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及在我国分配领域中的体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2:24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人类对正义的追求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先进、由不合理到合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经济正义是经济领域的正义问题,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经济正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和近代的正义思想,并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基本精神,结合资本主义新的社会实践,投身于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建国以来,我国不断用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指导经济建设,特别是分配领域,经过不断改革创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渐趋完善。

  一、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形成

  1.思想理论来源

  在西方,经济正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有关经济正义的思想是在有关城邦政治生活的理论中体现出来的。他们把正义看做是人的重要美德、社会秩序的和谐和财产关系的确定。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认为正义是一种人类美德的道德原则,要求人们不要超越自身等级和职务范围,并遵守社会秩序。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与公正是德性的整体,是集德性之大成,而不公平、不正义则是邪恶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正义就是合法、平等的观点。霍布斯、洛克、休谟等人主张经济正义就是维护和履行契约;边沁、穆勒等人主张经济正义是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权利;爱尔维修认为经济正义是以合理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均等分配。另外,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莫尔、欧文等人都把私有制看做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认为经济正义是彻底废止私有制度,建立平均分配财富的公有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幸福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为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时代背景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不仅是因为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深受所处时代经济现实的影响。19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德等国也相继完成,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巨大科技进步,同时也引起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资本主义从一产生就是贪婪和无耻的,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在这个过程中,劫掠、奴役、杀戮、征服殖民地等残忍的暴力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资本家对失去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在这种背景下,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难以忍受资产阶级沉重的剥削和奴役,爆发了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为代表的,以反抗剥削压迫和追求经济正义为目标的工人运动。马克思正是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基础上发展了经济正义思想。

  二、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视角

  1.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阐释经济正义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特殊存在物,对社会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承担者、表现者和实现者。在人类社会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最为基本的,也是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关系。人归根结底是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即从他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自由、平等和正义。因此,正义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离开人类社会和社会关系,正义就无法解释了。

  2.马克思以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研究经济正义思想

  马克思指出,正义是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正义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因而,判断某一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制度是否公平正义,就不能用抽象的、绝对的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而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来判定。

  从生产力上看,马克思认为正义要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不能脱离具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抽象的谈经济正义。从生产关系上看,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济正义是息息相关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关系的核心,决定了人们在产品分配中的地位,而分配关系是衡量社会经济正义的最基本的标准。因此脱离生产资料所有制去研究经济正义是荒谬的。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紧紧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阐释其经济正义思想,其目的不是建构一种正义的理想状态,而是揭示出一条实现这种正义目标的现实途径。因而他的正义理论是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品格的。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非正义性的批判

  1.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正义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大多数人失去一切生产资料沦为自由劳动力。这两个前提条件是通过16—18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完成的,其实质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资产阶级的财富不仅来自对国内人民的剥削,而且对殖民地的掠夺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变得一片荒芜,人烟稀少。”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资产阶级的财富并不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而是暴力掠夺的产物,进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前提是非正义的,批判了资产阶级正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2.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正义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只占有劳动力,其它全部生产要素都被资产阶级垄断。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都是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买来的,生产过程就成为资本家购买的要素之间的单纯的关系,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也要全部都归资本家占有,这看似是十分公平正义的。然而,这种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概念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事实。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劳动的过程,也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工人生产的新产品不仅包括购买生产资料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价值,还包括工人无偿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本该归工人所有,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劳动者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也就不能得到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正义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无产阶级难逃被剥削的命运。

  3.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研究,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正义

  资本家购买全部生产要素并雇用工人进行生产,然后占有全部的产品并付给工人工资,而且工人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熟练程度不同工资也不同,好像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而不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工资只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价值,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剥削了。另外,马克思还通过对地租、利润、利息、银行利润等实质的剖析,揭示出它们的实质都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经济剥削与奴役的关系,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正义性。

  四、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在我国分配领域中的体现

  1.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分配机制(1949年—1978年)

  建国后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分配。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平均分配保证了人民最低生活供应,维护了社会政治安定,体现了经济正义思想。但是我国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并没有达到马克思经济正义所要求的高度。因此,平均分配短期有效,而在长期则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生产力也遭到严重破坏。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年至今)

  2.1 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1978年—1987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同时第一次提出要“克服平均主义”,并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这在理论上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否定了在分配体制上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民经济逐渐好转。

  2.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机制(1987年至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单一的按劳分配机制无法满足利益主体日益多元的要求。因此这一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既要体现经济正义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987年十三大提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一次明确提出非劳动收入也可以参加分配,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抛弃了“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并突破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997年十五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题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02年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既肯定了劳动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也肯定了其他要素参与分配。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还进一步强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我们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再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从兼顾效率公平到效率优先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都体现了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都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身影,都体现了我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邵彦敏,钱志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吉利大学出版社。

  [3]袁春晖。我国分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社会和谐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