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8:44
 
语文:
 
 
 
 
 
 
 
 
 
一、创新,要坚持思维的独持性
 
 
读《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课例研讨”《几许创新 几许收获》和《不谋而合》,只觉得几许眼熟。因为近年观摩过的新秀课或优质课,许多教师不仅在执教《明湖居听书》时运用了类似的教法,而且在讲授《木兰诗》、《沁园春·雪》、《天山景物记》、《琵琶行》等课文时,也都“不谋而合”地运用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即:
情境(音乐)导入──点拨赏析──情境(音乐)迁移
这样一种时兴的模式,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但可能经不起分析推敲。因为就以上述“课例研讨”刊出的两节《明湖居听书》为例,且不说音乐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例如导入时使用《梁祝》或《我心永恒》,迁移训练时使用《斗牛士进行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女人是老虎》等,与课文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大鼓书的情调境界是否和谐;也不说这种设计是否符合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要求(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也不说现炒现卖的迁移训练(音乐描写训练)是否会把读文课错位变成作文课;单说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趋同现象,就颇令人不安。
语文教学创新,当然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如果人人都“不谋而合”地运用同一模式,流于模式化,恐怕就有违新的初衷了。语文教学创新,不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想创新),还必须具有创新知识(会创新)和创新能力(能创新)。而是否“会创新”和“能创新”,关键都在于能不能合师生的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坚持自己思维的独特性。简单地为“英雄所见略同”而高兴,就难免彼此雷同,泯灭了自己的创新个性和创新价值,不利于产生新一代富有个性的名师,不利于形成各具物色的教学风格、教学流派。这就是令人不安的原因。
二、创新,要善于向纵深开掘
 
 
向纵深开掘,指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即透过人所共知的表层现象,探寻事物的内在原因,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向纵深开掘的过程,就是层层设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直至找出问题的核心。我们仍以《明湖居听书》为例,展开讨论。
比方,在欣赏过对白妞说唱艺术的描写后,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引起思考);白妞说书为什么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白妞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正是教学创新的好契机。教师可以超越课文,深入到原著挖掘答案。
据《老残游记》第二回,课文开始之前已有两段文字为白妞说书作铺垫, 其第二段(课文前一段)写老残向茶房打听说鼓书是怎么回事时──
茶房说:"客人,你不知道。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用一面鼓, 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希奇。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姐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这说书的本事。他却赚这乡下的调儿没什么出奇,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什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他又把那南方的什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茶房这段介绍,编教材时可能限于篇幅,不予编入。其实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为侧面描写的话,这段介绍才是最重要的侧面描写。它不仅点明了王小玉演唱的曲艺种类(梨花大鼓),而且交代了这个曲种的艺术源头(山东乡下的土调),艺术营养(北方的戏曲西皮、二簧、梆子腔及余三胜等名艺人不同风格流派的唱腔;南方的昆腔、小曲等种种腔调),艺术历程(不过二三年工夫),艺术魅力(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这段介绍中,最关键的一个字, 是“创”(创出这个调儿),点明王小玉演唱之美,不仅是民族戏曲声腔艺术之美,而且是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创新成果之美。教师在学生领会了课文写法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茶房这段话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领悟王小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学生所得,岂不比单纯学习侧面描写更深刻更丰富?
向纵深开掘事物的隐藏信息,是最常用最多见的创造方法之一。有些青年教师常为不会创新而苦恼,其实,只要想得更深一些,找得细一些,多问几个“为什么”,创新的思中就不难打开,教材编得再细再好,也会给教学留下开掘的余地。从众多有开掘余地的知识点中筛选出一两个来,引导学生参与发掘研讨,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富有创新品格,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创新,要善于激活思维
 
 
我们谈论语文教学创新,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这固然重要;但从我们的使命看,可能更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面。语文教学创新,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看教师演示创新,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结果,而在于启发学生如何着手创造,如何进入创造过程。就这一点来说,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尤为重要。
仍以《明湖居听书》为例。有一位教师执教这一课,就启发学生思考:白妞唱得这么美,她到底唱的是什么?老残为什么对白妞所唱的曲词只字不提?
这样提出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激发起来了,人人都积极地阅读课文,思索答案。教师进一步提出:如果脱离了思想内容和感情内蕴,只限于对声乐技巧的欣赏赞美,能不能算是成功的艺术描写?因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非常重视“唱情”。例如白居易在《问杨琼》诗中批评当时歌唱陋习:“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李渔(笠翁)也强调:“唱曲宜有曲情。……无情之曲……虽板腔极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闲情偶寄》)
当以上言论投影在屏幕上时,学生们深刻的思考变成了热烈的争论。有学生推测刘鹗是江苏人,头一次听山东鼓书,听不懂内容,只对美妙的歌声产生深刻印象。也有学生反驳:刘鹗在山东当过幕宾(见教辅读物),能听懂济南方言,但为了突出白妞的歌唱艺术,有意忽略对内容的记叙。还有学生认为:白妞就像今天某些流行歌星,只是天生好嗓子,并不真正懂得歌唱。更有学生提出:不能要求老残是“万事通”,如果他不懂声乐艺术,忽视思想感情而偏重听觉享受,不也是可以理解的吗?但也有学生认为:不写具体内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这是最高明的写法,就像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艺术常用的手法,等等。
种种不同理解,都是学生们经过怀疑与批判的思维过程之后得出的,都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而不必认定其中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但这节课的设计,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励了学生们大胆求异,引导学生学会了对本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稽核检索,而且启发了他们学会以批评的眼光看待文学,以辩证的观点欣赏艺术。应当承认,这位教师的教学创新行为,是成功的。
如果能这样设计教学,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创新,是不是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