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费”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8:29

“拥堵费”的社会学分析

竞报    2010-9-3 15:11:58文/奇荒

据报道,在8月28日举行的第四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上,3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围绕类似“性价比”的“绿价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环保专家建议“十二五”期间试点征收拥堵费。众所周知,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而且,一旦陷入被动应对的状态,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拥堵——道路建设——再拥堵——再道路建设。但是,征收拥堵费真的灵丹妙药吗?而“一个人开车出行收钱,车上人多就不收钱或者是少收钱”是幼稚还是切中弊病呢?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实施拥堵收费的本质在于引导人们理性选择出行,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应明确的一个事实是,我国许多城市都试图收取交通拥堵费,但都以失败告终,道理很简单,征收拥堵费有着一系列的前提,并不是仅仅收费那么简单,离开了前提去谈征收拥堵费,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内外的一些教训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首先,应打消公众对征收拥堵费的疑虑。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是公共产品,对其使用收费没有道理,人们认为自己是道路拥挤的受害者,认识不到自己同时是道路拥挤的贡献者,相关部门凭什么能让公众相信收费就能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其次,拥堵收费不能本末倒置。道路拥堵收费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减少道路拥挤,服务于公众的一项政策。拥挤收费收入增加只是其副产品,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放松了对城市交通的长远规划、建设和管理。最后,如何取得公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道路拥挤收费的技术难度不大,但在实践中成功案例却不多。究其原因,就是公众的支持度决定其成败,这也可以从英国伦敦成功实施交通拥挤收费政策过程中观察到,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式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渠道的畅通,并经过了层层协商与反复修改才付诸实施。
拥堵费是个技术问题,也是民主和权利问题。只有倾听公众的意见,建立明确的公平合理收费标准,并向公众做出承诺以及赋予公众选择的权利,才能达到其目的。另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是否尝试过其他措施减少拥堵?老百姓担心的是,拥堵收费后政府一方面可以增加财力,另一方面这些收入并不一定用于改善交通。这样的忧虑不加以消除的话,拥堵费就可能陷入名不正、言不顺的舆论质疑旋涡。必须明确,征收拥堵费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其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只有能够让所有出行者都体会到实行拥堵收费的好处,并能够获得利益,而不是其运行成本占拥堵收费的绝大部分,才能使这一政策进行下去。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保证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选自奇荒腾讯博客,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