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17:17
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 为“旧大陆”缔造“新欧洲”

 

【布鲁塞尔消息】从本月21日起,《申根协定》参与国的范围将由目前的15国扩大到24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马耳他9个2004年才加入欧盟的国家也将成为申根大家庭中的成员。《申根协定》的“边界”将再一次得到拓展。

申根位于法国、德国、卢森堡三国交界地带。回忆起当年签署《申根协定》的情景,申根市长罗杰·韦伯说:“当时大家并不认为此事有什么大不了的,谁也想不到这项协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类往往不会总是定居一处。从史前时代的部落迁徙,到当今世界的移民浪潮,人类迁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然而,战争和敌视曾经使人类迁徙融合的步伐一度中断。历史上,德、法、英、西等国之间血腥惨烈的战争,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欧的分割更使得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长时间里被迫中断交流。

半个多世纪前,欧洲从充斥混乱、无序、血腥的战乱纷争中走了出来,现在发展成了一个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共同治理的和平绿洲。实现货物、人员、服务和资本流通是欧盟缔造者当初的梦想,如今《申根协定》已将这变成了惠及各国的现实。

《申根协定》使这些国家的公民可以不必通关而到协定覆盖的其他国家自由旅行。这种免护照、免通关的自由旅行不仅为数亿欧洲人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更让他们增强了对“欧洲人”身份的认同。

《申根协定》的意义还在于开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先例,即所谓“申根模式”。长期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实行“齐步走原则”。而“申根模式”的要旨则在于少数国家可以先行,其他国家随后跟上,或者置身事外。在《申根协定》1995年生效10年后,在欧盟原有的15个成员国中,仍有英国和爱尔兰置身于“申根区”之外。申根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在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时采取“多速欧洲”策略的可行性。

在全球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既是产业集群、企业集群间的竞争,更是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和非盟等先后问世,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竞争力提升。《申根协定》将让24个参与国抱成一团,相互取暖。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话来说,《申根协定》为“旧大陆”缔造出了一个“新欧洲”。
 

 

 

【时事点评】针对这则消息,我们有三个问题:


●“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一个问题是:“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请大家注意这段文字,原文是:申根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在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时采取“多速欧洲”策略的可行性。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盟之所以急于证明“多速欧洲”的可行性,其答案也可以在“上述新闻素材”中找到现成的,既:在全球化时代,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既是产业集群、企业集群间的竞争,更是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和非盟等先后问世,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竞争力提升。《申根协定》将让24个参与国抱成一团,相互取暖。


●是“相互取暖的开始”还是“相互内耗的开始”?


  至于“欧盟24个成员国换成一团”是“相互取暖的开始”还是“相互内耗的开始”?这恰恰是我们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事实上,新加入《申根协定》的几个国家、都是东欧或者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西欧、北欧,在“社会建设”上更是与“昔日的西方”存在着“兼容”的问题。

  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在欧盟24国“洞开边境”、试图“相互取暖”的同时,生活在西欧、北欧的人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波源于东欧国家的移民大潮,不论是“排外心理”一直较为严重、失业率高企的德国;还是“移民暴动”早就此起彼伏、失业率同样居高不下的法国、都是如此。

 我们这之所以点出这两个国家,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因为它们是欧盟“三架马车”中的两架,没有它们的联手推动,“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是办不成的,它们一旦有麻烦,欧盟一体化进程就会有大麻烦;

 其二,它们都有“角力天下”的战略抱负。因此,就算是为此承担点儿什么,也绝对是抱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态,因此,至于是否是“相互内耗的开始”,眼下它们已经顾不着了!

  当然了,也有例外,同为三架马车之一,却仍然呆在“欧元区”之外、仍然置身于“申根区”之外、始终在冷眼看“欧洲大陆”的英国,就是例外之一。


●欧盟的“外在意图”可谓是锋芒毕露


  第三个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申根协定”之所以不顾“内耗隐忧”、“急于”由15国扩至24国,除了加快欧盟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政治整合)的“内在意图”之外,其“外在意图”可谓是锋芒毕露:如果想将此表述得“隐晦”一点儿,不妨借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话来说,那就是:《申根协定》为“旧大陆”缔造出了一个“新欧洲”。
 
 但是,如果我们想表述得“直白”一点儿,或者要彻底弄明白巴罗佐先生所说的“新欧洲”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恐怕就得从另一则新闻说起。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意法西3国领导人准备推动地中海地区合作

 


 

【综合消息】据媒体12月21日报道,意大利总理普罗迪、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共同表示,成立地中海联盟应成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加强在各领域合作的核心。地中海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欧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共同合作解决所面对的国际问题。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日晚在罗马与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会晤后一致表示,成立地中海联盟应成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加强在各领域合作的核心。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意法西3国领导人在会晤后签署的一份共同文件中说,地中海联盟的建立将本着相互合作的原则,而不是建立在一体化的原则基础上。为此,地中海沿岸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于2008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与欧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确定地中海地区合作要实现的共同目标。  

共同文件说,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启动准备工作,分别与即将与会的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磋商,确定地中海沿岸的非欧盟国家与欧盟国家的优先合作领域。与此同时,推动“巴塞罗那进程”与欧洲睦邻政策依然是欧盟各成员国与地中海国家间伙伴关系的核心。  

萨帕特罗在会晤期间举行的3国领导人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地中海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欧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共同合作解决所面对的国际问题,如气候变化、移民流动等。他强调,这些问题是欧盟确定的优先任务,希望地中海沿岸国家也同欧盟一样发挥关键作用。  

地中海联盟构想是萨科齐在2007年5月竞选法国总统时提出的,旨在协调地中海沿岸国家在发展经济、打击恐怖主义、解决非法移民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方面的努力,使这一地区作为连接欧洲和非洲的纽带而发挥积极作用。

 

 

【时事点评】如果您一直在关注《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那么,相信对所谓“地中海区域合作”这个名词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在欧洲部分,这向来就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


●欧盟可谓是一分钟都不愿意耽搁、立刻就抛出了“地中海区域合作”进程


 在这里,我们首先提请大家注意“时间”。显然,从时间上看,意法西3国领导人、准确地讲,是欧盟可谓是一分钟都不愿意耽搁,一俟“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之后,立刻就召开了蓄谋已久的“地中海”会议,立刻就抛出了“地中海区域合作”进程,并签署了一份共同文件。

其次,再请大家关注这么一段文字:共同文件说,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启动准备工作,分别与即将与会的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磋商,确定地中海沿岸的非欧盟国家与欧盟国家的优先合作领域。与此同时,推动“巴塞罗那进程”与欧洲睦邻政策依然是欧盟各成员国与地中海国家间伙伴关系的核心。  

 


●“欧盟中东战略”的经济意图之所在


 在之前点评中,我们曾经多次强调,利用地理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势,将地中海沿岸国家纳入“欧元经济圈”,正是“欧盟中东战略”的经济意图之所在。

 

●再谈所谓“伊核资产”


 我们知道,欧盟中东战略的“核心资产”就是那份“伊核资产”,众所周知,在东方评论员的眼中,所谓“伊核资产”是“中欧俄”在“都有意”以伊核问题为战略支点,全面切入美国重兵把守、且投入巨大战略资源的的中东区域,在“伊核六方会谈框架”内进行战略协作,“经略”各自中东利益的“战略共识”上“共同提炼”的。

 

●一旦“时机”成熟,欧盟的对外政策展开一轮“调整尝试”


 然而,由于在地理位置、军事力量、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特别“历史记录(历史上欧洲人曾经对中东国家、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实行过残酷统治)”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俄”与欧盟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立场迥异”;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洲与中国、俄罗斯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的“不同立场”,投射到包括中东、及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大中东问题”上,在“国际格局正处于嬗变边沿”的“照射”下,在“中俄”、包括日本、印度都在非洲、美洲大搞战略合作的刺激下,一旦“时机”成熟,也就令欧盟的对外政策迫不及待地展开一轮“调整尝试”。

 

●欧盟“外交调整尝试”的主轴、


 显然,德国总理墨克尔分别打出“民主”、“宗教”的旗帜,分别在俄罗斯国内选举、达赖问题上“说事儿”,这边与“中俄”“拉开一点儿”距离,那边好与美国“拉近一点儿”距离,并可着劲儿地讨好印度这个亚洲大国,就是这轮“外交调整尝试”的主轴。


●欧盟“外交调整尝试”意欲达成“一组目的”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外交调整尝试”意在达成这样一组目的:

 第一,由于地理因素、特别是政治、军事上的不统一,欧盟在军事实力上“根本就够不着”中东,因此欧盟就要依靠“中俄”的硬实力,在中东、特别是在伊核问题上继续扼住华盛顿的咽喉,最大限度地排除军事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得以继续维持“伊核六方会谈框架”,确保欧盟继续参与、并保持对“伊核进程”进行调控的能力,确保自己“处理中东事务”的战略立足点;

 

●迫使全局被动的美国“急于、也必须”寻找一个帮手


 第二,是要在“第一”的基础上,借助“中俄”在中东、中亚、东亚、非洲、美洲方向对美国施加的“全方位战略压力”,迫使全局被动的美国“急于、也必须”寻找一个帮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老欧洲”“众志成城”地将美国“极力引荐”的“另一位亲密盟友、世界经济排名第二(这一点很重要,稍后再做展开)”的日本排除在北约组织之外后,欧盟放眼天下,自信在既有“能力”(欧盟经济规模已经出超美国,人口也较美国来得多),也有“基础”(墨克尔政府不是重拾“价值外交”了吗?)的势力中,自己将是美国的唯一选择。

 于是乎,围绕“巴以和平”的一系列“外交和谈”,在有心人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场“欧美私相相授”的舞台。
 
 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下面就通过阅读两篇新闻素材,去全面了解“中东和会”的后续发展。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资料:法国外长称国际社会承诺援助巴勒斯坦70亿美元

 

 


【东方档字NO.200712170510】综合外电报道:法国外长库什内17日说,国际间允诺给与巴勒斯坦70亿美元援助。这一数字比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要求的56亿美元还要多。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盟允诺捐助6.5亿美元,美国就承诺捐出5.55亿美元。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这个大型筹款会议,有关援助将用来创建一个可行的巴勒斯坦国。

不过哈马斯组织拒绝了这一援助方案。哈马斯说,这次国际筹款会议没有邀请哈马斯与会,“等同于向该组织宣战”。记者说,两个主题主导了这次国际会议:国际捐献者需要大力支持巴勒斯坦当局;促使以色列给与巴勒斯坦人较好的生活。

阿巴斯在筹款大会上说,如果没有援助,巴勒斯坦将面对全面的灾难,并要求以色列停止建立犹太人定居点的活动。美国国务卿赖斯也呼吁国际社会给与巴勒斯坦当局持续和不动摇的支持。

分析人士说,这个方案形式上包括了对加沙地区的援助,但大部分资金将被分流到阿巴斯控制的西岸地区。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盟允诺捐助6.5亿美元,美国就承诺捐出5.55亿美元。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这个大型筹款会议,有关援助将用来创建一个可行的巴勒斯坦国。


●除去“中欧俄美”给的,大部分援助款都是阿拉伯国家“集资”的


对那场“募捐会议”,东方评论员请大家注意这么几个数字:

第一,该大型筹款会议共有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

第二,根据先前的了解,在开会之前,阿巴斯打了个“预算”:说是为了避免巴勒斯坦面对全面的灾难,要求这“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56亿美元的援助额;

第三,真实的情况是:欧盟允诺捐助6.5亿美元,美国就承诺捐出5.55亿美元,中国则掏了“8000万人民币”,而按法国外长库什内的说法,国际间允诺给与巴勒斯坦是70亿美元,如此一来,此次筹款会议可谓“超额完成任务”。

 但必须注意的是:除去“中欧俄美”给的,大部分援助款都是阿拉伯国家“集资”的。


●关键时刻,“会场”之外突然传来了两则消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绝非巧合”的是,就在“方方面面”的代表飞抵欧洲、坐在一起、为“大型筹款会议”的“最后文稿”进行讨价还价、距离17日做出决议还有一段时间的关键时刻,“会场”之外突然传来了两则消息:

其一,土耳其军方16日“突然”透露:“16日凌晨”土耳其空军战斗机对位于伊拉克北部山区的“库尔德工人党”的据点进行了约3个小时的空袭;

其二,土耳其总理立刻公开表示:“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昨晚开放了伊拉克北部领空。美国这样做就是批准了我们的行动”;不仅如此,土耳其军方高层更是直接暴料:声称美国“给予的情报”对空袭行动提供了帮助。


●“坚决否认”与“拒绝谴责”,一个“鲜活的案例”


然而,事发之后,华盛顿的态度可谓是自相矛盾:一方面,对土耳其方面的说法是“坚决否认”,声称“事先批准”是没有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对土耳其的越境打击又坚决地“拒绝谴责”。

显然,明眼人一看就知,华盛顿最终为土耳其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开了绿灯,如此一来,华盛顿也就从那个所谓“肢解伊拉克、空投库尔德国”的“方案”上后退了一步,并由此得罪了正在为“库尔德国”而“努力奋斗”的库尔德人。

总之,美国政府的“这份态度”,再次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一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关键时刻,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所谓的“盟友”,是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的。

如此一来,在赖斯突访伊拉克北部的时候,发生“库尔德人领导人拒绝与其会晤”的事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有心人的眼中,所有“这些”俨然成了一场“欧美私相相授”的舞台


真实的情况就是,正是在“这一利益交换”下,坐在谈判桌前的阿盟、欧盟都有所满足。于是乎,“国际筹款会议”迅速取得了成果;于是乎、此次会议的东道--法国更是高兴地宣布:国际间允诺给与巴勒斯坦70亿美元援助,这一数字比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要求的56亿美元还要多。

东方评论员认为,从美国主持的中东和会以惨败收场的事实来看,在两伊问题上、甚至在阿富汗问题上一筹莫展、导致全局被动,“急于、也必须”寻找一个帮手的华盛顿,显然“被方方面面严肃地告之”:必须拿出部分的“中东和平进程主导权”。

 同样,从欧盟主办的“大型筹款会议”、在土耳其人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炮火中,不仅一举筹集了近70亿美元、最终还超额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看,华盛顿似乎向全力“重返”中东的欧盟“部分让渡了”“中东和平进程主导权”。

 这样一来,此次由欧洲举办的“大型筹款会议”、加上之前由美国举办的“中东和会”,在有心人的眼中,俨然成了一场“欧美私相相授”的舞台。


对这样的一种“私相相授”、自然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俄罗斯倡导中东问题国际会议 以色列表示:反对

 


【综合媒体21日报道】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外长利夫尼指出,在美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后,已经没有必要再召开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同时对俄罗斯的中东政策表示失望。

以色列《国土报》21日引用利夫尼的话说,“11月底在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没有必要再召开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报道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参加完在安那波利斯召开的会议后说,“俄罗斯将要在莫斯科主持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以加速中东和平进程程。”拉夫罗夫还强调,“俄罗斯已经与有关方面取得一致看法,应该加速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而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是安那波利斯会议的继续。

在谈到俄罗斯的中东政策时,利夫尼表示,“近来俄罗斯在中东有许多动作,它向伊朗核设施提供燃料,向叙利亚提供武器,另外,还在巴勒斯坦两大派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进行调解,这严重危害到以色列的利益。我对俄罗斯的中东政策感到很失望。”

报道说,以色列尤其对伊朗的核计划感到不安,多次表示要采取行动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俄负责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首座核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000兆瓦;12月17日,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宣布,俄方向伊朗提供的第一批核燃料已运抵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以色列对俄罗斯坚持在核领域援助伊朗感到非常恼火。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以色列外长所说的“在美国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后,已经没有必要再召开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显然与人类社会对“和平”的“追求精神”相悖。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既然“美以”当着地球人的面为所谓的“中东和会”精心打造了一面“中东和平”的大旗,并做出了一副“一切为了和平”的模样,如果没有什么私心的话,又何必害怕“别人”为“中东和平”去尽一份“绵薄”之力呢?


●俄罗斯“依葫芦画瓢”的冲动是断然按捺不住的


 显然,从美国举办安那波利斯中东会议“遭遇的惨败”,再到欧洲举办大型筹款会议“获得的成功”,在土耳其军队越境打击库尔德人的隆隆炮声中,“有心人”之一的俄罗斯早已经“看清楚、听明白”了“欧美私相相授”的“整个过程”,于是乎,身为“中东四方工作小组”正式成员,却一直被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决策圈之外的俄罗斯,其“依葫芦画瓢”的冲动是断然按捺不住的。


●俄罗斯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画瓢”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为了“依着”上面这只“葫芦”“画好”另外一只“瓢”,一俟安那波利斯会议结束,尽管美国情报部门及时抛出了那份令人“大跌眼镜”的报告,俄罗斯仍然马不停蹄地展开了“画瓢”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就公开报道的消息来看,这些准备工作主要就是以色列外长一一列举的那几件事:什么向伊朗核设施提供燃料,什么向叙利亚提供武器,另外,就是“高调地”在巴勒斯坦两大派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进行调解。

 然而,仅就“调解”这档子事而言,首席评论员指出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

 第一,这种调解可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开的调解”,也是第一步,既在巴勒斯坦两大派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进行调解;另一个则是“暗地的调解”,既是第二步、甚至是第三步,是在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进行调解;甚至在叙利亚与以色列、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进行调解。

 第二,在我们看来,就目前而言,俄罗斯可没指望“调解成功”,一来,是美国人不可能让俄罗斯的调解成功,二来,在俄罗斯看来,调解不成功也好,不然,又拿什么话题在莫斯科去举办一场“什么与什么的和会”?

 有意思的是,有心“依葫芦画瓢”的,绝不止莫斯科这一家。

 

●俄罗斯已开始“公开招商”,北京也开始了“招商”前的准备工作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就在18日,也就是说,刚参加完在欧洲举行的“大型筹款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掏出”“8000万人民币”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先生、在土耳其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隆隆炮声中,立刻展开了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之行。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孙必干特使在分别会见了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米歇尔·苏莱曼和黎议会多数派领袖、“未来阵线”领导人萨阿德·哈里里之后,强调“应该启动黎以、叙以两线和谈”。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将孙必干特使强调的“两线和谈”放在俄罗斯声称的“准备在巴勒斯坦两大派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进行调解”的背景下去观察,再结合孙必干特使此番中东之行的“具体行程”(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是一个不少)去综合思考,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在俄罗斯的“什么与什么和谈”已经开始“公开招商”的同时,北京的“什么与什么的和谈”也开始了“招商”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招商”顺利,“中俄”就得在“中东和平路线图”上有诸多共识的“欧美”之间砸钉子、埋地雷!

 

不过,不论是俄罗斯的“什么与什么和谈”、还是北京的“什么与什么的和谈”,其实都是为了“全面跳进中东和平进程”,显然,在土耳其已经开始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欧美已然在“中东和平进程决策权”的问题上“私相相授”的“新形势”下,“公开招商”既是要分美国人的权、也是在分欧盟的权,一句话,“中俄”就是要冲淡“欧美”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联合把持的话语权”。

在正常的情况下,在“中东和平路线图”的问题上共同点颇多的“欧美”当然不会同意。因此,对欲“依葫芦画瓢”的“中俄”而言,要想“招商”顺利,首先就得想办法、依靠“中欧俄”在“伊核资产”上的共同点,瞄着“欧美”在伊核问题上的战略矛盾,特别是“欧美”各自包裹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利益差异,在“欧美”之间砸钉子、埋地雷!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在这个问题上,“中俄”再次进行了“分工合作”。

在继续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消息。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伊朗和意大利将签署天然气出口协议  

 

 

 【综合消息】据科威特Moj通讯社21日报道,伊朗和意大利将在近期签署一项天然气出口协议。

 报道称,伊朗国家天然气出口公司总经理努斯拉图拉赫·赛菲在德黑兰的一次讲话中说,伊朗NIGEC公司已与意大利的政府官员就此事举行了会谈,双方不久将签署一项有关伊朗向这个欧洲国家出口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

  另据伊朗IRNA通讯社还报道说,伊朗Khomein石化联合体和意大利Basell公司签署了2000万欧元的技术转让合同。而在谈到天然气的输送路线时,伊朗国家天然气出口公司总经理赛菲表示:天然气在抵达意大利领土前将先后途经土耳其和希腊。

 伊朗石油部长古拉姆侯赛因·努扎里说,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日前已表示该公司准备将向伊朗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投资120亿美元。此外,印度公司也已表示准备在伊朗的17个石油区块里开始石油勘探作业。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朗和意大利将在近期签署一项天然气出口协议”的消息一旦成为事实,那也就意味着美国在“中东和会”之前、通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精心炮制,并强硬抛出的那份“谈判标的”--“美版大规模制裁伊朗方案”彻底地破产。


●在彻底打死美国那颗“欲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之“企图心”问题上,“中俄”结结实实地合作了一把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中美”在巴基斯坦通道、台海海峡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最后,在华盛顿不愿意“实质性”修改“制裁方案”的前提下,北京不仅拒绝提供“伊核合作”,还通过拒绝让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靠港的方式,向全世界公开发出“中美关系存在重大危机”的战略信号。

 就如在之前的点评中所强调的是那样,在伊核问题上仍然保持着战略协调的“中欧俄”之欧盟非常狡猾地将“修改美版制裁方案”的工作扔给“中俄”的情况下,在“放言不排除调整阿富汗政策”的欧盟始终没有调整其阿富汗政策,并在巴基斯坦问题“始终保持着低调”的情况下,在彻底毁掉“美版大规模制裁伊朗方案”、彻底打死美国那颗“欲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之“企图心”问题上,“中俄”也结结实实地合作了一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合作主要在两个方面:


●俄罗斯人玩这一手的意义在于,从军事层面彻底堵死美国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企图心


 第一,是俄罗斯方面。其主要动作就是“俄罗斯宣布向伊朗提供的第一批核燃料已运抵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从而等同于“正式宣布”:尽管美国情报系统以“高度的自信”已经出具了一份“证明”,“证明”伊朗核武计划在03年已经停止,且直到目前都没有恢复,但只要俄罗斯“不高兴”,伊核计划就不会停。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至于伊朗是否会弄出什么“非和平利用核技术”的东东来,那就得看“绝不能容忍伊朗跨入核门槛”之美国人的造化了!

 因此,俄罗斯人玩这一手的意义在于,从军事层面彻底堵死美国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企图心: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是如何被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令美国恐惧的反击手段。

 

●北京玩这一手的意义在于、从经济层面彻底堵死美国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企图心


 第二,是中国方面。其主要动作是:不顾及美国人的脸面,强硬地让中国石化与伊朗签订那笔“举世瞩目”的二十亿美元石油大单,从而等同于“正式宣布”:尽管美国在四处“兜售”其“大规模制裁伊朗方案”,但只要中国“不同意”,“美版大规模制裁伊朗方案”就不可能。

 显然,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至于伊朗是否会将更多的商业合同塞给中国,那就得看“耍花招”将“修改制裁方案”的活儿扔给“中俄”之欧洲人的造化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玩这一手的意义在于、从经济层面彻底堵死美国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企图心: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是如何被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经济制裁全面激化了伊拉克社会矛盾,从而令伊拉克政府根本就无法全面动员人民。

 

 ●再次强调一个观点:美国是否可以实质性、全面制裁伊朗的问题,其实质是美国是否有能力全面制裁“中俄”的问题

 

  非常清楚,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由于伊朗对“中、欧、俄、印等大国”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欲将伊朗问题“伊拉克化”的图谋断不会得逞。

  因此,在我们的讨论中,时事评论员们向来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美国是否可以实质性、全面制裁伊朗的问题”,其实质是“美国是否有能力全面制裁中国、俄罗斯的问题”,如果美国强行推动这一制裁方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演变为“美国将直面”“是否敢于全面制裁中国、甚至俄罗斯的问题”。


 ●中国官方媒体开始频频解密“中美外交史”的用意值得注意


   显然,最近一次全面制裁中国的事情发生在80年代未、90年代初, 近来,我们注意到,中国官方媒体开始频频解密“那段时期”的“中美外交史”,其用意值得注意。

  其中,针对当时西方七国首脑会议(G7)可能对中国采取的制裁措施,当年邓小平的两句话,既“.......不要说七国,70国也没有用.....”,“.......我们什么时候怕过人?解放后,我们同美国打了一仗,那时我们处于绝对劣势,制空权一点没有,但我们没有怕过。中国的形象就是不怕鬼,不信邪.......”,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对今天的中美关系、对今天的国际形势,仍然“极具现实意义”。

  在我们看来,在美国的“相对实力”已经严重下降的今天,在中国的“相对实力”已经大幅提高的今天,美国不仅自己没有这个实力,美国决策者没有这个胆量,也根本就没有当时那种“组织西方”的“组织能力”。


●站在华盛顿的角度去看,中国“顶风作案”的动机尤其令人痛恨


  事实上,站在华盛顿的角度去看,在美国正努力寻求大规模制裁伊朗,并威胁将制裁与伊朗进行经济合作的外国公司的关键时刻,早就不是“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其“顶风作案”的动机尤其令人痛恨:在明眼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笔石油合同的那样简单,这根本就是一个“彻底践踏华盛顿尊严”的“战略性挑衅动作”。

 直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已经看到的事实就是:面对北京的公开“挑衅”,其结果就是:华盛顿在国际社会“热辣辣的目光”中、被迫呑下了这颗苦果。

 

●另一版本的“依葫芦画瓢”


 不仅如此,在我们看来,仅就“时间”与“内容”的因素来看,不论是“伊朗与意大利将在近期签署一项天然气出口协议”的消息,还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日前已表示该公司准备将向伊朗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投资120亿美元”的消息,更或者是“印度公司也已表示准备在伊朗的17个石油区块里开始石油勘探作业”的消息,恐怕都是另一版本的“依葫芦画瓢”。

 

●之所以要“依葫芦画瓢”,是欧盟、印度各自的“战略取向”使然


 显然,在北京那种“我就做了、你美国敢把我怎样”的强烈示范下,在华盛顿“还就不能怎么样”,只能让陈水扁之流搞搞“入联公投”、念念“恐吓信”,再不,就是让巴基斯坦的反政府势力扔几颗炸弹的“强烈对比”下,对欧盟与印度等有“世界抱负”的“非美势力”而言,在伊朗问题上也来番“依葫芦画瓢”的冲动、也断然是按捺不住的。

 其实,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欧盟、还是印度,之所以要“依葫芦画瓢”,也并非几笔合同这么简单,在抢着与伊朗签合同的背后,是欧盟、印度各自的“战略取向”使然。


 事实上,正是瞄着欧盟、印度等大国各自的“战略取向”,在做好“招商”准备工作的层面上,俄罗斯与中国又来了次“分工合作”。

 

 

 


拉夫罗夫改变口风:不排除欧盟取代联合王国在科索沃维和的可能性

 


【莫斯科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1日在接受一家媒体专访时表示:欧盟代替联合国在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并非没有可能,但有前提条件:必须经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认可,并征得塞尔维亚方面同意。

 据消息称,拉夫罗夫是在当天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作上述表态的。这位外长明确表示,俄罗斯强烈反对美国和欧盟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做法,认为在联合国之外采取任何行动都是对国际法的破坏,并为其他冲突地区制造“危险的先例”。

 


外媒关注:中印陆军展开“携手―2007”联合反恐训练


  【综合外电消息】为期数天的中印陆军联合反恐训练20日展开,受到各界瞩目。外国媒体报道指出,这是中印陆军历史上首次举行联合训练,有助于增加两国互信,促进两国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旨在增加两国互信

  英国广播公司20日的报道称,中国和印度两国陆军首次举行为期9天的联合反恐训练,旨在增加两国互信。这次联合反恐训练的代号为“携手-2007”。双方参训兵力各约100人,并将派出军事观摩团共同观摩。

  印度国防部发言人稍早表示,两国计划在2008年在印度举行第二次演练。

  报道还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两国的关系逐步改善,最近几年两国贸易不断发展。

  促进合作意义深远

  新加坡《海峡时报》21日报道称,分析家认为,这次中印两国联合反恐训练意义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两国潜在的合作关系,对亚洲这两大巨人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上,具有象征意义。

  退役的印度空军准将、印度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辛赫说,这项演习相当重要,因为这让(中、印)双方都能对彼此放心。

  

 

 外媒热议:中投投资50亿美元入股摩根斯坦利


 
【综合外电消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19日宣布,斥资约50亿美元入股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消息引起美国各大媒体高度关注。

 对此,美联社在评论称,中投的资金“是给在次级债券投资失败的公司带来的帮助”,并“可能是次贷危机开始结束的迹象”。

 法新社却引述一位美议员的话说,“这些交易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中国金融学家谭雅玲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中投入股摩根斯坦利是正常的经济投资行为,对于国外的评价,应该理性对待,不能盲目乐观。

    20日的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摩根斯坦利本财政年度第四季度损失达 35.6亿美元”,由于损失过于严重,“摩根斯坦利被迫接受中国政府50亿美元的注资”,“成为最新一家宣布接受外国政府紧急财政援助的银行”。道一琼斯有线新闻社称,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他不反对这一注资,因为“这会给一家本质健康但遇到一点障碍的纽约公司注入急需的资本”。

 

【时事点评】在这里,先请大家关注中印陆军联合反恐训练的消息。
 

●此次联合反恐训练的“意义”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对此次联合反恐训练的“意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记者会上给出的“官方解释”是:这次联合反恐训练的目的是增进中印两国特别是两军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进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他还强调说,中印作为重要的邻国和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存在共识,中印合作、中印共识是主流。

 尽管这次“原定于11月份”举行的联合反恐训练、因“巴基斯坦局势”而延迟了多日,但是,我们想强调的是:它毕竟还是举行了。这就是说,尽管印度媒体在热炒中印向边境增兵的“消息”,尽管期间的巴基斯坦局势牵动了“中美欧俄印”五方的神经,尽管欧洲、美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都在对印度极具拉拢之能事,但不论是“巴基斯坦局势”、“台海局势”,还是伊核问题、库尔德问题、特别是“中东和会”的“进一步演化”,并没有让两国中的“任何一方”取消这次旨在增强双方军事互信、向“方方面面”展现“尽管有分岐,但双方合作、共识是主流”的机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 由于这是中印陆军历史上首次举行联合训练,其意义就如那位退役的印度空军准将、印度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辛赫所说:“这项演习相当重要,因为这让(中、印)双方都能对彼此放心”。


●印度心里对“欧美”打“达赖”这张牌的战略意图还是有一本账的


 显然,我们之所以非常重视这次规模很小的中印联合反恐训练,是想借此强调这么一点,那就是:面对“欧美”的拉拢,特别是在德国打出“达赖牌”、美国立刻加以附合、而印度正是达赖分裂势力活动基地的事实下,也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印度,从其对“巴基斯坦白热化局势”始终“取旁观态度”的情况来看,其心里对“欧美”打“达赖”这张牌的战略意图还是有一本账的,那就是:在欧盟拼命也要搞区域合作、欧美甚至要搞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的情况下,印度的经济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区域合作。

 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可以通过青藏铁路将战略物资“整列车”地推上青藏高原的今天,印度还想用“达赖”这张牌从北京手中换来利益、已经愈加不现实了。

 显然,不论是中国与俄罗斯一起主导的“上合组织”,还是中国与东盟一起推动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不论是从地理上看,还是从经济结构上看,都是印度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且必须合作的区域组织。


●所谓的“南北撕裂”


 特别是,由于都是“西方经济圈(欧、美、日本)”之外的大国,且都饱受“现行全球经济游戏规则”之苦,因此,中、印、甚至俄罗斯在破解“西方经济话语权”的问题上,反而能找到共识。这就是所谓的“南北撕裂”,既中、俄、印、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与“欧美日”之间的对立。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那种欲联合美国“对中国打印度牌”、打“达赖牌”,在中印之间制造对立、消耗中国战略资源的“不良心机”,自然就会招致中国的“戒心”。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戒心”、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因素,恰恰就体现在“日益白热化的”科索沃问题上。

 

●在科索沃问题上,“中欧俄美”各自的战略心态


 对“科索沃准备独立”的问题,我们的观点就是:这既是美国人一手挑起来的,自认为一旦掌控好进度、就可以将欧盟“往死里整”的“战略资源”,也是欧洲人自认为“一旦处理好、就可能迅速整合欧盟、并用欧元全面取代美元”的“战略机会”,同时,它还是一个“中俄”觉得“一旦掌握好尺度,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并为自己的全球战略淘换重大利益的战略题材”。

 

●欧盟的几个战略意图


 在了解到“这些战略心态”之后,再结合“申根协定”不顾“内耗隐忧”、“急于”由15国扩至24国,而“意法西”3国领导人一分钟都不愿意耽搁,立刻就召开了蓄谋已久的“地中海”会议,立刻就抛出了“地中海区域合作”进程的大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看出欧盟的几个战略意图:

 第一,前面已经说了,既:由于地理因素、特别是政治、军事上的不统一,欧盟在军事实力上“根本就够不着”中东,因此欧盟就要依靠“中俄”的硬实力,在中东、特别是在伊核问题上继续扼住华盛顿的咽喉,最大限度地排除军事解决伊核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得以继续维持“伊核六方会谈框架”,确保欧盟继续参与、并保持对“伊核进程”进行调控的能力,确保自己“处理中东事务”的战略立足点。

 第二,不仅如此,欧盟还指望在“中俄美”于全球范围内“彼此施加战略压力”、彼此都需要欧盟“站在自己这边”的“过程”中,坐享渔人之利。


●对美国而言,来自“中俄”的这些个战略压力尽管非常沉重,但并不完善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对上述的一个观点做个补充,那就是:“中俄”在中东、中亚、东亚、非洲、美洲方向对美国施加的“全方位战略压力”,更多地侧重于政治、军事层面的战略压力,显然,对控制着美国的利益集团而言,来自“中俄”的这些个战略压力尽管非常沉重,但并不完善,因为它缺少“经济层面”这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谓的“三边撕裂”


有意思是,就目前而言,能补上这一环的、从而真正对美国施加“经济层面战略压力”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以“可以搭把手”之面目出现在华盛顿面前的欧盟;就目前而言,另一个对美国经济构成“现实威胁”的,也可以补上这一环的,也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需要其“搭把手”的日本。这就是所谓的“三边撕裂”,既“欧美日”西方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对立。

 

●伺机将地中海沿岸国家纳入“欧元经济圈”,这正是“欧盟中东战略”的经济意图之所在


第三,在确保“上述两点”可以如期展开的同时,欧盟还要借助美国的力量,并将美国“中亚战略”的薄弱环节--阿富汗方向,中国,俄罗斯“中东战略”的核心战略节点--巴基斯坦方向作为“战略试点”,企图找到一条即维持“伊核问题”的“中欧俄合作”,进一步敲打“美国中东政策”,又可以有效防范、并遏制“中俄”的中东、中亚战略、遏制“中俄”向非洲、甚至是向全球进一步扩大战略影响的“有效途径”。

 

●“法德”这两架马车决心不顾“内耗隐忧”、急于将“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的“内在动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最隐晦的,既:利用地理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势,伺机将地中海沿岸国家纳入“欧元经济圈”,这正是“欧盟中东战略”的经济意图之所在。值得强调的是,欧盟,准确地讲,是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要想对地中海沿岸国家(比如说土耳其)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必须通过波兰、罗马尼亚等相对贫穷、落后的东欧国家。

显然,这才是“法德”这两架马车,决心不顾“内耗隐忧”、急于将“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的“内在动力”。

同样,这也是仍然没有加入欧元区的英国,可以“手握英镑”、游离于“欧盟中东战略”之外的原因之一。


●欧盟首先要做、也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政治上整合欧盟,其次是将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一点点儿地挤兑成“石油欧元”


 第五,前面说了,欧盟指望在“中俄美”于全球范围内“彼此施加战略压力”、彼此都需要欧盟“站在自己这边”的“过程”中,坐享渔人之利。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最能体现这种“利”之所在的,就是“欧元”;最能评判欧盟最终是否达成上述战略目的“评判标准”,将是“欧元是否最终取代美元”。

值得强调的是,要达成上述战略目的,欧盟必须取得突破的方向,既不是墨克尔政府“价值外交”矛头所指的北京、莫斯科,更不是欧盟正与“中、俄、美、日、印”全力争夺的非洲、美洲,恰恰是中东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军事力量、经济结构的不同,欧盟与美国除了在“如何处理伊核问题”的方面有着重大矛盾之外,在如何获取中东经济利益的层面上,欧美也有着不可调和的战略矛盾:简单地讲,美国人想的是依靠其强大的军事资源、凭借其强势的金融体系、将整个中东、甚至大中东“永久地铸进”其经济体系,显然,这就表现在“石油美元”这个名词上;

而曾经是中东统治者、二战后却被“美苏”联手赶出中东的欧洲人想的又是什么呢?欧洲人想的是凭借其地理优势(相对于美国)、以及制造业方面的特点,正在赶超美国的金融体系,已经超过美国的经济规模,企图将整个中东,准确地讲,是包括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资源与市场统统纳入其经济循环。显然,一旦欧洲人梦想成真,那么、它除了也将表现在“石油欧元”这个名词上之外,还将表现在“欧元取代美元”的层面上。

也就是因为这种利益上的尖锐对立,如是乎,对美国人想在中东控制能源、金融的企图,欧洲人的回答就是“反对伊战”、外带一个“伊核危机”;而对于欧洲人想在中东、地中海沿岸国家投资建厂的心思,美国人回报的就是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在通过科索沃战争打弱欧元、熄灭战火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上特意保留一个定时炸弹--“科索沃独立问题”,现在又专门准备了一个“库尔德斯坦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欧盟首先要做、也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政治上整合欧盟,其次是将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一点点儿地挤兑成“石油欧元”。

 

●欧盟是否太心急了点儿?


 显然,近几个月来,在“法德意”的大力推动下,通过“欧盟宪法简版条约”,以及将“申根协定”由15国扩至24国,都是在试图在政治上整合欧盟;事实上,在西欧对波兰等东欧国家开放边境之后,已经收到了效果,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波兰已经放风“除非美国保证波兰的绝对安全,否则部署反导的事儿还得谨慎考虑.....”

 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欧盟远未消化“这两步动作”之前,就急忙抛出触动美国神经的“地中海区域合作”话题,欧盟是否太心急了点儿?当然了,也许是太自信了点儿?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让美国次贷危机给逼的。

 

●给中俄以一个选择权


 然而,在我们看来,不论是“太心急”还是“太自信”,或者是让美国次贷危机给逼的,这都将给在中东和平进程主导权“私相相授”的过程中处于“旁观”地位的中俄以一个选择权。

 从俄罗斯放风“不排除欧盟取代联合王国在科索沃维和的可能性”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松动了立场。显然,令俄罗斯立场松动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反导问题上的那点儿新消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既然欧盟与美国都执意要玩这一局,都要讨好挰有大把“石油美元”的阿拉伯世界、且欧盟自信日后可以摆平科索沃问题,完成欧盟的整合,从而用欧元全面取代美元;美国也自信自己日后可以左右科索沃局势,继续用这枚棋子影响欧盟整合的进程,从而象上次“科索沃战争”中那样,伺机一举击溃欧元;既然美国已经将“科索沃独立”作为一个“筹码”、与“中东和平进程话语权”一道去交换欧盟的伊拉克合作、阿富汗合作,特别是伊核合作,那么,对中俄而言,如果不能阻止的话,最明智的策略其实就是放手让“科索沃独立”进程尽快启动,从而准备在日后视欧盟、或美国的角力情况,视中东、中亚的局势发展,在帮助、或者延缓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问题上,在帮助、或延缓欧元取代美国的进程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美国对“美元兑欧元”的在幅贬值何以感觉不那么可怕。


 我们认为,在“科索沃独立进程”的后续问题上,与俄罗斯主要凭借与塞尔维亚宗教关系、凭借俄罗斯能源供应者的身份、在欧元与美元的问题上发挥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由于手握近1万五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特别是,由于中国分别是“欧美日”对外贸易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拌,因此,在影响欧元、美元各自前途的问题上,中国有着现实的、重要的发言权。
 
 真实的情况就是,人民币在兑美元保持升值的同时,兑欧元却一直在贬值,由于人民币现行的是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其实与钉住美元并无太大的差别,因此,正是“度量”这个“对外贸易额”十分庞大,外汇储备也十分庞大之经济体的人民币、死死地“吸在”美元的身上,再加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爱人民币影响较大,由于人民币兑欧元等货币保持贬值,这才使得美国对“美元兑欧元”的贬值不感觉那么可怕。


●只要人民币大幅升值就可令美元的价值真正地走下一个台阶


对此,欧盟心里是清楚的:要想打跨美元,就目前而言,只要人民币大幅升值就可令美元的价值真正地走下一个台阶;因此,在前不久举行的“中欧经济战略对话”中,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欧盟是“不假颜色”,而温家宝总理的回应也非常直接,一句“欧元升值主要是美元兑欧元贬值所致”,就直接将球踢给了“欧美”。

 

●让美国财长最上心的倒不是什么汇率问题、而是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问题


对此,美国也是清楚的:要想保住美元的地位,除了让人民币继续吸在美元身上、有效“稀释”美元贬值幅度的这一“现实手段”之外,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彻底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凭借其优势的金融实力和经济结构优势,全面控制中国的金融体系,经济体系,让中国的金融全面地为美国经济、为美元输血。

因此,在第三届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会上,让美国财长最上心的倒不是什么汇率问题、而是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问题。也是因为这一点,美国财政部昨天再次“作证”:中国没有操纵汇率。

至于日本,由于与中国的经济互补极强,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中受益最大,更是对人民币汇率“不感兴趣”。


●要充分利用“欧美日”这三大经济体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暂时无法协调立场”的有利时机


对此,中国也是清楚的:要想避免这种局面,除了用人民币有管理的“波动幅度”去“分别敲打”“欧美”的神经、不时警告“欧美”在经济上搞摩擦不要过分之外,最根本的是要在中国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成熟之前,一定要严守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打开资本市场的问题上更是要慎之又慎。

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欧美日”这三大经济体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暂时无法协调立场”的有利时机,在稳守汇率形成机制、有效隔绝外在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并培养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资本的营运能力,并强迫对方“对等地”向中国金融机构开放市场。

因此,在欧美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各打算盘、美元与欧元的角力有可能因科索沃问题的“后续发展”再度白热化的情况下,在美国次贷危机在进一步深化,并已开始冲击欧洲经济的情况下,在欧元汇率坚挺,已经开始影响欧洲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总之,在“欧元、美元”都需要“人民币汇率”帮自己一下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倾向性”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一点......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中美在经济上的依存度比中欧来得要高,再加上欧盟刚好针对中国、俄罗斯展开了一轮“外交政策调整”,因此,中国通过“中投向摩根斯坦利注资50亿美元”的行动,走出“培养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资本营运能力”的又一步,并向正致力于用针对中俄的“价值外交”,针对中俄中东、中亚利益的伊拉克合作、阿富汗合作,去向美国换取一份搞“地中海区域合作”机会的“欧盟”发出明确的战略信号,就此而言,它是值得肯定的。

显然,对这份战略信号,我们是这样理解的:相较所谓“三边撕裂”的三方(欧美日)搞“价值外交”的“向心力”而言,所谓“南北撕裂”的一边(中俄印等“非西方”经济体),一旦对另一边(相互恶斗的欧美日经济体)玩起“经济外交”来,其冲击力恐怕要强得多。在这里,不太恰当地挪用一句术语去形容它,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我们评估的不错的话,这一点,在“科索沃独立进程”的“后续发展”中、在欧元与美元的再一次剧烈对撞中,在欧盟致力于奔走、美国致力于阻击“地中海区域合作”的道路上,如果“中俄欧美”因各自的战略需要,有幸在伊核问题上达成“暂时稳定伊核进程”的妥协、并将伊核问题暂时装进“伊朗保留核能力,但由中欧俄共同提供核燃料”的最佳模式内,那么,“中俄”在科索沃问题“后续发展”上的选择权,在欧元与美元的斗法中,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到此为止,我们就结束了今天的欧洲部分。在一则有关苏丹的消息之后,东方时事评论员、东方军事评论员将一起开始今天的非洲部分。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14日 东方时代《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08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03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3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8月0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5月0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0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09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16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23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3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8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0年05月21日 星期五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5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2月0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2月1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2月18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2月2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3月12日