朱子语类》有类似之处。今《朱子语类》是合池州本、饶州本、建宁本、蜀中本、徽州本等许多不同的刊本而成。今本《论语》,即《张侯论》的前身,也有《古论》、《齐论》、《鲁论》和河间本。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应注意的是,《论语》是用短简抄写的“袖珍本”。现在的书有8开本、16开
本和32开本,开本大小与印张的折叠、裁切有关。古代竹简也有长短之分。王国维先生考
证,东汉时期,当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都是写在二尺四寸的大简上(案:武威磨咀子出土的《仪礼》简就是这种尺度);传记不同,是抄在比较短的简上,比如《孝经》,简就比较短,只有一尺二寸;《论语》更短,只有八寸。这在当时,都是属于“袖珍本”。
汉代抄《论语》,是用短简,这可与某些出土发现进行比较。比如郭店楚简,其中就有古尺七寸左右的简。这批楚简,有整理者称为《语丛》的四种书,其尺度是:
《语丛一》,17.2—17.4厘米,约合战国—西汉尺7.5寸;
《语丛二》,15.1—15.2厘米,约合战国—西汉尺6.5寸;
《语丛三》,17.6—17.7厘米,约合战国—西汉尺7.6寸;
《语丛四》,15.1厘米,约合战国—西汉尺6.5寸。
这些简也都是属于“语”的摘录,其中《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是儒家的语丛,正与《论语》相似。特别是其中的《语丛三》,不仅形式相似,语句也有相近之处。如:
(1)《语丛三》“志于道,狎于德,比于仁,遊于艺”(简51),可与《述而》7.6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比。
(2)《语丛三》“毋意,毋固,毋我,毋必”(简64a、65a),可与《子罕》9.4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比。
我怀疑,早期的《论语》也许就是这样的东西,现在的《论语》就是从这类语丛摘录和选编。
还有,上面提到的八角廊汉简《论语》,此本有620枚简,残简居多,完整的简,长16.2厘米,约合西汉尺7寸。这些都为我们探索早期《论语》的面貌提供了宝贵线索。
现在的《论语》,字数有15836字,不包括重文186字。〔1〕
〔1〕参看:孙莹莹《定州简本〈论语〉校读札记》,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本科生学年论文,2004年5月。
古人统计字数,习惯是不计重文。这个数字,在古书中不算太长,但比起《易经》、《老子》和《孙子》却长出不少。后三本书,字数都在5000—6000字左右。〔2〕
〔2〕马王堆帛书《周易》,字数为4900余字,今本为5000多字。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字数为5467字,唐代通行本是4999字。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已残,估计原来当在5700字左右,今本约在6000字左右。
《论语》的篇幅差不多正好是它们的三倍。我们今天写字,5000字到10000字,只够一篇短文的篇幅,但在古代却是一本书。它可以反映古人对阅读承受量的理解,即一部经典,天天读,月月讲,对他们来说,多大篇幅才合适,不会让他们心烦意乱,或昏昏欲睡。
(五)《论语》在汉代是小学的德育课本和阅读经书的入门书。
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小学和大学之分。小学是启蒙阶段,大学是深造阶段。其学制,古书有三种不同记载:一种是八岁入小学,学书数(读写和算术),十五入大学,学礼乐、射御,见《大戴礼•保傅》、《白虎通•辟雍》、《汉书•食货志》、许慎《说文解字叙》;一种是十岁入小学,学书数,十三学乐,十五学射御,二十学礼,见《礼记•内则》;还有一种是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见《尚书大传》。长台关楚简《申徒狄》也提到这类制度,由于简文残缺,不能通读。从残存简文看,其所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七岁以前受父母教育,八岁入学,学数一岁、学书三岁、学言三岁,十五以后学礼乐射御;一种是七岁以前受父母教育,八岁入学,学书三岁、学言三岁,十三以后学礼乐射御。孔子说他自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2.4),有人说孔子上过学,有人说没有,他是自学成才。如果是上学,大概属于《保傅》等篇说的大学一年级。
汉代的教学是继承先秦,它也有大小学之分,小学是学历算(背干支表和九九表)、书法和读《论语》、《孝经》(9—14岁),大学是习五经(15—20岁)。《汉书•艺文志》把《论语》、《孝经》放在六艺经典的后面,就是把它们当阅读经书的入门书和参考资料。汉崔寔《四民月令》说,“(十一月)研水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论语》和《孝经》是当时的德育课本和启蒙书籍。汉晋时期的西北简牍,如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很多都是边防哨卡的军用文书,其中也经常有《论语》、《孝经》,这些就是当时的小学课本,属于从娃娃抓起。孔子认为,修齐治平,家庭是国家的基础,道德文章(即所谓“文行”),道德是文章的基础。当时,读书是为做官,要做官,先要当村里的模范(即所谓“孝廉”),要当这样的模范,就要读《论语》、《孝经》。读完《论语》、《孝经》,才读五经。宋以来,有四书五经,《论语》、《孝经》之外,加了《大学》、《中庸》,但顺序还是先读四书,再读五经。这是《论语》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实际地位。
关于孔子和《论语》,关于中国的道德政治,我们该怎么看,是不是将大行于天下,不但救中国,还救全世界,现在不必谈,我想放到最后的总结中再讨论。道理是,咱们还是先读孔子的书,再评价他的思想。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读《论语》,哪些古书最重要。
上面讲过,主要是六本:
(1)简本《论语》(下简称“简本”)。
(2)《论语郑氏注》(郑玄注,下简称“《郑注》”,随文叙述,则不加书名号)。
(3)《论语集解》(何晏的集解和邢昺的疏,下简称“《集解》”,单称邢昺疏,则简称“《邢疏》”,随文叙述,则不加书名号)。
(4)《论语集解义疏》(皇侃的集解和疏,下简称“《皇疏》”,随文叙述,则不加书名号)。
(5)《论语集注》(朱熹的注,下简称“《集注》”,随文叙述,则称“朱注”)。
(6)《论语正义》(刘宝楠的集解和疏,下简称“刘书”)。
这六本书,前四本是宋以前的古书,古本、古注,经过集校,经过集注,剩下的,只有这几种,无可替代。其中(3)最流行,我们用的文本,主要是这一种。后两种,分别代表宋以来的两个注释系统,宋学和汉学的系统,也很重要。(5)虽引二程,主要是朱熹的话,说是集注,不太像集注。他的注,简单明了,好读,但主观成分较大,理学的味道太浓,先入为主的偏见也比较多,不像(6),更忠实可靠。它吸收了有清一代更新也更多的研究成果,后来居上。
读古书,要想快速查阅古人的说法,(6)比其他几本更重要。但这书篇幅比较大,内容比较繁,必须有所选择,才能化繁为简。下一讲有本类似的书,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比它更大,我们要看前人有什么说法,也可以从程书入手,它把刘书的很多内容,已经抄进去了。
导读四 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
我们读《论语》,和古人不一样。《论语》是古书,我们不是古人。现代人读古书,和古人不一样———没法一样,也不必一样。我主张,读古书,最好倒着读,先读近人的书,再读古人的书。古人的书,主要是用来查,入手,还是晚一点的书更好。
(一)阅读《论语》,前人的著作很多。上一讲,我介绍的主要是古本和古注。除去这六本书,近人的著作,书店和图书馆比较容易找,我选10本书,介绍一下,看看哪几本比较好:
(1)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下简称“程书”)。
(2)杨树达《论语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下简称“《疏证》”)。
(3)赵纪彬《论语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下简称“赵书”)。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原书为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76年版,下简称“南书”)。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和1980年版(下简称“杨书”)。
(6)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原书写于1963年,下简称“钱书”)。
(7)孙钦善《论语注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下简称“孙书”)。
(8)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下简称“金书”)。
(9)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下简称“牛书”)。
(10)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下简称“李书”)。
这10本书,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集注类的作品,延续清代学术的作品。这种书,只有一本,即(1)。程书,是华北印书局1943年版,为1949年以前的代表作。程氏深爱孔子,以捍卫孔子和“发扬吾国固有文化”为职志,将一生心血倾注于此书,晚年患脑血栓,足不能行,口不能言,完全靠他人代查代抄,才写成此书。它征引古书680种,光是《论语》、《四书》两类,就有203种,远远超过《论语正义》,最详备。它是《论语正义》后集大成的作品,我们要想了解古人的说法,最好参考这本书。
第二类,是(5)(6)(7)(8)(10)。这五种,都是带白话翻译和简明注释的普及本。现代读者,最需要这一种。翻译,不光是普及,也是提高。很多作者本人的理解,包括语法关系的理解,都体现在翻译中。汉学家需要翻译,我们也需要翻译。原因是古今之间的距离已越来越大,我们也是站在古代中国的外面研究它。本书没有译文,白话翻译,大家可以参考这五种。其中(5),立说多依《论语正义》。他和杨树达是叔侄关系,两人都是著名的文史专家。其初稿经杨树达审读,二稿经王力、冯友兰和童第德审读,一般认为,应有相当水准。注重文法,也是杨氏叔侄的一个优点。1980年代前,此书在中国大陆最流行,影响很大,一般人都是读它。牛泽群对此书有四点批评,“一、通俗性强,研究性弱;二、摭旧说多,采新成果少;三、明显硬伤性错误时见;四、着力不够,用功不多”。〔1〕
〔1〕牛书序,12页。
这四点,除第三点,恐怕重了一些,我大体同意。我的印象,此书注释太少太简,寡而失要,有时该注不注,不该注反而注,于疑难问题,也缺乏考证,并无多少新见,远不如他的《春秋左传注》,但总的说起来,还比较平实可靠。(6),纯以义理为主,立说多依朱注,很多笔墨,都花在琢磨圣人心法,牛泽群讥为钱氏“最大的败笔”,一点不过分。他说,钱注“不提时人一字,则更不引一语,……个别的议论,常让人怀疑与《诸子系年》的明辨(谬误是次要的),非出于一人,比如《乡党》末章,悖理不让陈氏(指陈立夫———零案),肉麻竞出古今”。〔2〕〔2〕牛书序,13页。书中对钱书的批评很多。钱氏号称国学大师,然平生著作,唯《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为力作,涉圣,往往迂腐。此书考据少而议论多,参考价值不大。
其他,名气最大是(10),但我以为,(7)可能更好。虽然这书,知道的人不太多,但优点是,注释比较精练,也比较准确。特别是,它很注意辞语互见,常用《论语》本身解《论语》,对互见关系注得细,这对理解《论语》很重要。
第三类,是(2)(3)(9),这三种是考证性的札记。(2),作者是文史界的老前辈,杨伯峻说,《疏证》的特点,是“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但我的读后感是,此书虽有心得,而胜义不多。(3),作者治《论语》颇有年头,他的《论语新探》,初版于1948年(原名《古代儒家哲学批判》),本来是一家之言,后来出过三个新版(1958年、1962年、1976年),可以反映他的“思想改造”。最后一版是“文革”版。是书与作者的另一本书,《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都是“批林批孔”时期的名著。“文革”版,当然有时代烙印,很多人以政治原因,弃而不读,但其研究水平实远出于时下的流行新作,很多细节考证,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牛泽群说,“此书尽管颇有迎合之义,但毕竟是考证为主,总试图以理服人,而且早出于前,与批孔期间他的另外专作不能等同而视”。〔1〕
〔1〕牛书序,12页。
其实,他的《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撇开政治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参考书。(9),文言,笔记体,旁征博引,好用杂说,好讲逻辑,好酷评前贤,痛批时彦,好海阔天空,做题外发挥。作者熟读《论语》,对历史上的尊孔、批孔和时下的复古风潮,有独到见解,不阿俗,不跟风,他对流行读本的评价,上面提到,我也大体赞同。
第四类,是讲演录,只有一本,就是(4)。此书在台湾一再重印,在大陆也很流行,很多人以为,它是《论语》通俗化的范例,但牛泽群讥为“迂阔、陈腐、谬误、悖理,一应俱在,但却换以轻松、更通俗的形式……更像是以《论语》文强为引子的蹩脚的海聊神侃大杂烩”,我同意他的评价。〔2〕
〔2〕牛书序,13—14页。
这10本书,我的建议是,选(5)(7)作入门书较好,(3)(9)是有趣的参考书。前人研究《论语》,考据派和义理派,各有所长,我们要注意的是,此书和一般古书不同,前人的研究,是笼罩在“圣人”的气氛下,阅读前,有很多预设前提和心理暗示,义理派比考据派,毛病更大。现代普及本,有一个好处,就是偏见和说教比较少,但钱书是例外。这类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信仰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很多都是外来干预,和文本本身无关。
对我来说,上述各书,我的参考书,主要是(1)。程书不仅详备,而且眼光好,对历代注释的得失了然于胸,能摒弃“汉宋门户之见,考据训诂之争”,去取标准,比较好。程氏说,“自何晏《集解》行,而郑、王各注皆废。自朱子《集注》行,而《集解》及邢、皇二疏又废”,“刘氏所著《正义》引证精博,此书行而邢疏可废”。〔1〕
〔1〕程书,第一册,自序,1—2页;凡例,1页;正文,129页。
他对旧注新说、文字考证和义理发挥,兼收并蓄,更超过了刘书。在所有参考书中,程书最基础,最重要,虽有疏漏错误,到目前为止,还是最好的参考书。我们的提炼和简化,是以此为基础,尽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我的讲义,传统旧注,如《郑注》、《集解》、《皇疏》、《邢疏》、《集注》,凡见此书,除个别例外,一般不再注卷页,其他采自此书的说法,则只注明程书的出处。这样,可以简化本书的脚注。
(二)《论语》的海外译本和海外研究。
《论语》在汉学典籍中翻译最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利玛窦就把《四书》翻成拉丁文,以后的译本也层出不穷。但西方和中国,初次见面,彼此都摸不透。他们对孔子和《论语》的印象是时好时坏,16—18世纪,狂热崇拜(但也有不同声音),19世纪,坏话很多。西方人不是不知道,《论语》在中国地位高,影响大,但他们是局外人,不会以我们的好恶为好恶,相反,从来都是以他们自己的标准为去取。我们自己,是好是坏,当然会影响他们的看法。康熙、乾隆时,他们崇拜;康熙、乾隆后,他们不崇拜。1949年以前、1949年以后,1966年以前、1966年以后,1978年以前、1978年以后,中国的形象不断在变,他们的印象也在变。但我们不要忘记,西方有西方的价值观。19世纪,大局已定,他们是万变不离其宗。
《论语》给西方人的印象是什么?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黑格尔讲东方哲学,〔2〕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一是中国哲学,二是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他举三本书,《论语》、《易经》和《老子》。关于《论语》,他说:
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按即“论语”———译者〕,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辣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119—120页)
黑格尔提到西塞罗的书,是他的参照和对比。〔1〕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老年•友谊•责任)》,徐弈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人家西方也有讲伦理道德的书,讲得并不差,我们的优越性在哪里?好像很费口舌。《论语》在西方,和中国自己的书比,也有问题,在他们的印象里,此书不像《老子》、《孙子》,文化背景不明显,书中几乎没人,讲的全是通用道理,而且富于哲理和机智,也不像《易经》,可以激发他们对东方神秘主义的无穷幻想。它给人的印象是,说宗教不像宗教,说哲学不像哲学,人物多(156人),头绪乱,难读。特别是,西人读《论语》,有一种难以驱散的印象,就是淡流寡水。比如,詹启华(LeonelM.Jesen)的书有幅插图:《书房里的孔子》(GrayLarson画),可以反映西人对孔子的流行印象:孔子不过是个平庸的智者。画面上,孔子拿根鹅毛笔,正伏案写字,黑板上是他的格言:路上可能有雾,开车要小心;别让床上的臭虫咬了;因为外面下雨,只好待在家里。〔2〕
〔2〕LeonelM.Jesen,ManufacturingConfucianism,ChineseTraditionsandUniversalCivilization,p.6,fig.1.案:现代中国人,也有这类印象,如王朔说:“你譬如孔子,搁今天就是一傻逼,‘有朋友从外地来,能乐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三个人里准有一个人能教我。’‘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那没准还有人以为你都知道呢。’———这不是傻逼么?搁今天哪个宝贝说这么一顿大实话,谁会给他出书?还当祖宗敬着,招来一大堆更傻逼的人认真学习?”
当然,最近,孔子和《论语》有点升温,我知道,美国和法国都有一些译本和论著。还有人替我们琢磨,挖空心思,帮孔子说好话。〔3〕
〔3〕如[美]郝大维(DavidL.Hall)、安乐哲(RogerT.Ames)《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作者认为,过去,西方人读《论语》,老是读不出名堂,主要在于,他们太从他们自认为的普遍原则出发,误以为此书是讲“道德的”,其实这书的奥妙在于,它是“审美的”。当然,他对孔子的哲学也有批评,比如他把“唐人街现象”归咎于孔子哲学,还说长城是“唐人街现象”的象征,就是根据西人的流俗之见。
现在,译成西文的汉学典籍,名气最大并不是《论语》。相反,倒是黑格尔说的另外两本书,以及《孙子兵法》。第一是《老子》,第二是《易经》,第三是《孙子》。它们在书店最畅销,新译本反复出现,十分走俏。
研究孔子和《论语》,主要是学者和汉学家。一般大众不知道,也不关心。国外学者有什么译本、讨论和评价,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找一点书来读。
首先,大家可以看一下鲁惟一(MichaelLoewe)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典籍导读》。〔1〕
〔1〕MichaelLoeweed.,EarlyChineseTexts,aBibliographicalGuide,Berkelry:TheSocietyforStudyofEarlyChinaandTheInstituteofEastAsianStudies,UniversityofCalifornia,1993,pp.313-323.中文版:[英]鲁惟一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李学勤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有关介绍在333—343页上。该书提到JamesLegge的早期英译本(1865年),现有中国大陆出版的中英文对照本:《汉英四书》,[英]理雅各,刘重德、罗志野校注,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这个译本太老,出版说明讲,此书是为了文化输出。
他向读者推荐的英译本,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D.C.Lau)教授的译本:ConfuciusTheAnalects(Lunyü),Harmondsworth:PenguinBooks,1979;reprinted,withChinesetext,HongKong:ChineseU-niversityPress,1979.
除《导读》列出的参考书,还有几本书值得介绍:
(1)HerrleeGr.Creel,ConfuciusandTheChineseWay,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49.此书有中文译本:[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2)HerberFingarette,Confucius,TheSecularasSacred,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2.此书有中文译本:[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RogerT.AmesandHenryRosemont,Jr.,TheAnalectsofConfucius:aPhilosophicalTranslation,NewYork:TheBallantinePublishingGroup,1998.此书有中文译本:[美]安乐哲、罗斯文《〈论语〉的哲学诠释》,余瑾译,收入郑家栋主编的《新传统主义丛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LeonelM.Jesen(詹启华),ManufacturingConfucianism,ChineseTradi-tions&UniversalCivilization,DurhamandLondon:DukeUniversityPress1997.
(5)E.BruceBrooks(白牧之)andA.TaekoBrooks(白妙子),TheOrinalAnalects,SayingsofConfuciusandHisSuccessors(论语辨),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8.〔2〕
〔2〕关于1990年代以来的英文译本,可参看:DavidSchaberg,“Sellit!Sellit!:”RecentTranslationsofLunyu,Chinese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23(2001),pp.115-139.蔡亮《重构与解构———对美国汉学界早期儒学研究的一些回顾和思考》(作者所赠手稿,待刊)也对美国汉学界的有关研究动态做过很好的介绍。
西方人重视孔子,但不像我们这样重视,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宣传孔子,无论是以光大中国文化的角度吹,还是模仿其他普世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当类似的救世学说讲,对中国的形象都是帮倒忙,有百害而无一利,越是与其他宗教争胜,越是有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之嫌。争它干吗?
(三)简帛古书中的儒籍。
19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的简帛古书,数量激增,其中有不少是儒籍。有些和《论语》有关,有些和《大戴礼》和《礼记》等古书有关。孔门弟子中的很多重要人物,都被提到。这是今人的福气,前人看不到。它们,有些能补充传世古书,有些能订正传世古书。现在研究《论语》,这些佚籍是重要参考。下面是三批发现:
(甲)郭店楚简(用〔〕括注的篇题是补加)。〔1〕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缁衣〕》,今本《礼记》有此篇。
(2)《〔五行〕》,佚书,马王堆帛书也有这一种。以上两种可能是合抄。
(3)《〔鲁穆公问子思〕》,佚书。
(4)《〔穷达以时〕》,佚书。以上两种可能是合抄。
(5)《〔唐虞之道〕》,佚书。
(6)《〔忠信之道〕》,佚书。以上两种可能是合抄。
(7)《〔性自命出〕》,佚书,我改题为《〔性〕》,上博楚简也有这一种。
(8)《〔成之闻之〕》,佚书,我改题为《〔教〕》,上博楚简也有这一种。
(9)《〔六德〕》,佚书,我改题为《〔六位〕》。
(10)《〔尊德义〕》,佚书。以上四种可能是合抄。
(11)《〔语丛三〕》,佚书,我改题为《〔父无恶〕》。上一讲,我们已经提到,以下三种都是用短简抄写,形式与《论语》相似,特别是这一种,有些简文与《述而》7.6和《子罕》9.4有关。
(12)《〔语丛一〕》,佚书,我改题为《〔物由望生〕》。
(13)《〔语丛二〕》,佚书,我改题为《〔名数〕》。
(乙)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用〔〕括注的篇题是补加)。〔2〕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下简称“上博楚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此书,每年出一册:第一册,2001年;第二册,2002年;第三册,2003年,第四册,2004年;第五册,2005年;第六册,2006年。现在还没出全。我是上博楚简的最初整理者,我所整理的原始剪贴本和释文,是后来分头注释的基础。现在发表的各书,毫无秩序,下面的顺序,大体是按简长排列,长简在前,短简在后。
(1)《〔性情论〕》,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一),即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我改题为《〔性〕》。
(2)《〔衣〕》,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一),即郭店楚简的《〔缁衣〕》。
(3)《〔孔子诗论〕》、《子羔》、《〔鲁邦大旱〕》,佚书。马承源把它误分为这三种,第一种收入《上博楚简》(一),后面两种收入《上博楚简》(二)。第一种是孔子的话,第二种是孔子和子羔的对话,第三种提到子贡。其中第二种,有篇题“子羔”,本是全书的总题。我的剪贴本原稿,是把第二种排在第一种的前面,合成一书,题为《子羔》。
(4)《〔君子为礼〕》,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五)。此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颜渊和孔子的问对,和《颜渊》12.1有关。第二部分是子贡和孔子的问对,其中提到子羽(澹台灭明)。这个篇题不合适。张光裕说,这部分简文与下面的《〔弟子问〕》可能是合抄。其实,这部分简文,还与其他三种合抄,可惜被割裂开来,其他三种未发表。〔1〕
〔1〕这是抄在竹简的正面,正面还有一种简文,未发表;背面还有两种简文,分上下栏,上为《〔日书〕》,下为《〔齐师子家见曾子〕》。后者也是儒籍。1996年3月,离开上海博物馆前,我曾特别提醒马承源和陈佩芬,这是个遗留问题,他们录过音,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对简文做统一处理。
(5)《〔弟子问〕》,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五)。
(6)《〔相邦之道〕》,佚书,收入《上博楚简》(四)。此种是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我的剪贴本原稿是题为《〔子贡〕》,它的背面还有另一种简文,也被割裂,未发表。
(7)《〔从政〕》(甲篇、乙篇),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二)。此篇每段话,开头有“闻之曰”,应是孔门弟子接闻于夫子,有些话与《论语》相近。这个篇题不合适,我的剪贴本原稿是题为《〔闻之〕》。
(8)《中(仲)弓》,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三),其内容与《子路》13.2有关。
(9)《〔民之父母〕》,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二),其内容与今本《大戴礼•孔子闲居》有关。这个篇题不合适。它也是与另外三种合抄。一种与今本《大戴礼•武王践阼》有关,另外两种与颜渊、子路有关,都未发表,也被割裂。
(10)《〔昔者君老〕》、《内礼》,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二)。后者,内容与今本《大戴礼•曾子立孝》有关。这两种,原来恐怕是同一卷。另外还有一种,与言游有关,可能也在这一卷,还没发表。
(11)《〔季庚(康)子问于孔子〕》,佚书,收入《上博楚简》(五)。〔1〕
〔1〕除上面提到的几种被割裂的简文有些是儒籍外,还有几种未发表的简文也是儒籍,如两种和季桓子有关的简文,一种和曾子有关的简文,以及一种自题为《殷言》的简文。
(丙)八角廊汉简。
(1)《〔论语〕》,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2)《〔儒家者言〕》,见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儒家者言〉释文》,《文物》1981年8期,13—19页。
《论语》古本,除竹简本,还有敦煌本,上一讲,我们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谈。
(四)对孔子世系、生平和弟子的考证。
今天读《论语》,可以有多种读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原书,一章一章往下读,按顺序读。另外,还有两种读法,是把它打散了读。一种是以孔子的生平为纲目,把他的学生和其他人物也串连起来,为《论语》的章节尽可能编年,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读;一种是以《论语》涉及的思想概念为纲目,按概念条列有关文字,进行归纳和总结。《论语》编年,司马迁已尝试,清代有好几种,我对《论语》中的人物做了全面考察,对各章的年代也进行了探讨。后一种读法,学者多有尝试,如上举的几种白话注译本,后面就往往附有主题索引。我在这本讲义里,把它彻底清理了一遍,思想的脉络更清楚。
研究孔子的生平、世系和弟子,除《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有两本书是重要参考。一本是《孔子家语》,一本是《孔丛子》,过去都斥为伪书,现在的认识已有所不同,疑古本身也可疑。
《孔子家语》,过去被定为伪书,不妥。学者指出,出土发现,如双古堆汉简和八角廊汉简,有些内容就与《孔子家语》相合。〔2〕
〔2〕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8期,11—13页;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2期,21—23页。
此书,传出孔安国,今本有安国后序,说此书是编《论语》剩下来的文字,吕氏后,散在民间,好事者或以意增损其言,同是一事,传闻异辞;王肃序则称其本得之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论语类著录此书,作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四十四篇,篇卷划分不一样,文字也不一样(如以今本《七十二弟子解》与《史记》三家注引用的《家语》比较)。唐颜师古注说,“非今所有《家语》也”。古书不断被改编,是常有的事,不足怪。清代学者,携王肃破郑(郑玄)之说,一口咬定,王注此书,即伪此书,与古书同,即抄古书,查不出,就是伪造。这种方法,使用很普遍,《古文尚书》是这么辨伪,《今本竹书纪年》,也是这么辨伪。〔1〕
〔1〕参看: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609—618
页。
为了证伪,他们遍查古书,很有用(《古史辨》继承了这种方法)。但它能证明什么呢?一是古书不断被改编,二是这些改编的材料,往往很有来历。比如清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就是很好的例子。郑珍《汗简笺正》也是同样的例子。郑氏有先入之见,他以《说文》古文为标准,竭力证明《汗简》是伪书。但他的大量查证,证明的恰好是:《汗简》不伪,它引用的古文资料都很有来历。出土战国文字的材料可以证明这一点。
《孔丛子》,情况复杂一点,我想多说几句。传统上,它是附《论语》而传,研究《论语》,不可不读,但辨伪学家把它搞臭,世称伪书,谁都不敢用。宋以来,盛行辨伪学,很多古书受怀疑,怀疑可以,但方法有问题。比如朱熹,他定真伪,是看词气古不古,一会儿说此书像东汉人讲话,一会儿又说连东汉也不像,更晚,甚至说,是作注的宋咸伪造。清代学者,考订字句,细密,但辨别真伪,主观,什么都往刘歆身上推,王肃身上推。他们把此书和《书》孔安国传和《孔子家语》拉扯到一起,统统指为王肃伪造,甚至王肃引了一下这本书(《圣证论》),都成了作伪的证据。〔2〕
〔2〕参看:张心澂《伪书通考》,622—628页。
其实,此书的叙事年代,最晚是汉延光三年(124年),很清楚,不但王肃引过,郦道元也引过,即使按最保守的意见定年,也是汉魏之际就有。汉魏之际有这么一本书,怎么就一定是假的?就一定是王肃伪造?因而就不能读也不能用了呢?这类方法应全面反省。
考著录,《隋志》已有《孔丛》七卷,题“陈胜博士孔鲋撰”,说是“《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意思是,它们的来源都是老孔家。新旧《唐志》和《宋志》也作七卷,和今本一样。我们不能说,《隋志》始见著录,以前肯定就没有(以著录定真伪不是定律)。
今本《孔丛子》是汉代的古书,应该没问题。我们从书本身看,它可能和孔氏子孙的一支,即西汉武帝时的孔臧和孔臧的后代关系最大。证据是,它的书题本身,就是以孔臧父亲的字命名。此书初称《孔丛》,后加子字,尊称为《孔丛子》,就是他们这一支的口吻。《汉志》虽未直接出现《孔丛》或《孔丛子》这样的书名,但目中所列,有三本书,还是与此有关,一是《六艺略》孝经类的《小尔雅》一篇,二是《诸子略》儒家类的《太常蓼侯孔臧》十篇(班固注:“父(聚)〔丛〕,高祖时以功封,臧嗣爵。”),三是《诗赋略》的《太常蓼侯孔臧赋》二十篇。
此书是家谱类的书。家谱类的书,本身就是由不同时期的材料构成,年代和作者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它的七卷二十三篇是由四部分组成:
(1)卷一的《嘉言》、《论书》、《记义》和卷二的《刑论》是记孔子。
(2)卷二的《记问》、《杂训》、《居卫》和卷三的《巡守》、《公仪》、《抗志》是记子思。
(3)卷三的《小尔雅》是讲训诂。
(4)卷四的《公孙龙》、《儒服》、《对魏王》是记子高。
(5)卷五的《陈士义》、《论势》、《执节》是记子顺(孔谦)。
(6)卷六的《诘墨》、《独治》、《问军礼》、《答问》是记子鱼(孔鲋)。
(7)卷七的《连丛子》,上篇的主体是记孔臧,《叙书》是介绍孔臧的家世和孔臧的作品,《谏格虎赋》、《杨柳赋》、《鹗赋》、《蓼虫赋》是孔臧的赋,《与从弟书》、《与子琳书》是孔臧的书信,这是一部分。上篇的《叙世》和《叙世》以后的一章,还有下篇,是讲孔臧的后代,从西汉的孔琳、孔黄,讲到东汉的长彦、季彦,最后是以季彦的死结尾,时在“延光三年十一月丁丑”,即公元124年。《叙书》说,“孔臧著书十篇而卒,先时尝为赋二十四篇,四篇别不在集,以其幼时之作也,又为书与从弟及戒子”,“著书十篇”是《汉志》的《孔臧》十篇,“为赋二十四篇”是《汉志》的《孔臧赋》二十篇和本书收入的四篇赋,“为书与从弟及戒子”,是本书收入的两通书信。
本书的主体,前六卷,止于子鱼,是记孔子、子思(孔伋)和子高(孔穿)、子顺(孔谦)、子鱼(孔鲋)六代,没讲子思之前的孔鲤和子思之后的孔白、孔求、孔箕,内容的下限是秦,不涉及汉代,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隋志》),就是有鉴于此。但这一部分,恐怕是孔臧和孔臧的后人辑录旧文和追述往事,不是孔鲋自撰。我想,它可能取材于《汉志》的《孔臧》十篇和《小尔雅》,是真正的《孔丛子》。
第七卷,叫《连丛子》,书名很怪,可能是续写《孔丛子》的意思。〔1〕
〔1〕《孔丛子•连丛子下》有“皇甫威明问仲渊”章,皇甫威名提到,“孔氏,自三父之后能传祖之业者,常在于叔祖,今观《连丛》所记,信如所闻,然则伯、季之后弗克负荷矣”。
这最后一卷,只有一篇,一篇又分上下篇,原来似乎是别为一书,有如序录。它是续写孔子的后裔。孔子的后裔,子顺以下分三支:一支是孔鲋,即第六卷最后四篇的主角,他的后代,不清楚,《叙书》说是“承殷统,为宋公”,是在家继承香火的;一支是孔腾,即《答问》结尾孔鲋“戒其弟襄”的子襄(孔腾字子襄),他的后代,有《叙书》提到的褒成侯(即孔霸)和孔安国;一支是孔彦,即孔丛子,他的后代是孔臧这一支。孔臧有子琳,琳有子黄、茂,茂的后代有子国—子卬—仲驩—子立—子元,还有子丰、子和,子和有二子,是谓长彦、季彦。季彦是最后一位。这一部分,上篇,孔臧的作品,是西汉时期的东西,但整个叙述结构,肯定是东汉时期的。
总之,此书编写的年代,大约是西汉武帝到东汉章帝这一段,早不可能太早,晚也不可能太晚。
另外,研究孔子和他的弟子,还有几本书可以参考:
(1)李启谦、骆承烈、王式伦编《孔子资料汇编》,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
(2)清孙星衍等辑、郭沂校补《孔子集语校补》,齐鲁书社:1998年。
(3)李启谦、王式伦编《孔子弟子资料汇编》,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
(4)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
孔子和孔子的弟子都讲过什么话,我们要查《论语》以外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利用这四本书。
最后,我想说,我读《论语》,时间短了点,这只是毛坯,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修改。
中国两千多年最大的悲剧:错误地重视孔子轻管仲  作者:阿同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孔子而不是管仲,即便是在过去一百年中反孔最激烈的年代里,也没有多少人想到要重视管仲。中国两千多年来最大的悲剧,就是错误地重视了孔子的思想而没有重视管仲的思想,如果我们今天还不果断地纠正这一错误,中国将继续错误下去。
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出生于当时的齐国,即今天的安徽省颖上县。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出身于当时的鲁国,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从时间上来说,管仲是孔子的前辈老师,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孔子实际上只继承了管仲思想的十分之一二,管仲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孔子继承和发扬了管仲的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思想,但是却没有理解或者说否认了管仲同时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为孔子既不懂怎样才能让老百姓“仓廪实、衣食足”,也不赞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最重要的,甚至鄙视立志务农的人,孔子在《论语》中公然把向他请教怎样种庄稼的樊迟说成是小人,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儒家思想崇尚空谈、追求意识形态,把空谈和意识形态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其继承者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地步。
管仲的才华,除了表现在伦理道德上面,还表现在经济、哲学、政治、法学、军事、外交,教育、人才、管理等方面。管仲的思想博大精深,即有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实践经验,也有怎样治理国家的理论总结,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也被人称之为“儒道法思想的先驱”。管仲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下,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便使这个边陲小国民富国强,然后使其国君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执政四十余年而善终。孔子虽然也在《论语》中自夸:“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孔子52岁的时候,曾被鲁国国君重用过,但是到孔子55岁离开鲁君的时候,完全没有出现三年有成的局面。孔子不懂经济、不懂军事、不懂外交、不能像管仲那样教育农民怎样种庄稼、也不懂得怎样从全国选拔人才,只会重复那一套恢复周礼的论调。天真地以为只要实现了他所倡导的那一套意识形态,就能治国安邦平天下了,一切的国计民生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孔子的空谈和强调意识形态的治国理念是被他的时代所唾弃的,所以尽管他周游列国十几年,却没有一国聘用他,因为当时的国君都知道,凭孔子的那一套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
然而,汉朝之后的封建君主们为什么反而重孔子而轻管种呢?我想主要原因是汉朝之前,尤其是秦朝统一之前,国君们都懂得人才的重要性,甚至把得人才看得和得天下一样的重要,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管仲这样的有实际治国安邦才华的人是得到尊重的。但是汉朝之后的国君,往往都觉得自己才是最聪明的最至高无上的天子,所以从内心上不再重视人才,因为他们更加需要的不再是人才,而是孔子一样的奴才顺民,需要的是儒家思想这样的顺民忠君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他们来说,能不能让老百姓富裕、能不能发展经济、能不能治理好军队、能不能管理好国家等都不重要,只有保证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主的皇权统治的安稳才是最重要。
宋朝由于儒家思想的发达,被文化欠发达的蒙古族灭亡了;明朝也由于儒家思想的发达,被文化欠发达的满族灭亡了;清朝的皇帝们被儒家思想汉化后高喊着“孝治天下”,结果被西方列强和革命党的枪炮灭亡了。文革中我们被极端的意识形态搞得天怒人怨,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现在一些人又在高呼要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或者以自由主义治理国家等,其实不管是什么主义,都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中国人两千多年来重孔子而轻管仲的最大悲剧是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总以为只要推行了一种意识形态就能治理好国家,两千多年来的中外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思维其实是错误的。
国家是一个由多种系统构成的复合体,怎样治理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最最粗略地划分也可以分为经济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政治体系、军队国防外交体系等,而意识形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皇帝对儒家思想的推崇、文革的极端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冷战思维下不同意识形态的国际间较量,使得意识形态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了,以至于给了许多的爱国志士一个错误的观点:只要推行了某种意识形态就能治理好国家了,就像孔子当年所幻想的那样“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使得许多很有才华的能人志士误入“务空不务实”的歧途,整天热衷于空谈,无心立志于实干,实在是害人不浅啊。所以,现在应该是中国人从重孔子轻管仲的悲剧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了。
当然,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孔子的《论语》作为一部劝学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书,还是非常值得看的,但是作为一部治国安的书,实在不值一读,甚至应该多加批判,以免被误导。相反,管仲的《管子》却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治国安邦的好书,值得有此志向的人们认真学习,多多借鉴。
真长见识啊!这七句话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好了我再文诌诌地说话大家估计要扔鸡蛋,虚荣心也满足了,下面开始举例开讲。
1、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以德抱怨。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又是孔老先生的话,小小景仰一下下先。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不知道那些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有人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贫乏得可怜,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领域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迎来了民主共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推动世界的发明进步与思想启蒙,而聪明的中华民族呢?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伟大的四大发明,走在了世界的前边,可为什么就是这么好的基础,到了近代我们反而远远于西方这些小字辈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恶毒的训诫啊!它象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维火花,束缚了多少应有所作为的苗子。但反过来看看,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我们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吗?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就没想想,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众的孔子,又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话来?更可笑的是,这句话我们竟然就这样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这最后该伤心的,是孔老先生呢?还是我们呢?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句话的整个演变过程,我宁可相信是无意的,否则也太缺德了,这不故意往咱男人身上抹黑么?但就是这无意的一个讹传,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先入为主,潜移默化。无毒不丈夫,我们天天在耳濡目染这个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际,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难免也会受到些不良影响,天天看着电视里奸人怂恿主角干坏事的时候都用这句:“干吧!无毒不丈夫!”然后主角想想也对,于是五指并拢手掌上举,狠狠地做一个切的动作:“无毒不丈夫,干!”你能说同样作为一个男人,这东西看久了你的思维能不收到一丁点儿的影响么?关于这种语言的影响力量,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隔壁顶撞了我一下,这时候我朋友张三来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话劝我:“老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如啊你是个男人,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张三这样说,我这个大丈夫当然再拉不下面子去计较这种小事,可如果另一种情况,张三来和我这么说??人,不能怂啊!给你刀,去做了他!” 看看,我听到他这话,除了接过刀速度冲出去乱砍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你说对不对?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现今女权主义抬头,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便立时变成了女权精英批判者们群起而攻之的绝好靶子,看看,这就是你们中国男人歧视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孔夫子这老混蛋啊!害我们女性被压迫了几千年啊几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们要顶上半边天再抢他们的半边~~天!一时间,群情激愤,凶狠异常,热闹非凡。但各位姐姐们阿姨们姑奶奶们,且听如月影说两句话,你们把这罪过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却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先根据当年老孔的处境,提出一个疑问:“孔老先生当时,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话?任何人说话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当然,除了疯子,而我们的孔老先生应该不是疯子吧?而且这位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所以我们就要看看,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这话又是对谁说的?他一宗师级别的身份,不可能在路边想着想着突然心情烦躁就开骂一八杆子打不着的妇女同志吧?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你看,知道了这些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孔子这话就很好理解了。我们知道,他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女子还好说,可想想什么人才能养小人?君主啊!再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后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她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此前没见过什么宫廷里女人之间的斗争的孔子说出这话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孔子之前,妲己误国,烽火戏诸侯,这些事例还少吗?孔子之后,宦官小人当道,皇后外戚乱政的桥段更是屡屡上演,不可枚数。所以我们的女性同胞们,你们要清楚,孔子当时没发神经把你们全天下的女人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一通,别再憋屈他老人家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是谁误传了这句话,让我们可爱的女性同胞被压迫了几千年之久呢?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如月影要帮孔老夫子平反,自然也要再帮你们找到一个真正的罪魁祸首,让你们发泄出那几千年积下的怨恨(怎么说着说着象鬼片了-_-!),好了,拉回正题,西汉的时候有一位所谓的“大儒”董仲舒,此人大力主张“夫为妻纲”,就是这个家伙,借孔子的一句话断章取义,给广大的中华妇女头上戴上了千年的枷锁。看看这家伙在《基义》一书里提出的“三纲”:“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他这东西就是一为讨好历任统治者的马屁之作。“君为臣纲”,为历代皇帝所接受,渐渐形成了封建统治的一套准则,而“夫为妻纲”,则为历代男人所推崇。这“纲”是什么意思?君为臣纲,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知道这个“纲”的厉害了吧?你想想,各位苦命的女子没嫁人前都一可人的窈窕淑女,本来身份平等,嫁了人,就得时刻提心吊胆地按着老公的这个“纲”过日子,这三纲五常,束缚了中国多少年,害了多少代人啊!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歪曲程度:6
反面影响: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句话是庄子说的,八卦一下,庄子此人,实在是如月影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他的思想和性情,都非常十分很特别对我胃口,什么大家不爱听这些?那算了,本来想抖点猛料让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我这个好同志的……好了好了别扔鸡蛋,我说正事还不行吗?好,先来看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我们在什么地方见得最多呢?第一,是图书馆,第二,是全国各个小学的后墙上,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学习励志类的不二明言警句,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多崇高的目标啊,这比什么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都来得有气势多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动力啊,偶像啊,庄子七老八十还能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咱年轻的小辈正当青春,怎么能输给他老人家?不狠狠地读书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但真相说出来,往往会让人哭笑不得,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SB吗?这样会搞死自己的捏~~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当然,庄子的这句被人误解的话,其实并没有以上那些例子引起的反面作用那么大,读书是必须的,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但咱们要记得自己把握好,有个度。你就算用半辈子武装得自己学富五车,却发现很多知识你根本用不上,这不浪费了么?庄子从来都不认为一个人能比自然更大,这是他所有的话中唯一的主题思想,实际上,就算我们拿现在的世界观来衡量一部《庄子》,仍能发现他的学说里,有许多是符合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可叹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崇尚自然的思想家,他一句劝解读书人适可而止循序渐进的话却被一些叫嚷着“人定胜天”的人当成了激励年轻人拼命读书的名言来供着,科举改成了高考,八股改成了应试教育,于是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可素质却一年比一年低下,最后整黄了吧?你看现在大学文凭都和废纸没什么两样了,这帮人还不醒悟,还是继续读,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读完出来一看,嘿,好象我已经老了捏,很多知识也用不着捏,这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最后再说一句私人的牢骚话,最近我去图书馆,总看见一帮老头老太太天天在那侯着,一见有啥免费的学习班就往里钻,也根本不管别人老师是教着什么,各位老爷爷老奶奶们,听我这个后辈说句话,您们这不瞎捣蛋么?赶时髦啊?摆个性哪?想让我们称赞下您啊?还是真打算活到老学到老啊?自个儿细细思量一下有什么意义么?能不能腾些地方给些真正需要的人进去?M的连“量子力学基础浅谈”都有街道的老大妈在里边占着位置,我真是无语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3
6、相濡以沫 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说点轻松点的吧。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没想到吧?做下小广告哈,欢迎观看点评在下拙作:小说《书江湖》,不是什么特别牛B的书,主角比佐罗牛B一点而已,现正联系出版或许不日上市,先搜索来看一下也可以~~
恩,恩,回来,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是个陕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学时找了个陕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当然包括了身体,可是那个懒惰的男朋友对她很不好,常打她骂她象佣人一样地指使她,却又根本离不开她,我们惊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来,一忍就是四年,我们忍不住问她,你们过得这么辛苦这么难受,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她却这样回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在一起不是很快乐,但这不就是相濡以沫吗?”
我无言,这能算是相濡以沫吗?为什么明明外边有更大的江湖,更宽广的天地,为什么明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我们都身处一个传统思维占据非常强势地位的社会,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的牺牲品。其实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开心,别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天地,别人的指责又能怎么样?唉,说大了,有点没边没际,父母也教育过我劝合不劝分的道理,这话题也到此为止吧,劝合不劝分,相濡以沫啊,原来我也不能免俗。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歪曲程度:--
反面影响:--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标准的无政府主义宣言,标准的对社会不满。这句话在各种愤青的文章中,在当前下三流的网络YY小说里那是随处可见,主角通常是弱小无助,饱受压迫和不公,于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立时或悟道飞升,或肉身成佛,或从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思维都可以总结为一种抑郁太久的被压迫感大爆发,就好象连老天都欠了他们个十万八万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这帮无政府主义的家伙又没胆子喊出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更牛B的话,更不敢扯出个大旗子大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后,只好喊一喊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一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说实话,其实我挺同情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无政府主义的阶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没有青春,我也经历过那种思想特别冲动觉得这世界上谁都跟自己过不去的时代,不同的是现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是不公平,社会就是这么吊不公平,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们的青春年少,我还是有必要得跟这些后辈们说一句,你们这句话,其实恰好用错了。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你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转自club.china.com
转自club.china.com
这一篇是写给那些迷茫孩子的,如果你理解错了这句话,你会陷入自己的监狱,不能自拔。如果你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我恭喜你,孩子,这时你才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