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级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1:20

上下级之间          □混在机关

 

我是局长,在局里说一不二,威风八面。但是,我深知,相当于上级来说,我永远是下级。下级的命运永远掌握在上级手里。要得到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就必须当好下级,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如何当好下级,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呀。 

  我很听话,对上级绝对服从。什么是下级?我理解,下级就是服从,下级就是听话,下级就是上级的走卒。所以,我当下级最基本的原则是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上级让我咋办我就咋办,我把上级的话当成圣旨,当金科玉律,决不违背。我绝对相信和支持上级,我的座右铭是:上级永远是对的。上级给我部署工作,我的回答总是立即行动、全力以赴等;上级指令我停办什么,我总是说,坚决执行、认真照办等;上级提出了某某口号,我会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上级提出什么倡议,我会组织全员轰轰烈地全力跟上。我清楚,上级最需要的是维护权威,上级指令和要求的事情,你不办,说明你目无上级,藐视领导,上级的权威也就无法落实,也就有损于上级的形象,上级不恨死你才怪呢。让上级恨你,你的日子还会好过?我才不那么傻呢。当下级的,最忌讳的是装聪明,充好汉,对上级的部署和命令指手画脚,吹毛求疵,说三道四,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不错的单位任一把手,他各个方面能力、素质都很优秀,可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对于上级的指令吹毛求疵,指指点点。我劝他说,你这样不把上级放在眼里,当心吃亏呀。他说,上级是明辨是非的。于是我行我素。结果,如我所料,不久就听到了他被撤职的消息。其实,这并不奇怪。上级是人不是神,你把上级看成神明,和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天下万事,那是不现实的。讲求实事求是才是聪明的选择。 

   上级心目中的红人: 我很重视对上级的态度。和上级相处,最重要的是态度,如果态度掌握得不到位,上级就会对你产生很不好的看法,而且印象极深。往往是一次失误,满盘皆输。所以,我在见上级时,格外注意,谨小慎微,尽量不出现不恭的行为。每当见到上级,我总是把腰深深地弯曲着,点头如鸡啄米,并让笑容格外灿烂。其实,这只是表面。事实上,在招待上级方面,我早就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比如,上级爱住什么样的宾馆,上级爱吃什么饭菜,上级爱喝什么酒水,上级有什么业余爱好,上级烦的是什么,上级忌讳的是什么,上级在本地有哪些亲属朋友等等,我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我会根据上级的好恶和特点,将吃喝住行玩等安排得周到细致,恰到好处,尽量让上级满意。为了体现自己诚意,我还下功夫练就了烹饪技术,待上级来时,我常常要亲自下厨,为上级做上一两道好菜。我这一招可谓灵验,我的多位上级被我的这一诚心所打动,很快就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于是,我成为上级心目中的红人。 

  我善于和上级拉关系。当今社会就是一张大网,大家都能在网中找到自己。在关系网中,最为重要的是你与级的关系,如果你与上级的关系搞不好,那么你再有本事也没有用。一个人能干是好事,但是,以为自己能干就可以忽视与上级的关系,那就成了坏事了。在这个世界上不乏能人,但是能人未必能升官。问题就用于有些能人自恃有才,而不去与上级拉关系。你是下级,不去动与上级搞好关系,还等着上级给你拉关系,那就未免太天真了。所以,会不会与上级拉关系,是决定一个人官运的关键。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你也干工作,我也干工作,你说谁有能力谁没能力呀。无疑,裁判员是上级。上级说你有能力你就有能力,上级说你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能力。你还真别不服气,充硬汉。所以,我绞尽脑汁,用了很多心思与上级搞关系。比如,上级有了红白喜事、大事小情之类,我总是第一个到场参与,表示"心情",假如万一错过了,过后我一定要补上,决不含糊。往往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可以不参加,可是与上级的人情来往决不能不参加。这看似"业余"行为,其实十分重要。再比如,我和上级的家人、亲属、朋友都千方百计地搞好关系,在关键的时候,上级的家人、亲友会为我说话,其作用决不可低估。当然,与上级搞好关系的路子有千条万条,再此不可能一一列举。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上级是有自尊心的,所以,拍马屁的功夫是不可缺少的。和上级相处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说的话上级爱听,听着舒服,听着高兴,那说明你具有一定的拍马水平了。上级需要赞美,需要掌声,当下级的就不要吝啬,这也是当下级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和上级在一起,我总是千方百计找到话题,表达我对上级的崇敬之情和诚服之意。有人以为拍马屁就是顺情说好话,其实不然。拍马屁得拍到点子上,拍得有分寸,有艺术性。如果拍得不伦不类,拍得肉麻恶心,那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人家会认为你心术不正,想靠耍贪嘴占便宜。在这方面,我是有一定体会的。我赞美上级,不仅注重在当面,更注重在背后。当我和上级的心腹和知已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想方设法赞扬上级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美言懿行,表达我对上级的崇拜和拥戴之心。如果这些话由上级的心腹和知已传到上级的耳朵里,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我这一办法屡屡奏效,上级对我的印象越来越好。所以,晋级啦、提职啦,奖励呀,常常会降临到我的头上。有人问我有什么密诀,我只是说,啥密诀呀,是领导体察关怀下属呗,我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报答上级的关爱才是。

 

情理之中的事          !□混在机关

 

我是局长。我常在局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检讨自己学习不够、下基层不多、收人家土特产品等等,说得十分虔诚、认真,声情并茂。我还表决心,说今后一定要改正缺点,修正错误,努力工作,廉洁从政,多为百姓做点好事。其实,大家都清楚,这只是应付差事而已,真正的问题谁在会上说呀。有时我扪心自问,我是谁呀。其实我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我是不是一个腐败分子呢?我手中那几辈子、几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些钱并不是大风刮来了,也不是在大路上捡到的,那么到底是哪来的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八九不离十。我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呀。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说我是腐败分子,那是自我感觉,是个人观点,是良心发现。只有法院的判决书才算数。
       我深深地感到,腐败这东西闻着臭、吃着香。我也曾对腐败分子恨得咬牙切齿,真有一种与他们不共戴天的思想。我这个人文笔好,在我没有当官的时候,写过很多反腐败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大家都说对腐败问题认识得很深刻、很到位,提出的建议也十分中肯,切实可行。我的文章还获了奖。为此,我感到很自豪。当官伊始,我告诫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小利而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我想,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太多的金钱,你能吃,一天不过三餐,你能睡,一晚只能睡一张床,你能活,一生不过几十年。我不求名垂青史,只求一生平安。可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随着我地位的提高,眼界开阔了,见识增长了,我的各种欲望也跟着迅速提高以至膨胀。我想,人生还是不要太亏了自己,适当享受一下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越发地感觉到,钱这东西实在是太可爱了、太管用了、太神奇了,它能够满足我各种欲望,包括许多非分之想。一开始,我捞钱真是有一些不好意识,有点偷东西的感觉。有时很紧张、很担心、很害怕。但是,当我看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没有什么本事,却能大把大把地捞钱,日子过得十分潇洒,不但没有出事,反而荣誉接连不断,官职不断提升。我想,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我差在哪呀。于是,我开始捞“灰色收入”逐渐变得胆大起,后来就感到理直气壮,视若平常。我发现,这“灰色收入”与工资收入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那真叫财源滚滚呀。数钱数得我手忙脚乱,我的老婆成了我的出纳员,整天跑银行,城里大大小小的银行几乎都让她跑遍了。我发现我的钱一辈子也用不完了。我拿钱送儿子出国留学,后来又帮儿子开了一家大公司。家里人都过上了一掷千金的生活。我感到幸福极了。不过,我还是不满足,我觉得钱还是越多越好。有了钱,就是捐给学校,我还能捞个好名声呢。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就是无底洞呀,真是如此呀。我发现,我的贪心越来越重,脸皮越来越厚,行为越来越不本分,真是有点身不由已的感觉,我不认识我是谁了。权力的力量实在是太大啦,它能够改变人生呀。
       我捞钱很讲求策略。我想,权力这东西都是临时的,一个人在真正的捞钱位置上是干不了太长时间的,好处都叫你一个人捞去了,难道让别人吃西北风。一旦权力交出去了,那么你再醒悟就迟了。所以,我利用一切权力、一切机会抓紧捞钱。我捞钱讲求公平,我给别人办事,别人给我钱,这叫按劳取酬,两厢情愿。不过,我给你办事,你得给我大体相当的回报,不能把我当成二百五。有时,大家相互之间试试探探,转弯抹角,实在是不痛快。于是,我办事就来个明码实价。办某某事就是某某价,直接或间接地让你知道。这样,大家也好公平交易,免得产生误解。我发现,大家比较认同这个办法。这种事属于双向选择,你选择我,我也选择你,交易才能成功。我并不是随意与别人交易的。我认为你这个人把握、可靠,才和你来往。我不认可你,你的钱就不好使。其实,我办事的成本并不高,只是说说话,签签字,批批条子,但需要认真经营,才会有更大的效益。同时,办事尽量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办,不去搞明目张胆的违规行为,这样才会保险。

 

人性与狗性     □混在机关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狗,我十分喜欢它。因为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对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它活了十岁,算是终老天年。我参加工作以后,时常思念起那只狗。我常想,狗确实是一个处世高手,难怪有哲人说,不是人类驯服了狗,而是狗驯服了人类。我发现,随着我对狗的处世哲学理解的加深,我变得圆滑老练,我的工作、事业越来越顺利,我接连升职,人生充满了幸福的阳光。 

  顺从是狗最重要的品德。这是人喜欢狗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狗处处与人唱对台戏,人就不会把狗当成了宠物了,说不定已经将狗赶尽杀绝了。人是喜欢顺从的动物,而狗对人百依百顺,逆来顺受,所以人喜欢狗是顺理成章之事了。狗给我以无穷的启示。我想,狗能做到的事情,人难道不能做到吗。在局机关,我变得越来越乖了,绝对服从上级的指挥。局长说一,那就是一,上级说二,那就是二,决没有反对意见。局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决不惹局长不高兴。局长说,土豆是树上结的,我就会顺着说,是的,我曾亲自上树摘过土豆,一棵树能摘一百多斤土豆呢。我的座右铭是:局长永远是对的。在局机关,局长给我安排工作,我总是说是是是,坚决完成任务,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喊困难。局长常说我很听话,有大局观念。我说,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是一个机关干部起码应做到的。不做到这一点,哪配当机关干部呀。 

  狗对主人总是很热情、很亲密。主人回家了,狗科热情地上前迎接,又跑又跳,摇着尾巴,立起身子,表现出十分兴奋的样子。风尘仆仆的主人见了狗自然丰常高兴,鞍马劳顿立马扫去大半。狗简直是一位心理学家,它知道主人到底需要什么。我时常想,狗真是有灵气的动物呀,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们局长对我很好,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报答局长才是。每当我们局长出差,我总是提前把局长外出的日程安排搞准,在走时,我会主动送他,并准备好出门用品,力争处处想得周到细致;当他回来的时候,我会主动去接站,并安排好酒店为他接风洗尘。这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局长却感到十分高兴。他说,像我这样的懂事的员工,以后要优先提拔重用。 

  狗对主人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狗的忠诚使人觉得狗是靠得住的动物,于是有了安全感。人常常提防着人,但不必提防着狗。其实,人喜欢别人对自己忠诚,对自己忠诚的人才是自己可信赖的人。我是局长的心腹,当然必须忠于局长,只有忠于局长。忠于局长其实就是忠于自己,我的荣光都是局长给的。局长相信我、重用我,这是我的最大的资本。所以,局长交给我的事,我总会坚决地去完成;局长有了成绩,我会主动帮局长宣传;局长出了问题,我会替局长受罚;局长骂了我,我决不会生气,反而更加高兴,因为局长已把我当成自己人了。 

  狗只问亲疏、不问是非。狗没有是非观念,它只知道谁亲谁不亲。其实,这种作法最为实用了。人也是这样,是非观念太强了,就变成了呆子了。机关以利益为核心,不是以是非为核心。表面上大家十分强调是非、原则、制度,其实,还是利益关系起绝对作用。在机关工作多年,我有一个原则,谁权力大我就站在谁那边,谁提拔我,我就支持谁、为谁卖命。在机关,谁要是抱上局长这棵大树,谁就有了底气。所以,我就千方百计和局长拉关系,讨局长喜欢,只要是局长要办的事,无论好事坏事,我都帮着办。一次,我和局长一同外出,正午轿车路过一片西瓜地。局长说,你敢不敢偷几个瓜吃。我说当然敢了,这是我的拿手好戏,于是,我跑到老百姓的瓜地,手脚麻利地摘了几个瓜,吃得痛快极了。我们局长说我胆子大,不像是一个书呆子。 

  狗受到侵犯就会露出牙齿。狗历来不吃亏,不论遇到什么强敌,它都会以牙还牙。这是狗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机关工作,你千万不能老实,你若是老实了,那你就会成了挨欺负的主儿。时间长了,大家就不会把你当人看,而是把你当成大傻瓜。你觉得你自己善良,可人家认为你是窝囊废。所以,在机关我就树立了"宁可我负机关人、莫让机关人负我"的思想。我总是处处在气势上压倒别人,又横又硬。我欺负别人总是有理由,别人若是惹了我,我就会同他大动干戈,穷追猛打,毫不留情,让大家知道我不是好惹的。一次,我们单位的小李惹怒了我,我正愁着自己没机会表现呢,于是我乘其不备把他打翻在地,又向他身上泼了一盆冷水。并扬言说,这是轻的,要是把我逼急了,小心我剥你的皮。从此之后,大家都知道我敢下黑手,不敢欺负我了。 

  狗会摇尾乞怜,这是狗的聪明之处。人也应学会讨要好处,脸皮厚一点没关系。我和局长关系处得不错,于是我就千方百计地找局长讨要好处,主要是要个官当当。在机关,大家都争相当官,你要是认为自己把工作干好了就能被提拔,那就太天真了。官的资源这么少,争的人又那么多,你想等现成了官帽扣在你的头上,做梦去吧。我的作法是,经常去局长家,反反复复地向局长汇报工作,同时谈自己要求上进的想法。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有道的是,苦心人,天不负。最后,局长终于答应提拔我。

  如今,我年纪轻轻的,已经坐到了副局长的位置上了,下一步就会当局长了。而和我一同到机关工作的大学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大多还是大头兵一个。相比之下,我的命运真是不错呀。我从心里感谢我家养过的那只狗呀,是它给了我智慧和灵感,使我在机关里工作如鱼得水,官运亨通。 

 

 

“上级意识”

□混在机关

在机关,担任办公室主任职务。这是一个跑腿和侍候人的岗位。我的上级观念很强。我一惯坚持的是惟上哲学。我认为,在机关没有比与上级搞好关系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你的命运、荣辱全都掌握在上级手中。所以,在机关,我总是盯着上级的脸色行事。上级说什么,我就干什么,上级高兴,我就高兴,上级不高兴,我就沉默。平时,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惴测上级的心理,说话办事尽量符合上级的心思。
  我有一张甜嘴巴。见到上级时,我很会说话。说白了就是善于拍马屁。以前,拍马屁是一个贬义词,说谁能拍马屁,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批评和否定。现在不一样了,拍马屁已渐渐地转化为一个褒义词。说谁能拍马屁,说明他有本事,有发展前途。事实上,在机关,拍马屁是一项生存的基本功。会拍马屁,说明你头脑活,会来事,能够适应机关的工作,不会拍马屁,说明你是死脑瓜肯骨,呆板、反应迟钝、笨到家了。其实,人性就是如此。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想让上级对你好,凭什么。凭工作,凭成绩,凭资本,这些都靠是不住。真正靠得住的是感情投入。
  人是有感情动物,这是一条真理。所以,我总是当着上级的面夸上级勤政廉政啦,高瞻远瞩啦,政绩突出啦,贡献巨大啦。我时常对局长说,我们局的全体同仁都是靠你吃饭,你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呀,假如没有你,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从心里深处感激你呀。局长总是说,哪里哪里,都是大家干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其实他心里挺高兴,谁不爱听表扬的话呀。有哲人说,美言是最有力量的武器。诚哉斯言。如果你不知趣,专挑上级的毛病,说上级不胜任工作,赶紧辞职算了。你看那效果会如何。我拍马屁讲究的是随机应变。比如,见到了上级和孩子在一起,我就说孩子聪明,长大一定有出息,至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没有人计较。所以,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大胆地说,多多地说,只要领导高兴就行了。即使领导有了失误,我也会拍马屁。比如单位出了事故,我会说,多亏上级指挥救助及时有效,才减少了损失。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我时时关心上级,处处为上级着想。我和上级一同出差,我会主动替上级的拎包,上级抢都抢不去。我会说,上级,你的担子太重了,就让我这个当下级的从小的地方分担一点吧,否则,我会感到很难过的。我最善解人意了。上级如果爱好打麻将,我总是及时给上级找到麻友,而且保证让上级只赢不输,令他高高兴兴。上级如果爱跳舞,我就替他找到最漂亮的舞伴,使上级得到及时的放松。上级爱唱歌,我会找到最好的歌厅,找来专业的乐队伴奏,让上级一展歌喉。上级想发表文章,不待上级开口,我会找一名枪手,代替上级写文章,然后以上级的署名到处发表。对于我来说,上级的小事就是大事,我的大事就是小事。有一次,上级的狗病了,需要送宠物医院治疗,恰在这个时候,我的儿子也病了。是送狗去医院,还是送儿去医院。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后来,我们局长得知我舍子救狗的事情之后,十分感动。他说,就凭这个,将来肯定要重用我。我妻子说,将来,儿子知道你救狗不救他,会怎样想。我说,我要是升了职,将来他找工作就没有问题了。当他得到真正实惠的时候,最后他还会赞成我这样做的,他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
  我最尊重上级了,我认为上级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你在单位的好处都是上级给,你说你是不是要尊重上级呀。没有上级,你能生活得那样潇洒吗,没有上级,你能够得到提拔吗。所以,你应感恩戴德才是。如果不领上级的情,那是铁石心肠,是没人情的人。我处处能够体现对上级的尊重。我与上级一同走路时候,我总是让上级走在前面,决不超越半步,以便突出上级;与上级一同赴宴的时候,我总是把上级让到中心、显要、尊贵、舒服、安全的位置,会亲自给上级西斟上酒,在喝酒时,我总是先站起来,毕恭毕敬给上级敬酒,并说上级你沾一沾就行了,我全干了。在和上级去旅游的时候,我总是把大包小包揽到身上,还要举着照相机不停地给上级拍照。上级说,他要给我拍一个。我说,我长得太难看,就不照了。
  上级的难题就是我的难题。我总是主动地为上排忧解难。上级没有大学文凭,我说上级,这个并不难,我替你读大本,拿不到大本毕业证书,我势不为人。于是,我在考场上,我的叫我的上级的名字了。我认为这是本人的一种荣誉。想想,上级的名字,是一般人可以冒充的呀。上级想评职称,我就主动为上级写好业务工作报告,把工作业绩写足写透。上级的亲属找上级办事,我说,都是一些小事情,这事就交给我吧。上级生病了,我会围绕在上级的病床左右,悉心地照顾,跑前跑后,胜过亲生儿女。上级说,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哪。我说,小事情,应该的。有一天,这时上级悄悄地对我讲,你的职务问题我会考虑的。须

 

何谓了混在机关/一/领一何一./一

□混在机关

何一

机关是一所大学校,这里需要学习的东西可多啦,一辈了都学不完呀。我大学毕业后到了局机关上班,什么爱好也没有,有时间就读书。起初,我以为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爱好,会另别人高看我一眼,因此,颇为得意。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在机关,读书算不上正八经的爱好,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读书,读书的人被称为土老冒,书呆子,是受冷落和嘲讽的对象。你要是爱读书,很难找到同盟者。所以我渐渐地把读书的爱好给放弃了。此后,学会了随大流,领导爱好什么,我也跟着爱好什么。我想,有了共同的爱好,就很便于与领导接近和沟通,兴许能够帮助我实现升职的理想。

   我们局的林局长爱好下象棋,我想,人家领导爱好下象棋,当下级的也应积极向领导看齐才是。我以前对下象棋略知皮毛,属于稀松平常那种。这个水平哪能佩当上领导的手下呢,如果以自己的低水平棋艺与局长过招,那么不是对领导不尊重吗。为了提高我的棋艺,我买来了许多象棋方面的书籍,刻苦研读,又在我的朋友中找到象棋高手,认真讨教。时间不长,我的棋艺水平大增。我们局长得知我会下象棋,就经常叫我去陪他下象棋。时间长了,我们的感情就加深了。我发现,我们局长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样不好接近。我心里暗暗高兴,我想,待有了机会,我就向林局长表明心迹,弄个一官半职,也好出人头地。可是,天不作美,没等我把自己的请求和林局长说,林局长突然就被调走了。我恨自己办事太犹豫,不够果断,白白把机会给丢掉了。

   机关又来了吴局长,经我观察,吴局长爱好下围棋。于是我赶紧学习围棋,很快,我就能和吴局长下围棋了。吴局长下围棋的水平很高,我总是输给他。但是,他赢我并不感到轻松。他说,好好练棋,到了你能赢了我的时候,我就把你提拔为中层干部。我心想,终于看到成功的曙光了。于是,我疯了般地练棋,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的棋艺快速提高,看阵势要赢吴局长指日可待了。正当我雄心勃勃要大展宏图之际,上级推行了干部交流制度,吴局长很快异地为官了,我的梦想又破灭了。我想,我不能怪吴局长,应该怪自己的棋艺水平提高得太慢。

    新上任是李局长。我发现他一有空闲时间,总是找一些人到机关的活动室打乒乓球。事不宜迟,我赶紧到附近一家乒乓球训练馆报了名,每月花300元钱请了教练教我打乒乓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我学会打乒乓球。当我提出要陪李局长打乒乓球时,李局长竟很吃惊,说,没想到你这样的书呆子还会打乒乓球。经过相互切磋,互有输赢。李局长说,咱们两个人打球水平接近,这样较量起来才有意思。利用打乒乓球的机会,我向李局长透话,说有机会请他在职务方面给予关照,他满口答应了。他说,现在中层干部没有空余位置,待有了空余位置,一定给优先考虑我。我高兴极了,心里说终于排上号了,这次估计很有希望。可人算不如天算,不久,李局长也升职了,到高一层的单位任职。他临走时对我说,他很遗憾,没有遇到机会,否则,一定给我安排一个位置。我说,我还年轻,不急不急,局长哈时想打乒乓球,我愿意登门相陪。

   接着赵局长来了,他的爱好是打麻将。我赶紧练习打麻将。我有许多同学爱好打麻将,以前找我入伙,我总是婉言拒绝。这次,我主动找了他们,说自己为了保持同学情谊,决定从头学起。我的同学当然高兴了,十分欢迎我入伙。由于我是打麻将的新手,技法不高,很快就输了几千元钱。不过我的技术进步还是挺快的,我认为以几千元为代价,学会打麻将太值了。这样,有了这个基础,我就顺利地加入陪局长打麻将的行列。虽然我只是一个替补队员,但总算有机会和局长坐在一个桌子上打麻将了。我总是故意给赵局长点炮,赵局长挺高兴的。局长外出时,很愿意带着我。局长对我的印象越来越好,我的底气也越来越足。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上级来了一个文件,说是领导干部到了五十五岁必须退二线。天哪,赵局长刚好五十五岁。

后来,我们局像走马灯似地换了许多位局长,每换一位局长我就学会一项本领,多出一种爱好,我成为爱好极为广泛的人。这天,我得知我们局来了一位女局长。我想,不管你是男是女,只要你有爱好就好办。经过打听,新来的女局长没有下棋、打球、打麻将之类的爱好,只是爱美容。于是,我赶紧报名参加了美容培训班,三个月下来还真的学会不少东西,不过,花的代价实在不小,付出不少银子不说,老婆对我意见很大,多次对我指出严正警告,说我不太正常,我苦口婆心,软磨硬泡,总算过了关。由于和新来的局长有了共同语言,我很快就与局长混熟了。有了事情,女局长总是先想到我,对我显得很器重,很信任,这样我与女局长的交往就多了起来。因为这个女局长年轻,我想,在她的任上,要争取被提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知是谁不安好心,在背后说我与女局长有染,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传得越来越远,沸沸扬扬。很多朋友见到我就说:你小子本事不小呀,能傍上女局长,前途无量呀。我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我说,天地良心,我确实是清白无辜的。可是,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就连我的夫人也狠巴巴地令我交待问题,我说,你瞧瞧我这可怜样,人家局长能看上咱吗。 正当我自认晦气的时候,我们局的一位副局长找我谈话,样子十分严肃。他说:“小牟啊,你年纪尚轻,要支持领导工作呀,千万不要给领导找麻烦呀。你是个聪明人,我想你一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我听了这些话,心里凉透了。
                        

 

□混在机关

我是一个常常把政治一词挂在嘴边的人。有人说我是善于讲政治的局长,这话我并不反对。其实我并不清楚政治的真正含义。我想,政治这个词是一个筐,只要善于联想和变通,一切都可以装进去。所以,政治一词用途太大了,大得难以想象。平时,我总是开动脑筋,在政治一词上大作文章。我知道,我这里的政治和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是两码事,但并不影响我的"政治热情"。 

  我常把某项工作任务确定为政治任务。什么是政治任务呢,这个标准由我来定。我认为某项工作很重要,必须加劲,必须做好,必须完成,我就把它定为政治任务。既然是政治任务,那就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任务,是非常严肃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认为,人有两条生命,一条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那是爹妈给的;另一条是政治生命,那是组织上给的。如果政治任务完不成,说明你这个在政治方面有过错,那么,你的政治生命就会有危险。如果你想保全你的政治生命,你就得重视政治任务。应该说,大家对政治生命很重视。不能说一谈政治就灵,但提高到政治高度,大家或多或少地给予相应重视的。秘书对我的工作套路很了解,每当我准备召开会议,布署某项工作任务时,秘书就问我是否定为政治任务,以便在讲话稿中加以充分地阐述和论证。于是,我就一拍脑门说,对这项工作是不是政治任务做一个界定。一次,我接到通知,说上级要来我们这里搞调研。我觉得我们单位的卫生太差了,让我很没面子。我曾多次部署过打扫卫生这项工作,但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组织召开了整顿机关工作环境工作会议。我把打扫卫生工作定为政治任务,深入地论述其重大意义,并制订了严厉的奖罚措施。会议结束后,果然立竿见影。局里上上下下面貌一新。上级来了人,直夸我们贯彻上级的指示行动快,效果好。并给予我们以通报表扬。 

  政治任务还有另外的解释。比如,上级来人时,我总是选几位喝酒的高手把上级陪好。可是这些喝酒的高手不愿意上酒桌,怕见上级,怕惹麻烦。我就说,陪上级喝酒那是政治任务,你必须去,不准推辞。这样,他们感到这样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于是他们就乖乖地去陪酒,并做最大的努力。有的喝得胃出血了,还要坚持。这使我十分感动。我想,说现在人们政治观念淡化,其实不然。当你真正认真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政治观念立马就有了。有时,往往真的表现出一种奉献精神。其关键在于调动。所以,我对自己的"政治技巧"十分满意。一次我喝酒喝得晕头转向,讲话就语无伦次了。大家端起酒杯,说要共同敬我一杯。我一口干了杯。我想,我得回敬一杯酒。于是,我端起杯说,大家都要一口干杯,这是政治任务。不喝就是没有完成政治任务。大家见我说到这个份上,都面面相觑,看样子很紧张。紧接着,大家无论杯中有多少酒,都一下子喝干了,有两个人当场就栽倒在地。我这才想到,大家喝的是烈酒,有的刚刚斟满一大杯,这不是有意想把人给干倒吗。看来,政治一词是不能滥用的。 

  我常说选择干部的第一标准是政治水准。其实,政治这东西概念太大,很难具体把握。越是这样说,越具有灵活性,越能把政治标准变成自己的标准。在我们局,凡是听我话的,顺从我的,支持我的,那就政治上已经成熟了,不听我话的,不顺从我的,不支持我的,那就是政治上不成熟。事实上就这么简单。政治上不成熟的人,我坚决不予重用。而政治上成熟的人,很容易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所以,你有本事,你可能政治上不成熟。有的人没本事,可能在政治上很成熟。所以,在机关大家都很重视政治达标,对"政治"十分敏感。由于我的标准就是政治标准。所以,我在单位说一不二,没有人敢与我唱对台戏,否则,他就变成了政治上不成熟的人,他就别指望提拔了。我们单位有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理论根基深厚,工作能力很强,干得也很十分出色。但是,我发现他有一些傲气,不买我的帐,一直不肯向我靠近。好像是说,我有能力,我干得好,你就得提拔我。按说,他早应被提拔了。可是,他一直被压住了。因为他不明白,在局里,每一个人的提拔,其实就是我一句话。这一句话我说了,你被很容易被提拔了,我不说,你等到猴年马月也没有用。连这点常识都搞不清,你就别怪我把你打入政治不成熟那一类了。 

  我爱算政治账。我常说,政治是大账,经济是小账。要算大帐,不要计较小帐。我们局主管的一个企业连年增亏损。我在大会上对全体员工说,从经济上看,我们主管的企业每年损失几百万,但在政治上看,我们还是大有收获的。想想看,我们安排几百人就业,这对社会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是不是对社会稳定有好处。有道是稳定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为最大的政治做出的努力,是不是很值呀。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算经济帐,觉得几百万元钱打了水漂。其实,我们办企业还是有很大贡献的。所以,这个企业虽然亏损,我们也要大力宣传,宣传它的社会效益。我这么一说,很多人都茅塞顿开了。再比如,打官司。我们局与一家企业发生了经济纠纷,按说责任在我方,我方应给人们赔偿款。但我偏要打赢这声官司。我花了超过应赔偿款几位的钱找律师,托关系,最后竞然反腐为胜。有人说,这不值得,小钱可以了结的事,却花了大钱。我说,这件事必须要算政治账。一个单位的名誉是政治账,那是无价的。所以,看似不值,实际上太值了。钱付出去,上级可以给拔来。可是,名誉丢了,上级给拔吗。我这么一说,大家都认为很有道理。

 

走向成功49条建议

□混在机关


1 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2 每天向你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

3 连续加班后,更要精神饱满 

4 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 

5 说话时尽量常用“我们” 

6 该问的与不该问的自己要清楚

7 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时,你不要插嘴 

8 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9 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 

10 不是你的功劳,千万不要占有它 

11 尽量不要借朋友的钱 

12 不要轻易承诺 

13 老板错了的时候,你要懂得应对 

14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陋习 

15 不要比你的老板穿得更好 

16 主动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17 要懂得感恩 

18 不要把谈论别人的缺点当做乐趣 

19 遇事多考虑3分钟 

20 不想因应酬伤害自己,就要注意分寸 

21 上班时与下班时 

22 要想办法让老板知道你做了什么 

23 别忘随时为自己鼓掌 

24 搜集信息还要消化信息 

25 多自我批评,少自我表扬 

26 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做任何辩解 

27 自以为最了解自己,其实不然 

28 不要负面回应批评 

29 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 

30 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 

31 和上司谈话时,关掉你的手机 

32 和客户通电话时,不要先挂掉电话 

33 找借口拒绝时,要尽可能模糊一点 

34 遇到老板,主动迎上去谈几句 

35 给老板的报告里预备一份概要 

36 不要占用公司的一张纸或一支笔 

37 在工作中使用“日常备忘录” 

38 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 

39 保持办公桌的整洁、有序 

40 只要还能坚持上班就不要请假 

41 做事前,先想像一个好的结果 

42 竞争中要学会欣赏对手 

43 接到额外工作时,不要抱怨 

44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个小时的麻烦 

45 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要保持整洁 

46 向上司请教前,事先想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47 做错事要马上道歉 

听话的学问

□混在机关

 

在局机关,我是一名听话的科员。局长多次在大会上表扬我,说我听从指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是一名合格的好职工。我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我想,在机关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听从领导,服从指挥。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就根本不会有发展前途了。在机关,什么是好员工,条件也许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听话。当然,听话的学问是很大的。

我最关心的是局长怎么说。我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接近局长,以便多多聆听局长的教诲。只要是局牵头组织开展的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局长常在大会上做报告,有些人听得不耐烦,有的还开了小差。我却听得津津有味,十分认真。我觉得,在局里,局长说话最有权威,应该引起重视才是。连局长讲的话都不重视,不爱听,那分明是不把局长放在眼里,事实证明,不把局长放在眼里的人,其结果是不会好的。为了将局长的话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我准备了专用的笔记本。局长一讲话,我总是奋笔疾书,把局长话记下来。作为办事的原则和依据。天长日久,我竟练就了一手速记的功夫。一次,我去参加全市机关单位速记比赛,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有人很奇怪,说你不是专门练习速记的,你怎么速记得那么快呢,非让我讲出原因不可。我说自己记性不好,为了记下局长的讲话,我总是不停地记录,于是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速记,而且越记越快,越记越上瘾。

当然,用很快的速度记下了局长的讲话只是形式,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按照局长说的话办。我在单位是一名小卒,我想,自己上班的任务就是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领导说什么咱就干什么,决不问为什么。局长站得高看得远,说的准没错。自己就不必瞎操心了。我的口头禅是:局长请您指示,你说咋办就咋办。听话是要讲求形式的,所谓,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局长强调学习,我就从书店买回一大堆书,一上班就认真研读,并写下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局长要求深入基层,我就隔三差五到基层转一围,了解一下基层的情况,写出工作汇报材料;局长提倡自我批评,我就经常写上一份检讨书交上去;局长说喝酒也是工作能力,我就天天练习喝酒,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总之,无论局长说什么,我总是走在前面,以体现我对局长指示的执行力度。为此,局长总是说我反应快,态度好,工作主动,是一个当领导干部的好苗子。

听话的好处很多。按局长说的办,说明你对局长很支持、很拥戴,也说明你有全局意识,组织性、纪律性较强。其实,在局机关,办事的结果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执行领导的意图。所以,在机关工作,最聪明的办法按领导说的办,不要动不动和领导唱对台戏,把自己摆在领导之上,那是不会有好报的。既使你明知领导说的是错的,也一定要办,这是原则问题。一次,我和局长一同在宾馆睡觉,我忽然听局长说,上一瓶茅台酒。我立马起身,到商场一家商场买了一瓶茅台酒。回到房间,我发现局长仍在睡觉。于是,我轻轻地推醒了局长,说,你要的茅台酒送来了。局长睁开了惺忪的眼睛,感到莫名其妙。他马上意识到自己说了一句梦话。他十分高举地说,连我的梦话都听,真是一名好同志呀。我说,那是,那是。

我听话已形成了习惯。就是对于我所居住的小区的居委会主任,我都对她毕恭毕敬。我总是称她为领导,对她十分礼貌。对于她的话,我带头照办。对此,她感到十分高兴。很快就把我评为模范居民。她说,我这个居委会主任不好当呀,我原打算辞职不干了。可发现你这样看得起我这个居委会主任,我就坚决地留下来了。我要充分发挥居委会主任的作用,要让我们小区的居民过上富裕、文明、民主、充实、和谐的生活。我要把你当作小区居民的先进典型,大力加以宣传,让大家都向你学习。我对居委会主任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好了。以前,我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错误想法。为此,我和老婆打得不可开交,眼看家庭就要解体了。可自从在单位学会听话之后,我们的夫妻关系出现了根本变化。我对妻子恭恭敬敬,惟命是从,我常对妻子说,领导请指示。妻子说我学乖了,是一个好男人。还说,她要永远地爱我,深深地爱我。天哪,真是听话有好报呀。

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就在前不久,我们局长告诉我,要提拔我当中层干部。我高兴得快要发疯了。我的良好表现终于有了回报。说实在的,我为什么这么听话,就是为了弄个一官半职。今后我会更加听话的,以报答局长的知遇之恩。

 

经验是怎样炼成的

□混在机关

 

 

有人说我是制造经验的专业户。我很爱听这话,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和表扬。说心里话,我作为局长,对经验这东西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我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制造经验。一个接一个地总结推出经验,不时地被上级肯定和推广。经验频频给我们局增添了亮点,我也由此名声鹊起,倍受关注。我想,有了经验,说明你的工作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取得了好的成绩。经验总是与先进联系在一起的,有了经验积累,我的底气足了,心情爽了,自豪感和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其实,经验这东西,是有其生成和发展的规律的,需要树立"经验意识",必须精心设计、培育、打造经验才行,决不能让经验在自己手中悄然溜走。
  我总是认真研究分析上级的意图。经验其实就是一种作法。作法有很多,你的作法只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并予以推广,才成为经验。其实,上级很需要经验体现自己的工作意图和主张,借助于下级的经验来推动面上的工作。鉴于此,要想出经验,最为重要的搞明白上级的意图,弄清上级在想什么。对此,我有切身的体会,或者说有很深的造旨。我揣摩上级的意图和想法,总是八九不离十。我发现上级需要什么样的经验,我就会不遗时机地量身定作一个。这样,我的工作就成了样板,进而就得到上级以及群众的认可。比如上级做出了整机关环境的部署。别人认为这事不值得的重视,应付一下算了。我研究发现,这次上级整顿机关环境是大有用意的。是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推动机关改革、改变机关面貌做铺垫。在这方面,只要稍加用心,就很容易制造出一条经验来。于是,我就安排局办公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件搞好,既要有行动,又要有效果。由于我们下的力量大,仅三个月时间,我们局机关环境就焕然一新。上级检查组来了一看,说我们行动快、干得好。让我们好好总结经验。于是,我找来我们局的秘书,经过对这项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加工、拔高、美化等工序,我们局的一万多字的改善工作环境的工作经验就出笼了。我写改善坏境的同时,还把我们局其它各项工作都写进了,于是,这人经验成了展我们局展示全面工作成就的一个载体。经验倍受注和好评。事后,大家都说站得高,看得远,有胆识。
  经验往往是"笔杆子"写出来的。我很重视宣传报道工作。局里设立了宣传科,配备了精兵强将。我常常亲自参与组织、协调、策划宣传报道工作。我很注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搞好关系。需要报道单位的工作时,我就打一个电话,记者立马就来了。记者的写作水平很高,他们善于总结归纳拔高和想象。所以,只要他们来了,就不愁写不出经验。因此,我的很多经验是记者写出的。他们写的经验在电视里有影,在广播里有声,在报纸上有文。记者每采访一次,我就推出一个经验。我的经验闻名全市、全省及至全国。当然,大家从经验中看到是我是怎样干的,大家都说我是一个开拓性人才,一个了不起的人才。我的知名度一路攀升。于是上级高看我一眼,群众也很买我的帐。我想,我这些年只所以能步步高升,靠的就是经验。经验带给我无数的荣誉和好处。所以,我一直非常看重经验,一直对经验特别敏感。我要是发现哪项工作有成为经验的可能,我就会不惜代价,让它迅速变成经验。我还经常同上级联系感情,以便于向他们推荐我的经验。如果谁能认可我的经验,我会用实际感谢他的。
  我很喜欢上台介绍经验的感受。我经常上经介结经验,那感觉实在是很爽的。在秘书撰写经验材料时,我总是提出严格要求,力求将材料写得有高度,有深度,语言要美,语句要精,内容要充实,特色要分明。上级要求写三千字,我就写五千字。文字多一些,文章的容量就会大一些,内容就会充实一些。这本身就是一个经验。因为,字数要求只是一个大概的限制,你真是要实事求是地按要求写,那是要吃大亏的。事实上,凡是介结经验,其材料多数会大大超出上级要求的数字,但是上级往往并不计较,上级更看重内容。如果你写的字数少了,上级往往说你写得不充实、不具体,让你重写。所以,我介结经验时,总是洋洋洒洒,口惹悬河。我深知,介结经验,本身是推销自己的一个平台。不论在领导眼中,还是在群众眼中,都会增加自己的亮点。这些亮点,对于我的升职是十分重要的。显然,如果不这么重要,我凭什么要费那么多的心思。
  我知道,经验是一个昙花。它时效性很强,有的二个月三个月、有的一年半载就会成为明日黄花。这是经验的特性所决定的。世界几乎没有永恒经验,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只要风光一时就够了。在我这时,一个经验老去了,新的经验又诞生了。源源不断,川流不息。我的原则是,只要能创造经验,对人力物力都在所不惜。有人干了一辈子工作也不知道经验的重要性。我真替他们悲哀。我创造了经验,经验又成就了我。经验把我引向成功之路。我成了实干家、开拓者。上级发出了向我学习的通知。我有了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自豪感。我的大脑时常沉迷于对经验的思考之中,如痴如醉。有一次,一位记者问我的座右铭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创造经验。记者目瞪口呆,我发现自已失态了。我赶紧纠正,不是生产经验,是总结经验,再建新功。有时,别人问我平时都在抓什么,我总是莫名其妙地说抓经验。

 

我是一个机关里的俗人

□)混在机关

我浑身上下写满了俗字。我只对庸俗的东西感兴趣,认为那才是世界的本真,是人的本真。对于高雅的事物,我一律不感兴趣,甚至很反感,嗤之以鼻。我认为,每个都是凡夫俗子,不食人间烟火者是不存在的。至于所谓的高雅之人,我认为那只是装装样子、充充门面而已,多半是糊弄人的,决不可以当真。我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正的俗,而没有真正的雅。所以,我俗得理直气壮,俗得风风光光。 

    我对饭局最感兴趣。我喝酒成瘾,喜欢去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的场合。我觉得酒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它能给你激情、给你胆量、给你快感。特别是给你一种飘飘然的感觉,那实在是太美妙了。我一听喝酒二字,浑身的细胞都会兴奋起来,想挡都挡不住。我想,不知是谁发明了酿酒,这人实在是太伟大了。喝酒不仅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给你一种心理的慰藉和满足。有人请你赴饭局说明你有权力、有人气、有地位、有能耐,是人家看得起你。你看大街上拾破烂的,有几个被人请的。只要有人请客,我总是欣然前往。当然,我也经常请朋友和上司喝酒,各有各的用途。我整天泡在酒店里,说些酒话,唠些酒嗑,喝得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快乐无比。我认为,喝酒可以增长朋友的感情,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本事和才智。我在酒桌上千方百计表扬自已、抬高自己、推销自己。我还不失时机地拍别人马屁,同别人打得火热。每当别人说我年纪轻轻就当上机关的科长,前途无量的时候,我感到十分舒服。一上酒桌,大家总是相互肯定,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这样,大家的自信提高了,感情加深了。更重要的是,有些很难办的事情在酒桌上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我发现,很多人嘴上总是称如何如何讲原则,但一上酒桌,一讲条件,原则就不复存了。其实,酒只是一平台而已,重要的是要达到目的。我酒量很大,爱和别人斗酒。我曾放出风去,说在喝酒上见一个、平一个。有不服气的,就到酒桌上同我校量,一比高下。我常将朋友、同事、同学喝倒、喝蒙、喝到桌子底下。有的喝得三天醒不过来。我感到有趣极了,有一种胜利的自豪感。从斗酒的总体情况来看,我是胜多负少。偶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也是中了别人的圈套。由于我常常泡在酒场,所以大家都说我有公关能力,朋友多,领导对我也十分认可。有时,领导拉我去赔酒,这样一来,我认识的人就多了起来。俗话说,多一个朋友我一条路,我办事的能力也渐渐强了,大家渐渐地对我刮目相看了。我原为自己整天喝大酒是一个缺点,可是经过实践发现,喝大酒是一个大大的优点。不仅领导认可,连群众大多也认为这是一种能耐。 

    我十分爱好黄段子文学。在机关,大家生活得比较单调、枯燥,需要一种东西来调节一下呆板的气氛,所以黄段子便应运而生了。我对黄段子故事很感兴趣,一有机会就将黄段子讲给大家听。讲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一开始,我还回避女同胞,怕女同胞听了黄段产生反感。但后来发现,其实女同志对此并不在意,有的还很爱听,于是就放开了。古人云:食色,性也。只要大家感兴趣,讲点黄段子没有什么关系。再说,现在大家都反对假清高、假正戏,听点黄段子,表明自己是俗人一个,这样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为了提高讲黄段子的水平,我买了专门刊载黄段子书籍,认真收集、整理、升华,使讲黄段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我还把黄段子编成手机短信发给朋友,大家纷纷叫好。我想,大家本来都是俗人,干吗都装得一本正经,没有必要,也没有用的。 

    我爱打麻将。有人说,麻将是俗人的爱好。其实,世界上还是俗人多,俗人最快活。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打麻将上了。一上麻将桌,我的神经立马兴奋起来了,每和一次,我就大叫一次。那感觉真是美妙呀。我发现,打麻将是交朋友的好方式。我们的局长和副局长都爱好打麻将,于是我也就加入其中。时间长了,我和领导就成了麻友,感情拉近了,后来称兄道弟,无话不说。想不到,麻将还真能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有些事情,我在麻将桌上稍稍一提,领导就把事情给办了。我老婆的单位经营情况不好,我想把她调到我们单位。按说,这件事难度是相当大的。可是,在麻将桌上,我试探地把这个事情给局长说了。我们局长说,这事就是我们几个说了算,现在大家都在,有不同意的请吱声。结果没有不同意的,这样这件事就算定了。当然,局里也召开会议通过一下,显然大家也形成一致的意见,只是走程序了。结果,我牵肠挂肚的家庭大事就这样给敲定了。我真感谢这麻将呀,是它为我老婆换工作当了桥梁

 

怎样编花篮

------一个宣传科长的自述

□混在机关

我在局里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大家通常将撰写宣传报道稿件这项工作叫做编花篮。编花篮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编花篮已有十年历史。不谦虚地说,我编花篮的水平比较高,年年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的宣传稿件遍地开花,经常有作品荣登大报大刊的重要位置。我们局也由此名声远扬,颇受社会各方关注。为此,局长对我十分满意。我连连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宣传报道工作突出贡献奖。更让我高兴的是,我被提拔为宣传科长。大家都说,我们局几任局长都升迁了,与我的工作开展得好是分不开的。我嘴上说,实在不敢当呀,是局长领导有方、政绩突出。其实我心里明白,宣传对于领导的意义非同小可。每任局长都很重视宣传工作,我的贡献他们心里是清楚的。在每次欢送局长升迁的宴会上,局长总是特意敬我一杯酒。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它充分表达了局长对我的理解和赞赏之情。
  我写宣传稿件时很善于拔高。写宣传报道稿件不仅要做到文通字顺,事实清楚,更重要稿件要有高度。稿件有了高度才会有震撼力,才会感人,人家媒体才愿意刊登,这是常理。你写得东西疲疲沓沓,平平常常,人家媒体才看不上眼呢。所以,我写宣传稿件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在高度方面下功夫,有一种"语不惊人不罢休"的精神。高度是哪来的,当然是总结出来的,是提练出来的,也是编出来的。有道是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稿件有没有高度,就是要看你是否敢于往上拔高。这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经验和技巧。宣传稿件最忌讳的是平淡无奇,稀松平常。所以,局里每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在我的笔下变得十分重要,我总会使它变得很有高度,并闪闪发光。比如,有一次,我陪局长去医院看病。医生发现他患了严重的高血压。局长问如何才能治这病。医生说,除了吃药以外,必须多活动、多锻炼,否则,病情发展下去会有生命危险。我看到局长的汗立马就流下来了。医生还嘱咐他,最好是不乘专车上班,改为步行。说步行可以锻炼身体,降低血压。局长听从了医生的忠告,在第二天就采取了步行的办法上班。他家离单位不太远,走路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不错,血压明显地下来了。局长非常高兴。我对局长说:我发现了一条非常好的新闻,肯定会一炮打响。局长感到莫名其妙。我说,就凭你走路上班这件事,就可以做一篇大文章。局长说,瞎说,咱们局工作很落后,刚刚让市里领导点名批评了一通。我得了高血压,医生嘱咐走路上班就成了新闻,打死我也不信。我说,你不信你就等着瞧好吧。于是,我就把局长的看病过程给省略了。我写的是局长为了转变工作作风,带头不坐专车上班,改为步行,雷打不动。并说这是我们局成立以来第一个步行上班的局长,被大家称为"平民局长"。还说,这对于转变机关作风是一个破天荒的变革和推动,标志着我们局从根本上改变了衙门作风,转向了为基层服务、为社会服务。不久各大小报刊以《二十年的旧习一朝改》为题,报道了我们局长的事迹。很快,上级派来了采访团,以此为切入点,对我们局长的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并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于是我们局长很快便名扬天下,荣誉好处纷至沓来。与此同时,我这个大手笔的名字也广为传播,家喻户晓。
  我写宣传报道稿件时总是挖空心思地找角度。我认为,一件事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一件事可以从一百个角度看,就看你如何选择。不论好事坏事,大事小事,成绩不足,只要找好了角度,没有不值得宣传的。比如,一次我们局出了事故,死了几个人。这事一般人都认为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宣传,有的单位总是千方百地对事故进行隐瞒。我不那么认为。我想,局里死了人不假,可如何对待死人这件事却反映了一个领导觉悟的高低,素质的优劣。于是,我就写了由于客观原因发生了事故,我们局长如何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故、事故扩大,减少了多少多少损失。我说,我们局长处理善后事宜,安慰死者家属,忙得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人瘦了十多斤等。宣传报道稿件写出后,很快就被多家媒体发表了。我们局长为此成了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的典型。局长说:我原以为出了事故脸上无光,是很丢人的事。没想到,坏事竟然变成了好事。看来,宣传这东西确实非常重要呀。你这个大笔杆子确实有学问,看事物就是能够看到本质,看到关键,真是天才呀。我赶紧说,是局长工作做到家了,我只不过耍耍笔头而已。再比如,我们局下属的一个企业年年亏损,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我们局长让我为他们宣传一下,给他们打打气。我去了以后,经过了解,发现企业今年由于投入减少、产量下降,亏损由原来的每年五百万减少到四百万。于是我就从企业减亏这一百万元做起了文章。于是就写了一篇《减亏一百万:一个企业创造的奇迹》,写了这家企业从加强领导到转变机制,从精打细算到扩大市场,从技术进步到引入先进理念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不久稿子就发表了,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大家都说写得好,真是妙笔生花,功劳很大。
  其实,我编花篮的功夫远远不止于此。我还将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旁征博引、借梯登高、东拉西扯等多种技巧运用得驾轻就熟,炉火纯青。比如,写宣传报道稿件需要用一些数字。一开始,我写报道时,坚持一是、二是二,效果不好。常常由于一个数字不先进,不漂亮,影响了我的稿子发表。后来,渐渐明白,数字这东西最具有灵活性了。后来,我干脆放开了。对于数字,我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凭我的感觉和需要。我就是统计员,我就是会计,我就是保管员。一般来讲,读得对于数字不会校真的,因为虚假的东西太多了,大家已无从计较了。当然可能有"死脑筋"去较真,我会找一百个理由说明数字就是如此。有趣的是,我编的有些数字竟成了官方的公开承认的数字,你说宣传报道这东西是不是很神奇呀。因为有了精彩的数字,使我的稿件插上了翅膀,上稿率大大提高,影响越来越广。
  我深深体会到,宣传是一个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一个单位如果没有名气就没有竞争力。有人说,宣传工作是吹牛的把戏。这是缺乏常识的想法。其实,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吹牛是最重要的本事了。想想看,让单位的成绩变得灿烂辉煌,让领导的形象变得闪闪发光,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为此,我心里常常升腾起一种神圣感和自豪感。
                

机关哲学

□)混在机关

在机关工作多年。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机关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要懂得机关哲学。机关从表面看上去平平淡淡,却蕴涵着深奥的玄机。机关哲学就是玄机之一。如果你在机关工作不懂得运用哲学,你就会变得愣头愣脑,傻里傻气。做起事来捉襟见衬,处处被动。我很重视研究机关哲学。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终于知其一二,从而适应了机关的工作,很快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回想起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最讨厌上哲学课,认为哲学那是最枯燥无味、最没有用的东西。现在,我发现在机关工作,哲学的用途太大了,一辈子都学不完。
  在机关,大家都想升职,但你是急不得的。往往是这样,整天急急忙忙、张张罗罗想升职的人,到头来却升不了职。而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却往往能如愿以偿。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过于心急,让别人看出你那么想当官,就显得你轻浮、不成熟、不稳重,让人讨厌。在机关,如果你是领导,大家会尊重你的。但是,如果你不是领导,却有了领导的腔调和举止,这样大家都会看轻你,厌恶你,痛恨你。再者,你过早地暴露了你的升职意图,你的竞争对手自然不会善罢干休,于是,挨绊子、遭冷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稳重、谦逊、自敛、本份是大家公认的美德。我在机关工作,我总是表明自己没有任何"野心",愿意当一个无名小卒。我常说:当官也得一分为二地看,你看看,当官的多么不容易呀,当官的事多,整天开会啦下乡啦应酬啦等等,又受累又操心。还有,当官的责任大,一旦单位出了问题,上级先找当官的,当兵的省心多了。所以,别人当官的从不嫉妒,我真诚地祝他们官运亨通,好事多多。我还说比我更有能力和水平的人都没有被提拔,有的提拔以后又被撤了职,相对而言,我是幸运的。所以,我不被提拔但依然高高兴兴。为此,大家都说我为人好、精神好、心态好。其实,我嘴上说对升官不感兴趣,也不着急。其实,在背后我马不停蹄、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公关活动。我动用了所有我能动用的社会关系,为我升职创造条件。就在大家不太注意我的时候,我突然被提拔当了科长。大家这才知道我是一个不简单的人。这就是升职的哲学。
  我很重视做人的分寸。在机关,我常常冥思苦想,反复研究体会一些道理。我对分寸这个词特别感兴趣。什么是分寸,那就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不多不少、不前不后、不早不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软不硬才是正好。在机关,最适合理论是中庸哲学。鉴于此,我凡事不冲到最前头,也不落在最后头。在机关,最危险的人都在两头,只要你不在两头,你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和隐忧。比如,说话。一个单位,说话最多的人肯定被人们称为长舌妇或破嘴片子,领导不会重用你,同志们也不会喜欢你,有时人们把你当"活宝",玩弄一下开开心。说话最少的人肯定是老实人。在机关,老实人吃亏那是一种定律,要想改变它并不容易。如果你不想吃亏,你就适当地说说话,证明你还存在,你有思想有感情,还没有到了麻木不仁和与世无争的程度。再比如,干工作。在机关,越能干的人越得干更多的工作,越不能干的人,越是可以轻闲自在。而干工作最多的人,肯定是毛病最多的人,常常是费力不得好。而且,你多干工作,凭什么,还不是想进步,想弄个一官半职,所以,肯定还会有人琢磨你。当然,你一点活都不干也不行。你上着班,占着岗位,拿着工资,单位不是让你来玩的,你是大爷呀。如果你的岗位轻闲过头了,那就不是好事了,当心领导把你这个岗位拿下。我在机关干了几十年,始终做到在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状态。凡好处,我都得到了。凡坏事,都让我给避开了。有人说我这个人老奸巨滑。我说惭愧惭,我还差得远呢。
  我很能讨领导喜欢,因为我懂辩证法。在机关,有很多难题摆在你面前,你想躲都躲不了。如果你学会运用哲学原理,使用辩证法法,问题就应刃而解了。比如,召开民主生活会。领导点着名让你提意见。你说自己没意见,那不行。啥也不说这就是最大的意见。所以,关键时候就看你的应变能和思维能力了。这时,我总是不慌不忙地说:"我提点意见。局长,人干工作太不注意身体了,上周,在乡下跑了几千公里,工作量严重超负荷。如果你累坏了身体,那可是局里的莫大的损失。再说了,局长应该带头保护身体,只有单位所有的员工保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实现局里的奋斗目标。"局长说:"说得对,说得好,我确实在这方面有毛病,干工作心太急,总是想一口吃一个大胖子,以后我要多加注意。不过,我们局的工作欠账太多,许多工作等着我去干,不拼命干不行呀。"你看看,我给局长提的意见他还得承认,而且不会对我有意见。你说,这是不是学问呀。
  在我常主动做自我批评。在机关,你若表扬自己常常会召来别人的批评和不满,你若批评自己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赞赏。表扬和批评存在的奇妙的反向对应关系。所以,在机关你千万不要趾高气扬,搞表扬和自我表扬那一套,人家会感到不舒服的,进而批评你、贬损你、挖苦你、孤立你。不论你是有心还是无心的,你表扬自己,实际上就是抬高了自己。既然你抬高了自己,相对而言就等于贬低了别人。人家自然就不高兴了。所以,当你有了成就,有了进步,最好不要自己说,让别人去说。为了体现你高看别人,尊重别人,可以适当地批评和贬损自己,这一点很重要的。人家心里会感到平衡,进而会容纳你、接受你。这叫先抑后扬。我在机关常写一些文学作品,人家问我写作的感受和体会,我从来不敢介绍我的写作成果和感受。我总是说,文学是笨人用笨办法做笨事事,我就是一个笨人,一事无成,惭愧惭愧。可人们却传出了话,说越是有水平的人,越谦虚。还说我的写作已达了很高水准,就是说话也像一个哲学家。
牟丕志,1964年5月生于辽宁朝阳县,现居沈阳。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读者》签约作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已发表杂文、散文作品200万字。著有《世象小品》《人间话本》《一个人的官场》等。获冰心文学奖、中国寓言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等50余项。

 

官场上的书生

牟丕志

 

韩信是一个用兵如神的将军,也是一个典型的书生。读书人往往有十足的书生意气,纯真、正直、善良,心不设防。历史无数事实证明,书生意气是最靠不住的东西。这书生意气足以让书生误大事、倒大霉、惹大祸,弄不好会因此丢了性命。韩信的骨子里全是书生意气,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韩信是一介书生,他出身贫寒,但读书极为刻苦,用现在的话说,他读书已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则佳话,说是韩信在河边读书,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多亏有一位善良的老太太看韩信可怜,无偿地给他饭吃,才使韩信如愿以偿地读完了书。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之时,专门报答了老太太。韩信知恩图报,是知识分子性格使然。不就是几顿饭吗,不报恩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可韩信没有忘记在他最为困难时帮助他的人,他知恩图报,讲求情义,是地地道道的正人君子。韩信在拥有重兵时没有背叛刘邦,说明他是讲诚信的,按说这是一种美德,然而,在欺诈盛行的社会环境里,韩信这种诚信反而成为一种弱点。后来,韩信果然丢掉了性命。以至到死时他还执迷不悟,认为这是天意。事实上,项羽被打败之后,历史将韩信和项羽之间翻了烧饼,过去,项羽是刘邦的死敌,现在,韩信成了刘邦的心腹大患。韩信心里一直想到的是自己的功劳,没有想到自己的功劳太大对刘邦是一件坏事,没有考虑到刘邦的感受,没有一点防范之心。这与他的军事才能有天壤之别。

    韩信读书,增长了才干,这是读书的好处。韩信用兵如神,并不是天生的,他读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诸如天文地理、世间万象、规章法度、政治形势、军事常识、用兵之法等等,这些,使他成长为一个军事人才成为可能。刘邦成不了一流的军事家,原因是他知识浅薄,不学无术,指挥作战靠小聪明是不行的。刘邦在这方面是服韩信的,这是他的自知之明。刘邦是一个痞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二流子。不过,他这个二流子还是有一些智谋的,特别是在用人上,还是较为大胆和开明的,所以他重用了韩信,韩信为他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君子看重的是人格,人格在他们心目是无价的,往往是宁舍生命不舍人格。小人看重的是实际,人格不值钱,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刘邦是一个大老粗,他从骨子里瞧不起读书人,但他知道知识分子是可以利用的。为此,他拜韩信为大将军,还搞了隆重的授权仪式,这使作为书生的韩信受宠若惊,感恩戴德,一心一意为刘邦做事,把刘邦当成了恩公。刘邦是一个狂傲的人,他从心里不买读书人的帐,你们知识分子是什么东西,所以,他在用读书人的时候,还不时地用稀奇古怪的方式表达他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心理。如,他看到读书人戴着很端正的帽子,就叫人取下来,往里撒尿。一个大男人,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疯疯癫癫,算什么玩艺。这就是刘邦,就是夺取天下的刘邦。历史是一个玩笑大师,你说,刘邦是个二流子,有什么资格当天下之主,可人家当上了,你服不服。人家瞧不起知识分子,还利用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也得乖乖地配合人家吗。知识分子以清高著称,我看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知识分子并不是清高,知识子往往最急于证明自己的本事,所以,往往人家给了一些权力就会拼命地干,竭尽忠诚,但人家怎样对待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不是很清楚,常以天真的心态想问题。刘邦是一个痞子,一批饱学之士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乖乖地投靠了人家。刘邦是一个二流子,人家不藏不掖,你不是不知道,你投靠人家,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有道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知识分子刚直不阿、性格直爽、心直口快,这是很容易被别人利用的弱点。当韩信领着刘邦给他的几万兵,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战绩时,他竟然生出要奖赏的念头,于是向刘邦请示,要求封其为假齐王。这个要求说明两点,一是韩信想要一个名分,觉得自己立下了大功,得到的太少。二是想要官但心里不踏实,觉得伸手要真官不太仗义,于是就要一个假官吧。人家刘邦却看透了韩信的心理。什么假齐王,我封你为真齐王。韩信于是乐得屁颠屁颠的,干得更来劲了。其实,韩信太爱面子了,他觉得自己被封为齐王是很有面子的事。其实,他不知道,这是最让刘邦反感的事。韩信要齐王只是要个虚名,可在刘邦看来,这就是野心。其实,如果韩信真的有野心的话,完全可以韬光隐晦,不露声色,慢慢积蓄力量,就凭韩信的军事才能,打败刘邦实在是绰绰有余,可是他是一个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按说,凭韩信的功劳,给个齐王当当是有资格的,不过你伸手要那就让刘邦十分不快了。从此,刘邦便不再信任韩信,把他当成眼中钉,最后一步一步地剥夺了他的权力,当他手无兵卒可用之时,就成了人家随便宰割的羔羊了。

韩信是天真的,他相信了刘邦,但刘邦却一点也不相信他,这是他的失误所在。知识分子往往以善良的眼光看人。韩信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理应给他应有的地位和好处。可是,对于刘邦而言,韩信功高盖主,是一个心腹大患。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凭韩信的才能,他要独立是很有条件的,凭他的才能夺取天下不是没有可能。但他还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认为刘邦封自己为大将军,得知恩图报,因此,他没有听齐人蒯通之言,自立为王。可是,刘邦从心里不信任韩信,处处提防着韩信。碰巧出了一个钟离昧事件。尽管韩信要了钟离昧的人头,送给刘邦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可惜,人家刘邦正愁没有把柄,于是,刘邦以有人告韩信谋反为名,夺了他的兵权,贬为淮阴侯。韩信就这样轻而易举被刘邦玩弄了。

 

 

历史是一个幽默大师,他总是漫不经心地开着玩笑,让人感到他的深不可测,变化无常。在秦末的群雄逐鹿中,有一个乡间的无赖,组织一伙人揭竿而起,却意外地捞到了皇冠,成就了帝业。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无才无德,论文才,狗屁不通,论武功,实在稀松平常。可他却成功了,应该说他的起家,其中撞大运的成分是不少的。当时的天下,能文能武的人才何止千万,可都没有成就帝业。就像摸彩票,你是彩票专家,又有万贯家财,整天研究彩票,一辈子摸彩票,却没有得到一等奖,可人家手中只有几元钱,摸了一张彩票却中了一等奖,获奖金数百万,从此成为巨富。这偶然性的因素是不可低估的。

刘邦是个无赖,史书上说他好吃懒作,不大喜欢劳动,由于没啥本事,又不肯下苦力,所以坐吃山空,成了穷光蛋。他时常到酒店喝酒,喝完了不给钱。人家恨他但拿他没有办法,无赖是最不好对付的,他属于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脸皮特别厚那一种,喝了你的酒,你想要钱,没门,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就是这样一个无赖,在被征服劳役时,偶尔看到秦始皇出行的盛大场面,竟然发出了:“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

  有人说刘邦当时就树立了远大理想,说他有什么鸿鹄之志,我是不相信的。就是凭刘邦凭那点本事,那点本钱,只是羡慕秦始皇而已,就是让他吃上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想当皇帝。他羡慕秦始皇,就像我们羡慕盖茨一样,我们平常人说盖茨如何如何,只是发发感慨而已,如果真的有人把盖茨当成努力的目标,他不是发疯了,就是中邪了。事实上,刘邦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差不多,刘邦以亭长身分押送一批人到郦山服劳役。按照秦的法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就得处死。刘邦押送这些人不到半路,人就跑得所剩无几了。他想,到了郦山,也交待不了。于是,他对众人说,大家各奔东西吧,我也要从此逃亡了。当时,有十多个人愿意同刘邦一同逃亡,这是刘邦起家的开始。后来刘邦又找来好友萧何、曹参、樊哙,鼓动他的老乡们起来造反,从此有了自己的队伍。

刘邦文化水平低,又没有治军的经验,所以他在战场上是个常败将军。指挥部队不同于耍无赖,那可是真刀实枪的功夫,没有本事靠想当然是不行的。所以他常吃败仗,多次险些当了俘虏,但他很幸运,多次大难不死。刘邦打仗不行,值得肯定的是他还是有一定的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行是个笨蛋,就放手利用别人。他让张良、韩信、彭越、黥布等能人放手去干,特别是他大胆地起用了韩信,为夺取天下奠定的胜局。

刘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赖,并非没有长处,他在用到你的时候可以叫你爷,毕恭毕敬,下跪都行,当天下到手之后,他就翻脸不认人了。历史上的大奸大雄都是厚脸皮黑心肝,这招实行起来往往很有效。你说我无耻,我本来就是无耻的,怎样说都无所谓,你说我是无赖,那是我的看家本领,靠的就是这个。这就是刘邦的处世哲学。所以,他在取得江山以后,就充分施展他的无赖手段,玩弄一些小伎俩,将可能对他产生威胁的以及根本不能对他产生威胁的将领一一剪除。刘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他做事讲求的是功利,对我有利的事,不管多么伤天害理,他都会坚决地去干。无赖当上了皇帝,他还会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他想整谁就整谁,想把谁拿下就把谁拿下,全凭一个人的好恶。那些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人,最后大多没有好果子吃。建立汉室江山的三大功臣:韩信、张良、萧何,结果是,韩信被杀,张良被迫躲到深山避灾。萧何屡次遭到刘邦的猜忌,好在萧何委曲求全,最后竟捐掉所有的家产当军费,才免得一死。还有彭越、英布等将领,都没有逃出他的掌心。

  刘邦属于小人得志。一次刘邦在前殿举行盛大宴会,招待诸侯群臣。他得意洋洋地给他的父亲敬酒,说:“从前父亲大人常常说我是个懒汉,不能治产业,挣钱养家,不如我的哥哥有出息。现在我挣的产业比起我哥哥刘仲来,谁的多些谁的少些呀?”气得他父亲哼了一声就走了。这段话,可称得上小人得志的经典之作。一个人浅薄到如此程度,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一个温柔的陷阱

-------机关乱弹

牟丕志

 

机关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里说的机关是指某时某地某部门的机关,并非所有的机关。

机关看上去是平静的、温馨的。一天八小时工作日,机关的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牵涉着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机关的工作有忙有闲,忙的如鬼撵,急三火四,马不停蹄,闲的如神仙,读报聊天,游哉优哉。外面人看机关只觉得在机关很幸福、很快乐,如果你在机关呆久了,你自然会发现,机关里的事奥妙无穷并不简单,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搞清楚。

我在机关里干了二十年,按说,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呀,经过二十年的打磨,我还算不一个真正的机关人,说得实在一点,我只算上半个机关人,或者说半个都不够。因为自己身上的书呆子气还很浓,凡事还问为什么?这是典型不成熟的表现。可以说是适应机关最慢最笨的一类。不过,话说回来,笨点不假,但耳闻目睹机关的一些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自己还是有一点感悟和启示的。

中国是传统官本位社会,而官本位在机关达到了极致。机关不论大小,其内部形成的是金字塔结构,机关大概分为三个阶层,即领导班子阶层,中层干部阶层,一般员工阶层。没有职务或职务低的听从职务高的指挥,一级管一级,这就是机关的游戏规则。机关的利益分配也是按职务来安排的,比如,确定工资系数时,往往是这样:科员1.0,副科长1.5,科长2.0,副局长2.5,局长3.0。其实远远不止于此,很多利益的分配都与职务高低有关,手中握有的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这便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机关有一种教育引导功能,它会使你知道关系的重要与厉害,使你逐步实现由完成不懂关系到重视关系、由单打独斗到网络关系的过渡。在机关干长一点时间的人,无不知道关系复杂的内涵。从表面上看,大家干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工作是机关的核心。可实践告诉你,这样理解就过于单纯了,在机关,领导才是核心,因为,机关里对一个人的评判,以及与此相关的提拔任用、调整及物质利益分配等,决定权都在领导手中。大家来机关上班都是为了谋生,你不围绕领导转,你就是傻瓜、笨蛋。因此,一个人在机关发展,关键的是取得领导的认可,要取得领导认可,单凭工作的想法无疑是幼稚的。你怎样靠近领导,你怎样与领导说话,你怎样为领导办事,你怎样为领导解愁就大有学问了。这里牵涉到道德、能力、人格、品质等诸方面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才高志坚,你要保持独立人格,你不去接近领导,甚至不买领导的帐,那么领导也不会买你的帐,那么你十有八九会倒霉的。所以在机关工作,最忌讳的是得罪领导,让领导不高兴,因此,在机关,千万不能有傲气,更不能有牛气,不能自以为是,否则,麻烦就会找上门来,领导说,××有点问题,这个××若是你那么你就没啥前途了。

机关看上去很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大多数人工作不累,收入也不少,令人羡慕。可谁料到有时机关是一个温柔的陷阱。你才高八斗来到机关,你却发现自己不适应机关,于是你费尽苦心地打磨自己,使自己一天天变成又圆又滑的鹅卵石,这时,不知费耗你多少宝贵的精力和青春。古语云:适者生存,你不得不把很多精力用于搞关系,说假话,讲废话上,你不得不把你的学习计划、创业计划放在一边,当你发现自己适应了机关工作的时候,你却背叛了自己的良心,背叛了自己的初哀、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而抓在自己手中的不过是一些虚名而已,职务啦,职称啦,称号啦,也许都有了。可你细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做点事业?对此,你却一片茫然。机关就是这样,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我,而使自己变成一个八面玲珑、油嘴滑舌却无一长处的“全才”。 

 

 

有一种文化叫学习

-------关于机关的学习

 

在机关,学习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我是局长,我总是把开展学习活动作为自己履行职责的重要方面,精心组织,常抓不懈。学习在机关有它的特定涵义。要论它的分量,我们可以说它举足轻重、极为重要,它关系到队伍建设,关系到改革和发展,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与此同时,我们会因芝麻大的小事而把学习的时间给挤掉。总之,学习在机关处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间,狠抓与不抓之间,这由你自由掌握。说白了,它的形式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它的内容和效果,我们可以忽略,或者说不值得一提。这也许是机关文化的一种。
  我总是不断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人到了机关就会变得懒惰,很少有人认真地、踏实地、正八经地学习。大家更重视现实的东西,比如,怎样得到领导的认可,如何联系同事感情等。即使有人学习,多半是为了取得某些毕业文凭或证书,为以后的升迁做准备。大家如果有了时间,大多用于玩。人各有志,爱好各有不同,有的喜欢打麻将,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钓鱼。这是人之常情。要体现一个领导的长远眼光,必须提倡学习。我常在局机关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口若悬河地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不学习就会落伍,不学习迟早会被淘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一定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人说我是学习型局长,拥有学习型思想理念,这是我愿意听到的话。其实,我总是大力倡导学习,至于具体的学习步骤和方式,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这由下面的人去落实。至于落实到什么程度,由他们自己掌握。其实,在机关,对于许多工作只要强调其重要性,加上一些必要的形式就够了。啥事都那么认真,就不是机关了。事实上,在机关,书本上的学习早已变成了小儿科,重要的是“社会”这本大书,有时,一句好听的话,一个得体的微笑,一件适当的礼物,就会得到领导的认可,而你读了好几本书,变得呆头呆脑,反而与学习的本义背道而驰。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所以对于学习,反反复复地强调就行了。有学习积极性的人,你想挡也挡不住,不想学习的人,你逼他也没有用。这就是机关的特色。我们毕竟不是面临高考。
  我经常做出样子给大家看。我规定,局领导班子每个季度要集中学习半天。学的次数不是太多,关键是想给大家做出样子。你想想,局里的工作那么忙,需要急办的事情那么多,一个季度能够抽出半天时间学习,属于高度重视了。为了提高这半天的学习效果,我提前一个月安排局里有学问的“秀才”准备学习资料,要求“如果需要一杯水,就要准备一桶水”。在学习时,“秀才”给大家发材料,并做具体讲解。此后大家自由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就行了。这样,学习起来,既掌握了知识,又感到轻松愉快。当然,既然学习了,就必须有学习成果。我会令几位“大秘”分别为局领导班子成员写学习体会。并将这些体会在报刊上发表。这既能体现大家认真学习的态度,又能展示大家的理论和文化水平,可谓一举多得。我的一位同学看了我的学习体会之后,认为我的写作水平很高,要求我帮助他修改作品。我对他说,你难道真的认为我会亲自写文章吗?
  我善于打造学习的氛围。在装修局长办公室的时候,我告诉我的手下人,把我的办公室装修成书房的样子。我的办公室设置了几个大大的书架,放上了上千册政治、社会、经济、法律、文学等书籍。大家一进入我的办公室,一股书香便扑面而来。说实话,我从心里想看这些书,可是,由于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呀。这令我十分苦恼。我想,时常地看看这些书名,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文化的陶冶。这总比一些人在自己的办公室摆上一些古玩、石头、名酒更具有品位吧。在说了,偶尔有人来我这里借书,说明这些书并不是摆设。我时常以书架为背景,让人给我照相。那种感觉是不错的。我觉得,书有两种功用,一种是内在装饰,就是你读了书,增加了肚子里的墨水,你的学识和才干得到了提高。一种是外在的装饰,我与书靠得很近,就会显得高雅而且有学问。在许多时候,内在的东西大家看不到,而外在的东西却格外引人注目。比我学问多的人有的是,可是,他们并没有当上局长。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讲,就是将我的一屋子书都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他们也当不上局长。
  我每年都组织开展几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程序是十分规范的,有动员讲话,有学习内容,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考核验收。有时还组织考试,当然,在考试前我们会把考试题和有标准答案一并发给大家,大家在各自的办公室完成开卷考试。为了展示学习成果,我有时还组织开展答题竞赛活动。我们在全辖范围内选择一些年轻的、记忆力好的大学毕业生,事先将一些题目给他们,让他们背下来,然后举行现场答题竞赛。采取柏答、选答、抢答等方式,突出竞争性、趣味性,往往能产生较大的反响。
  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成绩时,我总是把重视学习作为一条重要经验。我会说,我们一直把打造学习型队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常常由于善于抓学习而得到上级的表彰。我们单位每年都有多个有关学习的经验被上级交流或转发。我多次被授予了读书学习先进标兵称号。对这个称号,我愧不敢当。但是,既然上级给了我这个荣誉,我不能给退回去。说心里话,读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可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读书。我每天晚上,常常要应付两到三个饭局,喝得像醉枣似的。如果有时间,我还需要放松一下,比如,打一打麻将,洗一洗桑拿,展一展歌喉等。我的时间太紧缺了。我常想,在机关工作,有时形式上的东西比内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内容往往是看不到的,而形式是显而易见的。

 

 

 

有一种文化叫批示

 

我在某局当局长。我的一大爱好是做批示。我常常在审阅的文件、材料、简报、信件等载体上面做出批示。其实,所谓批示,就是我亲笔写出让下级如何办的一段话,少则几个字,多则上百字。事实上,批示虽不在正式文件的范围之内,但往往比正式文件更管用。我觉得,批示是对文件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更符合中国官场的办事习惯:主要领导重视的事情,下面的人就会十分重视。
  我对批示情有独钟。我觉得,批示这东西简洁明快,而且效率高。对于某个事项,如果用正式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往往需要经过很繁琐的程序:集体讨论研究,有关部室起草文件,文秘人员核稿,有关领导签发,印发到下级执行。翻来覆去的,把你折磨得痛苦不堪。有时,文件还没有发下去,事情已被耽误了。批示就不同了。批示是我的个人意见,用不着研究,内容由我敲定,也用不着通过那些繁琐的程序。还有,批示的遣词造句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我怎样想的就怎样写,真是痛快极了。我常这样批示道:“此事非同小可,要引起高度重视,请张三牵头,李四参与,王五配合,于某年某月前解决。”“请人事部落实某某的工作调动事宜。”“某某的事迹很感人,要在全辖组织开展学习某某事迹的士活动。”我几乎每天都在文件或相关材料上做出类似的批示,这些批示被工作人员拿去落实,我的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有成就感。
  我的批示很管用。我发现,凡是我批示的事项,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很快就会有结果反馈到我这里。有意思的是,许多工作和事项,文件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往往却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远远不如我的批示管用。我时常想,为什么我的批示这么管用,这么受到重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批示的事项就是我关注和重视的事项。执行了我的批示,不仅维护了我的权威和面子,更重要的是,会给我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对他们大有好处。想想看,我批示的事情,谁要是不执行,那不等于明目张胆地同我过不去吗,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会分清轻重缓急。大家不会怠慢了我的亲笔字。
  批示的本质是一种权力。它不仅用于公事,也可用于私事。许多人千方百计地托门子、找关系,让我在某某文件或材料上做出批示。因为,他们知道,我的批示就是拍板。拿到了我的批示,就等于拿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当然,我会严格把握自己的批示的,我会认真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反复权衡各种利弊得失,决定是否做出批示。我知道,有人一年或几年,甚至一辈子都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我写一个批示,事情就搞定了。我的批示往往立竿见影。前不久,我的一个外甥大学毕业了,托我给他找工作。我在他的求职函上写下这样的批示:“请人事处酌办”。我对他说,事情已办妥,你就做好上班的准备吧。他说,不会就这样简单吧。我问他,难道你喜欢复杂吗?结果,我的外甥很快就在我们单位上班了。我的外甥对我说,只有区区六个字,就把就业这么重大的问题解决了,您太厉害了。我说,不是我厉害,是我坐在这个位置厉害。我是局长,想想看,哪个局的局长说话不管用呀。
  批示能够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水平。我每天要阅读、处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其实,我是一把手,不必事必躬亲,将这些文件资料大体上看一看,转给我的副手处理也未偿不可。可是,我的良心使我感到,这样做是一种不负责任或者是偷懒的作法。我对每一份文件和资料都要认真地看,仔细地看。对于我觉得重要或者不放心的事项,或者我关心和需要急办的事项,我要及时做出批示。许多工作由于有了我的批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觉得,做批示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许多单位领导整天忙于应酬,不善于对重要事项做出批示,看上去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没有抓到点子上。我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这与我善于做批示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做出批示,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威为工作服务。大家一致为认我的观点有新意并有实际操作价值。
  我将是否按我的批示办事当成考验我的下级忠诚度的重要标准。我知道,对我的批示的重视程度与对我的忠诚度是成正比。凡是我批示的事项,我的下属必须立即落实,这不仅是我对他们的要求,更是对他们考验。对于我的批示的态度,就是对我的态度。如果你连我的批示都不屑一顾,或者不当一回事,那么你就是和我过不去。对于这样的人,我会将他打入另册的。一个单位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大家必须听从领导,服从指挥。我是一把手,如果我的指挥失灵,那么说明我不胜任当这个一把手。对于不听我指挥的人,你的本事再大,我也不会买你的账的。因为,在不听我指挥的情况下,你的能力越大,对我形成的阻力也就越大,破坏性也就越严重,这是我坚决不能容忍的。好在我的绝大多数手下明白这一道理,只要见到我的批示,他们都会给予高度重视,立马落实。当然,我会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落实批示比较好的下属,给予优厚的奖励,对于落实批标比较差的下属,我会给予严厉处罚。以此鼓励大家重视我的批示,确保我的批示畅行无阻。
  我对上级的批示十分重视。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高度重视上级的批示,这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我的上级也很善于使用批示。有时,我一天要收到几个批示。每当上级的批示转到我手中的时候,我会全力以赴地办理,决不怠慢和拖延。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我会在上级批示的基础上,加上我的批示,这叫“双批示”。这样,我的手下人会更加重视,没有办不好的。由于我对上级的批示处理得好,在上级留下了较好的印象,我的提职、晋级、受奖等机会就自然多了起来。
  我对批示已经上了瘾。人家说,打麻将会上瘾,我半信半疑。如今,我对批示上了瘾,我这才理解那些打麻将的人。我如果时间长了不做批示,就有一种抓耳挠腮、坐卧不安的感觉。有一次,我带着秘书下乡。到了晚上,我对秘书说,我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被遗忘了,但又想不起来,你帮我想一想。经过秘书冥思苦想,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一天当中,我还没有做批示。于是,秘书向我提供了一些文件和资料,我选择其中的两上做出了批示,这样才安心地休息了。批示多了,以难免出现误会。我还有时会把批示的对象搞错,以至丢了面子。有一次,上高中的女儿将她的期末成绩单拿给我看。我发现她的成绩由期中的排名第十,降到期末的排名第十五。我很生气。于是,我就在她的成绩单上做出了批示:“某某老师,我女儿的考试成绩排名明显下降,形势十分严峻,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希望你们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必须将我女儿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我让女儿把成绩单交给了她的老师。女儿不情愿地照做了。很快女儿便把老师的话传了回来:“你以为你是校长呀?”

 

论 作 家

 

作家是一种职业,这是常识。作家有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之分,有大作家与小作家之分,有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之分。不管你属于哪种作家,作家都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工人,从这一点讲,作家同生产其它产品的工人没有什么两样。我这不是贬低作家,而是说明一种事实:不论你是谁,名气大也好,名气小也罢,生产出的文字产品必须卖给媒体,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文章得以发表或出版后得到稿酬,即实现产品价值。因而作家不能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高贵无比、神圣无边,那就太不明智了。作家王朔在谈网络文学时一语惊人,他说:“再过一些年,我们面对的不是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再没有人因会写字而被人格外另眼相看就可以混碗饭吃,因为这已经成了生理现象,就像大家都会说话一样。”王作家的话虽过于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
  作家作为一种职业,属于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其基本目的就是在于维持生计,如果连生计都维持不了,那么作家就要失业,他就不能当作家或不配当作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有很多人一生以作家为职业,出名的有,不出名的有,但他们必须用稿费养活自己。一般来讲,作家属于相对较高的收入阶层,而这些以作家为职业的人都有些真本事,小东西能写,大部分也能搞,而且效率很高。他们的市场观念、读者观念很强,他们的服务观念很强,他们的写作着眼点就是读者,读者不愿看、媒体不给发表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写的,一个作家同时在几家报社开设专栏是常事。作家踏实务实而朴素,他们常常称自己为写字匠,写作就是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我们不要认为这种职业比其它职业高尚,以至自命不凡,不能以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无冕之王”、“超级大师”、“人生指南者”等等自居。这样反而显得作家很真实、很可爱,很容易与老百姓交朋友而打成一片。作家是百姓中的一员,常常不辞劳苦了解百姓的喜怒哀乐,因而写出的作品就很容易在百姓中产生共鸣。作家的低调、朴素务实的结果会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而高效率高质量又连着高效益,作家读者皆大欢喜。
  我赞成作家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合理收入。既然自己付出了艰辛劳动,生产出精神产品,就应得到相应回报,这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进步意义。我反对作家以穷酸为美的心态,或者说是装模作样,虚情假意地唱高调,说什么“烦的就是钱”、“与钱势不两立”、“不沾铜臭”等豪言壮语。明明很需要钱养家糊口或用钱改善生活,但却总是端着架子,摆出与钱为敌的姿态,以示清高、高贵、脱俗,这样,只能让老百姓心烦、恶心、鄙弃。
  我赞同作家坚持实事求是,该赚钱就赚钱,并强烈呼吁媒体出版社给作家们提高稿酬。现在我国稿酬长期偏低运行或者说多年作原地踏步,这已经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虽然有些报刊高价征稿,那只是个别的,没有形成气候。对于提高稿酬,作家们自己应当大声呼吁,而社会媒体出版社也应本着公正的态度,给作家作者们提高稿酬,使他们的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既然作家是一种职业,那么作家必须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作家是搞文学的,文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要求。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本身,提高人的自信心,激发人对真理的企求,同人们的鄙俗行为作斗争,善于在人们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起他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使人变得高尚、坚强。”作家写的东西能够使人们变得上进,如奥夫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使成千上万的青年为其感染。有的作家的书也可能使人变得愚昧和疯狂,如,末流作家希特勒写的《我的奋斗》等,曾使成千上万的德国青年疯狂起来,加入到法西斯的非正义的战争中去,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因而作家这个生产者有其特殊性,必须坚守正义和良心,否则,就可以误导读者,成为历史的罪人。

 

有一种权力叫看法

 

我是机关的一名老科员。多年来,我对看法一词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也有一种切腹之痛。可惜的是,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看法一词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它的存在,大家是心照不宣的。如果你的上司对你有了看法,那是一个十分不妙的事情。这意味着你在上司的眼中有了十分不好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一旦产生,往往不易改变。而你的上司会决定你的命运。一个看法会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这并非危言耸听。年轻人往往对领导的看法不太在意,然而,正是这个不在意会铸成大错,常常难以挽回。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失败者。
  看法是一种顽固的印象。我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机关工作。当时年轻气盛,觉得自己的学识水平比较高,应该为单位做点贡献才是。其实也想露一手,让大家看看。当时,我在机关人事部门工作,我搜集了不少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料,写成了一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文章。我将文章寄给了当地的一家报社。不久这篇文章就发表了。我很高兴。我本以为展示了才华,露了脸,能够得到领导的赞赏和器重。没想到,事情恰恰相反。领导对我有了看法。他们认为,我写的文章中反映了单位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这是揭了单位的短处,将不应向社会公开的问题公开了,影响是很坏的。他们说,我没有通过领导审查就发表了论文,这是典型的无组无纪律和目无领导的表现。与此同时,有一些人说我在领导面前一点也不谦虚,看上去趾高气扬的。我因此受到局长的严厉批评。局长对我说,不处分你就是给你很大的照顾了,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做得很不妥。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认认真真地写了检讨书,这篇检讨书比那篇论文难写多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写论文了,也不敢显摆自己了。可是,我不通过领导批准就发表了给单位抹黑的论文,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还记得清清楚楚。当年的局长、副局长早已升迁,可是,我在单位领导心目中的看法却一直没有改变。由于这个看法,我在几次关键的升职机会面前,眼睁睁地错过了,我后悔不迭,有苦难言。当年有许多人说我不成熟,太缺乏社会经验了。可是,如今我已由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中年人,我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可是,我已经超过了提拔干部的年龄,大好的时光都让“看法”给耽误了。我让看法害得好苦呀。
  看法其实是一种权力。能够产生看法的人大多是领导。一般员工是没有资格产生看法的,只能产生想法。一个人在机关工作,最为关键的是,你要想方设法赢得领导的好感,而不是让领导对你有什么看法。我的几任领导都对我产生了看法,这是我最大的失误。我发现,许多人都犯了与我相同的错误,以至让领导产生了看法。前不久,局长组织上岗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开座谈会。局长很客气地让他们对我们单位的工作建言献策。有两位心直口快的年轻人,狠狠地揭了我们单位的短,他们说自己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单位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此外,大吃大喝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飘浮,员工意见很大。这让局长很没有面子。我知道局长对他们有了看法。结果,不久他们被调到了最偏远的地方工作。局长说上他们继续深入了解情况。局长对他们的评价是:书白念了,连社会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只配到偏远的地方去锻炼。我想,他们得到局长这样评价,恐怕很长时间难有出头之日了。
  看法往往有扩大和蔓延效应。机关人员流动性很差。许许多多人自上班那天起直到退休,就在一个单位上班。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会升迁,但是比例很小。所以,机关的人是相对稳定的。这样,看法就有了它扎根的基础。有趣的是,领导的看法往会扩展成大家的看法。领导认为我无组织无纪律,说我高傲自大。时间长了,这个说法就会渐渐成为大家的定论。大家会认同领导的看法。如果大家投票搞民意测验的话,往往会在投票结果中体现领导的看法。你说说,这看法是不是很厉害。就拿当年的那篇论文事件来说吧,我是没有通过领导把关就发表了论文,可是,没有任何文件中规定,员工发表论文必须经领导把关,如果我客观地对我们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种看法是并不是有失偏颇。只是不符合领导意图罢了。退一步讲,我发表了不宜发表的论文,可是,就事论事,是不是说明我有一定的理论和写作水平。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对此进行欣赏和肯定呢。当然,这是我的幻想。
  看法给我留下的教训太深了。如今,我的女儿已经参加了工作。她问我,参加工作以后应该注意什么。我告诉她,千万不要让领导对你产生什么看法。女儿问我,什么是看法。我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标准答案。我只得说,这个你自己来体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爸爸花二十多年时时间总结出来的教训,你可要当回事呀。女儿未置可否。不久,女儿告诉我,说她们局长对她有了看法。我一听这话,大脑嗡的一下。心想,坏了,我们家怎么这么倒霉呀。女儿看我怪怪的样子,补充说:局长说我的文笔不错,想让我当秘书。我说,原来是这样,吓了我一跳。我说,领导对你说的十有八九是想法,而不是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