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附录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1:25

 


基督教术语
哈利路亚:希伯来语的音译,用于敬拜中的欢呼,意思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路是“你们要赞美”。而“亚”是上帝的名字。所以有一首基督徒耳熟能详的诗歌是“哈利路,哈利路,哈利路,哈利路亚,赞美我主。”
以马内利:出现在《新约》里,希伯来语的音译,翻译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表明耶稣生活在人当中。施行拯救和审判。这个词的出现是为了说明耶稣降生的事实。天使对约瑟说:“……你要给他起名耶稣……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太1:21~23)可见这个词是代表上帝籍着耶稣降世表明他与人同在,意义深远。
查经:简言之便是查考《圣经》。但是,当教会提到“查经”时是有更特殊的含意的,通常指一群人在一起查考《圣经》,而方式大概有三种:
  一是讲员式,即有一人主讲,可能是某段经文,也可能综合数段经文,这种方式着重于经文本身的了解和《圣经》一贯的思想,偏重神学体系。
  第二种是依循已编好的材料来讨论。
  第三种则是选定一段或数段经文后,大家自由提出自己读完的收获。后二者人数不宜过多,通常每组五到八人,惯称“小组查经”。
探访:说穿了,"探访"不过是探望、拜访而已,可是为何会发展成一种教会特有文化呢?这是因为教会很强调彼此相爱,若是新朋友或是有会友生病了、结婚了、有困难……我们自然会表示关心而登门造访一番。又因我们的关心,照顾是带着由上帝而来的福气,所以基督徒的互相探望就成了一种恩典的流通,而多数的探访也会以祷告作结束。正因如此,“探访”也就有别于一般的“串门子”,无论是拜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都含有信仰交流的目的。所以若有人说要“探访”您,这是您的福气喔!
交通:《圣经》是很重视信徒互动生活的,所以常说你们要彼此这种有来有往的互动、交谈,便是人要和其它人们沟通一下,便是指他依上帝的教导要和我们分享生活经验,并愿聆听我们的回应,这个方式本可译作交谊,但为了与一般的游乐方式区别,交通便成了基督徒的专用术语,专指基督徒交换生活体验。
同工:就如一般在工作中互称“同事”或“同仁”一样。只是《圣经》有此称谓,所以教会中即以“同工”互称。
作见证:是专指一个人向别人说明上帝做的一些奇妙的事,或者是叙述某些事件与人物带给他的影响,但必须跟基督信仰有关才行。
慕道友: “友”者,朋友也,“慕道”者,渴慕真道也,“慕道友”简言之就是追求真理的朋友。至于真理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啦^_^
基督徒:《圣经》上记载,相信耶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这个地方开始的,而原来的意思是“小基督”,中文翻作“徒”也很容易明白。至于“基督”则是“君主”的意思。这可不得了啦,基督徒不就成了“小君主”吗?可惜,当时耶稣被称为基督却是轻蔑过于尊敬,因为很多人不相信他是天上的君王,直到他从死里复活,这些相信他的人才放胆传这个真理。
退修会:指的都是暂离工作或熟悉的环境,让自己好好休息。
安息日:安息日是教会中常听的名称,起源是因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他就“安息”了,因此上帝也吩咐人要六日劳碌工作,而第七日要休息,这就是“安息日”。再说通俗点就是“礼拜天”。
外邦人:在教会中我们常听见用“外邦人”形容未信教的朋友,“外邦人”这个词在《圣经"新、旧经》都出现多次,在旧约泛指以色列人以外的民族,在新约主要是指希腊人、罗马人,当然还是可以包括其他的非犹太人。会出现这个词,主要是区别相信上帝的和未信的民族,最早来说,当然就指以色列人和非以色列人。
绊倒人:教会常听见的一句话——不要绊倒人。是说我们的某些思想或行为害人“跌倒”,这个“跌倒”是意味着让人对信仰起疑或起了反感,甚至离弃这个信仰,或对信仰有错误的观念。而它相反的就是“坚固”人。
家庭礼拜:“家庭礼拜”是教会中顶独特的文化,一般而言,可分对内和对外二种,对内的多半是一种庆贺,例如:迁新居,或新婚,甚至病愈、升迁……不论大小喜事,只要有心与教会的人分享,都可以举办这种“礼拜”。对外则是纯为宣扬福音而举办的,因为邀人到教会不容易,但是做几样可口小菜、邀朋友小聚则是常事,趁这个机会,也请教传授人来说一些亲身经验,或请牧师讲一段《圣经》的话。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会后又可以彼此认识及交谈,所以甚受欢迎。
主内肢体:“肢体”是《圣经》的观念,《圣经》教导我们,信徒如同一个身子,只是分属不同的肢体,“因此以一个肢体受苦,全身就受苦”来教导大家彼此担当,同时也说明基督才是“头”,每一个肢体都接受“头”的指挥。这样的关系,耶稣也曾以葡萄树与枝子来比喻。总之,大家是一体的,而这样的关系,主要是从上帝而来,也因此有“主内”之称,表明大家在主里面是一家人。于是教会肢体各司其职,有人是“嘴”擅表达,有人是“耳”擅倾听,有人是“脚”擅探访,有人是“眼”擅观察,有人是“手”勤做事……,一同配合便成了完整的身子,所以只要是真正接受这个信仰的人就能互称“主内肢体”了。
重生得救:一个人想进上帝的国则必须有第二次的“生”(即“重生”):“重生”的生命由上帝而来。重生以后,自然会弃旧更新,生活方式愿意遵行真理,向上帝承认过去所犯的错(所谓“认罪悔改”),并邀请耶稣进入心里,这样就会得着一份新的生命。
敬拜赞美:“敬拜”与“赞美”分别是《圣经》中很古老的名词了,而对象都只有一位,就是创造宇宙的主宰,上帝也特别强调除了他一位真神以外,不可另拜别神,“敬拜”是要人专心认定独一真神,就像孩子出于天性认定生身之父一般。“赞美”也不必多说啦。
福音预工:说起传福音,大家都懂,但是“福音预工”的观念就不是那么普遍了。就是要消除一般人对耶稣的陌生感和排斥感,为最终接受做准备。
老我:在教会的祷告舍,您可能听到下列祷文:“父啊!求你对付这个‘老我’,好让我有你的生命……”人性本善或本恶一直是很大的争议,但是二者都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基督徒常用“罪”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所以在教会就会常听见基督徒彼此劝告要“对付老我”,这可能包含:您的大小姐脾气,或是背景造成的敏感、自卑或嫉妒……总之,我的一切贪念、恶念等都可称为“老我”。
小组:在教会中所谓“小组聚会”是很平常的一种聚集,大约三—十人不等,在一起唱唱诗歌、读读《圣经》、分享生活经验,或者针对某个主题探计,正如一般小型读书会,不同的是,内容多信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连。
罪人:《圣经》中明确的说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是罪人。但好端端地谁愿意活在“罪”的压力下呢?不过,年岁渐长,人用尽方法也除不去良心中的“罪恶感”,则是事实。
领受:说穿了,就是接受,用在教会里则多半将对象指向上帝,领受的内容更由有形的物质提升为无形的力量,因此,我们说“领受”上帝恩典、“领受”能力、“领受”教诲,而最常用的便是“领受上帝的话”了。
先知:“先知”是非常具有神秘性的字眼,以致许多人都心存羡慕。但实际上,“先知”真正的意思却是“代言人”,在旧约历史中,上帝常常拣选一些人担作“先知”,即上帝对他们说话后,他们再转告给众人,这个方式也称为一种“启示”。启示的内容则包括预言、安慰和警告等。而先知所宣示的话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提及上帝的救恩和耶稣的来临。
异象:“我们要求主使我们作个有‘异象’的人,不要作糊涂人,也求主给我们有国度的‘异象’,不要心胸窄小。”如果您到教会去,保证常听到这种话,而且保证您满头雾水。因为“异象”的来源是上帝,有其清楚的指示及意义,“有异象”便是知道该为上帝做什么,也知道上帝要我做什么,所以,目前常用的说法有二种:一是“上帝给我一个异象”,一是“我有一个异象”,这便是广义的运用了。
属灵:所谓“属灵”指的是一个人可以尊主为大,思想、言语、行为都不违反上帝的心意;而“不属灵”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与自己的欲望妥协。
吗哪:《圣经》记载很久以前,上帝带领他的百姓出埃及时,为了方便百姓赶路,就每天在旷野降下“吗哪”供百姓拣食。于是,教会中现在便惯用“吗哪”来比喻“精神食粮”,更贴切的说,应该是“灵魂的粮食”,那就是每天都要读《圣经》、祷告,作为我们一天力量的来源。而“吃吗哪”这个词也就不用我再解释啦。
恩赐:《圣经》中提到“恩赐”,原来的意义是“礼物”,上帝赐给人不同的礼物,后来引申到一种天生的能力,称之为“属灵的恩赐”。比如说:“这人有美工恩赐,那人有探访的恩赐。”就是这人有美工方面的天赋,那人有探访方面的天赋。
服事:《圣经》中提到“服事”,并非特指对上帝,而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帮忙。
晨更:《圣经》中并未出现“晨更”这个词,但很强调清晨亲近主,读上帝的话并向他祷告。基督徒习于在一日之晨用一小段时间安静,或唱诗、或祷告、或计《圣经》、或默想,这就是晨更。
圣餐:圣餐的起餐是耶稣在被钉十字架前“最后的晚餐”中所设立的。当夜,主耶稣用饼比喻作自己的身体,用葡萄酒比喻作自己的血,说明自己的生命是为众人舍的。当耶稣将饼擘开,并和酒一起分给他的学生时,他便吩咐他们以后用这个方式纪念他,并应该先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再去吃这饼和酒。因此,圣餐最重要的意义是纪念主耶稣为我们舍命。
末日: 人类对于末日的来临一向充满了臆测与不安,在教会尤其强调审判的观念,因此,到过教会的人自然会在众人言谈之中接触到“末日”的观念,有有心人更不发现最近几年在教会中流行的话题正是“末日的来临,并其因应之道。”
  《圣经》里的确具休描述了末日的景象,大致含有两层意义:
  一、末日是一段时期:这一层意义可用“末世”形容更加浅显,指的是在世界毁灭之前,整个世界所呈现的乱象,包括各种旱灾、水灾、气候变化和大小战争。至于这个时期究竟有多久,则众说纷云。
  二、末日是指地球毁灭的那一天:这一层意义从字面就可以得知,当末日来临,主耶稣会审判万民,然后会有一个“新天新地”降临,同时这也是人类历史的结束。
据《圣经》的启示,末日来临的确因为人的罪,由于人的管理不当,造成社会不公、人心财坏,甚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状况使人类必须要接受上帝审判。尽管末日是无可避免,上帝却仍在寻找愿意向他顺服的人,因此《圣经》一方面预言末日,一方面积极提醒人们要悔改、要警醒,不可醉生梦死。只要回归真理,重新回到上帝的怀中,审判时自然不害怕。天使:《圣经》记载,天使往往有好几对翅膀而不只是一对,同时天使是没有性别的(绝不是我们常见在喷水池中间嘘嘘的那种雕像)
天使的工作,第一就是与魔鬼争战,这个部分的天使长名字叫“米迦勒”。第二个是“报信”,例如:耶稣降生时,在旷野有一大队天使报信给牧羊人,这个部分的天使长名字是“加百列”,就是他向童女马利亚显现的。第三个是“敬拜”,有许多天使在服事上帝,有唱歌的,是最好的乐团。
《圣经》称天使为“服役的灵”,而提起人为上帝的儿女,可见人的地位比天使更高,所以,上帝的天使保护是千真万确的。 阿们:几乎是每次祷告词最后的“公式”,基督徒也常说阿们,但阿们并不是结束的意思,原是希伯来语,原意为“是,上主”或“盼望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