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近期在全球的十大动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15:51

“今夜,我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结束。”8月31日是历史性的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全国讲话,伊拉克战争的大幕缓缓降下。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美国的外交形势仿佛北半球的酷热天气一样火爆。不仅7年伊战一朝结束,更是对许多僵持已久的国际问题主动出击。比如,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成功促使金正日特赦非法入境的美公民戈梅斯。朝方借机表达了赞成恢复朝核六方会谈的意愿,事情顺利得令人称奇。再比如,俄罗斯援建并提供核燃料的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于8月21日如期启动,而一向立场强硬的美方却大度放行,称该核电站没有核扩散风险。更令人惊讶的是,8月2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忽然高调宣布,中断了20个月的巴以和谈将在华盛顿重启。此外,美韩黄海联合军演、美越首次联合军演也相继举行。在美洲,美国也试图缓和对古巴的政策,双方关系一度大有解冻之势。
美国近来采取“和缓且积极”的外交动作,收起以往高举的大棒,向新盟友和老对头都献上了胡萝卜。这背后的原因何在?是奥巴马为了美国中期选举,借外交突破打开局面,转移民众注意力;还是美国未来的外交战略中兴转向亚洲,平衡中国在亚洲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抑或是国内经济低迷的心病,让奥巴马准备暂时放弃“大炮”,选择“黄油”,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您也许能从以下的十大动作中,对美国未来的战略动向窥见一斑。

最一段时间,美国好像是一个“打遍天下的拳击手”和东亚安全的“保护神”,在东亚地区频频出手,耀武扬威。从东海到南海、从朝鲜半岛到越南,与有关国家连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好像东亚真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动作一:联合韩国黄海军演

资料图片:7月25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下)和9200吨级的宙斯顿驱逐舰“麦克·坎贝尔”号(上)离开韩国釜山港前往韩国东部海域参加联合军演。韩国与美国25日清晨开始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举行为期4天的联合军事演习,韩美参加演习的兵力为8000多人。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不顾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美韩最终于18日联合宣布9月举行黄海军演。五角大楼强调军演将在 “国际海域”举行,并称假想敌“是朝鲜而非中国”。但这样的解释很难让中国满意,也捂不住国际媒体的眼睛。日本共同社19日的标题就写得很直白:“9月初美韩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刺激中国”。最近美国忙碌地笼络中国周边国家越南、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在东亚排挤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黄海军演也许将成为这一轮围堵中国行动的高潮。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19日对《环球时报》说,既然美国称演习不针对中国,演习又在中国家门口进行,中国完全有理由与美方讲条件,比如要求派观察员观摩演习,变被动为主动。

2010年8月16日韩国民众集会反对韩美联合军演 8月16日,韩国民众在“韩美战争指挥中心”前举行集会,呼吁和平,反对韩美举行名为“乙支自由卫士”的联合军事演习。为期两周的韩美2010年度“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事演习16日起在韩国境内开始举行。新华社发(朴真熙摄)
美国一些领导人和媒体现在似乎正陶醉在这片喧闹之中。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是美国为了一己私利,移花接木,栽赃中国。其实,这场“闹剧”早在去年11月奥巴马访问日本时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奥巴马当时明确宣布,他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美国要增强并继续保持在这一极其重要地区的“主导地位”。
今年1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上演了第一幕。她在夏威夷一次政策性讲话中曾六次强调,美国要继续在这一地区发挥“传统的经济与战略领导作用”或“中心作用”。这是美国要延续和稳固霸权而又心虚的典型表现,他们害怕东亚联合自强,自己被“边缘化”;害怕日本渐行渐远,美日同盟削弱;担心已故总统卢武铉要充当东西方“平衡者”的思想重返韩国政治舞台;担心中国“和谐周边”和“合作共赢”政策日益深入人心,迅速“坐大”,冲击美国“领袖地位”。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正中美国下怀。尽管沉没原因目前还是个“谜”,美国却充分利用,把它纳入了自编的“闹剧”。今年5月以来美国一系列表演就是这部“闹剧”的第二幕。8月16日开始的新的美韩大规模军演,就是这个第二幕的续篇。
动作二:在越南搞“非战斗军演”

资料图:乔治·华盛顿号航母
8月10日,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在越南中部岘港市仙沙港靠岸,成为继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8日访越以来第二艘引发国际媒体关注的访越美军军舰。越南《青年报》当日称,“约翰·麦凯恩”号此次访越是为庆祝美越关系正常化15周年参加文体联欢,并参观岘港,但随后来自RTT News的消息让这一访问火药昧陡增。该消息称,“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本周三将与越南海军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联合军演。BBC称,参演的还有“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文章说,美国第七舰队在声明中把这次为期一周的军演称为“一系列海上演练活动”,因为重点是非战斗演习,如海上搜救活动。越南媒体也强调演习是“非作战联合训练”。
在美越关系上,越南想在各大国之间搞平衡;美国人想利用越南,使越南成为遏制中国整个棋盘上的一个棋子。
美越战争结束至今已35年,两国关系不断升温。有评论称对于美舰到访越南,多方均认为实非单纯为两国情谊,弦外之音是美国希望扩大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并介入南海主权争议。
近来越南成了美国媒体上的热门国家。“美国在东北亚继续支持韩日的同时,也在东南亚寻找新盟友,包括越南。”美国彭博新闻社题为“遏中国‘蓝水海军’ 美国拉拢东盟”的文章,直接点名提出把越南作为美国新盟友。
《纽约时报》8月2日的一篇文章称,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对东亚战略重要性的忽视。但最近华盛顿通过美韩联合军演和高调介入南海这两件事重新表明美国关切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安全利益。文章称, 希拉里在河内有关南海问题的声明“已经把美国牢牢地放在了越南、菲律宾等国的阵营之中”。新加坡《联合早报》题为“地缘政治格局新变化”的文章称 ,“美国把越南作为重返东南亚的一个支点”。
动作三: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

资料图片:美国前总统卡特
26日晚,美国卡特中心一名发言人说,朝鲜已经批准释放关押7个多月的美国人戈麦斯(Aijalon Mahli Gomes)。
据报道,卡特中心女发言人康吉里奥(Deanna Congileo)于当地时间26日晚表示,美国前总统卡特将带着在朝鲜遭扣押的美国人戈麦斯一同回国。康吉里奥说,在卡特的请求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颁布了释放令。
康吉里奥表示,她预计当地时间周五下午(27日),戈麦斯会回到波士顿。
同时,朝鲜中央通讯社表示卡特已离开朝鲜。
美国官员称,卡特此次访朝是一次“私人性质的人道主义式访问,”只是为了帮助戈麦斯获释。据悉,戈麦斯由于今年1月非法入境朝鲜,曾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动作四:趁“洪灾”之机介入巴基斯坦

联合国救援机构估计,洪水造成巴基斯坦至少1600人死亡。
美介入巴基斯坦救灾被疑动机不纯
面对巴基斯坦这次8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美国政府这次也颇为积极,一开始就向巴承诺向巴提供9千万美元的援助,接着又把援助金额增加到1.5亿美元。
8月2日的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了题为《美军应介入巴基斯坦洪灾的4个理由》的评论文章,很耐人寻味:该文称,巴政府现在对洪灾有些鞭长莫及。 如果驻扎在阿富汗的美军进入巴基斯坦,利用其庞大的运输力量及建筑材料提供救援,将会有多种好处。
第一,由于巴方被指责救灾不力,民众对其信任程度下降。美军救灾的话,将会提升巴政府的形象以及对该地区的控制力。
第二,可以借此来抗衡反美势力。在巴基斯坦饱经战乱的边境地区,美军的形象被无人机袭击和黑水公司败坏了,正好借此修补形象。
第三,显示塔利班不关心巴基斯坦人的利益。这也是削弱基地组织的大好机会,让穆斯林知道,恐怖分子并不关心人民苦难。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应该做更多,以便让巴基斯坦人抛弃像塔利班这样的组织。
第四,反击伊朗的俾路支极端主义活动。这次洪灾主要位于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天灾降临,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将会越境进入伊朗。而在伊朗,俾路支恐怖分子已与伊朗政府处于未经宣战的战争状态,这些难民的涌入,将会加剧伊朗业已存在的暴力。这将对伊朗的自由化不利。
美公开施压中国多捐钱挑拨中巴关系
美国看来太想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了,竟不加选择地搞到巴基斯坦头上。美国的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特使近日拿巴国洪灾做文章,公开强调美国的捐款最多,而中国等其他国家捐得少,并呼吁“中国人应当承担起责任”。美国是总能勾起巴基斯坦人复杂情绪的国家,原因之一是巴基斯坦因美国变成“反恐前线”,皮尤的调查显示,不欢迎美国的巴基斯坦人达68%,视美国为敌人的占59%。而中巴两国无论是在两国间,还是在国际上都被称为“全天候”的友好国家。极少有人认为美国的挑拨有成功的机会,但美国触动了中国的一根敏感神经:什么样的对外援助才是最恰当的。一方面中国仍不富裕,国内灾害频仍,多少救灾款都不够用;另一方面中国的利益触角伸向全球,每个地方出了事中国不捐或少捐都会遭到非议,多捐了中国国内又会抱怨。中国作为对外开放的大经济体,国际表现至关重要,内部又处处捉襟见肘,其平衡各种情绪的难度注定是世所罕见的。
动作五:宣布明年撤军阿富汗

图表: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略调整方案 新华社发
美防长称美国将于明年7月起从阿富汗撤军
据英国广播公司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称,美国将肯定从明年7月开始减少在阿富汗的驻军人数。
报道称,早些时候,新任驻阿富汗美军总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曾对媒体表示,他可能会向奥巴马总统建议推迟2011年7月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
但盖茨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美军从2011年开始撤出驻阿军队是毫无疑问的。
美政府和军方表态不一撤不撤军成谜

封面故事:正在失败的阿富汗战争
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近期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表态似乎有所不同。
一方面,奥巴马已经制定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和时间表。因为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如果不撤军,奥巴马不仅面临国内民意支持率空前下降的压力,而且随着国会中期选举的临近,民主党内的压力也迫使奥巴马不得不撤军。民调显示,有70%的美国人认为阿富汗战争不会成功。
另一方面,美国军方认为撤军的条件还不成熟,仓促撤军会导致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前功尽弃。彼得雷乌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巴马所说的2011年7月只是“开始撤军过程的日期”,他保留在战事不顺的情况下建议推迟撤军时间的权力。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随后立刻称,撤军行动可能无法在明年7月开始。甚至有部分美国军方官员称,如果从明年7月开始撤军,塔利班武装势力将卷土重来。
最近,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军在奥巴马宣布撤军阿富汗计划的同时,仍然准备在阿富汗扩建机场和军事设施,而且不可能在明年完工, 这显示出美军有准备长期呆在阿富汗的打算。美国国防部发布公告称,多数军事设施将在未来三年至四年建设,显然这就给了美军充分的理由继续留在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正成为“奥巴马的战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增兵阿富汗三万的军事计划,遭到各地反战组织抗议。图为当地时间12月2日晚间,旧金山市中心,反战人士在一副奥巴马的画像上面写着“我要你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杀人或送命”。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上写着“战争就是和平”。中新社发刘丹 摄
始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无疑是“布什的战争”,然而,同样由布什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似乎正在成为“奥巴马的战争”。
奥巴马12月1日晚在西点军校宣布向阿富汗增兵3万,同时公布酝酿数月的阿富汗新战略,意味着阿富汗战争正式进入“奥巴马阶段”。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面对前任留下的阿富汗难题,奥巴马或有不得已之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数场战争显示,兵力多寡与胜利没有必然联系。
40多年前,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不断增兵、扩大越南战争规模时,他的初衷在于以优势兵力一举结束前任总统约翰·肯尼迪踏入的越战。事与愿违,这场战争最终打了近12年,给美国社会造成巨大精神创伤。
越来越多论者认为,阿富汗战争可能成为又一个越战。耶鲁大学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今年11月甚至刊文认为,奥巴马无论怎么下注,美国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除非与塔利班迅速达成政治交易后全部撤军。而这一大胆选择是奥巴马不能承受之重。
竭力主张增兵的共和党人似乎更有失利预感,由此热衷于突出这场战争的奥巴马色彩,让后者为布什的共和党政府背黑锅。
阿富汗:你让美国怎么办!

20%的阿富汗儿童在5岁前就夭折……
美国在阿富汗打了近9年,这一仗,比7年之痒还长。
“遥想”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开始时,美军曾以攻无不克的战绩,仅用月余便拿下这个贫瘠落后的内陆小国,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很快分崩离析。一时间,关于反恐战争在阿富汗大获全胜的赞誉充斥世界,谁也没有把溃不成军、四处躲藏的塔利班残余放在眼里。然而,9年下来,美军却被这些看做是丧家之犬的散兵游勇打得丢盔卸甲,落得个非要奥巴马不断增兵,才能维持当下的不利局势。
9年的反恐战争,何以落得如此结果?面对已长达9年的战事、并不明显的反恐效果和国内不断上涨的民意压力,美国是否还有勇气将这场战争长期打下去?“大兵之舞”在伊拉克“体面”地落幕了,接下来的阿富汗怎么办?它会否成为另外一个越南?
阿富汗战争,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

凯撒说: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美国说:我来了,我征服,我走了。美国人挥挥手的身影背后,是绞刑架下的萨达姆,是4000多条美军生命、10万伊拉克平民尸骨,一个乱象丛生的中东……
动作一:撤军伊拉克

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驻伊拉克美军作战任务结束。新华社/法新
奥巴马宣布驻伊美军作战任务结束讲话摘要
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31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宣布驻伊拉克美军作战任务结束,伊拉克安全部队将接管该国安全职责。
奥巴马说,结束伊拉克战争是他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不仅对伊拉克有好处,对美国也有好处。他说,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
奥巴马说,美国当前需要将重心转到恢复经济上来,让数以百万计丢掉工作的美国人重回就业岗位。他说,这将是他作为总统的中心任务。奥巴马伊战讲话欲为历史“翻页”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8月31日晚发表讲话,正式宣告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完成撤离,宣布美国把重心转移到促进经济持续复苏上,这是他的“中心任务”。
奥巴马说:“现在,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
宣告“结束”
美国东部时间8月31日20时(北京时间9月1日8时),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时长18分钟。
“今天,我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结束,”奥巴马说,“‘伊拉克自由行动’结束,伊拉克人现在为他们国家的安全承担主导责任。”
奥巴马称,美国在伊拉克7年作战行动是“美国和伊拉克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章”,“我们尽到我们的责任”。“现在,是时候翻开新的一页。”
奥巴马从“大炮”转向“黄油”?

“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一章,我们已经尽到了责任,现在该翻过这一页了。”奥巴马当地时间8月31日讲话的调子带着浓厚的无奈。奥巴马的演讲一向极具激情,但尴尬的伊拉克战争让他的这次演讲平淡无味。几乎所有美国媒体都注意到奥巴马没有宣布“胜利”,他说,撤离伊拉克将使美国“将必要的资源用于阿富汗”,如果有人把美国撤军看成是走向孤立主义,那将是误解。相反,美国“要维持和加强我们在这个新世纪的领导地位”。
英国广播公司强调,奥巴马讲话的2/5篇幅用于承诺重振美国经济, “这是奥巴马发出的最重要的信息”。美国《政客》网站评论道,奥巴马从大炮转到黄油,旨在回应公众对经济的日益不满,相比之下,战争的重要性在国家议程中地位下降。奥巴马说:“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重振经济,让数百万失业的美国人重返岗位。这将是困难的,但在未来,这必须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心任务,作为总统的中心责任。”法国《解放报》认为,奥巴马出入意料地多次提到美国经济,这也许表明一个现实,即奥巴马结束伊拉克战争未必意味着要在其他战场上大打出手,美国最大的敌人是国内经济不景气,而不是某个外国武装集团,奥巴马将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对付国内经济衰退这个头号大敌上。
美国要先进行“战略疗伤”?
美联社说,宣布美军结束伊拉克军事行动后的第二天,奥巴马将欢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进行会谈。香港《亚洲时报》1日说,美国政府和外交政策圈的许多人士认为,华盛顿需要对中国投以更多关注。报道称,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杰夫·代尔最近所写:“过去lO来年,中国在亚洲比美国抢先一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到头来对北京而言是一份战略礼物。”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学者吴心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代史上,美国是唯一通过战争成功改变自己世界地位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而二战后几乎美国每位总统都有自己的战争。战争无疑是改变国际力量对比的最直接手段,而战争之后美国也通常整合资源进行新的布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举例说,越南战争使美国国力衰减,国内分裂,与苏联博弈处于劣势。越南战争是美国的战略伤痛,美国撤出越南后开始与中国搞关系,争取战略主动。越南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在于,从美攻苏守到苏攻美守,最后变成美国摆脱苏联与中国搞关系。
动作二:重启巴以直接谈判
中断近20个月的巴以直接谈判在华盛顿重启

9月2日,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从左到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以及美国中东特使米切尔出席巴以直接会谈启动仪式。新华社记者张军 摄
尽管奥巴马政府希望此次重续的和谈能达成“一劳永逸”的成果,但普遍的看法是:此次和谈不会有实质性进展。
和谈的主角、配角已纷纷就位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于8月31日抵达华盛顿。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主持下,两人定于9月2日在美国务院就解决所有最终地位问题展开首轮直接谈判。
希拉里当天已分别与他们会面,并会见了埃及和约旦外长、中东问题有关四方(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特使以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奥巴马还邀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参加谈判。
美方宣布以巴直接谈判首轮对话富有成果
美国政府2日在主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之间直接谈判首轮对话后宣布,以巴直接谈判首轮对话富有成果。美式"包办婚姻"--巴以和谈的出路?
此次直接和谈的推手是美国,所以这次重启和谈被以色列媒体评论为一次“包办婚姻”――美国是家长,巴以领导人不得不坐在谈判桌前。而且美国计划在1年之内达成和平协议,这在巴以数十年冲突的背景下,以及双方缺乏互信的现实中,使人很难相信美国政府的计划能够成真。正因为如此,巴以双方民众都对此次和谈不抱什么期望,但是依旧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此前提出的各种要求,包括以色列停建定居点;以方同意在1967年中东战争前的边界基础上成立巴勒斯坦国,这些要求都没有得到答复,在这种情况下去华盛顿参加峰会,巴勒斯坦人认为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本月1日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人组织的反对和谈的游行,也印证了这种情绪。
动作三:放行伊朗布什尔核电站
美国为何放行伊朗首座核电站?

图表:伊朗首座核电站开始装载核燃料 新华社发
反对伊朗建核电站是美国的一贯立场,但如今美国来了个大转身。核电站启动的前一天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马尔格洛夫强调,俄美在布什尔核电站启用问题上没有分歧。核电站启动的当天美国就做出正式、直接的回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达比·霍拉迪表示,美国认为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旨在提供民用核能,没有带来核扩散风险。人们不禁想问,长达15年的分歧为何顷刻间烟消云散?
奥巴马政府在伊朗问题上一筹莫展,始终处于“战不能、和无门”的两难的境地,若不能在中期选举前拿出一张像样的成绩单,无疑将影响民主党的选情。于是去年年底,奥巴马政府将其诉诸制裁。但俄坚决反对将布什尔核电站等多项涉及其重大利益的内容列入制裁清单。经过长达半年的讨价还价,美因急于要让制裁伊朗的决议案在安理会获得通过,不得不忍痛妥协。6月9日,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时,美国实际上已为俄启动布什尔核电站开了绿灯。既然美不再在乎,控制核电站的启动对俄罗斯已失去外交筹码的意义。俄伊到了结账的时候了。

动作一:美国酝酿放松对古巴封锁
美国政府和国会消息人士说,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正在考虑放宽美国公民赴古巴旅行的限制。
《纽约时报》16日援引这些消息人士的话说,新政策将放宽小布什政府时期对于学术、宗教、文化团体赴古巴的限制,回到前总统克林顿奉行的两国“人与人”交流的政策。
按先前规定,美国学术、宗教和文化团体可以前往古巴,但限制非常严格。
美国政府还打算允许更多美国城市开辟飞往古巴的航线。眼下只有迈阿密、纽约和洛杉矶三个城市有航班前往古巴。
另外,所有美国人有望获准向古巴的宗教、教育等组织汇款及发送慈善捐助。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对古巴一直采取敌视态度。美国1961年1月宣布与古巴断交,第二年开始实行全面经济封锁政策。
动作一:修复与英“特殊关系”

7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到访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会见后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卡梅伦访美修理“特殊关系”
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20日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英国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此次美英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洛克比空难”肇事者获释问题和阿富汗局势。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这些“桌面议题”,隐藏在“桌面下”的是两国领导人寻求对美英“特殊关系”进行修理。
在美国的“大棋局”中,英国将继续成为应对“欧洲一体化”的一枚重要棋子。《里斯本条约》指导下的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令美国人感到不安:虽然一个稳定的欧洲符合美国全球战略利益,但一个未来的“欧罗巴合众国”可能会对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构成挑战。
尽管卡梅伦希望在任内对英美关系进行“重新平衡”,以强化英国对外政策的独立性及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然而由于英国在“特殊关系”结构中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由“从属”过渡到“对等”,这个保守党领导的联合政府未来对外政策依旧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这是卡梅伦政府需要正视的现实,尽管它期待同欧洲走得更近。>>详细
卡梅伦访美欲在阿撤军问题上和美“对表”
卡梅伦此行的另一目的是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与美国“对表”,借访问之机对相关行动进行协调。就在美英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见的当天,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
在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与卡梅伦同样面临着国内政治压力。除了美国,英国是北约驻阿富汗军队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约1万名士兵。奥巴马此前宣布美军将于2011年7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但在何时完成撤军上,却留下了一个悬念。卡梅伦政府则宣布,在2015年即下次大选前,从阿富汗撤出英国的作战部队。但最近又有英国高官放风说,英国政府有意把撤军时间表缩短一年。其实,美英撤军的时间取决于阿富汗国内安全形势和政府管理等制约因素。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20日说,他决心使阿富汗安全部队在2014年承担起阿全国所有的军事和执法任务。>>详细
借鉴欧洲经验改革经济

两名正在拥抱的失业工人
美国的保守派将英国保守派视为潜在的行为榜样。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访问美国期间与一些专家和决策者的会晤突出了这种新的相互依赖。正如保守派领袖比尔·克里斯托尔对卡梅伦所说,“如果卡梅伦能够而且选择实行大胆的改革计划……如果他获得成功,将对美国的保守主义和整个美国具有重要意义并十分有益”。
美国决策者还正学习德国应对失业的政策。德国的制度鼓励减少工作时间而不是解雇职工,政府则提供补贴帮助雇主和留下来的职工,并设立工作时间库:等业务好转时,非全日工作者用加班时间充抵拖欠雇主的工作时间。白宫经济学家正努力想把美国的失业率降到两位数以下、也许达到德国的7.4%,对他们来说,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吸引力。
连小小的丹麦也成了美国的榜样之一。上周《纽约时报》经济版的头版就刊登了一篇关于丹麦安全网的文章。欧洲的金融危机使丹麦的失业率从1.7%上升到4.2%,其失业津贴的开支也不断上升。为削减这部分开支,丹麦将发放津贴的期限从四年缩减到两年。丹麦人现在认为,更长的期限会降低失业者寻找新工作的紧迫性,美国的一些保守派也持同样的观点。在这方面,美国的决策者也将密切关注丹麦的新制度会对失业者找工作的积极性、失业率、职工的灵活性和社会稳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详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